不拆托辊测量辊皮磨损量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5472发布日期:2020-04-03 13:2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不拆托辊测量辊皮磨损量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皮带托辊检修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辊辊皮磨损量的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上的主要配件之一,其中回程平托辊与输送带的承载面、回程积料长期接触,磨损大,更换数量较多。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回程平托辊出现辊皮磨断、损坏的情况时,必须及时停机,拆除或者更换掉损坏的回程平托辊,避免划伤皮带,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托辊磨损最严重的部位在中间,如图1所示,由于回程平托距离地面低,空间狭窄,检查和测量均不方便。因此通常无法随时或及时判断托辊的耗损程度,经常发生无预期的托辊突发磨断事故,需要停机维修。或磨损过量造成皮带划伤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回程平托辊安装位置相较地面较低,检查、测量不方便,影响对托辊更换时机的判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不拆托辊测量辊皮磨损量的工具,包括测量头、手柄一和手柄二;测量头为u型构件,其顶部开口两端头上分别设有调节螺钉,其底部为圆弧,圆弧下设有连接尾,连接尾通过夹角固定螺栓与手柄一相连,夹角固定螺栓为径向布置;手柄一下端通过手柄角度螺栓与手柄二相连,手柄角度螺栓为轴向布置。

采用本托辊测量工具进行检测,可以为提前更换托辊提供理论依据,做到计划性维修,有效的避免了作业中托辊突发磨断的故障频率,大大减少了因托辊作业过程磨断而造成的停机台时。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钉为径向设置,两调节螺钉头对头设置,同时调节螺钉头部为球面形状。保证其与辊皮接触测量时不易发生卡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回程平托辊辊皮磨损示意图;

图2:本辊皮磨损量测量工具整体结构图;

图3:测量头正面结构图;

图4:测量手柄正面图;

图5:测量手柄侧面结构图;

图6:托辊故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使用固定宽度的测量工具,对磨损后的托辊进行定性测量;该测量工具的手柄及测量头相对角度可调,直接伸到机托上的托辊位置对辊皮磨损情况进行探测。

准备多把工具,对不同磨损量的托辊数量进行量化统计,以便继续跟踪托辊剩余寿命,制定出更科学的更换标准。

下面结合一项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清楚、完整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拆托辊测量辊皮磨损量的工具,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测量头3和手柄两部分,其中手柄由手柄一5和手柄二7两个部件组成。

结合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测量头3为u型,其顶部为开口,底部为圆弧,圆弧大小设计为相当于托辊2直径。该测量头3顶部两端装有调节螺钉8,两调节螺钉8平行于测量头3径向布置,且为头对头设置。测量头3圆弧底部设连接尾31用于铰接手柄。

为描述方便,设定平行于测量头3轴向所在面为“x面”、设定平行于测量头3径向所在面为“y面”。结合图2、图4、5所示,测量头3和手柄一5通过夹角固定螺栓4连接,夹角固定螺栓4径向布置,使测量头3与手柄一5在x面角度可调。手柄一5与手柄二7通过手柄角度固定螺栓6相连,手柄角度固定螺栓6轴向布置,实现手柄一5与手柄二7在y面角度可调。

测量头3上安装的调节螺钉8径向位置可调,两个调节螺钉8的间距用于检测托辊2辊皮直径。因调节螺钉8头部是与辊皮接触的部位,调节螺钉8的头部设计为球面,测量时不易发生卡滞。如图4所示。

手柄一5、手柄二7以手柄角度固定螺栓6为轴调整相对角度后,锁紧螺栓固定。手柄角度固定螺栓6为滚花高头螺钉,如图5所示。

我们把皮带机所有托辊逐一进行测量,做好记录。皮带机受长度、倾角、皮带的张紧力,皮带的摩擦阻力、速度等因素影响,不同位置的托辊磨损曲线图(图6)也不尽相同,划分区域定期进行跟踪测量。最终探索出托辊辊皮的报废标准。

具体为:对我厂现行回程托辊在不同时期的性能进行记录分析发现,当回程托辊(辊皮厚度为4mm)磨损到(辊皮厚度为1mm)时候极易磨断。

其中,δt—辊皮磨损量;

d—辊皮厚度;

d—辊皮磨断厚度。

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托辊辊皮磨损量达到75%时,应予以报废。

本发明提供的不拆托辊测量辊皮磨损量的工具可用于检测托辊是否需要更换,可以托辊使用期对辊皮磨损程度进行监测。

检测托辊是否需要更换的操作如下:

预先设定更换标准,本操作实施例中,新辊直径为根据安全生产规定当辊皮直径小于153mm时对托辊进行更换。

1)将测量头3上的调节螺钉8间距调整为153mm。

2)适当调整手柄一5和测量头3的夹角、手柄一5和手柄二7的夹角,使测量头3上两个调节螺钉8的连线与托辊2轴线垂直。

3)手握手柄二7的尾端;将测量头3伸到回程皮带下方、托辊2的正中间部位。

4)使测量头3的调节螺钉8之间的空间,卡住托辊2外表面,与托辊2直径做对比。此时可以适当调整方向,保证调节螺钉之间的空间最大距离,与托辊2的最小直径做比较。

5)如果托辊2能够通过两个调节螺钉8之间的空间接触到测量头3的底部,说明托辊2正中间的直径小于153mm,判定为“需要更换”;反之,判定为“不需要更换”。

托辊使用期对辊皮磨损程度进行监测的操作如下:

1)将测量头3上的调节螺钉8间距调整为153mm至159mm的任意值。例如调整为156mm。

2)适当调整手柄一5和测量头3的夹角、手柄一8和手柄二7的夹角,使测量头3上两个调节螺钉8的连线与托辊2轴线垂直。

3)手握测量手柄二7的尾端;将测量头3伸到回程皮带下方、托辊2的正中间部位。

4)使测量头3的调节螺钉8之间的空间,卡住托辊2外表面,与托辊2直径做对比;可以适当调整方向,保证调节螺钉8之间的空间最大距离,与托辊2的最小直径做比较。

5)如果托辊2能够通过两个调节螺钉8之间的空间接触到测量头3的底部,说明托辊2正中间的直径小于156mm。重新将测量头上的调节螺钉8间距调整为155mm,重复1~5步骤。若托辊仍能直接接触到测量头底部,则继续逐渐调小尺寸测量,直到托辊2刚好不能通过调节螺钉8之间间距,即得到托辊2的真实直径。与托辊原始直径进行比较,得到托辊磨损量。

本实用新型能探入狭窄托辊安装架,不拆辊情况下测量回程平托辊辊皮磨损程度,为更换托辊提供数据支持。

本托辊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检测,可以为提前更换托辊提供理论依据,做到计划性维修,有效的避免了作业中托辊突发磨断的故障频率,大大减少了因托辊作业过程磨断而造成的停机台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