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6385发布日期:2021-03-12 11:0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升降机构、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属于核辐射监测与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污染源监测装置,作为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身上是否携带放射性污染源的重要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放射性工作场所。为了防止放射性污染源向环境扩散,实现放射性污染源的封闭管理,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一般设有放射性检测区,在检测区内安装有全身表面污染监测仪。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头部探头在使用时,需要由被检测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对头部探头的高低位置进行调整,且相应的机械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同时由于是采用手动的调整方式,无法精准的将头部探头调整到最合理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机构及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使得监测装置的头部探头可避免采用人为的手动操作,在简化操作的同时,还能极大的提高头部探头的检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设计了一种升降机构,包括:

顶部安装板和底部支撑板;所述顶部安装板和所述底部支撑板彼此相对设置;

探头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用于支撑并固定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装置的头部探头;

电控装置,设置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相对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一侧,且包括:主控模块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探头支撑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探头支撑组件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板进行直线运动,所述主控模块还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

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背离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并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头部探头相对于被检测人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并用于在检测的所述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第一信号;

行程开关,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并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讯连接;所述行程开关用于所述探头支撑组件朝所述顶部安装板的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第二信号;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或所述第二信号时,关闭所述驱动组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设计了一种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装置,包括:头部探头、如上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探头支撑组件固定并支撑所述头部探头,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顶部安装板用于可拆卸地设置在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柜体顶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设计了一种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包括:柜体和头部探头,所述柜体包括:进口侧、与所述进口侧相对设置的出口侧,所述进口侧与所述出口侧之间形成供被检测人员站立的检测通道;所述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探头支撑组件固定并支撑所述头部探头;

所述柜体的顶部壁面开设凹槽,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顶部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槽底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的所述探头支撑组件用于朝所述顶部安装板的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被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探头支撑组件用于朝远离所述顶部安装板的方向运动时,逐渐从所述凹槽中脱离。

同现有技术相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被检测人员站立到柜体的检测通道内后,可借助主控模块对驱动组件的控制,使得驱动组件可驱动探头支撑组件朝远离顶部安装板的方向进行运动,并在检测模块检测到头部探头相对于被检测人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可由主控模块关闭驱动组件,使得头部探头可自动下降到最合适的检测高度,从而可避免采用人为的手动操作,在简化操作的同时,还能极大的提高头部探头的检测精度。而当头部探头在完成检测后,又可由主控模块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探头支撑组件朝顶部安装板的方向进行运动,并在探头支撑组件运动至预设时,可由行程开关向主控模块发送信号,使主控模块能及时关闭驱动组件,从而完成头部探头的自动归位。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支撑组件包括:

探头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探头安装支架内形成用于收纳并固定所述头部探头的第一容置区;

支撑盒,与所述顶部安装板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所述探头安装支架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探头罩盒,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收纳并固定所述探头安装支架的第二容置区,所述行程开关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区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于所述底部支撑板设置的第一侧板本体、自所述第一侧板本体远离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一端朝平行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方向折弯延伸的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垂直于所述底部支撑板设置的第二侧板本体、自所述第二侧板本体远离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一端朝平行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方向折弯延伸的第二折弯段;

所述支撑盒包括:

盒本体,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探头安装支架连接;

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盒本体背离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第二折弯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探头安装支架包括:

下罩体,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

上罩体,设置于所述支撑盒远离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

所述上罩体和所述下罩体沿着所述顶部安装板和所述底部支撑板彼此相对的方向进行连接,所述上罩体和所述下罩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区。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装置还包括:

安装盒,设置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相对于所述底部支撑板的一侧,收纳并固定所述主控模块;所述驱动组件部分嵌入所述安装盒中。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安装盒与所述支撑盒的伸缩架;

所述伸缩架用于所述探头支撑组件朝远离所述顶部安装板的方向进行运动时,被拉伸;

所述伸缩架用于所述探头支撑组件朝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板的方向进行运动时,被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模块为光栅。

进一步的,所述行程开关为接触式行程开关;所述接触式行程开关用于在所述探头支撑组件运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触碰所述顶部安装板,所述接触式行程开关被触发,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的电路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顶部安装板1和底部支撑板2,且顶部安装板1和底部支撑板2彼此相对设置。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还包括:探头支撑组件3、电控装置4、检测模块5、行程开关6。其中,如图1所示,探头支撑组件3设置于底部支撑板2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该探头支撑组件3用于支撑并固定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装置的头部探头7。

其次,如图1所示,电控装置4设置于顶部安装板1相对于底部支撑板2的一侧,且该电控装置4包括:主控模块(图中未标示)和驱动组件41,并且,结合图3所示,驱动组件41与探头支撑组件3连接,该驱动组件41用于驱动探头支撑组件3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进行直线运动,主控模块还与驱动组件41电性连接。

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检测模块5设置于底部支撑板2背离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且该检测模块5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检测模块5可用于检测头部探头相对于被检测人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并用于在检测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向主控模块发送第一信号。

最后,如图1和图3所示,行程开关6设置于底部支撑板2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并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行程开关6可用于探头支撑组件3朝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向主控模块发送第二信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时,关闭驱动组件41。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图2所示,可将升降机构设置在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柜体8的顶部壁面81上,当被检测人员站立到柜体8的检测通道内后,可借助主控模块对驱动组件41的控制,使得驱动组件41可驱动探头支撑组件3朝远离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进行运动,并在检测模块5检测到头部探头7相对于被检测人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距离时,可由主控模块关闭驱动组件41,使得头部探头7可自动下降到最合适的检测高度,从而可避免采用人为的手动操作,在简化操作的同时,还能极大的提高头部探头7的检测精度。而当头部探头7在完成检测后,又可借助由主控模块对驱动组件41的控制,使驱动组件41驱动探头支撑组件3朝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进行运动,并在探头支撑组件3运动至预设时,可由行程开关6向主控模块发送信号,使主控模块能及时关闭驱动组件41,从而完成头部探头的自动归位。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检测模块5采用的是光栅,并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在使用时,可借助于光栅实现头部探头7相对于被检测人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而行程开关6采用的是接触式行程开关,即微动开关,并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从而使得微动开关可在探头支撑组件3运动至预设位置时,如图1所示,可触碰至顶部安装板1,从而可造成接触式行程开关的触发,使其可向主控模块发送第二信号。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模块5仅以光栅为例进行说明,同时,行程开关开关6也仅以微动开关为例进行说明,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检测模块5也可采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而行程开关6也可采用非接触式的行程开关,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检测模块5和行程开关6的类型作具体限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探头支撑组件3包括:探头安装支架31、支撑盒32和探头罩盒33。其中,探头安装支架31设置于底部支撑板2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并且,该探头安装支架31内形成用于收纳并固定头部探头7的第一容置区(图中未标示)。其次,如图1所示,支撑盒32与顶部安装板1相对设置,并分别与探头安装支架31和驱动组件41连接。最后,如图1所示,探头罩盒33包括:第一侧板331和第二侧板332,并且,第一侧板331和第二侧板332设置于底部支撑板2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且第一侧板331与第二侧板332之间形成收纳并固定探头安装支架31的第二容置区(图中未标示),而为了使得探头支撑组件3在朝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不影响行程开关6的触发,如图1所示,可将位于行程开关6置于第二容置区外,确保行程开关6可被顶部安装板1触发。

此外,为了提高探头罩盒33在底部支撑板2上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将探头罩盒33的第一侧板331和第二侧板332分别与支撑盒32连接,具体为,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331包括:垂直于底部支撑板2设置的第一侧板本体3311、自第一侧板本体3311远离底部支撑板2的一端朝平行于底部支撑板2的方向折弯延伸的第一折弯段3312。相应的,第二侧板332包括:垂直于底部支撑板2设置的第二侧板本体3321、自第二侧板本体3321远离底部支撑板2的一端朝平行于底部支撑板2的方向折弯延伸的第二折弯段3322。另外,如图1所示,支撑盒32包括:盒本体321、第一连接板322和第二连接板323。其中,盒本体321分别与驱动组件41和探头安装支架31连接,而第一连接板322和第二连接板323设置于盒本体321背离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在装配过程中,如图1所示,可将第一连接板322与第一侧板331的第一折弯段3312通过锁紧件(图中未标示)可拆卸连接,而将第二连接板323与第二侧板332的第二折弯段3322通过另一锁紧件(图中未标示)可拆卸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探头安装支架31包括:下罩体311和上罩体312。其中,下罩体311设置于底部支撑板2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而上罩体312设置于支撑盒32远离顶部安装板1的一侧,并且,上罩体312和下罩体311沿着顶部安装板1和底部支撑板2彼此相对的方向进行连接,比如如图1所示的,可在上罩体312和下罩体311上分别开设安装孔,并借助是螺栓等锁紧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上罩体312和下罩体311之间可形成用于收纳头部探头7的第一容置区。

另外,为了能够对主控光模块和驱动组件进行保护,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控装置4还包括:安装盒42,该安装盒42设置于顶部安装板1相对于底部支撑板2的一侧,且安装盒42可对主控模块进行收纳,同时驱动组件41有部分嵌入安装盒42中。具体为,该驱动组件41包括:一电机411、与电机411的主轴连接的滚珠丝杆412,该滚珠丝杆412的轴套可与支撑盒32连接,使得滚珠丝杆412在被电机411驱动旋转的过程中,整个探头支撑组件3可借助支撑盒32使其能够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进行直线运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驱动组件41也可采用其他的驱动源,比如,气缸结合推杆的方式,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对驱动组件41的具体结构作具体限定。

作为优选地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还包括:连接安装盒42与支撑盒32的伸缩架9。该伸缩架9用于在探头支撑组件3朝远离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进行运动时,被拉伸。该伸缩架9还用于在探头支撑组件3朝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进行运动时,被压缩。由此不难看出,通过伸缩架9可进一步提高探头支撑组件3在相对于顶部安装板1运动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头部探头7、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升降机构。具体地说,升降机构的探头支撑组件3固定并支撑头部探头7,并且,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板1用于可拆卸地设置在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柜体8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本实施方式不再对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柜体8和头部探头7。其中,柜体8包括:进口侧(图中未标示)、与进口侧相对设置的出口侧(图中未标示),并且进口侧与出口侧之间形成供被检测人员站立的检测通道(图中未标示).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还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的探头支撑组件3固定并支撑头部探头7。并且,柜体8的顶部壁面81开设凹槽82,升降机构的顶部安装板1设置于凹槽82内,并与凹槽82的槽底连接,固定于凹槽82的槽底上。

从而在实际应用时,当升降机构的探头支撑组件3朝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运动至预设位置时,该探头支撑组件3可被收纳于凹槽82内。而当探头支撑组件3朝远离顶部安装板1的方向运动时,可逐渐从凹槽82中脱离。由此不难看出,借助于凹槽82可在头部探头7无需对被检测人员的头部进行污染源检测时,可实现对整个升降机构的收纳,从而使得柜体8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整个全身α、β表面污染监测系统的结构更为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本实施方式不再对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赘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