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1107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


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器本体与底座组合装置,是借助一枢转支撑架6一端枢设于一底座7,另一端形成一支撑座61供显示器本体8嵌设放置,而一伸缩撑杆9的一端枢设于底座7上,另一端与一调整螺杆91螺合,调整螺杆91外伸的端部则枢结顶持于所述枢转支撑架6的适当位置。借助拨动改变调整螺杆91与伸缩撑杆9螺合状态,使伸缩撑杆9与调整螺杆91具有不同结合长度,以此不同结合长度撑抵枢转支撑架6,使枢转支撑架6产生各不相同的仰角,进而可使固定于枢转支撑架6上的显示器本体8产生不同观视角度并且稳固定位。
所述设计虽可供显示器本体8相对底座7俯仰调整并适当定位,但其金属伸缩撑杆9等构件直接露于外部而可直接观视到,就其整体外观而言属美中不足之处,但若为将所述伸缩撑杆9适度包覆并保有其功能,则另需繁多塑料件,包括显示器本体8的面框、后壳、枢转支撑架6前、后壳及伸缩撑杆9的外盖与底座7等等,不但料件制作工艺繁琐复杂,其相对的组装也相当费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枢转构件因而可美化整体外部造型、结构简单和组装便利快速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它是借助一液晶显示器本体后侧与其底座结合而使所述显示器本体可相对底座以一定角度枢转及定位,它包括一外底座,具有一外水平部及自外水平部突伸的外直立部,所述外直立部前侧开设有一容置口,而于容置口内设有第一结合部;一调整件,具有与第一结合部接合的第二结合部及相对第二结合部枢转的枢转部;一显示器本体,其前、后表面各具有一面框及一后壳,所述后壳设有供调整件的枢转部一端接合的第三结合部。
所述外底座内部还形成一空间以容设一内底座,内底座的内直立部设有一第四结合部,而所述第一结合部为自所述容置口后侧内壁向前突伸而具有内螺纹的螺杆,所述第二结合部及第四结合部分别对应设有第一螺孔及第二螺孔,供螺栓依序螺设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及第一结合部的内螺纹。另于显示器本体后壳前侧还设有一组接件,于所述调整件的枢转部上设有第一开孔,而于显示器本体后壳及组接件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供螺栓依序螺设于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完成组装后,外底座容置口与后壳对应处呈互补遮饰状态,可将调整件等构件适度内藏,以强化整体组件化造型的完整性,而且其塑料料件单纯而组装简便,可减少生产成本并简化组装程序。
以下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现有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的底座自另一视角所视得到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本体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的组接件自另一视角所视得到的立体图;图6是图2中所示的底座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图4中所示的显示器本体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本体及底座组合前的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本体及底座组合立体图。
如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是由一显示器本体1及一底座2自前、后组装而成,以提供所述本体1一支承定位及调整俯仰角度的作用。
如图2、3所示,所述底座2包括一外底座21、一可套设于外底座21内部的内底座22,及一提供上述显示器本体1调整俯仰角度及定位作用的调整件2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底座21是由单一模具注射成形的塑料件,它具有一呈倒置盘状的外水平部211,及自外水平部211平面中后部位向上突伸而呈中空的外直立部212。外直立部212上端形成一圆弧面,沿圆弧面前半侧向下开设一特定高度而前视呈矩形的容置口213,容置口213顶缘对称凹设一对略呈狭缝状的第一滑槽214,容置口213底缘则相对开设有单一长条状的第二滑槽215,相对容置口213位置的外直立部212后侧壁体上向前水平对称突伸一对具有内螺纹的螺杆216。
内底座22的外形大致与外底座21配合,而相对包括一平板状的内水平部221及自内水平部221平面中后部位向上突伸的内直立部222,且内底座22整体是以具有刚性的铁板或其它适当材质制成,以提供外底座21一固定及配重功能。内直立部222是经板材连续弯折而成,自上方俯视呈一U字形,其上缘向上突伸一矩形片状的第一组接部223,而于第一组接部223对称开设有上、下各两处的第一螺孔224,且下排第一螺孔224位置适对应于上述直立部212后侧壁体向前突伸的螺杆216的内螺纹孔位置,另位于第一组接部223底部两外侧的内直立部222上缘对称开设有一对呈狭缝状的嵌槽225。
调整件23包括一第二组接部231及一对可相对第二组接部231枢转的枢转部232,所述第二组接部231是由一矩形本体233于左右两侧向后突伸一对突耳234而成,使其整体呈一U字形,所述矩形本体233是配合上述第一组接部223,其上对应第一组接部223的第一螺孔224对称开设有上、下各两处的第二螺孔235,且矩形本体233左右两外侧下缘向后突伸一对扣勾236,可用以扣合于第一组接部223底部两外侧的嵌槽225。所述对枢转部232各具有互相垂直的一插接片237及一突臂238,且各借助一调整螺栓239及相关配件将突臂238螺设于第二组接部231的突耳234,使成对的枢转部232可相对第二组接部231作一定紧度的枢转及定位,另各插接片237近上端开设有一第三螺孔240。
如图4、5所示,显示器本体1是由一面框11、一设置液晶电子组件线路的面板单体12、一组接件13及一后壳14自前、后以螺栓15等固定组件锁合而成。组接件13是由具有刚性铁板或其它适当材质一体冲制而成,它包括上、下平行配置而各呈长矩形的一对外组接件131及位于两外组接件131间配合后壳14圆弧面而向后下方逐渐突出的内组接件132,外组接件131外侧设有供上述螺栓15穿设的外螺孔133,内组接件132则对应调整件23的第三螺孔210位置,设有成对的内螺孔134,且于内螺孔134下方的内组接件132底缘形成一矩形开槽135。后壳14后表面中央下方处向后突出一呈半圆弧面的插接部141,插接部141上半侧对应上述组接件13内螺孔134处设有一对螺孔142,插接部141下半侧则对应上述调整件23的成对插接片237而开设一对插槽143,且所述对插槽143间的一挡片144可供组接件13的开槽135自上向下嵌合。
如图2、3及6所示,底座2整体的组装是将内底座22自下而上套入外底座21内部,使内水平部221恰好为外水平部211底部的嵌合件(图未示)所嵌固,且第一螺孔224前、后对应于螺杆216内螺纹孔位置,再将调整件23由前向后置入容置口213,使位于下排的第二螺孔235进一步前、后对齐于下排第一螺孔224,且以成对扣勾236扣合于嵌槽225,再以一对螺栓(未图示)经由下排的第二螺孔235、第一螺孔224而螺固于螺杆216的内螺纹,并以另一对螺栓(图未示)经上排的第二螺孔235及第一螺孔224螺固,而完成调整件23的固持定位。且调整件23的枢转部232枢转时,其突臂238于接近最高及最低位置,将分别滑嵌于前述第一滑槽214及第二滑槽215,使滑槽214、215构成一导引及限位的双重作用。
显示器本体1的组装,如图4、5及7所示,是如前述将面框11、面板单体12、组接件13及后壳14前、后依序以螺栓15等固定组件锁合,使组接件13的内螺孔134对正后壳14的螺孔142,且组接件13的开槽135自上向下嵌合于后壳14的挡片144,以进一步强化组接件13与后壳14间的结合固定效果。
如图8、9所示,显示器本体1与底座2的整体组合,只需将显示器本体1后下侧自上朝下以其成对第二插槽143插入底座2向上突伸的成对插接片237,再以成对螺栓145依序螺设于后壳14的螺孔142、插接片237的第三螺孔240及组接件13(图未示)的内螺孔134,以将显示器本体1固接于调整件23的垂直插接片237,并借调整件23的调整枢转作用,而可相对底座2作一定角度俯仰运动及定位。
借助上述装置及组合方式,本实用新型于完成组装后,外底座21前上方的容置口213与后壳14后下方的插槽143恰好呈互补遮饰状态,自外观完全看不见其缺口及内部的调整件23等枢转机构,可强化整体组件化造型的完整性,而与本实用新型简洁流畅的现代科技产品印象相互呼应。且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要只包括面框11、后壳14及外底座21三大塑料件,而无其它繁细料件,并可降低模具成本。尤其显示器本体1与底座2的整体组合,只需成对的螺栓145螺设便可完成,更较现有装置大为简化组装工序而提升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它包括一外底座、一与所述外底座接合的调整件及一与所述调整件接合的显示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座具有一外水平部及自所述外水平部突伸的外直立部,所述外直立部前侧开设有一容置口,而于所述容置口内设有至少一第一结合部;所述调整件具有与所述至少一第一结合部接合的一第二结合部及相对所述第二结合部枢转及定位的至少一枢转部;所述显示器本体前、后表面各具有一面框及一后壳,所述后壳设有供所述调整件的至少一枢转部一端接合的第三结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口是开设于所述外底座的外直立部上端前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至少一枢转部是相对所述第二结合部而沿上、下方向枢转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至少一枢转部于最大枢转角度位置时抵触于所述外底座的容置口对应周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至少一枢转部一端是呈一片体,而所述显示器本体后壳的至少一第三结合部是位于所述后壳下侧以供所述至少一枢转部的插槽朝上插设。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内底座,所述外底座内部形成一可容设所述内底座的空间,所述内底座具有一内水平部及自所述内水平部突伸的内直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座是以可提供所述外底座固定及配重作用的刚性材质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座的内直立部设有一前、后分别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与至少一第一结合部接合的第四结合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结合部是自所述容置口后侧内壁向前突伸而具有内螺纹的螺杆,而所述第二结合部及第四结合部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一第一螺孔及第二螺孔,并以依序螺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及第一结合部内螺纹的至少一螺栓加以结合。
10.如权利要求1至5之任一项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本体后壳前侧设有一组接件,所述组接件具有与所述显示器本体后壳接合的第五结合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至少一枢转部上设有一第一开孔,而于所述显示器本体后壳及组接件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一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并以依序螺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的至少一螺栓加以结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接件是以刚性材质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的至少一枢转部上设有一第一开孔,而于所述显示器本体后壳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第二开孔,并以螺设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的至少一螺栓加以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并向后突出一于所述显示器本体与外底座结合后可包覆所述外底座容置口的弧面,而所述至少一第三结合部是位于所述弧面凹入处。
专利摘要一种电脑液晶显示器的本体与底座组件装置,它包括:一外底座及一内底座、一调整件,具有与外底座的容置口第一结合部及内底座的第四结合部共同接合的第二结合部,及相对第二结合部枢转的枢转部、一显示器本体,其后壳设有供该枢转部接合的第三结合部,后壳前侧设有一组接件,于该枢转部上设有一第一开孔,而于后壳及组接件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供螺栓螺设于第一开孔、第二开孔及第三开孔。
文档编号G06F1/16GK2479550SQ0120894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1日
发明者马志朋, 卓有信 申请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