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30433发布日期:2022-08-31 06:5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都通上了电,电力的开通一方面给生活水平带来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电力网线的铺设,大片的山区以及无人区等均假设了电线架、电气柜以及电气箱等电力装置,而又由于山区以及无人区等地区人员稀少,电气柜、电气箱等又极易因为短路、雨水侵蚀等原因造成失火等的现象发生,再加上缺少人员的看管,容易造成局部失火或者山林火灾等灾害现象的出现,给人员安全以及财产资源带来影响,基于此,市面上逐渐出现了能够监测电力设备是否出现火灾或者出现火灾后及时处理的相应装置,以提醒电力人员进行防范与防护。
3.现有的电力监测装置中,如公告号为cn11157982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电力监测设备,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四侧均粘接有第一防火棉,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塞打螺钉,所述塞打螺钉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垫。当装置起火时,通过盖上盖子,通过第一防火棉和第二防火棉的配合设置,防止火力的进一步爆发;除此之外,通过支撑架、第一防火棉、塞打螺钉和减震垫的配合设置,使该电力监测设备具备了良好的抗震效果。
4.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其是利用电力装置在起火之后,通过盖板的盖合,以将已经起火的电力装置的火进行扑灭,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在山区亦或者在无人区,本身电力施工人员就很少,等到电力装置起火时,并不能保证就有人在附近盖上盖板以将电力装置起的火进行扑灭;除此之外第二点,就算在电力装置附近有电力施工人员,但是此时电力装置也是已经起火,基本上就已经对电力装置造成了损坏,此时就算是将火进行扑灭,也已经给电力装置带来了损失,并不能起到预防与监测的效果。基于此,在现有的相关电力监测装置的基础上,还有可提高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够保证电力装置在起火时自动进行防护,以防止电力装置的损失,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监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电力监测装置,包括电力装置的壳体与门盖,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对高低压空开开关进行防护的防护器,所述防护器包括防护底板与防护罩,所述防护底板与防护罩之间形成有防护腔,所述高低压空开开关安装于防护底板上侧并位于防护腔中,且所述防护罩的相对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进线口与出线口,所述防护罩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其中,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8.灭火气筒,安装于防护罩内腔上侧,且所述防护罩内腔上侧开设有供灭火气筒安装并与所述防护腔相互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灭火气筒内部填充有灭火粉剂与惰性气体,所
述灭火气筒上设置有弹性挤压区;
9.传力杆,对称且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底板上,高低压空开开关设于传力杆之间,所述防护底板上开设有供传力杆下端旋转位移的位移槽,所述传力杆上端与所述灭火气筒的上的弹性挤压区贴合抵触,且所述传力杆与弹性挤压区抵触的一侧均设置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上设置有切刀片,所述灭火气筒上设置有与切刀片对应的软性待切块;
10.驱动拉簧,一端设置于所述传力杆相背侧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位移槽侧壁固定连接以驱使传力杆上端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11.受热控制绳,连接于高低压空开开关与相传力杆直接以对传力杆的位置进行控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电力或者电气装置发生火灾之后,由于受热,热量能够快速的将受热控制绳进行熔断,此时传力杆上方不受力,而由于下方的驱动拉簧的回弹力的作用,能够快速的驱动传力杆上侧发生运动,从而带动挤压板对弹性挤压区造成挤压,以使灭火气筒内的气压升高,同步的,切刀片将软性待切块切开,驱使灭火气筒内部的灭火粉剂以及惰性气体向外喷出,对高低压空开开关发生的火灾进行扑灭,以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防护底板上侧向上延伸设置有若干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高低压空开开关进行外侧壁抵触定位,且所述定位杆上开设有若干供所述受热控制绳缠绕限位的限位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杆与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保证受热控制绳缠绕在高低压空开开关上的圈数增多,同步的,与高低压空开开关的接触面积增大,故当高低压空开开关在起火时能够更加迅速的将受热控制绳熔断,从而能够更加迅速的达到灭火的效果。
15.优选的,所述传力杆之间还设置有二级出粉器,所述二级出粉器包括限位筒、回转压簧、定位块、定位柱、定位槽、转动杆、抵接面以及循环灭火件,所述限位筒设于传力杆上部相对的侧壁上并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回转压簧一端固定安装于限位筒底部,另一端向限位筒外伸出,且所述回转压簧的回弹力大于驱动拉簧的回弹力,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于回转压簧伸出端并于限位筒内侧中壁抵触滑移,所述定位柱一体设于定位块远离回转压簧的一侧,所述定位槽开设于定位块外表面上并供与之对应的定位柱插设定位,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限位筒的外侧壁上,且一端与所述定位块外表面滑移抵触,所述抵接面开设于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限位筒上还延伸设有与抵接面对应以驱使转动杆转动的抵接杆,所述循环灭火件设于传力杆底部与防护底板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级出粉器的设置,当火灾发生后传动杆相向运动,并使得限位筒相互抵触时,转动杆与抵接面相互接触,从而将回转压簧进行释放,以驱使传力杆复位,进而能够保证灭火气筒内部的灭火粉剂逐步且持续的下落,提高实际灭火效果,另外的,通过循环灭火件也能够进一步的达到灭火的效果。
17.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定位块抵触滑移的一侧滚动设置有位移滚珠。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杆受到力而发生偏转时,由于位移滚珠的设置,使得转动杆与定位块之间由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够转动的更加顺畅,更加有利于回转压簧的展开释放。
19.优选的,所述循环灭火件包括收料区、集料槽、连接杆、扰风板以及扰风通道,所述收料区开设于防护底板内部且位于高低压空开开关下方,若干所述集料槽开设在底板上并倾斜向收料区中延伸,所述集料槽与收料区连通设置,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传力杆底部且位于传力杆远离驱动拉簧的一侧,所述扰风板转动安装在连接杆远离传力杆的一端,所述扰风通道开设在防护底板上,所述扰风通道位于收料区与位移槽之间并将收料区与位移槽进行连通,且所述扰风板在所述扰风通道侧壁内滑移运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转压簧回弹之后,传力杆底部会相互靠近,而传力杆底端相互靠近时,能够带动扰风板在扰风通道中移动,从而将落入至收料区的灭火粉剂向外吹出,保证灭火粉剂在防护腔中分散的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防火效果。
21.优选的,所述限位筒与传力杆之间还设置有二级解锁装置,所述二级解锁装置包括连接气环、倾斜引导杆与倾斜引导槽,所述连接气环设于限位筒与传力杆之间以将限位筒与传力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气环与限位筒外侧壁以及传力杆侧壁形成有连接气腔,所述连接气腔中注入有惰性气体,所述倾斜引导杆设置在传力杆上并向连接气腔内倾斜延伸设置,所述倾斜引导槽开设在限位筒上并供倾斜引导杆插设滑移。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级解锁的设置,当初步灭火未能够达到灭火的效果时,较大的火力能够将连接气环进行融化,当连接气环融化之后,由于倾斜引导杆与倾斜引导槽的设置,能够使得限位筒发生偏转,而再配合回转压簧的回弹力,能够快速的将限位筒从传力杆之间挤落,并再次使得传力杆上端相互靠近,进一步将灭火气筒内部的灭火粉剂挤出,从而最大效率的将防护腔中的火进行扑灭。
23.优选的,所述连接气环上贯穿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通过薄性受热片进行密封填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与受热片相互配合,当较大的火灾发生之后,薄性受热片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化,从而使得连接气环中的气体快速溢出,进一步提高实际的灭火效果。
25.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进线口与出线口处均设置有线缆截断装置,所述线缆截断装置包括安装筒、固定导电块、移动导电块以及绝缘块,所述安装筒安装在进线口与出线口处并向防护罩外延伸,两所述固定导电块设置在安装筒中,且固定导电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于导线连接,所述移动导电块位于两固定导电块之间并分别与两固定导电块抵触滑移,且所述移动导电块上侧连接有绝缘线,所述绝缘线通过金属线与传力杆上端连接,所述绝缘块固定安装在移动导电块下侧,所述安装筒内部形成有供移动导电块与绝缘块移动的移动区。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线缆截断装置的设置,当火灾发生后受力杆上端相互靠近时,能够对移动导电块进行拉动,而其拉动的过程中,移动导电块脱离固定导电块,二人固定导电块之间被绝缘块填补,从而起到了灭火的效果。
27.优选的,所述绝缘块侧壁上一体设置有阻尼凸点。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凸点的设置,使得绝缘块移动至固定导电块之间之后,其与固定导电块之间的阻尼加大,进而能够有效防止绝缘块从固定导电块之间脱落,进一步提高了实际的绝缘效果。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在实际电力或者电气装置发生火灾之后,由于受热,热量能够快速的将受热控制绳进行熔断,此时传力杆上方不受力,而由于下方的驱动拉簧的回弹力的作用,能够快速的驱动传力杆上侧发生运动,从而带动挤压板对弹性挤压区造成挤压,以使灭火气筒内的气压升高,同步的,切刀片将软性待切块切开,驱使灭火气筒内部的灭火粉剂以及惰性气体向外喷出,对高低压空开开关发生的火灾进行扑灭,以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
31.2.二级出粉器的设置,当火灾发生后传动杆相向运动,并使得限位筒相互抵触时,转动杆与抵接面相互接触,从而将回转压簧进行释放,以驱使传力杆复位,进而能够保证灭火气筒内部的灭火粉剂逐步且持续的下落,提高实际灭火效果,另外的,通过循环灭火件也能够进一步的达到灭火的效果。
32.3.当回转压簧回弹之后,传力杆底部会相互靠近,而传力杆底端相互靠近时,能够带动扰风板在扰风通道中移动,从而将落入至收料区的灭火粉剂向外吹出,保证灭火粉剂在防护腔中分散的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防火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防护器以及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6.图4是二级出粉器以及循环灭火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是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38.图6是二级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是线缆截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是图7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门盖;3、防护器;4、防护底板;5、防护罩;51、进线口;52、出线口;6、防护装置;61、灭火气筒;53、安装槽;611、弹性挤压区;62、传力杆;41、位移槽;621、挤压板;622、切刀片;612、软性待切块;63、驱动拉簧;64、受热控制绳;42、定位杆;43、限位槽;7、二级出粉器;71、限位筒;72、回转压簧;73、定位块;74、定位柱;75、定位槽;76、转动杆;77、抵接面;8、循环灭火件;761、位移滚珠;81、收料区;82、集料槽;83、连接杆;84、扰风板;85、扰风通道;9、二级解锁装置;91、连接气环;92、倾斜引导杆;93、倾斜引导槽;911、透气孔;912、薄性受热片;10、线缆截断装置;101、安装筒;102、固定导电块;103、移动导电块;104、绝缘块;105、绝缘线;106、金属线;107、移动区;108、阻尼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力监测装置,具体而言,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力检测装置主要在电力装置起火时能够自动进行防护,预先的将小范围的着火进行自行扑灭,并且的,在火灾发生之后能够实现自动断电,避免了对线路上其他的用电装置带来影响。
44.实施例一:
45.参照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力监测装置,具体包括电力装置的壳体1与门盖2,壳体1内设置有对高低压空开开关进行防护的防护器3,通过防护器3,将
高低压空开开关进行防护,以实现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自行灭火的效果。具体而言,本实施例防护器3包括防护底板4与防护罩5,防护底板4与防护罩5之间形成有防护腔,高低压空开开关安装于防护底板4上侧并位于防护腔中,且防护罩5的相对两侧分别贯穿设置有进线口51与出线口52;在实际对高低压空开开关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将高低压空开开关固定在防护底板4上,并将防护罩5罩设在高低压空开开关上,并将高低压空开开关等电力部件的导线从进线口51与出线口52进行连接导通即可。
46.参照图2与图3所示,为达到高低压空开开关发生火灾时自动的对火灾进行扑灭,于防护罩5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6具体包括灭火气筒61、传力杆62、驱动拉簧63以及受热控制绳64;灭火气筒61安装于防护罩5内腔上侧,且防护罩5内腔上侧开设有供灭火气筒61安装并与防护腔相互连通的安装槽53,本实施例中的灭火气筒61由金属材质制成,并且其内部内部填充有灭火粉剂与惰性气体,灭火粉剂的成分为碳酸氢钠、防潮剂硬脂酸镁以及滑石粉等,惰性气体为氮气等,氮气与灭火粉剂的充入,使得灭火气筒61中的具有一定的气压;并且的,在灭火气筒61上设置有弹性挤压区611,弹性挤压区611为橡胶材质的片状结构套设在灭火气筒61的两侧,当挤压弹性挤压区611时,能够使得灭火气筒61内部的气压进一步加大。
47.传力杆62左右对称且转动安装在防护底板4上,本实施例中的传力杆62设置有两根,且高低压空开开关设于传力杆62之间,防护底板4上开设有供传力杆62下端旋转位移的位移槽41,在传力杆62上端与灭火气筒61的上的弹性挤压区611贴合抵触,为了达到较好的贴合挤压效果,于传力杆62与弹性挤压区611抵触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板621;具体的,当传力杆62下方相互远离时,即可带动传力杆62上方相互靠近,从而通过传力杆62上方的挤压板621对弹性挤压区611造成挤压,以提高灭火气筒61内部的气压;除此之外,为能够保证在灭火气筒61受到挤压之后其内部的惰性气体以及灭火粉剂能够溢出,在挤压板621上设置有切刀片622,灭火气筒61上设置有与切刀片622对应的软性待切块612;故当通过挤压板621对弹性挤压区611进行挤压的过程中,切刀片622能够同步的将灭火气筒61上的软性待切块612进行切割,以保证灭火气筒61中的灭火粉剂快速溢出,从而对位于防护腔中的高低压空开开关等电器设备进行灭火操作。
48.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拉簧63一端设置于传力杆62相背侧的底部,另一端与位移槽41侧壁固定连接以驱使传力杆62上端始终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而且受热控制绳64连接于高低压空开开关与相传力杆62直接以对传力杆62的位置进行控制。
49.当防护腔中的高低压空开开关等电力设备发生火灾之后,由于受热,热量能够快速的将受热控制绳64进行熔断,此时传力杆62上方不受力,而由于下方的驱动拉簧63的回弹力的作用,能够快速的驱动传力杆62上侧发生运动,从而带动挤压板621对弹性挤压区611造成挤压,以使灭火气筒61内的气压升高,同步的,切刀片622将软性待切块612切开,驱使灭火气筒61内部的灭火粉剂以及惰性气体向外喷出,对高低压空开开关发生的火灾进行扑灭,以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
50.回看图2所示,为了提高实际着火时更加快速的将受热控制绳64进行熔断,本实施例中在防护底板4上侧向上延伸设置有若干定位杆42,定位杆42与高低压空开开关进行外侧壁抵触定位,且定位杆42上开设有若干供受热控制绳64缠绕限位的限位槽43。故通过将受热控制绳64缠绕在限位槽43中,能够保证受热控制绳64缠绕在高低压空开开关上的圈数
增多,相应的,与高低压空开开关的接触面积增大,故当高低压空开开关在起火时能够更加迅速的将受热控制绳64熔断,从而能够更加迅速的达到灭火的效果。
51.实施例二:
52.在实施例一的前提下,由于灭火粉剂在灭火气筒61切开之后向下散落,此时能够起到灭火效果,但是灭火粉剂向下散落之后未必能起到全面且最终的灭火效果,故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能够将散落之防护底板4上的灭火粉剂进一步向上扬尘,保证灭火粉剂在防护腔中飘散的时间更长,进而进一步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具体结构如下:
53.参照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传力杆62之间还设置有二级出粉器7,具体的,二级出粉器7包括限位筒71、回转压簧72、定位块73、定位柱74、定位槽75、转动杆76、抵接面77以及循环灭火件8;限位筒71设于传力杆62上部相对的侧壁上并相互对应设置,回转压簧72一端固定安装于限位筒71底部,另一端向限位筒71外伸出,且回转压簧72的回弹力大于驱动拉簧63的回弹力;定位块73固定安装于回转压簧72伸出端并于限位筒71内侧中壁抵触滑移,定位柱74一体设于定位块73远离回转压簧72的一侧,定位槽75开设于定位块73外表面上并供与之对应的定位柱74插设定位。
54.转动杆76转动安装在限位筒71的外侧壁上,且一端与定位块73外表面滑移抵触,抵接面77开设于转动杆76的另一端,限位筒71上还延伸设有与抵接面77对应以驱使转动杆76转动的抵接杆,循环灭火件8设于传力杆62底部与防护底板4之间。
55.当火灾发生的过程中,传力杆62上端能够相互靠近,从而将灭火气筒61内部的灭火粉剂进行释放,当传力杆62相互靠近直至两限位筒71接触时,由于限位筒71上的抵接面77与抵接杆的相互配合,在两限位筒71相互接触的瞬间(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限位筒的角度经过调解完成,即当传力杆62转动的过程中,限位筒71会一同运动,并最终两限位筒71的端部会发生抵触),抵接杆能够驱使转动杆76转动,而转动杆76转动后就不会对定位块73造成阻挡,此时,回转压簧72的回弹力驱使定位块73相互靠近,并且定位块73上的定位柱74与定位槽75相互插接配合进行限位保证定位块73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偏移,保证了定位块73之间不会相互滑移运动;而有又由于回转压簧72的回弹力大于驱动压簧的回弹力,故在回转压簧72的回弹力作用下驱使传力杆62复位,而传力杆62复位的过程中,能够将灭火气筒61内部的灭火粉剂进一步带出以达到灭火的效果,同时,循环灭火件8也能够将落入至防护底板4上的灭火粉剂再次向上喷出,从而达到循环灭火的效果。
56.参照图5所示,转动杆76与定位块73抵触滑移的一侧滚动设置有位移滚珠761。转动杆76受到力而发生偏转时,由于位移滚珠761的设置,使得转动杆76与定位块73之间由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够转动的更加顺畅,更加有利于回转压簧72的展开释放。
57.继续参照图4-图6所示,即为本技术中循环灭火件8的结构示意,在本实施例中循环灭火件8起到将落入至防护底板4上的灭火粉剂再一次向上喷出已达到循环灭火的效果;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循环灭火粉剂包括收料区81、集料槽82、连接杆83、扰风板84以及扰风通道85;收料区81开设于防护底板4内部且位于高低压空开开关下方,若干集料槽82开设在防护底板4上并倾斜向收料区81中延伸,集料槽82与收料区81连通设置;通过收料区81与集料槽82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落入至防护底板4上的灭火粉剂向收料区81中落入。
58.连接杆83转动连接在传力杆62底部且位于传力杆62远离驱动拉簧63的一侧,扰风板84转动安装在连接杆83远离传力杆62的一端,扰风通道85开设在防护底板4上,扰风通道
85位于收料区81与位移槽41之间并将收料区81与位移槽41进行连通,且扰风板84在扰风通道85侧壁内滑移运动。
59.在实际循环灭火的过程中,回转压簧72回弹之后,传力杆62底部会相互靠近,而传力杆62底端相互靠近时,能够带动扰风板84在扰风通道85中移动,从而将落入至收料区81的灭火粉剂向外吹出,保证灭火粉剂在防护腔中分散的更加均匀,达到更好的防火效果。
60.参照图6所示,由于回转弹簧回弹之后,传力杆62上端会快速复位,而此时位于灭火气筒61中的未被完全的释放,而此时会理也可能未被完全的扑灭,基于此情况之下,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二级解锁装置9,通过二级解锁装置9驱使灭火气筒61中的灭火粉剂进一步释放,以更加全面的对火力进行控制。
61.二级解锁装置9包括连接气环91、倾斜引导杆92与倾斜引导槽93;具体的,连接气环91设于限位筒71与传力杆62之间以将限位筒71与传力杆62进行连接,连接气环91为橡胶材质制成,遇火之后会融化断裂;连接气环91与限位筒71外侧壁以及传力杆62侧壁形成有连接气腔,并且连接气腔中注入有惰性气体,即当火力在初步灭火之后未能完全扑灭,而明火会将连接气环91进行烧毁,烧毁之后限位筒71与传力杆62之间没有连接,此时限位筒71会掉落,从而传力杆62上端又会相互靠近,以驱使灭火气筒61内部的灭火粉剂进行外泄而达到进一步灭火的效果。
62.进一步的,倾斜引导杆92设置在传力杆62上并向连接气腔内倾斜延伸设置,倾斜引导槽93开设在限位筒71上并供倾斜引导杆92插设滑移。需要说明的有,位于两侧的倾斜引导杆92和倾斜引导槽93的方向刚好相反;由于倾斜引导杆92与倾斜引导槽93的设置,能够使得限位筒71发生偏转,而再配合回转压簧72的回弹力,能够快速的将限位筒71从传力杆62之间挤落,或者限位筒71不再对两传力杆62进行阻挡,并再次使得传力杆62上端相互靠近,进一步将灭火气筒61内部的灭火粉剂挤出,从而最大效率的将防护腔中的火进行扑灭。
63.继续参照图5所示,为了能够使得连接气环91能够快速被烧毁或者内部气体能够快速释放,连接气环91上贯穿开设有透气孔911,透气孔911通过薄性受热片912进行密封填补。透气孔911与受热片相互配合,当较大的火灾发生之后,薄性受热片912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化,从而使得连接气环91中的气体快速溢出,进一步提高实际的灭火效果。
64.实施例三:
65.参照图7与图8所示,在火灾发生之后,如果电力也能够快速断开,此时,对整个电力线路上的其他电力设备也能够起到相应的保护,为此,在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结合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中还在防护罩5的进线口51与出线口52处均设置有线缆截断装置10。通过线缆截断装置10使得在起火之后能够快速将主要的电力设备的电进行断开,以对装置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66.线缆截断装置10包括安装筒101、固定导电块102、移动导电块103以及绝缘块104;具体而言,安装筒101安装在进线口51与出线口52处并向防护罩5外延伸,两固定导电块102设置在安装筒101中,且固定导电块10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于导线连接;移动导电块103位于两固定导电块102之间并分别与两固定导电块102抵触滑移,通过移动导电块103的设置,能够将固定导电块102之间的电进行导通,当将移动导电块103进行移出时,即可将电力进行断开。
67.移动导电块103上侧连接有绝缘线105,绝缘线105通过金属线106与传力杆62上端连接,绝缘块104固定安装在移动导电块103下侧,安装筒101内部形成有供移动导电块103与绝缘块104移动的移动区107。
68.当火灾发生后受力杆上端相互靠近时,能够对移动导电块103进行拉动,而其拉动的过程中,移动导电块103脱离固定导电块102,二人固定导电块102之间被绝缘块104填补,从而起到了灭火的效果。
69.除此之外,绝缘块104侧壁上一体设置有阻尼凸点108。阻尼凸点108的设置,使得绝缘块104移动至固定导电块102之间之后,其与固定导电块102之间的阻尼加大,进而能够有效防止绝缘块104从固定导电块102之间脱落,进一步提高了实际的绝缘效果。
7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