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591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触控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软质触控端,接触面可随使 用者自行控制的触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触控屏幕可以手指直接于画面上点压操控,可让使用者享受既简单又具有人性化 的大屏幕接口,现今已逐渐取代传统会占用屏幕空间的机械式按键,成为热门的产业技术。[0003]使用者以手指直接在触控屏幕上点触操作,虽然简单方便,但手指皮肤所分泌的 汗液或油脂,或是手指本身所沾染的污物,常会污染触控屏幕,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又,有部 分的使用者手指尺寸过于粗大(尤其是男性使用者),以致于无法准确点选触控屏幕上的 接口,造成操作上的困扰;因而,有许多应用触控屏幕的产品会附带一支触控笔,使用者藉 由触控笔点触触控屏幕,便不会有污染屏幕或点触不准确等问题发生。[0004]现有的触控笔虽能够改善上述使用上的问题,但仍存在许多缺点,如灵敏度及滑 顺度不佳、触控端容易磨损以及触控端与触控面板的接触面不够,而引起稳定性差或触控 不良等问题。[0005]以公告号为M334402的中国台湾专利为例,其所使用的笔头主要是以导电橡胶外 围加镀一层可以导电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简称ΙΤΟ),增加其灵敏度及滑顺度, 其缺点为该笔头长时间使用后因与触控面板磨擦,导致氧化铟锡磨损或脱落,相对降低其 灵敏度及滑顺度。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触控结构的触控端的灵敏度及滑顺 度,且耐磨耐用,与触控面板的接触面足够的触控结构。[0007]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手段为一手持体;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 的触控端,该触控端包含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为一铜块;该导电组 件外罩设一导电硅胶,该导电硅胶呈圆弧的钝头状,该导电硅胶藉一固定组件固定于该手 持体的一端。[0008]藉由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达成的功效具体表现在于使用者可握持手持 部,使触控端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操作接口接触;当触控端与电容式触控屏幕接触时,藉 由该触控端的软质的导电硅胶,与电容式触控屏幕表面的导电层所形成的电场产生电流藕 合,以吸收电容式触控屏幕表面的微小电流,传导至控制卡进而计算出触控端所在的位置 及其所途经的轨迹,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便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 再于触控屏幕上产生各式生动的影音效果。[0009]触控端的导电硅胶会随手持体下压的压力而随之变形,手持体下压的压力越大, 触控端与触控屏幕的接触面也会越大,反之则接触面就会缩小,使用者可藉此调整控制触 控端与触控屏幕的接触面所需的大小,使用上富具弹性调整的空间。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 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0014]首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结构,包括[0015]一手持体1,该手持体1外设有夹具11,该手持体1内设有磁铁。[0016]一设于该手持体1 一端的触控端2,该触控端2包含一设于该手持体1 一端的导电 组件21,该导电组件21为一铜块21 ;该导电组件21外罩设一导电硅胶22,该导电硅胶22 呈圆弧的钝头状,该导电硅胶22藉一固定组件23固定于该手持体1的一端,该固定组件23 为一环圈;上述手持体1及触控端2皆为导电材质所制成。[0017]请参阅图3所示,以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电容式的触控屏幕9为例,使用者可握持手 持部1,使触控端2与电容式触控屏幕9的操作接口接触;当触控端2与电容式触控屏幕9 接触时,藉由该触控端2的软质的导电硅胶22,与电容式触控屏幕9表面的导电层所形成的 电场产生电流藕合,以吸收电容式触控屏幕9表面的微小电流,触控屏幕9便会计算出触控 端2所在的位置及其所途经的轨迹,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便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序驱动 各种连结装置,进而操控电容式触控屏幕9。[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电触控端2的触控结构,该触控结构的触控端2具有 不易磨损且可平贴于面板表面的特性,使该触控结构更适用于各类电容式触控屏幕9。[0019]触控端2的导电硅胶22会随手持体1下压的压力而随之变形,手持体1下压的压 力越大,触控端2与触控屏幕9的接触面也会越大,反之则接触面就会缩小,使用者可藉此 调整控制触控端2与触控屏幕9的接触面所需的大小,极具弹性变化的空间;而软质的笔头 触控端2的导电硅胶22亦可避免因施压过度而伤及触控面板的疑虑。[0020]使用者可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手持体1外的夹具11将本实用新型夹附于衣服或背 包的口袋内,以防止脱落;另外,使用者亦可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手持体1内的磁铁12,将本 实用新型吸附于白板、冰箱等金属表面上,方便随时取用。[0021]触控端2与手持体1的结合处不具明显段差,使本实用新型具优美利落,再加以轻 薄短小的外型,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0022]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做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 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持体;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触控端,该触控端包含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导电组件,该导 电组件外罩设一导电硅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持体外设有夹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持体内设有磁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硅胶呈圆弧的钝头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硅胶藉一固定组件固定于该手 持体的一端,该固定组件为一环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组件为一铜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手持体及触控端为导电材质所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结构,包括手持体;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触控端,该触控端包含一设于该手持体一端的导电组件;该导电组件外罩设一导电硅胶,该导电硅胶呈圆弧的钝头状,该导电硅胶藉一固定组件固定于该手持体的一端。使用者可握持手持部,使触控端与电容式触控屏幕的操作接口接触;当触控端与电容式触控屏幕接触时,藉由该触控端的软质的导电硅胶,与电容式触控屏幕表面的导电层所形成的电场产生电流藕合,以吸收电容式触控屏幕表面的微小电流,传导至控制卡进而计算出触控端所在的位置及其所途经的轨迹,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便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
文档编号G06F3/033GK201820202SQ20102056846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
发明者简淑萍 申请人:台湾日行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