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80136阅读:来源:国知局
5:根据最终生热功率计算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并根据仿真温度值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
[0064]通过步骤104计算得到离合器模型的最终生热功率后,再采集离合器模型的仿真工作时间,根据公式:最终生热功=最终生热功率*仿真工作时间,能够计算得到离合器模型的最终生热功。由于离合器模型的比热容已知,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根据最终生热功和离合器模型的比热容计算得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
[006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时,根据该仿真温度值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相应的降温操作,能够有效防止离合器模型因过热发生损坏。
[0066]具体而言,当仿真温度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时,控制离合器模型的电磁阀开度增加,提升离合器模型中流过的冷却液的冷却流量值,对离合器模型进行降温。其中,第一温度区间优选为125°C?140°C,当仿真温度值处于该温度区间时,认为离合器模型的温度较高,需要通过加大冷却液流量进行冷却降温,其中,电磁阀的开度增加到何种程度取决于仿真温度值的大小,原则上仿真温度值越高,电磁阀的开度增加值也越大,从而能够流过更多的冷却液进行更加快速地降温。
[0067]当仿真温度值超过预设的温度值(例如140°C ),达到第二温度区间时,单独通过加大冷却液流量进行降温已无法满足需要,此时需要控制离合器模型的主动盘和从动盘脱开进行降温,以防止离合器模型因过热发生损坏。此外,在控制离合器模型脱开降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出报警信号的方式,提醒此时离合器模型的温度已经很高,有发生故障的风险。
[006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通过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当前温度值和冷却流量值查表得到生热补偿因数,根据生热补偿因数、实际扭矩值和滑摩率计算最终生热功率,然后计算得到仿真温度值,并根据仿真温度值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通过生热补偿因数的引入计算得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并在仿真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能够及时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从而有效防止离合器模型过热损坏的发生。
[0069]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0070]第一采集模块201,用于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当前温度值;
[0071]第二采集模块202,用于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冷却流量值;
[0072]查表模块203,用于根据当前温度值和冷却流量值查表得到生热补偿因数;
[0073]第一获取模块204,用于获取离合器模型的实际扭矩值;
[0074]第一计算模块205,用于计算离合器模型的滑摩率;
[0075]第二计算模块206,用于根据生热补偿因数、实际扭矩值和滑摩率,计算离合器模型的最终生热功率;
[0076]第三计算模块207,用于根据最终生热功率计算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
[0077]控制模块208,用于根据仿真温度值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
[0078]如图3所示,上述第三计算模块207包括:
[0079]第一计算单元301,用于根据最终生热功率和离合器模型的仿真工作时间,计算最终生热功;
[0080]第二计算单元302,用于根据最终生热功和离合器模型的比热容,计算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
[0081]如图4所示,上述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还包括:
[0082]第三采集模块209,用于分别采集离合器模型的主动盘转速和从动盘转速;
[0083]第一计算模块205,具体用于计算主动盘转速和从动盘转速的转速差,并计算转速差与主动盘转速的比值,得到滑摩率。
[0084]如图5所示,控制模块208包括:
[0085]第一判断单元401,用于判断仿真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
[0086]第一控制单元402,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1判断仿真温度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后,控制离合器模型的电磁阀开度增加,提升冷却流量值进行降温。
[0087]如图6所示,控制模块208还包括:
[0088]第二判断单元403,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1判断仿真温度值不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后,判断仿真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
[0089]第二控制单元404,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03判断仿真温度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后,控制离合器模型的主动盘和从动盘脱开进行降温,并发出报警信号。
[009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通过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当前温度值和冷却流量值查表得到生热补偿因数,根据生热补偿因数、实际扭矩值和滑摩率计算最终生热功率,然后计算得到仿真温度值,并根据仿真温度值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通过生热补偿因数的引入计算得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并在仿真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能够及时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从而有效防止离合器模型过热损坏的发生。
[009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当前温度值和冷却流量值,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值和所述冷却流量值查表得到生热补偿因数; 获取离合器模型的实际扭矩值; 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滑摩率; 根据所述生热补偿因数、所述实际扭矩值和所述滑摩率,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最终生热功率; 根据所述最终生热功率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并根据所述仿真温度值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终生热功率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最终生热功率和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工作时间,计算最终生热功; 根据所述最终生热功和所述离合器模型的比热容,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摩率的计算方法包括: 分别采集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主动盘转速和从动盘转速; 计算所述主动盘转速和所述从动盘转速的转速差; 计算所述转速差与所述主动盘转速的比值,得到所述滑摩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仿真温度值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包括:如果所述仿真温度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的电磁阀开度增加,提升所述冷却流量值进行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仿真温度值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还包括:如果所述仿真温度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则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主动盘和从动盘脱开进行降温,并发出报警信号。
6.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当前温度值;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冷却流量值; 查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值和所述冷却流量值查表得到生热补偿因数;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离合器模型的实际扭矩值;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滑摩率;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热补偿因数、所述实际扭矩值和所述滑摩率,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最终生热功率;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终生热功率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仿真温度值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终生热功率和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工作时间,计算最终生热功;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最终生热功和所述离合器模型的比热容,计算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采集模块,用于分别采集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主动盘转速和从动盘转速;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所述主动盘转速和所述从动盘转速的转速差,并计算所述转速差与所述主动盘转速的比值,得到所述滑摩率。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仿真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仿真温度值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后,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的电磁阀开度增加,提升所述冷却流量值进行降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仿真温度值不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后,判断所述仿真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仿真温度值处于第二温度区间后,控制所述离合器模型的主动盘和从动盘脱开进行降温,并发出报警信号。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包括:分别采集离合器模型的当前温度值和冷却流量值,并根据当前温度值和冷却流量值查表得到生热补偿因数;获取离合器模型的实际扭矩值;计算离合器模型的滑摩率;根据生热补偿因数、实际扭矩值和滑摩率,计算离合器模型的最终生热功率;根据最终生热功率计算离合器模型的仿真温度值,并根据仿真温度值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该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模型控制方法及系统,在仿真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能够及时控制离合器模型执行降温操作,从而有效防止离合器模型过热损坏的发生。
【IPC分类】G05B17-02
【公开号】CN104698864
【申请号】CN201510089021
【发明人】胡亮, 尹良杰, 桂鹏程, 张友皇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