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电子装置的改进方法_3

文档序号:8491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驱动时针和分针的电机包括磁元件,这意味着对磁传感器11具有磁影响。每隔8分钟,时针和分针的电机转子在相同的位置中。因此从一个磁测量到另一个磁测量,这些转子的影响相等。如果时间间隔短于或长于8分钟,电机转子将具有不同的作用,这将会改变磁测量。
[0079]为离开短待机模式并返回正常操作模式,提供步骤f),在该步骤f)中,检验第一事件,并且允许从短待机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改变。为此,具有针对第一事件的数个可能解决方案。
[0080]第一,一个解决方案包括当用户作用于激活模块13时返回正常操作模式。实际上,由用户施加在按钮上的动作将如下信息通知微控制器1:用户正佩戴手表100,或至少正在使用手表100,这需要从待机模式改变到正常操作模式。按压激活模块13造成电状态的改变,该改变使微控制器I检测到按压动作。作为响应,微控制器将手表100改变到正常操作模式。微控制器I然后再次重新激活显示时间数据的数据显示模块7b。
[0081]第二,一个解决方案包括当事件发生时返回正常操作模式。清楚的是,该事件可以是测量的物理幅度与该物理幅度的参考值的比较。物理幅度例如关联到诸如时间警报释放之类的钟表事件。然而,该事件可关联到手表100的任何功能。例如,用户可设定手表以致在7点钟(0700 hours)时声警报发出铃声。声警报的激活然后使微控制器I激活正常操作模式。清楚的是,将测量的物理幅度(其为时间数据项)与第三时间值相比较。
[0082]同样地,物理幅度可关联到传感器。因此,声警报可耦接到传感器之一,例如光传感器9,以致如果光强度达到高于一定阈值的值,手表100返回正常操作模式。使用的阈值可以是用于关联到光强度数据的第二准则的光强度阈值。尽管如此,将只有在光强度超过阈值时激活正常操作模式,并且反之则不然。清楚的是,将测量的物理幅度(其为光强度)与第二光强度阈值相比较。
[0083]因此将清楚的是,可以设想使用磁传感器。当微控制器I从磁传感器接收到运动数据项时,微控制器I认为必须激活正常操作模式,并激活该模式。
[0084]第三,一个解决方案包括在固定时刻,即当时间达到第三时间数据项时,返回正常操作模式。该解决方案包括在微控制器I中表示包括时数据项、分数据项和秒数据项的时刻的编程数据。将由时基5提供的数据与表示时刻的该数据项相比较。因此,手表100保持在短待机模式中,直到由时基5提供的数据不匹配表示时刻的数据。否则,微控制器I通过激活数字显示模块7b来激活从短待机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改变。
[0085]在第二实施例中,还存在长待机模式,该长待机模式被布置为当手表100在数天时期没有被佩戴时被激活,在图3中示出该长待机模式的图。例如,当用户度假数周且没有携带其手表100时,激活该长待机模式。为了激活长待机模式,必须满足一定的准则。这些准则的目的是通知微控制器I手表100处于可被置于待机的状况中。
[0086]当组合各种准则时,微控制器激活该长待机模式。这两个准则可靠地确定何时应将手表100置于长待机模式中。这些准则包括确保以规则间隔发生长待机模式激活检验。实际上,当在预定时期期间满足指示长待机模式可行的条件时,长待机模式被设定为激活。
[0087]在该第二实施例中,称为步骤b)的步骤涉及第一准则,然后包括监测并检查由时基5提供的时间数据,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当前时间。当该时间数据等于由用户预定或输入的第二时间值时,视为满足该第一准则。例如,预定时间数据是22点钟。因此,当时基指示22点钟时将满足第一准则。
[0088]当满足第一准则时,微控制器I移动到下一步骤。称为步骤c)的该步骤包括检验关联到运动或方向数据项的第二准则。具有两个或三个轴的磁传感器11用于此目的。该磁传感器11用于以规则间隔提供表示手表100方向的测量,并将测量彼此相比较。如果微控制器I检测到在时刻Ti时的手表100方向等于在存储元件中存储的在时刻T1-1时的手表100方向,微控制器I推断用户没有佩戴手表100。微控制器I推断手表100不是移动的。很大可能是,手表100被放置在例如用户的床头桌上。然而,如果在时刻Ti时的手表100方向不等于在时刻T1-1时的手表100方向,针对手表100在时刻Ti时的方向数据被保存在存储元件中并变成用于后续测量的时刻T1-1。
[0089]当满足该第二准则时,实施称为步骤d)的步骤,在该步骤中递增计数器。计数器递增意味着在用于验证第一准则的两个时刻之间手表不曾改变位置。返回上述描述的示例,这意味着在第一天(day no I)的22点钟与第二天(day no 2)的22点钟之间手表不曾改变位置。因此,如果在第二天(day no 2)的22点钟与第三天(day no 3)的22点钟之间手表不曾改变位置,计数器将再次递增。相反地,如果在时刻Ti与时刻T1-1之间没有检查第三准则,则将计数器重置为O以便重复整个序列。实际上,不满足第三准则的事实指示手表已经改变位置以及因此正由用户使用。不需要长待机模式。
[0090]在每次递增时,将计数器的值与第一计数器值相比较,该第一计数器值可以由用户预设定或输入。由于当微控制器I注意到在时刻Ti与时刻T1-1之间手表位置不曾改变时递增计数器,因此该准则可类似于时间准则。当连续多次检查到在时刻Ti与时刻T1-1之间手表没有移动时,满足该准则。微控制器I因此获悉手表未在被使用并且可被置于长待机模式中,即激活步骤E)。
[0091]在目前情况中,如果微控制器I经由磁传感器11检测到手表100未被佩戴达预定时段,则激活长待机模式。为此,在每个晚上的设定时间,例如22点钟,磁传感器11测量运动数据项。如果7天中没有测量到运动上的显著差异,则激活长待机模式。
[0092]因此,一旦满足准则,微控制器I将激活手表100的操作模式的改变,以致手表从正常操作模式改变到长待机模式。称为步骤E)的该长待机模式的特征在于将模拟显示模块7a和数字显示模块7b去活。因此不再对数字屏幕和指针电机供电,这将节省能量。
[0093]在步骤F)中,当第二事件发生时,手表返回正常操作模式。当用户作用于激活模块13时,在此检查该第二事件。实际上,由用户作用在按钮上的动作将如下信息通知微控制器1:用户正佩戴手表或至少正在使用手表,这需要从待机模式改变到正常操作模式。
[0094]自然地,制造商或用户可选择进行运动测量所在的时刻。同样地,其间运动准则必须为肯定的时段可以不同并可由用户来设定。例如,如果在三天中磁传感器11在13点钟(1300 hours)时没有测量到在手表100方向上的任何显著差异,手表100可进入长待机状??τ O
[0095]显然,将清楚的是,手表100可整合短待机模式和长待机模式两个待机模式,但手表100也可仅具有一个或另一个模式。
[0096]在一个变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传感器以便辨别手表100是否正由用户佩戴。实际上,可以设想提供具有热电传感器10的手表100。人体具有可被测量的特定体温。因此,热电传感器10将测量的温度转换成表示温度的电压值。对于37°C的人体温度,人体温度在36°C与38 °C之间变化。
[0097]因此,将该测量的表示温度的电压与两个参考电压值相比较,每个参考电压值表示代表体温的时间间隔的界限之一。微控制器I因此负责将测量的表示温度的电压值与两个参考电压值相比较。如果测量的表示温度的电压值被包括在两个参考电压值之间,则微控制器I推断手表正在被佩戴。相反,如果测量的表示温度的电压值没有被包括在两个参考电压值之间,则微控制器I推断手表不在用户手腕上。
[0098]也在时刻Ti与时刻T1-1之间检验该准则,以致准则尽可能可靠。事实上,如果热电传感器10测量到在时刻T1-1时低于36°C的温度以及在时刻Ti时在36°C与38°C之间的温度,微控制器推断手表100没有被佩戴并且接近热源。然而,如果热电传感器10测量到在时刻T1-1时在36°C与38°C之间的温度以及在时刻Ti时低于36°C的温度,微控制器I推断手表100没有被佩戴。热电传感器10可将测量的温度值与表示诸如37°C的体温的温度阈值相比较。
[0099]将清楚的是,在不违背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于上述所陈述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做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各种更改和/或改进和
/或组合。
【主权项】
1.一种管理电子装置(100)的方法,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含:微控制器(I),其由存储电能的模块⑶供应电能并连接到时基(5);测量光强度的模块(9);检测所述装置(100)是否正在被佩戴的模块(10),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到第一显示模块(7a)和第二显示模块(7b),所述第一显示模块(7a)包括由电机促使运动的至少一个指针,所述第二显示模块(7b)包括至少一个数字显示器,所述第一显示模块(7a)和所述第二显示模块(7b)被布置为在主动操作模式中由所述微控制器(I)控制以显示至少由所述时基提供的至少第一时间数据项,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显示与一个所述主动操作模式对应的至少由所述时基提供的至少所述第一时间数据项; b)检验关联到由所述时基提供的第二时间数据项的第一准则;如果满足第一检验,则转到下一步骤,否则重复所述步骤a); c)检验由所述检测所述装置(100)是否正在被佩戴的模块(10)提供的第二运动关联的准则;如果满足第三检验,则转到下一步骤,否则重复所述步骤a);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d),所述步骤d)包括检验表示物理幅度的第三准贝1J,以致当满足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准则时,发生从所述主动操作模式到待机模式的改变,并且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准则之前,以规则间隔执行步骤b)、步骤c)和步骤d),计算所述规则间隔以致在步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