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8788发布日期:2020-10-02 10:3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温湿度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作为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通过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可以达到监测环境温湿度的目的。但目前的无线温湿度监测装置存在安装不方便,运维更换电池麻烦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温湿度监测装置存在安装不方便,运维更换电池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温湿度监测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的电路板、以及为所述电路板供电的电池,其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对应的通风口,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并将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的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以及固定在所述盖板上的吸附件。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一侧;

所述盖板将所述电池压制于所述壳体上,以使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的正负极保持电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槽,所述盖板面向所述电池的一侧上设有对应的滑轨,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的凹陷卡扣配合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防脱卡扣,所述盖板面向所述电池的一侧上设有对应的防脱卡槽,通过所述防脱卡扣与所述防脱卡槽的卡扣配合,加固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吸附件为磁性吸附件;所述磁性吸附件粘贴于所述盖板上,并与所述电池位置相对,以吸附所述电池;

所述磁性吸附件与所述监测环境中的磁性物体吸附,以将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中。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盖板上还设有用于系绳的系绳孔洞,壳体上设有在所述盖板连接在所述壳体时,用于放置绳子的凹槽。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进行功能设置的功能按键,所述按键一端穿过所述壳体的按键孔洞,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还包括:设有所述电路板上的用于显示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运行状态的指示灯,对应的所述壳体处设有指示灯孔洞。

优选地,在本发明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中,所述壳体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架以及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电路板上对应的开设有以所述限位柱穿过的限位孔洞,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本发明还构造了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上位机;所述温湿度监测装置的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上位机无线连接的数据传输器。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壳体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固定组件,可将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中,解决了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固定组件包括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以及固定在盖板上的吸附件,在更换电池时,只需打开盖板,即可通过吸附件吸附电池一并取出,方便更换电池,防止更换电池时不容易取出甚至掉落。并且其结构简单,整机无一颗螺丝,方便生产组装,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温湿度监测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温湿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温湿度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方位限定:使用时,以附图1显示的正面为上,其背面为下,需要理解的是,“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构造了一种温湿度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中并设有温湿度传感器22的电路板2、以及为电路板2供电的电池3,其中,壳体1上开设有与温湿度传感器22对应的通风口13,温湿度监测装置还包括: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并将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盖板4、以及固定在盖板上的吸附件5。

具体地,壳体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正方体,包括可通过卡扣配合固定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可以选择长方体等,壳体1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架16以及至少一个限位柱(未图示),电路板2上对应的开设有用于该限位柱穿过的限位孔洞21,电路板2固定在固定支架16上。其中,电路板为pcba电路板。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择通过螺丝固定、卡扣固定等方式将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部。

电路板2上设有温湿度传感器22,与温湿度传感器22对应的壳体1处设有对应的至少两个通风口13,能保证测量的温湿度与真实环境接近,提高测量精度。在本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22设于电路板2侧边,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风口13,在壳体1正面与温湿度传感器22对应地方开设有一个通风口13,通风口之间相互形成对流,能保证测量的温湿度与真实环境接近,提高测量精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温湿度传感器22可设于电路板2中央,壳体1正面设有两个通风口。

电池3设置在壳体1外部一侧,盖板4将电池3压制于壳体1上,以使电池3与电路板2的正负极保持电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电池3为纽扣锂电池,电池3内嵌在壳体外部一侧,电路板2的正负极穿过壳体1连接到电池3上。

盖板4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壳体1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槽11,盖板4面向电池3的一侧上设有对应的滑轨41,盖板4通过滑轨41与滑槽11的凹陷卡扣配合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为了进一步加固盖板4与壳体1的连接,防止盖板4与电池3的脱落,壳体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防脱卡扣12,盖板4面向电池3的一侧上设有对应的防脱卡槽42,通过防脱卡扣12与防脱卡槽42的卡扣配合,加固盖板4与壳体1的连接,在用户取下盖板4时需要额外施加一个压力,该防脱卡扣12才会解锁,从而取下盖板4,防止盖板4与电池3的异常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两边分别设有两个滑槽11,盖板4两边相应地分别设有两个滑轨41,防脱卡槽42和防脱卡扣12分别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壳体1两边分别设置一个滑槽11,盖板4两边相应地分别设有一个滑轨41,防脱卡槽42和防脱卡扣12分别为两个。

盖板4上还设有一个引导柱44,相应地,壳体上也设有引导槽18,用于保证盖板4在来回推时,容易进行竖直推动,不会令盖板4相对壳体1发生偏移,方便用户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吸附件5为磁性吸附件,具体为磁铁。磁性吸附件通过胶贴6粘贴于盖板4上,并与电池3位置相对,以吸附电池3。在更换电池时,只需打开盖板4,即可一并取出电池3,方便更换电池,防止更换电池时不容易取出甚至掉落。磁性吸附件还可与监测环境中的磁性物体吸附,以将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中,方便安装。

且,在本实施例中,盖板4上还开设有系绳孔洞43,相应地,壳体1上设有用于放置绳子的凹槽17,用户可将绳子系在系绳孔洞43上,然后将盖板4固定在壳体1上,绳子放置在凹槽17中并延伸至外部,这样即使磁性吸附件无法与监测环境中的磁性物体吸附,从而将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中,也可通过挂绳将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中。

为了能够显示设备配置及运行等状态,电路板2上设有用于显示温湿度监测装置运行状态的指示灯,对应的壳体1处设有指示灯孔洞15。

该温湿度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进行功能设置的功能按键7,功能按键7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的按键孔洞14,另一端连接于电路板2上。例如,对于绑定网关或其他设备,可通过短按该功能按键7,此时指示灯蓝红灯闪烁,表示正在绑定,绑定成功后结束闪烁。对于解绑,可通过长按该功能按键7,直到红灯闪烁后松开按钮,蓝灯会常亮,此时为等待确认解绑状态,短按一次该功能按键7后过2秒绿灯常亮1秒,解绑成功;若超过5秒未超过,则不作任何处理。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构造了一种温湿度监测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温湿度监测装置、上位机;温湿度监测装置的电路板2上设有与上位机无线连接的数据传输器。具体地,温湿度监测装置可获取温湿度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器将数据发送给网关,进而传输到上位机中。该上位机可以是便携式终端,用户可通过终端实时获知监测环境的温湿度。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壳体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盖板、以及固定在盖板上的吸附件,该吸附件为磁性吸附件,磁性吸附件粘贴于盖板上,并与电池位置相对,以吸附电池,在更换电池时,只需打开盖板,即可通过吸附件吸附电池一并取出,方便更换电池,防止更换电池时不容易取出甚至掉落。同时,该磁性吸附件通过与监测环境中的磁性物体吸附,可将温湿度监测装置固定安装于监测环境中,解决了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并且其结构简单,整机无一颗螺丝,方便生产组装,节省成本。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