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终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9596409阅读:来源:国知局
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与反馈该识别信息的终端装置唯一对应,例如是RFID标签信息。为了防止射频信号与识别信息之间发生干扰,优选将识别信息的频率与射频信号的频率设为不同的值。例如,将识别信息的频率设为射频信号的频率的两倍。
[0029]位置确定单元130与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相连接,用于根据识别信息确定反馈该识别信息的终端装置的位置。应当指出,位置确定单元可以不通过与上述各单元独立的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软件模块通过在处理单元140执行相关代码的方式实现。
[0030]处理单元140例如可以是微处理器,与位置确定单元130连接,用于从位置确定单元130获得终端装置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的变化计算出终端装置的运动轨迹,当运动轨迹符合规定条件时,执行规定的处理。
[0031]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在电子设备上的不同位置设置至少两个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优选地,尽可能地分散地设置这些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例如可以在电子设备100的每一个边缘的中心位置设置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此时,每一个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中都能接收到终端装置响应于所述射频信号而反馈的识别信息,但是由于终端装置与每一个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每一个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接收到的识别信息的相位不同。此时,位置确定单元130根据每一个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接收的识别信息的相位来确定终端装置与每一个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的距离,从而可以计算得到终端装置的位置。
[0032]下面,结合图3来详细说明电子设备100的动作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首先,射频信号发送单元110发送射频信号(步骤S301)。发送的射频信号被终端装置接收后,该终端装置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反馈识别信息,或者终端装置主动反馈某一频率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与该终端设备是唯一对应的,例如是RFID标签。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从至少一个终端装置接收该终端装置响应于所述射频信号而反馈的识别信息(步骤S302)。这里,优选将该识别信息的信号的频率与射频信号的频率设为不同的值,从而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例如,将识别信息的频率设为射频信号的频率的两倍。接下来,位置确定单元130根据识别信息确定反馈该识别信息的终端装置的位置(步骤S303)。具体而言,例如设置两个以上的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分别接收识别信息,并且根据每一个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接收的识别信息的相位来确定终端装置的位置。接下来,根据终端装置的位置的变化计算出终端装置的运动轨迹,判断该运动轨迹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步骤S304),当运动轨迹符合规定条件时(步骤S304,是),执行规定的处理(步骤S305)。例如,当识别到终端装置的运动轨迹是晃动时,可以对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等。具体而言,可以是将在终端装置上显示的图像传输到电子设备100上。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预先将各种各样的处理操作与不同的运动轨迹相关联形成一个关联表,从而当运动轨迹属于预先在关联表中存储的运动轨迹时,执行与该运动轨迹对应的操作。当运动轨迹不符合规定条件时(步骤S304,否),不执行该规定的处理而结束处理。
[0033]通过上述电子设备、终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利用射频技术对终端装置进行定位,从而在一个模块中实现ID识别功能和定位功能,降低了空间和成本。
[0034]下面,结合图4-10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两个优选实施例。在这两个优选实施例中,均通过电子设备分别与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通信而得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运动轨迹,并且根据判断两者的运动轨迹是否一致来实现电子设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互联,从而实现数据传输。
[0035]第一终端可以是能够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某一部位的任何终端装置,优选地,第一终端与用户的手进行固定,使得第一终端与用户的手的运动的轨迹相同,例如佩戴在用户手指上的指环或者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手环等。为了方便理解,第一终端以佩戴在用户手指上的指环为例进行说明。
[0036]第二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PDA、电子书籍、游戏手柄等终端装置,优选为用户能够使用佩戴第一终端的手持有的终端装置。为了方便理解,以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0037]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及终端装置之间的互联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包括第一终端500和第二终端600。在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主要适用于第一终端500具备射频识别功能并且第二终端600不具备射频识别功能的情况。
[0038]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终端的功能框图。如图5所示,第一终端500包括识别信息存储单元510,用于存储与该第一终端500唯一对应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例如可以是RFID标签。具体而言,当第一终端500进入电子设备100发送的射频信号所形成的磁场后接收电子设备100发出的射频信号。当接收到射频信号后,识别信息存储单元510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所存储的识别信息,或者由识别信息存储单元510主动发送识别信息。
[0039]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终端的功能框图。如图6所示,第二终端600包括轨迹识别单元610以及处理单元620。但第二终端600包括的部件不限于此,显然,第二终端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内存、摄像头等其他任何部件。
[0040]轨迹识别单元610用于识别该第二终端600的运动轨迹。具体而言,轨迹识别单元610例如可以是重力感应器或者陀螺仪。
[0041]处理单元620例如是微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终端600的各种处理。具体而言,当第二终端600的运动轨迹与第一终端500的运动轨迹一致时,通过电子设备100与第一终端500进行匹配,并与电子设备100进行数据传输。
[004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除了上面所述的射频信号发送单元110、识别信息接收单元120、位置确定单元130以及处理单元140外,还包括位置信息接收单元(未图示),用于从第二终端600接收该第二终端600的运动轨迹。
[0043]接下来,结合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动作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0044]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动作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
[0045]首先,位置信息接收单元从第二终端600接收第二终端600的运动轨迹(步骤S701)。具体而言,第二终端600的处理单元620可以将轨迹识别单元610识别出来的第二终端600的运动轨迹发送给电子设备100,并且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