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6287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学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电子技术,特别是一种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驾驶信息电子中,现有技术对于不同SOC平台需要分别单独设计对应的系统,用来对应不同的SOC进行,同一种SOC会由于指标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系统进行不同指标的。设计复杂,成本很高,周期长,占用人力工时多,并且每次会受工程师经验和能力的影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多种SOC平台的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包括:通道转换单元,通道转换单元与待测设备连接,用于根据不同的待测设备切换不同的平台;上位机通讯单元,上位机通讯单元与上位机连接用来发送和接收命令,上位机通讯单元与通道转换单元连接;电平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及配置转换单元,电平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及配置转换单元分别与通道转换单元连接,用于信号电平、电压及配置电路文件之间的转换;通讯接口,通讯接口与通道转换单元连接,用于通过通讯接口与外界通信。

通道转换单元包括连接接口、通道切换开关电路及接口通道,通道切换开关电路对不同的接口通道进行切换,接口通道与相对应的测试平台。

接口通道包括I.MX6通道、TI通道、瑞萨通道及ST通道。

上位机通讯单元通过USB与上位机连接用来发送和接收命令。

通讯接口包括UART通讯接口、SDcard通讯接口、JTAG通讯接口、CAN通讯接口、CANFD通讯接口及J-LINK通讯接口。

CAN通讯接口包括高速CAN通讯接口及低速CAN通讯接口。

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连接测试平台;

步骤2,选择接口通道连接测试平台;

步骤3,连接上位机,待测设备上电,判断待测设备的类型并进入相应的测试模式,等待上位机系统测试命令;

步骤4,上位机系统下发测试命令后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相关数据上传上位机;

步骤5,完成测试。

步骤1中,预先将测试项目划分为不同的测试模块再连接测试平台。

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实现自动化的同时,本发明实现了一个测试系统兼容测试多个平台的测试,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很大的测试成本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通道转换单元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实施例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包括:待测设备DUT、通道转换单元、上位机通讯单元、电平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配置转换单元、UART通讯接口、SDcard通讯接口、JTAG通讯接口、高速、低速CAN通讯接口、CANFD通讯接口、J-LINK通讯接口等。通道转换单元与待测设备连接用来切换不同平台的待测设备DUT、通道转换单元由连接接口,通道切换开关电路、不同接口通道与多平台兼容测试系统的连接器等组成,通道切换开关电路对不同的接口通道进行切换。上位机通讯单元和上位机连接用来发送和接收命令,同时和上位机通讯单元、电平转换单元、电源转换单元、配置转换单元连接。电平转换单元实现1.8V、3.3V、5V、12V等多种信号电平之间转换,配置转换单元切换不用平台不同测试之间的配置电路文件。

通道切换开关电路通过识别通道转换单元的BOOT0、BOOT1信号的状态来识别当前接入的平台信息,BOOT0、BOOT1为0V、0V时为TI平台,BOOT0、BOOT1为3.3V、0V时为瑞萨平台,BOOT0、BOOT1为0V、3.3V时为I.MX6平台,BOOT0、BOOT1为3.3V、3.3V时为ST平台;没有BOOT0、BOOT1信号检测到时为其他平台。

通讯接口包含SDcard、JTAG20pin、JTAG5pin,JTAG6pin,RS-232,USB、J-LINK等,不同SOC对应的FFC30pin,FFC20pin,CAN,CANFD等接口。RS-232对应RXD、TXD电平可以兼容1.8V、3.3V、5V等多种电平信号。RS-232toUSB兼容1.8V,3.3V电平和USB电平之间相互转换。CAN兼容lowspeedCAN和highspeedCAN、CANFD,通过Vector的CANoe/CANalyzer等上位机软件进行自动和自动控制。通过SDcard可以和任何一个SOC连接,自动升级程序、读取日志、错误诊断,JTAG20pin和STAccord2、STAccord5连接,自动进行JTAG边界扫描、在线测试等;J-LINK和STAccord2、STAccord5连接,自动进行JTAG边界扫描、在线测试等,JTAG-6pin和TIJaction6连接自动进行JTAG边界扫描,在线测试、CLK返回,在线诊断等。JTAG-5pin和Freescalei.MX6连接连接自动进行JTAG边界扫描,在线测试等。USB连接上位机,采用labview可视化环境或者C++软件进行通信控制,自动中的相关数据和日志通过USB上传到上位机显示,上位机控制命令通过USB自动控制系统。RS-232实时打印出linux、wince、qnx、Android系统运行的代码和日志。CAN通过Vector的CANoe/CANalyzer等上位机软件进行自动和自动控制。

实施例一

步骤1、插入被测系统预先制作好的SDcard。

步骤2、检测SDcard的状态,是否已经连接正确。

步骤3、连接平台测试系统。

步骤4、检测平台的连接状态,确认是否已经连接正确。

步骤5、自动升级相关程序、自动测试具体测试项目,上传测试数据到上位机系统。

步骤6、检测自动测试项目是否测试完成、测试正确。

步骤7、完成测试,断开平台连接。

实施例二

步骤1、连接JTAG待测系统。

步骤2、检测JTAG的状态,是否已经连接正确。

步骤3、连接平台测试系统。

步骤4、检测平台的连接状态,确认是否已经连接正确。

步骤5、自动进行JTAG边界扫描,自动测试具体测试项目,上传测试数据到上位机系统。

步骤6、检测自动测试项目是否测试完成、测试正确。

步骤7、完成测试,断开平台连接。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