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209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是将触控面板的基板与玻璃经由贴合、加压达到组立的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与玻璃的贴合工作是由一单一小片的基板与玻璃经由一单机作贴合加工工作,因为是单一贴合工作,其速度很慢产量小,且单一贴合也有其缺失例如单一贴合工作,其基板于贴合时会有误差产生,不只影响产品显示,也是良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且必须一片一片裁好才可贴合,其速度缓慢,因此必须增加机器与人力,尚且因单一片切割,其切割次数增加累进的不良品也随的增加,总体的不良品很高,不符合产业发展,因此需要一种大面积贴合的触控面板贴合机,可将数小片的触空控面板的基板与玻璃集中成一大块状,一次贴合,再于后制程作切割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包括机体其设置计算机、CCD屏幕、操作控制盘、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其特征在于计算机设置于机体正面一侧,且与触控面板贴合机连结;CCD屏幕设置于机体正面的计算机上方一侧,且与触控面板贴合机以及CCD摄像头间有连结;操作控制盘设置于机体正面的前方一侧,具有各种控制设定按钮;第一吸盘设置于机体的操作控制盘后方设有孔洞,盘面的底部具备加热器,其中盘面固定于第一吸盘的基座上,在基座上设有感温棒,基座于二侧设有滑轨,该气缸固定座内部设有气缸,其出力端与基座底部连结,其中气缸固定座一侧含设一θ角移动机构由伺服马达与连结构件组成,该伺服马达固定于Y移动轴的载板上,其出力端与连结构件连结,该连结构件的另一端则与气缸固定座连结,在第一吸盘的盘面上对应设置二定位用的标记;Y移动轴包括载板与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固定X移动轴的载板上,其出力端与载板一侧连结,其中载板中央固设轴承,在载板上环绕着的轴承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滚珠表面与气缸固定座底面轻贴着,载板于底部二端的滑轨刚好与X移动轴的载板配合连结;X移动轴包括载板与伺服马达,其中载板的底部的滑轨刚好与机体的底板活动连结,该底板的固定板上设有CCD摄像头且与盘面上定位用标记呈相互配合对应设置,其中CCD摄像头由螺丝组固定于固定板的沟槽上,该伺服马达固定于机体一端,其出力端则与X移动轴的载板连结;第二吸盘设置于第一吸盘的一侧,且与第一吸盘对应配合,该第二吸盘具备一真空用的盘台,且于盘台上形成数个透孔,在盘台的外侧设有卡板,于盘台内侧背面由连结板将盘台与转轴连结,该转轴位于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中间,且通过二轴承于二端将其支承,其中转轴内侧端由设置的伺服马达出力轴与其连结,伺服马达固定于机体上,该第二吸盘的真空用盘台边缘设有三定位杆,穿梭于盘台的孔洞间;缓冲杆设置于第一吸盘外一侧的机体上,该二缓冲杆相互对应设置,其设立的位置在第二吸盘覆盖范围内;活动卡板由滑轨将其与机体连结固定,该活动卡板为数个且分开设置于缓冲杆后端的机体上,其中在二活动卡板后端连结一横板,其上设有气压缸,该气压缸固定于机体上,出力轴与横板连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可以实现一次大面积切割,从而提高了生产速度与合格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动作前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动作中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动作后立体图;图4本实用新型机体内部结构正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机体俯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θ角移动机构动作图;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吸盘翻转动作图;图8本实用新型触控面板贴合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体-1;计算机-2;CCD屏幕-3;操作控制盘-4;第一吸盘-5;第二吸盘-6;触控面板贴合机-7;CCD摄像头-8;盘面-9;孔洞-10;加热器-11;基座-12;滑轨-13;气缸固定座-14;气缸-15;中轴-16;Y移动轴-17;轴承-18;θ角移动机构-19;伺服马达-20;连结构件-21;标记-22;载板-23;伺服马达-24;孔洞-25;滚珠轴承-26;滑轨-27;X移动轴-28;载板-29;伺服马达-30;滑轨-31;底板-32;固定板-33;气缸-34;盘台-35;透孔-36;卡板-37;连结板-38;转轴-39;轴承-40;伺服马达-41;缓冲杆-42;活动卡板-43;滑轨-44;气压缸-45;感温棒-46;螺丝组-47;定位杆-48。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8,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是将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与玻璃,经由贴合、加压组装的机器,包括机体1上主要设置有计算机2、CCD屏幕3、操作控制盘4、第一吸盘5、第二吸盘6,另外具备了真空装置以及动力电源等以形成触控面板贴合机7,可将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与玻璃经由对齐、贴合、加压以将触控面板完成贴合组立工作,以节省人工与降低成本;计算机2设置于机体1正面一侧,方便作各种资料建立、储存与输出,且与触控面板贴合机7有连结;CCD屏幕3设置于机体1正面的计算机2上方一侧,是复数的设置且与触控面板贴合机7以及CCD摄像头8间有连结,使得CCD屏幕3上可看到对位影像标记;操作控制盘4设置于机体正面的前方一侧,具备各种控制设定按钮,以操控触控面板贴合机7正常运作;第一吸盘5设置于机体1的操作控制盘4后方,该第一吸盘5的盘面9含设孔洞10方便将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藉由真空气体吸住固定,而盘面9的底部具备加热器11以方便将基板加热,其中盘面9固定于第一吸盘5的基座12上,在基座12上设置有感温棒46以方便感测温度,而基座12于二侧设有滑轨13以方便与气缸固定座14的二侧连结,该气缸固定座14内部设有气缸15,其出力端与基座12底部连结,当气缸15动作时可带动基座12上、下移动作功,该气缸固定座14的底部中心设置的中轴16刚好与Y移动轴17的载板23中央同设的轴承18镶嵌配合,其中气缸固定座14一侧含设的一θ角移动机构19(参阅图6)由伺服马达20与连结构件21组成,其中θ角移动机构19可作水平方向的θ角移动,该伺服马达20固定于Y移动轴17的载板23上,其出力端则与连结构件21连结,该连结构件21的另一端则与气缸固定座14连结,当伺服马达20动作时可以带动气缸固定座14呈θ角移动以作定位,另在第一吸盘5的盘面9上对应设置二定位用标记22以方便取像定位;Y移动轴17可作Y轴方向的水平移动,由载板23与伺服马达24为主体,该伺服马达24固定X移动轴28的载板29上,其出力端则与载板23一侧连结,其中载板23中央固设前述的轴承18,而在载板23上环绕着轴承18布设有滚珠轴承26,而滚珠轴承26的滚珠表面与气缸固定座14底面轻贴着,另外载板23于底部二端具备滑轨27刚好与X移动轴28的载板29配合连结;X移动轴28可作X轴方向的水平移动,由载板29与伺服马达30为主体,其中载板29的底部含设滑轨31刚好与机体1的底板32连结活固,该底板32含设同定板33且于其上含设CCD摄像头8且与前述盘面9上定位用标记22呈相互配合对应设置,其中CCD摄像头8由螺丝组47固定于固定板33的沟槽上,需要时方便调整CCD摄像头8位置,该伺服马达30固定于机体1一端,其出力端则与X移动轴28的载板29连结;第二吸盘6设置于第一吸盘5的一侧,且与第一吸盘5对应配合而设,该第二吸盘6具备一真空用的盘台35,且于盘台35上形成数透孔36,在盘台35的外侧含设卡板37,于盘台35内侧背面由连结板38将盘台35与转轴39连结(参阅图7),该转轴39位于第一吸盘5与第二吸盘6中间,且由二轴承40于二端将其支承,其中转轴39内侧端由含设的伺服马达41出力轴与其连结,而伺服马达41则固定于机体1上,该第二吸盘6的真空用盘台35边缘含设三定位杆48,穿梭于盘台35的孔洞25间,且由气缸34连结带动上、下移动,以作触控面板的玻璃定位用,其中三定位杆48上升时,供触控面板的玻璃卡制定位;缓冲杆42具有制震与支承作用,设置于第一吸盘5外一侧的机体1上,该二缓冲杆42呈相互对应立着,其设立的位置在第二吸盘6覆盖范围内,方便将翻转后的第二吸盘6支承与缓冲;活动卡板43由滑轨44将其与机体1连结固定,该活动卡板43为复数分开设置于缓冲杆42后端的机体1上,其中在二活动卡板43后端连结一横板,其上含设气压缸45以作动力源,该气压缸45固定于机体1上,而出力轴则与前述横板连结,当气压缸动45作时可以带动二活动卡板45前、后移动;前述组合形成了触控面板贴合机7,将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放置于第一吸盘5上由真空吸住,其中基板(film)上的标记要与盘面9上标记22对齐,接着,将触控面板用玻璃放置于第二吸盘6上由真空吸住后,藉由伺服马达41带动翻转于缓冲杆上停止,由活动卡板43前行与卡板37镶嵌配合使第二吸盘6形成固定态,接着CCD摄像头8激活并令第一吸盘5的θ角移动机构19、Y移动轴17、X移动轴28自动移动达于目标位置,在此同时可透过CCD屏幕3看到对位影像标记,当定位妥当后该第一吸盘5的气缸15上升,使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与玻璃贴合并结合在一起,接着第一吸盘5的真空释放,令该活动卡板43后退使第二吸盘6未被锁卡住,再令伺服马达41带动翻转第二吸盘6回到原点,接着第二吸盘6的真空释放,由人工取出贴合完成的触控面板,至此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单一循环工作,也达成了触控面板大面积贴合加工目的,而且有利于下一制程的切割加工,达到大面积切割与快速的效,以提高生产速度与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作一改变,即是于第一吸盘5上放置触控面板的玻璃,而于第二吸盘6上放置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同样可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贴合并结合再一起的目的。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其实施时藉由组合形成的触控面板贴合机7,在实施时将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放置于第一吸盘5上由真空吸住,其中基板(film)上的标记要与盘面9上标记22对齐,接着,将触控面板用玻璃放置于第二吸盘6上由真空吸住后,藉由伺服马达41带动翻转于缓冲杆42上停止,续由活动卡板43前行与卡板37镶嵌配合,使第二吸盘6形成固定态,接着CCD摄像头8激活并令第一吸盘5的θ角移动机构19、Y移动轴17、X移动轴28自动移动达于目标位置,在此同时可透过CCD屏幕3看到对位影像标记,当定位妥当后该第一吸盘5的气缸15上升,使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与玻璃贴合并结合在一起,接着第一吸盘5的真空释放,令该活动卡板43后退使第二吸盘6未被锁卡住,再令伺服马达41带动翻转第二吸盘6回到原点,接着第二吸盘6的真空释放,由人工取出贴合完成的触控面板,至此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单一循环工作,也达成了触控面板大面积贴合加工目的,而且有利于下一制程的切割加工,达到一次大面积切割与快速之效,以提高生产速度与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所为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技术领域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包括机体其设置计算机、CCD屏幕、操作控制盘、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其特征在于计算机设置于机体正面一侧,且与触控面板贴合机连结;CCD屏幕设置于机体正面的计算机上方一侧,且与触控面板贴合机以及CCD摄像头间有连结;操作控制盘设置于机体正面的前方一侧,具有各种控制设定按钮;第一吸盘设置于机体的操作控制盘后方设有孔洞,盘面的底部具备加热器,其中盘面固定于第一吸盘的基座上,在基座上设有感温棒,基座于二侧设有滑轨,该气缸固定座内部设有气缸,其出力端与基座底部连结,其中气缸固定座一侧含设一θ角移动机构由伺服马达与连结构件组成,该伺服马达固定于Y移动轴的载板上,其出力端与连结构件连结,该连结构件的另一端则与气缸固定座连结,在第一吸盘的盘面上对应设置二定位用的标记;Y移动轴包括载板与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固定X移动轴的载板上,其出力端与载板一侧连结,其中载板中央固设轴承,在载板上环绕着的轴承设有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滚珠表面与气缸固定座底面轻贴着,载板于底部二端的滑轨刚好与X移动轴的载板配合连结;X移动轴包括载板与伺服马达,其中载板的底部的滑轨刚好与机体的底板活动连结,该底板的固定板上设有CCD摄像头且与盘面上定位用标记呈相互配合对应设置,其中CCD摄像头由螺丝组固定于固定板的沟槽上,该伺服马达固定于机体一端,其出力端则与X移动轴的载板连结;第二吸盘设置于第一吸盘的一侧,且与第一吸盘对应配合,该第二吸盘具备一真空用的盘台,且于盘台上形成数个透孔,在盘台的外侧设有卡板,于盘台内侧背面由连结板将盘台与转轴连结,该转轴位于第一吸盘与第二吸盘中间,且通过二轴承于二端将其支承,其中转轴内侧端由设置的伺服马达出力轴与其连结,伺服马达固定于机体上,该第二吸盘的真空用盘台边缘设有三定位杆,穿梭于盘台的孔洞间;缓冲杆设置于第一吸盘外一侧的机体上,该二缓冲杆相互对应设置,其设立的位置在第二吸盘覆盖范围内;活动卡板由滑轨将其与机体连结固定,该活动卡板为数个且分开设置于缓冲杆后端的机体上,其中在二活动卡板后端连结一横板,其上设有气压缸,该气压缸固定于机体上,出力轴与横板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吸盘上放置触控面板的玻璃,在第二吸盘上放置触控面板的基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触控面板组立贴合机,包括机体上设置计算机、CCD屏幕、操作控制盘、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另外具备了真空装置以及动力电源。其中,触控面板的基板(film)置于第一吸盘,该基板标记与盘面标记对齐,触控面板用玻璃置于第二吸盘,由活动卡板前行与卡板镶嵌形成固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下一制程的大面积切割,以提高生产速度与合格率。
文档编号G06F3/033GK2793816SQ20052000217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7日
发明者梁文豪, 陈怡妃, 梁耿维 申请人:梁文豪, 陈怡妃, 梁耿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