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机电过滤系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327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机电过滤系统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息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机电过滤系统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系统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系统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系统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系统系统或机电系统产品。因此,机电系统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只是,机电系统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系统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有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力。但是发展到机电系统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能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即机电系统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眼神,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系统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目前对于机电系统而言,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实时冗余信息的采集,而在实践中真正能用到的有效信息并不多,而现在根本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电过滤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发明一种可以屏蔽冗余的采集信息,使信息能够得到高效利用,是目前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机电过滤系统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机电系统信息的采集,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实时冗余信息,而现在根本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电过滤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机电过滤系统的装置,包括中央处理系统、输入子系统、信息过滤子系统、学习子系统和数据传输子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输入连接输入子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分别电性双向连接信息过滤子系统和学习子系统,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电性输出连接数据传输子系统,所述输入子系统包括输入处理器,所述输入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按钮信息存储单元,所述输入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编码单元,所述编码单元电性输入连接扫描单元,所述扫描单元电性输入连接输入单元,所述信息过滤子系统包括信息过滤处理器,所述信息过滤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信道过滤单元,所述信道过滤单元电性输出连接过滤信息存储单元,所述信息过滤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A/D转换单元,所述A/D转换单元电性输入连接信号放大单元,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电性输入连接信号接收单元,所述学习子系统包括学习处理器,所述学习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按键信息接收单元,所述学习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记忆存储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子系统包括数据传输处理器,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过滤信息接收单元,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差分放大器,所述差分放大器电性输出连接信号调理单元,所述信号调理单元电性输出连接信息传输单元,将信息过滤子系统与机电系统的信息采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具体将信息过滤子系统内的信号接收单元与信息采集装置连接,再将数据传输子系统内的信息传输单元与机电系统的执行部件连接,完成接线工作,之后信息采集装置通过传感器组件采集的多种信息传输给信息过虑子系统,此时输入子系统的接收用户操作信息,并存储按之后中央处理系统获取存储在输入子系统内的按钮信息,中央处理系统将按钮信息分别发送给信息过滤子系统和学习子系统,信息过滤子系统接收按钮信息的命令,信息过滤处理器向信道过滤单元发出屏蔽指令,只让信道过滤单元通过按钮信息发出的信息命令,其余多余的信息全部过滤不通过,之后信息过滤子系统将过滤后的信息发送给数据传输子系统内,数据传输子系统将信息传输给执行部件,完成信息过滤,学习子系统可以实时接收按钮信息,并存储在学习子系统内的记忆存储单元内,学习子系统根据长期接收的按钮信息,并记忆用户经常需要采集的信息,之后学习子系统可以自行向中央处理系统发出需要采集的信息指令,中央处理系统接收指令后向信息过滤子系统发出信息通过指令,信息过滤子系统接收中央处理系统发出的通过信息,之后通过学习子系统发出的通过指令,屏蔽掉多余的采集信息。

优选的,所述输入子系统还连接有按钮,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按动所需要采集的信息按钮,输入子系统通过输入单元接收按钮的命令。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系统还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输入的按钮信息。

优选的,所述学习子系统通过学习处理器给中央处理系统发送屏蔽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使用机电过滤系统的装置,设计合理,可以过滤多余冗长的信息,采用输入子系统和信息过滤子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需要的信息,过滤掉多余的信息,采用学习子系统,可以学习并记忆用户经常需要获取的信息命令,之后学习子系统可以自行发出指令过滤掉多余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输入子系统框图;

图3为本发明信息过滤子系统框图;

图4为本发明学习子系统框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子系统框图。

图中:1中央处理系统、2输入子系统、21输入处理器、22按钮信息存储单元、23编码单元、24扫描单元、25输入单元、3信息过滤子系统、31信息过滤处理器、32信道过滤单元、33过滤信息存储单元、34 A/D转换单元、35信号放大单元、36信号接收单元、4学习子系统、41学习处理器、42按键信息接收单元、43记忆存储单元、5数据传输子系统、51数据传输处理器、52过滤信息接收单元、53差分放大器、54信号调理单元、55信息传输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机电过滤系统的装置,包括中央处理系统1、输入子系统2、信息过滤子系统3、学习子系统4和数据传输子系统5,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电性输入连接输入子系统2,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分别电性双向连接信息过滤子系统3和学习子系统4,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电性输出连接数据传输子系统5,所述输入子系统2包括输入处理器21,所述输入处理器21电性输出连接按钮信息存储单元22,所述输入处理器21电性输入连接编码单元23,所述编码单元23电性输入连接扫描单元24,所述扫描单元24电性输入连接输入单元25,所述信息过滤子系统3包括信息过滤处理器31,所述信息过滤处理器31电性输出连接信道过滤单元32,所述信道过滤单元32电性输出连接过滤信息存储单元33,所述信息过滤处理器31电性输入连接A/D转换单元34,A/D转换单元34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A/D转换单元34电性输入连接信号放大单元35,信号放大单元35可以将信号放大,所述信号放大单元35电性输入连接信号接收单元36,所述学习子系统4包括学习处理器41,所述学习处理器41电性输入连接按键信息接收单元42,按键信息接收单元42可以接收由输入子系统2发送到中央处理系统1内的按钮信息,所述学习处理器41电性输出连接记忆存储单元43,所述数据传输子系统5包括数据传输处理器51,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器51电性输入连接过滤信息接收单元52,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器51电性输出连接差分放大器53,差分放大器53可以将信号放大,所述差分放大器53电性输出连接信号调理单元54,所述信号调理单元54电性输出连接信息传输单元55,将信息过滤子系统3与机电系统的信息采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具体将信息过滤子系统3内的信号接收单元36与信息采集装置连接,再将数据传输子系统5内的信息传输单元55与机电系统的执行部件连接,完成接线工作,之后信息采集装置通过传感器组件采集的多种信息传输给信息过虑子系统3,此时输入子系统2的接收用户操作信息,并存储按之后中央处理系统1获取存储在输入子系统2内的按钮信息,中央处理系统1将按钮信息分别发送给信息过滤子系统3和学习子系统4,信息过滤子系统3接收按钮信息的命令,信息过滤处理器31向信道过滤单元32发出屏蔽指令,只让信道过滤单元32通过按钮信息发出的信息命令,其余多余的信息全部过滤不通过,之后信息过滤子系统3将过滤后的信息发送给数据传输子系统5内,数据传输子系统5将信息传输给执行部件,完成信息过滤,学习子系统4可以实时接收按钮信息,并存储在学习子系统4内的记忆存储单元43内,学习子系统4根据长期接收的按钮信息,并记忆用户经常需要采集的信息,之后学习子系统4可以自行向中央处理系统1发出需要采集的信息指令,中央处理系统1接收指令后向信息过滤子系统3发出信息通过指令,信息过滤子系统3接收中央处理系统1发出的通过信息,之后通过学习子系统4发出的通过指令,屏蔽掉多余的采集信息。

其中,所述输入子系统2还连接有按钮,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按动所需要采集的信息按钮,输入子系统2通过输入单元25接收按钮的命令,所述中央处理系统1还连接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输入的按钮信息,所述学习子系统4通过学习处理器41给中央处理系统1发送屏蔽指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