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2215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即从预测次数i+1起到目标预测次数Pend为止的离散时刻处的DPF温度预测值的计算 被取消。而且,将本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从最终的修正目标值Trg_fin(k)的 对象中排除,在步骤S10中,将修正目标值Trg_fin(k)的值被就此保持为上一次的暂时决 定值。使DPF温度与限制发生抵触这样的候补修正目标值不适合作为最终的修正目标值。 因此,即使在中途中断该候补修正目标值所涉及的预测模型运算也并无不妥,反而能够由 此而减少控制装置的运算负载。
[0053] 在步骤S9或步骤S10之后,处理进入到步骤S11。在步骤S11中,对反复次数j是 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预定反复次数Lend进行判断。
[0054] 在反复次数j小于预定反复次数Lend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2。在步骤S12 中,下一次的反复次数j+1中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l)被决定。即,实施在预测模 型运算中所使用的候补修正目标值的更新。根据本算法,基本而言,通过本次的候补修正目 标值Trg_mod(j)的评价值J(j)相对于上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l)的评价值 J(j-l)的变化方向、和本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相对于上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 值Trg_mod(j-l)的变化方向的组合,来决定下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l)。
[0055] 图8为具体地表示候补修正目标值的更新规则的表。图8的表中的Trg_dlt如以 下的式(4)所示,作为本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与上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 mod(j-l)之间的偏差而被计算出。如果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与上一次相比而向增 加侧更新,则偏差Trg_dlt变为大于零,如果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与上一次相比而 向减少侧更新,则偏差Trg_dlt变为小于零。
[0056] 数学式4
[0057] Trg_dlt=Trg_mod(j) _Trg_mod(j_l)…(4)
[0058] 根据图8的表,在偏差Trg_dlt为正值且偏差J_dlt为负值的情况下,g卩,通过将 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与上一次相比向增加侧进行补正从而使评价值比上一次好转 的情况下,下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1)与本次的值相比进一步向增加侧被补 正。即,在本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上加上正值的修正量mod(j+1)所得的值,被 设定为下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1)。下一次的修正量mod(j+1)的大小被设定 为,与本次的修正量mod(j)相同的大小。另外,修正量的初始值被设为,用最终目标值Treq 与候补修正目标值的初始值Trg_ini之间的偏差乘以1以下的预定系数所得的值。
[0059] 另一方面,在偏差Trg_dlt为正值且偏差J_dlt为正值的情况下,S卩,在通过将候 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与上一次相比向增加侧进行补正从而使评价值比上一次恶化的 情况下,下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l)与本次的值相比向减少侧被补正。即,在 本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上加上负值的修正量mod(j+l)所得的值,被设定为下 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l)。下一次的修正量mod(j+l)的大小被设为,用本次 的修正量mod(j-l)的大小乘以小于1的预定系数所得的值。即,在补正方向为相同方向 的情况下维持修正量mod(j+1)的大小,而在将补正方向修正为相反方向的情况下,修正量 mod(j+1)的大小被减小。
[0060] 在偏差Trg_dlt为负值且偏差J_dlt为负值的情况下,S卩,通过将候补修正目标值 Trg_mod(j)向与上一次相比减少侧进行补正从而使评价值比上一次好转的情况下,与本次 的值相比进一步将下一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1)向减少侧进行补正。即,在本次 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上加上负值的修正量mod(j+1)所得的值,作为下一次的候 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1)而被设定。下一次的修正量mod(j+1)的大小被设定为,与本 次的修正量mod(j)相同的大小。
[0061] 在偏差Trg_dlt为负值且偏差J_dlt为正值的情况下,S卩,通过将候补修正目标值 Trg_mod(j)向与上一次相比减少侧进行补正从而使评价值比上一次恶化的情况下,将下一 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j+1)与本次值相比向增加侧进行补正。即,在本次的候补修 正目标值Trg_mod(j)上加上正值所得的修正量mod(j+1),被设定为下一次的候补修正目 标值Trg_mod(j+1)。下一次的修正量mod(j+1)的大小被设为,用本次的修正量mod(j)的 大小乘以小于等于1的预定系数所得的大小。
[0062] 上述更新规则的例外为,由于某个预测次数i中的DPF温度预测值T(j,i)达到了 上限值Himit因而从步骤S4直接进入到步骤S10的事例。在此事例中,将下一次的候补 修正目标值Trg_mod(j+l)与本次相比向减少侧进行补正。即,下一次的修正量mod(j+l) 为负值,其大小被设为,用本次的修正量mod(j)的大小乘以小于1的预定系数而得的大小。 此外,在该情况下,为了下一次的更新处理中的运算的一致性,而将本次的候补修正目标值 Trg_mod(j)的评价值J(j)规定为最大值Jmax。
[0063] 在步骤S12中,在以上述的方式来实施候补修正目标值的更新之后,反复次数j被 增量。而且,处理再一次进入到步骤S2,使用了预测模型的DPF温度的预测次数i被初始 化为初始值1。而且,反复执行步骤S2至S12的处理,直至反复次数j达到预定反复次数 Lend为止。
[0064] 在反复次数j达到预定反复次数Lend的情况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3。在步骤S13 中,暂时决定的修正目标值Trg_fin(k)被正式决定为最终的修正目标值,并输出到反馈控 制器。由此,本次的离散时刻k处的修正目标值决定处理结束。本次被输出的修正目标值 Trg_fin(k)在下一次的离散时刻k+1中作为候补修正目标值的初始值Trg_ini而被使用。
[0065] 图9为表示通过上述的算法而实现的基准调节器的动作的图像的图。图9的上层 表示由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的反复次数所引起的变化,中层表示由修正量mod的反复 次数所引起的变化,下层表示由评价值J的反复次数所引起的变化。在反复次数为1时所设 定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1)为初始值,且被设为上一次被输出的修正目标值Trg_fin 的值。在反复次数为2时被设定的修正量mod(2)为初始值,且被设为用最终目标值Treq 与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〇d(l)之间的偏差乘以小于等于1的所定系数所得的值。
[0066] 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反复次数为2时,通过在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l)上 加上正值的修正量mod(2),从而使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2)向增加侧被补正。其结果 为,在评价值J(2)比上一次的值减少了的情况下,反复次数为3时的修正量mod(3)被设为 与修正量mod(2)相同的值,并且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3)进一步向增加侧被补正。
[0067] 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在反复次数为3时的预测模型运算中,在预测次数为2时 DPF温度预测值T(3, 2)超过了上限值Ilimit。因此,为了中断无用的预测模型运算以减少 控制装置的运算负载,从而取消与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3)相关的预测次数3以后的 预测模型运算,并将评价值J(3)设定为最大值Jmax。在该情况下,反复次数为4的修正量 mod(4)被变更为负值,并且其大小被设为小于修正量mod(3)的大小。
[0068] 通过将修正量mod(4)设为负值,从而使反复次数4处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 mod(4)向减少侧被补正。其结果为,在评价值J(4)比上一次的值减少了的情况下,反复次 数为5时的修正量mod (5)被设为与修正量mod (4)相同的值,并且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 mod(5)进一步向减少侧被补正。在通过该补正而使评价值J(5)比上一次的值增大了的情 况下,反复次数6的修正量mod(6)被变更为正值,并且其大小被设为小于修正量mod(5)的 大小。由此,反复次数6处的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6)稍稍向增加侧被补正。如此,在 候补修正目标值Trg_mod的补正方向每次从增加侧向减少侧、或者从减少侧向增加侧被变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