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接触式插座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85342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20的顶部,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体20的顶部还设有一保护盖60,保护盖60开设有一用于显露所述插置座体40之顶部的通孔61,通过保护盖60能够更好的保护容置孔21内的部件,结果更为合理。插置座体40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开设有供光器件200的引脚201插置的插置凹槽41,光器件200的引脚201与插置凹槽41 一一对应,即是,光器件200的每一个引脚201对应有一个插置凹槽41,而在本实施例中,光器件200具有五个引脚201,则插置座体40上对应地开设有五个插置凹槽41。即,插置凹槽41的具体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光器件200所具有引脚201的具体数量来灵活选择,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如图1、图6及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光器件200选择为TO-CAN (镭射二极体模组),但并不以此为限。插置凹槽41与探针抵触组件30 —一对应,即是每一个插置凹槽41对应有一个探针抵触组件30。探针抵触组件30包含导电探针31及驱动件32,导电探针31沿水平方向由外向内滑动穿置于安装座体20及插置座体40,且导电探针31滑动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内,驱动件32活动设于安装座体20上,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2枢接于安装座体20的侧部,且驱动件32的一端连接于导电探针31,操作驱动件32驱使导电探针31朝伸入或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以使导电探针31抵触或脱离于所对应的引脚201,结构简单合理。从而在将光器件200插置于插置座体40时,仅需通过操作驱动件32驱使导电探针31朝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以使导电探针31退出于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从而避让引脚201插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内,防止引脚201与导电探针31发生摩擦,从而避免划伤引脚201 ;在光器件200的引脚201插置完毕后,再操作驱动件32驱使导电探针31朝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以使导电探针31抵触于所对应的引脚201,使得导电探针31与所对应的引脚201充分接触,保障对引脚201的正常供电,进而保障光器件200的耦光效果;当光器件200完成耦光,从插置座体40上取出时,仅需通过操作驱动件32驱使导电探针31朝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以使导电探针31退出于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即是使导电探针31脱离于所对应的引脚201,从而避让引脚201脱离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防止引脚201与导电探针31发生摩擦,从而避免划伤引脚201,则光器件200的引脚201在插入或脱离于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时均不会被划伤,从而保障了光器件200的完好。具体地,如下:
[0030]请参阅图1、图3、图6、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的探针接触式插座100还包括释锁圆环50,释锁圆环50呈可转动的设于安装座体20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释锁圆环50呈可转动的设于基板10上或呈可转动的同时设于安装座体20及基板10上,在此不再赘述。且安装座体20位于释锁圆环50的内圆内,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关联于释锁圆环50,沿一释锁方向(图1及图3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转动释锁圆环50,则释锁圆环50驱使驱动件32带动导电探针31朝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使得导电探针31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以避让光器件200的引脚201的插入或脱离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避免刮伤引脚201 ;沿一与释锁方向相反的锁紧方向(图1及图3中箭头A所指的相反方向)转动释锁圆环50,则释锁圆环50驱使驱动件32带动导电探针31朝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使得导电探针31抵触于所对应的引脚201,使得导电探针31与所对应的引脚201充分接触,保障对引脚201的正常供电。
[0031]具体地,释锁圆环50开设有与驱动件32 —一对应的驱动槽51,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滑动抵触于所对应驱动槽51内,沿释锁方向转动释锁圆环50,则驱动槽51驱使驱动件32带动导电探针31朝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使得导电探针31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以避让光器件200的引脚201的插入或脱离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避免刮伤引脚201 ;沿锁紧方向转动释锁圆环50,则驱动槽51驱使驱动件32带动导电探针31朝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使得导电探针31抵触于所对应的引脚201,使得导电探针31与所对应的引脚201充分接触,保障对引脚201的正常供电。更具体地,驱动槽51具有一驱动壁511,驱动壁511沿释锁方向逐渐远离于插置座体40,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滑动抵触于驱动壁511上。详细而言,驱动壁511上分布有一释锁位置及一锁紧位置,释锁位置位于驱动壁511靠近插置座体40的一端,锁紧位置位于驱动壁511远离插置座体40的一端,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位于释锁位置时,导电探针31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使得导电探针31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以避让光器件200的引脚201的插入或脱离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避免刮伤引脚201 ;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位于锁紧位置时,导电探针31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并抵触于所对应的引脚201,使得导电探针31与所对应的引脚201充分接触,保障对引脚201的正常供电。
[0032]请参阅图4及图6,探针抵触组件30还包含弹性件33,弹性件33沿导电探针31的长度方向抵接于安装座体20与导电探针31之间,弹性件33优选为弹簧,但并不以此为限。弹性件33恒驱使导电探针31朝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从而在沿锁紧方向转动释锁圆环50时,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滑动抵触于驱动壁511上而逐渐远离于插置座体40,则导电探针31在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朝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以使导电探针31抵触于所对应的引脚201,结构简单合理。
[0033]请参阅图1、图4及图10,探针抵触组件30还包含安装套管34及安装盖35,安装套管34沿释锁圆环50的径向插置于安装座体20,安装盖35遮蔽于安装套管34远离插置座体40的一端,且安装盖35固定于安装座体20的侧部,导电探针31滑动穿置于安装套管34及安装盖35,弹性件33内置于安装套管34内,且弹性件33呈压缩的抵接于导电探针31与安装盖35之间,以实现弹性件33恒驱使导电探针31朝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从而双碟导电探针31的设置结构更为简单合理。具体地,安装套管34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套管341及第二套管342,第一套管341的内径小于第二套管342的内径,导电探针31靠近插置座体40的一端形成一抵触端311,导电探针31远离插置座体40的一端形成一连接端312,导电探针31的两端之间的部位还向外延伸形成有一抵触凸台313,抵触端311滑动穿置于第一套管341,抵触凸台313滑动抵触于第二套管342,使得导电探针31的滑动设置更为灵活顺畅,结构更为合理。弹性件33呈压缩的抵接于抵触凸台313与安装盖35之间,使得弹性件33的设置结构更为合理。连接端312滑动穿置于安装盖35,且连接端312枢接于驱动件32远离释锁圆环50的一端,以实现驱动件32对驱使导电探针31的滑动,结构更为简单合理。更具体地,探针抵触组件30还包含枢接座36,枢接座36固定于安装座体20的侧部,驱动件32绕一水平线枢接于枢接座36,以实现驱动件32在安装座体20之侧壁枢接的结构,且结构简单合理。
[0034]请参阅图6、图8及图9,安装座体20沿释锁圆环50的径向开设有供第一套管341及第二套管342插置的安装孔22,以方便安装套管34在安装座体20上的安装,结果更为合理。
[0035]请参阅图5、图7及图9,插置座体40沿释锁圆环50的径向开设有连通于所对应的安装孔22与插置凹槽41之间的穿置孔42,抵触端311滑动穿置于穿置孔42,以方便抵触端311贯穿穿置孔42后伸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来使抵触端311抵触于引脚201,结构简单合理。
[0036]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探针接触式插座100的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在将光器件200插置于插置座体40时,先沿释锁方向(图1及图3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转动释锁圆环50,则驱动槽51的驱动壁511驱使驱动件32带动导电探针31克服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朝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的方向滑动,直至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滑动至释锁位置,使得导电探针31的抵触端311退出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以避让光器件200的引脚201的插入所对应的插置凹槽41,避免刮伤引脚201。
[0037]在光器件200的引脚201插置完毕后,再沿与释锁方向相反的锁紧方向(图1及图3中箭头A所指的相反方向)转动释锁圆环50,则驱动件32远离导电探针31的一端滑动抵触于驱动壁5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