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02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触探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探针,尤指一种可以提高导电效果的接 触探针。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产品大都朝向精致轻巧的市场趋势,因而发展出相关精 密的零部件,如接触探针,其主要应用于行动电话上,用以感应电池或智能卡(SIM卡)等可拆式电子元件的金属接点,使电池或智能卡于装 设后可为行动电话所启用。现有的接触探针,如图5所示,包含一本体60,该本体具有一顶 面61及一底面62,于该底面62形成有多个贯孔63,且于该顶面61 形成有多个对应连通各贯孔63的通孔64,其中各通孔64直径小于贯 孔63直径;每一贯孔63内部装置有一金属制底座80、 一金属制端子 70及一弹簧73,再者,位于各贯孔63的内壁面上形成有一环形凹槽 601。该金属制底座80设置于贯孔63内,为一端形成开口而另端为一 封闭底部81的中空座体,其中该底座80外侧壁面上延伸有一环形突 缘82,该环形突缘82对应结合于前述环形凹槽601内以将底座80卡 合于贯孔63内,该底座80内部设置有前述端子70及弹簧73。该端子70具有一接触部71与一外径大于该接触部71的挡止部 72,该接触部71外径略小于前述通孔64的直径且具一圆弧状的接触 顶面710;而该挡止部72外径大于该通孔64直径。该弹簧73设置于底座80内,其一端抵顶持于该端子70,另端抵 止于该底座80的底部81,通过其弹力将前述端子70向上抵顶,使该 接触部71得经由通孔64而凸伸出顶面61,而具有较大外径的挡止部 72则由通孔64周缘抵止而位于底座80内部。此接触探针于使用时,该端子70的接触部71因其弧状的接触顶面710与一外部装置的金属接点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使两者间的阻 值较大而影响其导电效能。现有技术遂针对该端子70所在的金属接触部分做进一步改进,如 图6所示,构造要件与图5几乎相同,但是图6是进一步具有一中空 的金属制套筒90,其具有一套筒顶部91与一套筒挡止部92,套筒挡 止部92的底部形成一开口 ,该套筒顶部91凸伸出该本体60的顶面61 , 该套筒顶部91表面形成有一穿孔93;该套筒挡止部92外径大于前述 通孔94直径由通孔64周缘抵止而位于底座80内部,前述端子70的 接触部71经由该套筒90的穿孔93而凸伸出该套筒90的顶部91,是 以,该端子70的接触部71与该金属制套筒90的顶部91遂构成两不 同接触面,当一外部装置的金属接点与该接触部71接触不良时,该金 属制套筒90的顶部91遂可提供该金属接点另一接触选择,以确保能 确实导电。但是,该改进结构较为复杂,亦无显著于先前技术的导电 效果。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现有的接触探针于导电上仍有其缺点,为此,本实用 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导电效果的接触探针。欲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接触探针包含一绝缘本体,包含一顶面及一底面,该底面形成有多个穿进本体 的贯孔,且于该顶面形成有多个对应连通各贯孔的通孔;一外套筒,设置于各贯孔内,其顶端形成一开口而底端形成有一 、、 一:套筒,设置于外套筒内,其底端形成一开口而顶端形成一封闭顶部,该开口周缘形成一挡止部,该内套筒的顶部凸伸出前述通孔; 一弹簧,其一端抵顶该内套筒的封闭顶部,另端则抵设于该外套筒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是构成一种以内套筒的平坦顶部为接触点的接触探 针,其构造较前述公知的双接触部的接触探针简化,且内套筒的平坦 顶部接触面积较公知接触探针的接触面积大,而可呈现较佳的导电效果。


图l: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一公知接触探针的剖视图。图6:是另一公知接触探针的剖视图。元件符号说明(10)本体(11)顶面(12)底面(13)贯孔(101)环形凹槽(14)通孔(20)内套筒(21)顶部(22)开口(23)挡止部(30)垫块(31)倾斜底面(40)弹簧(50)外套筒(51)底部(52)环形突缘(53)开口(60)本体(601)环形凹槽(61)顶面(62)底面(63)贯孔(64)通孔(70)端子(71)接触部(710)接触顶面(72)挡止部(73)弹簧(80)底座(81)底部(82)环形突缘(90)套筒(91)套筒顶部(92)套筒挡止部(93)穿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剖视图,包含一绝缘本体IO,包含一顶面11及一底面12,该底面12形成有多 个穿进本体10的贯孔13,且于该顶面11形成有多个对应连通各贯孔 13的通孔14,该通孔14的直径小于该贯孔13的直径;再者,该本体 10于贯孔13所在的内壁上形成有一环形凹槽101;一金属制外套筒50,设置于各贯孔13中,其顶端形成一开口 53 而底端形成有一封闭底部51,并于该外套筒50外侧表面上形成有一环 形突缘52,该环形突缘52对应前述环形凹槽101,使该外套筒50得 以卡合于贯孔13内;一金属制内套筒20,设置于外套筒50中,其底端形成一开口 22 而顶端形成一具平坦表面的封闭顶部21,该开口 22周缘形成一挡止部 23,该内套筒20的顶部21凸伸出前述通孔14,该挡止部23的外径大 于前述通孔14直径而挡止于该通孔14下缘;一金属制垫块30,设置于内套筒20内,其一端顶触于内套筒20 的顶部21,并具有一倾斜底面31;一金属制弹簧40,设置于前述内套筒20与外套筒50之间,其一 端顶持该垫块30的倾斜底面31,另端则抵设于该外套筒50的底部51。组装时,先将内套筒20放置在贯孔13内,使其顶部21凸伸出本 体10通孔14,再依序将垫块30及弹簧40置入该内套筒20,最后将 外套筒50推入贯孔13内,使垫块30、弹簧40容置于内套筒20及外 套筒50之间,请参考图3及图4所示,为组装后的外观立体图及局部 剖视图。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直接以金属材料的内套筒的顶部做为接触头 的接触探针,其构造简化,且该顶部的平坦表面提供了较大范围的接 触面积,是以,可有效提升导电效果。
权利要求1. 一种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绝缘本体,包含一顶面及一底面,该底面形成有多个穿进本体的贯孔,且于该顶面形成有多个对应连通各贯孔的通孔;一外套筒,设置于各贯孔内,其顶端形成一开口而底端形成有一封闭底部;一内套筒,设置于外套筒内,其底端形成一开口而顶端形成一封闭顶部,该开口周缘形成一挡止部,该内套筒的顶部凸伸出前述通孔;一弹簧,其一端抵顶该内套筒的封闭顶部,另端则抵设于该外套筒的底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 金属材料的垫块,该垫块设置于前述内套筒封闭顶部与弹簧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该通孔的直径 小于该贯孔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内套筒顶部 的外径略小于前述通孔的直径,该内套筒的挡止部外径大于前述通孔 的直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贯孔所在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环形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外侧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环形突缘,该环形突缘对应前述环形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内套筒的顶 部具有一平坦表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探针,其特征在于该内套筒、弹 簧及外套筒均为金属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探针,主要包含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形成多个穿进该本体的贯孔,于各多个贯孔内设有一内套筒及一外套筒,均呈一端开口的中空状,该外套筒是以开口相对的方式而套设该内套筒,该内套筒具有一凸伸出贯孔的封闭顶部,于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置有一顶触内套筒顶部的金属垫块及支撑该垫块的弹簧,由此构成一种以该金属内套筒为接触面的接触探针。
文档编号H01R13/22GK201112756SQ20072015324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7日
发明者欧阳灿郎 申请人:育鼎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