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温度和湿度的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031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控温度和湿度的变电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控温度和湿度的变电站,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每个小区必备的设备之一,其承担着整个小区的正常电力的供给,所以要保证其能长时间的正常工作;现在的小区变电站为了人身安全一般都建设在小区比较偏僻的角落,但是由于比较偏僻一般不会去注意对其的维护和保养,另外变电站内部的电子元件在潮湿和过热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发生故障,大大缩短了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导致变电站停止工作,使整个小区的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控温度和湿度的变电站,能使变电站内的电子元件工作时,保证其湿度和温度处于适合的范围内,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使变电站能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可调控温度和湿度的变电站,包括壳体、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烘干装置、电动机、冷气机和输入装置,所述的壳体侧壁设有通风板,通风板通过转动轴与壳体侧壁活动连接,电动机与转动轴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顶端,冷气机设置在壳体内侧壁上,烘干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光强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外部的顶端;控制模块分别与输入装置、冷气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电动机和烘干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模块是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的输入装置为触摸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变电站壳体内的情况,通过通风板、冷气机和烘干装置调节变电站内部的环境,能使变电站内的电子元件工作时, 保证其湿度和温度处于适合的范围内,延长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使变电站能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原理框图。

图中:1、光强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冷气机,4、温度传感器,5、电动机,6、转动轴,7、通风板,8、烘干装置,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壳体9、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2、光强度传感器1、烘干装置8、电动机5、冷气机3和输入装置,所述的壳体侧壁设有通风板7,通风板7通过转动轴6与壳体侧壁活动连接,电动机5与转动轴6连接,温度传感器4和湿度传感器2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顶端,冷气机3设置在壳体内侧壁上,烘干装置8设置在壳体9内,光强度传感器1设置在壳体外部的顶端;控制模块分别与输入装置、冷气机3、温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2、光强度传感器1、电动机5和烘干装置8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模块是单片机。

进一步,所述的输入装置为触摸屏。

在使用之前,通过输入装置将设定的温度、湿度和光强度数据值输入到控制模块中,工作时,温度传感器4实时监测壳体内情况,将检测到的温度值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若温度值大于设定的温度值,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光强度传感器1进行检测,若检测到的光强度值小于设定光强度值,则控制模块控制冷气机3进行降温,若检测到的光强度值大于设定光强度值,则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机5开始工作,电动机5通过转动轴6带动通风板7转动打开,进行通风散热;湿度传感器2检测到的湿度值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处理,若湿度值大于设定值,则控制模块控制烘干装置8开始工作,同时通过电动机5带动通风板7关闭。这样就能实现在壳体内温度过高时,同时在天气比较晴朗时可通过通风板7打开进行通风散热,如果天气比较阴沉,则不打开通风板,通过 冷气机进行散热,这样保证了在雨天或天气比较潮湿时,外部的潮湿空气不会通过通风板7大量进入壳体内,另外在壳体内的空气如果潮湿时,可通过烘干装置8降低内部的湿度值,从而保证内部的电子元件处于合适的湿度和温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