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防机器人自我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943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我保护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防机器人的自我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机器人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但是机器人在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当有人对我们的机器人进行伤害时(如脚踢等),机器人又要如何实现自我保护呢?目前许多机器人厂家在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各项功能时往往忽略了机器人的自我保护,从而导致机器人在外来伤害不能避免,造成机器人寿命大减,给客户带来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防机器人的自我保护系统,使安防机器人在无人监护的状态下能够自主检测伤害并避免伤害,使安防机器人在受到外来伤害时将伤害减到最低。

所述的安防机器人自我保护系统包括:设置在安防机器人上的伤害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

所述伤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安防机器人自身的振动信号以及与周围人/物的距离信号,并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和距离信号实时发送给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依据伤害检测单元发送来的振动信号和距离信号,判别安防机器人是否受到伤害,具体为:在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内设置有振动信号的有效范围和距离的最小值,当伤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周围人/物与安防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信号小于所设置的最小值且振动信号处于设置的有效范围内时,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判定安防机器人正在受到伤害,立即向执行单元发送躲避指令,所述躲避指令中包含伤害来自的方向;

所述执行单元接收到躲避指令后,控制安防机器人向没有伤害的方向移动以躲避伤害。

所述伤害检测单元为设置在安防机器人身上的五个以上传感器组;所述安防机器人身上前后左右以及头顶五个方位上每个方位至少设置一个传感器组,每个传感器组至少包括一个振动传感器和一个距离检测传感器。

所述距离检测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

安防机器人在躲避伤害的移动过程中,所述伤害检测单元实时检测安防机器人与周围人/物的距离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依据接收到的距离信号实时改变移动方位,避免与周围人/物的碰撞。

有益效果:

采用该系统后,安防机器人能够自主的判别并躲避外界伤害,使安防机器人在受到外来伤害时将伤害减到最低,从而增加机器人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安防机器人自我保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使机器人在受到外来伤害时将伤害减到最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防机器人自我保护系统,使客户能够放心的将机器人放置在无人监护的状态下使用。

如图1所示,该自我保护系统包括:伤害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

其中伤害检测单元通过布置在安防机器人上的一系列传感器来检测机器人状态,具体为:在安防机器人身上前后左右以及头顶五个方位上均设置有振动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其中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安防机器人自身的振动信号;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安防机器人与周围人/物的距离。伤害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和距离实时发送给信号处理单元。

信号处理单元为设置在安防机器人身上的CPU,信号处理单元依据伤害检测单元发送来的振动信号和距离,判别安防机器人是否受到伤害。具体为:在CPU内设置有振动信号的有效范围和距离的最小值,当伤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周围人/物与安防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小于该最小值且振动信号处于预设的有效范围内时,信号处理单元判定安防机器人正在受到伤害(如人为的脚踢或拍打),立即向执行单元发送躲避伤害的指令,该指令中包含了伤害来自的方向(即哪个方位的振动传感器传来的振动信号)以及机器人与伤害源之间的距离。通过信号处理单元的判别能够有效排出安防机器人在路上走动时的振动等干扰信号,避免躲避指令的误发送。

执行单元接收到躲避伤害的指令后,控制安防机器人向没有伤害的方向移动以躲避伤害;在移动过程中,超声波传感器实时检测机器人与周边人/物的距离,避免碰撞。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