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外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658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外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携式外接装置,尤指一种可与电脑相接的可携式外接装置,而广义的电脑,是为桌上型个人电脑(desk top computer),笔记型电脑(notebook),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及其他其具CPU且具外接连接埠接头的资讯产品(information applances)。
人人皆知,电脑除了本身基本配备,有时不足以因应特定的需求,是以,乃有如扩充装置,周边装置…等应运而生,且为了供这些装置的外接,故均会于机壳上,预留可供外接的外接接口及接头,如PS 2,USB、IDE…等,不一而足,而若予以再进一步探究,则不难发现,该供外接的预设接头,有时是为闲置的,因此,为使其为更有效利用,可携式外接装置的研发,是为值得业者关切的课题。
即以外接的照明灯具为例,美国2001/0043468A1公告了一种利用IEEE 1394或USB为电力来源的电脑灯,而美国2001/0048409A1则公告了一轻便的可携式电脑灯,另PCT WO01/92781A1则公告了一USB用的照明装置,美国第6,186,636B1则揭示了一种电脑用灯具,另中国实用第00267818.7则公告了一笔记型电脑用照明装置,此再再显示提供电脑的照明,是为值得研发的领域。
上述的装置的缺点如下1)已知的产品虽具有一可调的调整杆或具有弹性的调整杆,但所能使用的区域仍局限于电脑的四周而已,无法对较多的参考文件提供利用。
2)已知的产品若常常调整使用,易造成USB接头的松脱,进而造成接触不良,或是电脑外接接口(port)的损坏。
3)已知的产品在收纳时,必须重新弯折成合适的形状,而在使用时又必须再次地加以调整才能适合所需,因此对使用者而言相当的不便。
有监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电脑及周边产品研发与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开发具新颖与实用的可携式外接装置,经再三实验,始创作出本案的“可携式外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外接装置,其于收藏或运输携带时,于外接元件与底座俱可向座体方向折叠,如此,可减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外接装置,可为多种不同功能的分别设置,如照明,验钞、摄影。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携式外接装置,其包括一座体,其具一可供外接的接孔;及一设于该座体上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孔由一连接线与一电脑的连接接口相连接;又,该座体的一侧设有一底座,且该底座可夹持于该电脑的机壳或一文件之上。
其中该座体具一开关。
其中的座体内部设置电池。
其中该电池可为一充电电池。
其中的外接元件为一照明元件或紫外光照射元件。
其中该外接元件为一数字相机。
其中的底座设有二具挠性的夹片。
其中的座体与外接元件是为枢接。
其中该座体与该底座是为枢接。
其中,该连接线与该接孔相固接,且该连接线并与一设于该座体内的自动卷线装置相接。


图1及图2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外接装置是由一座体1,一外接元件2,及一底座3所组合而成。
其中,座体1是为固形物,并经由一下座11及一上座12组合而成,该下座11则可设置一且可开合上盖的电池盒13,以便可供电池的容置,并可利用其中的电池作为本装置外出携行时的使用电源;该电池盒并与一外接元件2相连;此外,为使该外接元件2的容置与回转,故前端具一座室14,如图1所示,其为半球形,目的在配合后叙外接元件2的形状,唯不此为限,而其两端的各侧壁15,则具半圆形凹陷的下座凹16,以便供外接元件2的跨置,而上座12亦对应设置上座凹17,以便组立后形成圆孔。
前已述及,为使本实用新型可为外接,故于座体1上的适当部位,则设置一接孔18,该接孔18亦可由外接一连接线4与一电脑的连接接口相连,以利用该电脑装置的电源,或将该外接元件所取得的资料传输至该电脑之中。其中,该电脑的连接接口可为PS 2,USB或,IEEE1394…等等。此外,此接孔18并与该电池盒13相接,以供一充电电池的充电使用;而本实用新型中外接元件的电源,则可经由一开关为控制,唯此俱属已知技术,故不拟赘述。
外接元件2其一端是配合前述座室14的造形,以便可容置,如本实用新型所示,是为半球形唯不以此为限,则可容置该外接元件2,如CCD、照明灯、伪钞检验灯…等,并可供前述电池的电力输出,为使其可为相对于本体1为回转,故外接元件2的两侧,得开具侧孔21,且各由一外接轴扣22自座体1的上座凹17及下座凹16围组成的孔洞,并形成互为枢转状态。
底座3其是由两侧的座翼31,及上夹持片32与下夹持片33组成,该座翼31各开具一翼孔34,且其可由座塞35经穿越翼孔34及由下座凹16及上座凹17围组而成的孔洞而定位,并使座体1与底座3间,呈可旋转状态,而座塞35与前述外接轴扣22,得设置防止外脱的扣件,如扣榫等,唯此乃已知技术,故不拟赘述。
请再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于组立后,即形成外接元件2相对于座体1,以及座体1相对于底座3,俱为可旋转状态。
当本装置经由该连接线4与电脑的输出接口及本实用新型的接孔18时,则外接元件2由该开关的控制,如该外接元件为灯泡时即可发亮作为照明之用;而将其中的灯源以可替换的方式改为紫外线光源时,即可成为一验钞笔,方便使用者携行使用;同时,底座3可由夹持片32、33的夹持力,可夹持于书本,文件、笔记型电脑机壳…等之上固定使用。然,此一夹持附著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一型态的使用。
图4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与一USB接口相接时的电路架构;其中本实用新型与电脑相接时,该具USB连接器的连接线4可同时作为电力(提供本装置电源并对可充电电池的充电使用)与信号传输的使用;又当该连接线4与该电脑分离时,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该充电电池所蓄存的电力来加以使用。图4中的说明其旨在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并非用以限制本案,凡属可获致如本案的外接功能的电路,俱不脱本案的权利范畴。
请再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外接装置,除可为如图2般另行接设连接线4的作法外,亦可将该连接线4自接孔18固设并延伸而出,使得连接线与座体为固定连结的状态;尤其是,该接线则可以如已知的自动卷线装置5,即俗称的棘轮(ratchet)装置,于不用时可自动回卷至本体1内,唯此俱属已知技术及其后续使用态样,故不拟赘述。
所以,经由本案的实施,其可获致的功效计有如下数端(一)具两上下角度调整肘节,其可因应操作上的需求。
(二)于收藏或运输携带时,于外接元件与底座俱可向座体方向折叠,如此,可减省空间,亦有助降底运送成本。
(三)于同一装置下,可为多种不同功能的分别设置,如照明,验钞、摄影,乃至于其他的可携式外接装置,此在模具上,即可减省已知之项逐一开模与生产的成本。
本案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案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案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可携式外接装置,其包括一座体,其具一可供外接的接孔;及一设于该座体上的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孔由一连接线与一电脑的连接接口相连接;又,该座体的一侧设有一底座,且该底座可夹持于该电脑的机壳或一文件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具一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座体内部设置电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池可为一充电电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外接元件为一照明元件或紫外光照射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接元件为一数字相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底座设有二具挠性的夹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座体与外接元件是为枢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体与该底座是为枢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外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线与该接孔相固接,且该连接线并与一设于该座体内的自动卷线装置相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携式外接装置,其包括一座体,其具一可供外接的接孔,并具一开关连结于其内部的一电路,以供控制一外接元件;以及,一具夹持功能的底座;此外,该可携式外接装置可由一连接线与一电脑装置相连接,以使用该电脑的电力,或将该外接装置所撷取的资料传输至该电脑之中。
文档编号G06F3/00GK2545635SQ0223476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5日
发明者陈文斌, 苏玉泉 申请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