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555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锁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型电脑的电池模块的锁固机构,通常是在壳体内设置锁定件,锁定件上形成有卡槽,通过偏压弹簧对锁定件偏压,使得锁定件保持在锁固位置。电池模块上凸设有用以卡掣于卡槽内的卡钩,要将电池模块组装固定在壳体时,需先将电池模块的卡钩对准卡槽,并施力将电池模块推动使卡钩卡掣于卡槽内,使得电池模块锁固在壳体上。要拆卸电池模块时,通过推动锁定件相对于壳体滑动到释锁位置,使锁定件的卡槽与电池模块的卡钩分离,即可将电池模块由壳体上取下。然而,此种通过卡钩与卡槽相互卡接的方式,在组装或拆卸过程中较为不便,且在 组装过程中,需施力将电池模块推动才能使卡钩卡掣于锁定件的卡槽,因此,容易造成卡钩断裂的情形。另外,锁固机构的锁定件及偏压弹簧会占据壳体内部的空间,使得壳体内部的空间无法充份地被利用。再者,锁固机构的组成构件较多,设计及制造上较为复杂,易增添制造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池模块能方便且迅速地组装固定在机壳上或由机壳上拆卸。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池模块与机壳之间通过导磁元件的磁力磁吸而锁固在一起,结构设计上较为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节省机壳内部的使用空间。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能防止电池模块因误触或震动影响而轻易地脱离机壳。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一机壳及一电池模块。机壳包括一接合槽壁、两个连接于接合槽壁相反端且相间隔的侧槽壁,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接合槽壁的第一导磁元件,接合槽壁与二侧槽壁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侧槽壁上凸设有一凸柱;电池模块设置于容置槽内并包括一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二导磁元件,壳体包含一与接合槽壁抵接的第一侧壁,及两个连接于第一侧壁相反端的第二侧壁,第二导磁元件设置于第一侧壁并且与第一导磁元件磁吸,各第二侧壁形成有一导槽,导槽具有一呈水平延伸并供凸柱卡合的定位槽部,及一使定位槽部与外部相连通用以导引凸柱滑移至定位槽部的倾斜槽部。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倾斜槽部邻近于第一侧壁,定位槽部连通于倾斜槽部远离第一侧壁的一端。导槽还具有一与倾斜槽部及定位槽部的一部分相连通的连通槽部,连通槽部与外部相连通并可供凸柱穿设。接合槽壁外表面形成有一与容置槽相连通的卡槽,第一侧壁包括一卡接于卡槽内的围壁部。接合槽壁内表面形成有一与卡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一导磁元件设置于第一凹槽内,围壁部形成有一第二凹槽,第二导磁元件设置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导磁元件为导磁金属件或磁铁其中之一,第二导磁元件为导磁金属件或磁铁其中另一。或者,第一导磁元件及第二导磁元件皆为磁铁。机壳包括多个设置于接合槽壁的第一导磁元件,电池模块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侧壁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磁元件磁吸的第二导磁元件。通过上述技术手段,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优点及功效在于,通过第二导磁元件通过磁力吸附第一导磁元件,使得电池模块能方便且迅速地锁固在机壳上,或者是由机壳上拆 卸。通过第一导磁元件及第二导磁元件作为锁固机构的设计,结构上较为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节省机壳内部的使用空间。再者,通过导槽的结构设计,能避免电池模块轻易地脱离机壳的容置槽。


图I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沿图I中的V-V剖线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侧视图;图7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及图13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另一实施态样的侧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发明〕100电子装置I 机壳11接合槽壁111 卡槽112 第一凹槽12侧槽壁121 凸柱13第一导磁元件
14容置槽2电池模块21 壳体211 第一侧壁212 第二侧壁213 导槽214定位槽部215倾斜槽部
216围壁部217 第二凹槽218连通槽部22第二导磁元件I、II、III 箭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只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如图I及图2所示,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该电子装置100包括一机壳1,及一电池模块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是以笔记型电脑为例作说明,图I只显示电子装置100的部分结构。当然,电子装置100也可为一平板电脑、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机壳I包括一接合槽壁11、两个连接于接合槽壁11相反端且相间隔的侧槽壁12,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接合槽壁11的第一导磁元件13,接合槽壁11与二侧槽壁12共同形成一容置槽14,各侧槽壁12上凸设有一凸柱121。电池模块2设置于容置槽14内,电池模块2包括一壳体21,及至少一个第二导磁元件22,壳体21包含一与接合槽壁11抵接的第一侧壁211,及两个连接于第一侧壁211相反端的第二侧壁212,第二导磁兀件22设置于第一侧壁211并且与第一导磁兀件13磁吸。各第二侧壁212形成有一导槽213,导槽213具有一呈水平延伸并供凸柱121卡合的定位槽部214,及一使定位槽部214与外部相连通用以导引凸柱121滑移至定位槽部214的倾斜槽部215。通过电池模块2的第二导磁元件22与机壳I的第一导磁元件13相互磁吸,由此,使得电池模块2能方便且迅速地组装固定在机壳I上或是由机壳I上拆卸。以下将针对电子装置100的结构与组装、拆卸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图3及图4所不,机壳I包括多个设置于接合槽壁11的第一导磁兀件13,电池模块2包括多个设置于第一侧壁211的第二导磁元件22,第二导磁元件22的数量与第一导磁兀件13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导磁兀件13为一导磁金属件,例如为铁片,而各第二导磁元件22为一可通过磁力吸附该导磁金属件的磁铁。当然,在设计上,各第一导磁兀件13可为磁铁,而各第二导磁兀件22可为导磁金属件,或者是第一导磁兀件13及第二导磁元件22皆为磁铁。另外,第一导磁元件13及第二导磁元件22的设置数量可视需求而调整,例如第一导磁元件13及第二导磁元件22数量分别为一个,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多个为限。各导槽213的倾斜槽部215是邻近于第一侧壁211,而定位槽部214是连通于倾斜槽部215远离第一侧壁211的一端,当电池模块2的第二导磁元件22通过磁力吸附于机壳I的第一导磁元件13时,电池模块2与机壳I之间呈一锁固状态,此时,各侧槽壁12上的凸柱121卡合于定位槽部214内。通过第二导磁元件22磁吸第一导磁元件13,限制了电池模块2相对于机壳I水平方向的移动,而各侧槽壁12上的凸柱121卡合于定位槽部214内,则限制了电池模块2相对于机壳I垂直方向的移动,由此,使得电池模块2能稳固地锁固在机壳I上而不会相对于机壳I晃动。进一步地,机壳I的接合槽壁11外表面形成有多个与容置槽14相连通的卡槽 111,而电池模块2的第一侧壁211包括有多个围壁部216,围壁部216的数量与卡槽11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各围壁部216用以卡接于各卡槽111内,能限制电池模块2的第一侧壁211相对于机壳I的接合槽壁11垂直方向的移动。由此,能确保第二导磁元件22保持在与第一导磁元件13位置相对应且能相互磁吸的位置,以避免第二导磁元件22位置无法与第一导磁元件13位置对应而降低两者之间相互磁吸的力量。机壳I的接合槽壁11内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凹槽112,各第一凹槽112与各卡槽111位置相对应,第一凹槽112的数量与第一导磁元件13的数量相同,各第一导磁元件13设置于各第一凹槽112内,各第一导磁元件13可通过紧配合或粘胶粘固的方式固定在各第一凹槽112内。第一侧壁211的各围壁部216形成有一第二凹槽217,各第二导磁元件22设置于各第二凹槽217内,各第二导磁元件22可通过紧配合或粘胶粘固的方式固定在各第二凹槽217内。通过第一导磁元件13设置于第一凹槽112并与卡槽111位置相对应,以及第二导磁元件22设置于第二凹槽217内,使得电池模块2的各围壁部216卡接于各卡槽111内时,各第二导磁兀件22的位置刚好与各第一导磁兀件13位置相对应并磁吸第一导磁兀件13。此外,电池模块2的第一侧壁211朝向接合槽壁11移动的组装过程中,通过各围壁部216围绕在各第二导磁元件22外周围并限制住第二导磁元件22的位置,使得第二导磁元件22不会受到接合槽壁11的碰撞影响而由第一侧壁211上松脱,能确保第二导磁元件22接合在第一侧壁211上的稳固性。如图5及图6所示,当电池模块2组装于机壳I的容置槽14内时,通过各第二导磁元件22磁吸各第一导磁元件13、各围壁部216卡接在各卡槽111内,以及各侧槽壁12 (如图2所示)上的凸柱121卡合于各导槽213的定位槽部214内,使得电池模块2能稳固地锁固在机壳I上。如图7及图8所示,欲将电池模块2由机壳I的容置槽14内取下时,由于各侧槽壁12上的凸柱121受到各导槽213的定位槽部214限制,所以,需先施力将电池模块2沿箭头I方向水平地往外拉一段行程,以解除各第二导磁元件22与各第一导磁元件13之间的吸附状态,使得电池模块2与机壳I之间由锁定状态转换为释锁状态。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当电池模块2水平移动到倾斜槽部215与凸柱121对应的位置时,由于受到倾斜槽部215的延伸方向限制,因此,电池模块2需沿箭头II方向旋转一适当角度后才可顺利地被继续拉动,使得凸柱121能经由倾斜槽部215的开口脱离。当凸柱121完全脱离倾斜槽部215时,电池模块2即可抽离容置槽14(如图5所示)。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导槽213还具有一与倾斜槽部215及定位槽部214的一部分相连通的连通槽部218,连通槽部218与外部相连通并可供凸柱121穿设。通过连通槽部218的设计,在拆卸电池模块2的过程中,当电池模块2水平移动到连通槽部218与凸柱121对应的位置时,可沿箭头III方向将电池模块2往上拉动,使得凸柱121能经由连通槽部218的开口脱离。当凸柱121完全脱离连通槽部218时,电池模块2即可抽离容置槽14(如图5所示),由此,能提供拆卸电池模块2时的另一种方式,以增加拆卸时的弹性。通过前述导槽213的设计方式,在拆卸电池模块2的过程中,需依序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移动电池模块2才能将其抽离容置槽14,由此,能避免电池模块2因误触或震动影响造成第二导磁元件22与第一导磁元件13的磁吸状态解除时,电池模块2随即轻易地脱离容置槽14而掉落地面进而造成受损的情形。特别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导槽213在设计 时也可省略连通槽部218,同样能达到避免电池模块2轻易地脱离容置槽14的功效。如图8及图11所示,欲将电池模块2组装于机壳I的容置槽14(如图5所示)内时,由于连通槽部218与倾斜槽部215相连通的设计,增加了可供凸柱121穿伸入定位槽部214时的空间,使用者能轻易地将电池模块2的各滑槽213位置与各凸柱121对应,使得凸柱121能经由连通槽部218或倾斜槽部215穿伸入定位槽部214内。接着,沿箭头I (如图8所示)反向水平推动电池模块2移动一段距离,当各围壁部216如图5所示地卡接在各卡槽111时,凸柱121同时会卡合于定位槽部214内,此时,各第二导磁兀件22磁吸各第一导磁兀件13,电池模块2即锁固在机壳I上。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通过电池模块2的第二导磁元件22通过磁力吸附机壳I的第一导磁元件13,使得电池模块2能方便且迅速地锁固在机壳I上,或者是由机壳I上拆卸。通过第一导磁元件13及第二导磁元件22作为锁固机构的设计,结构上较为简单,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并且能节省机壳I内部的使用空间。再者,通过导槽213的结构设计,能避免第二导磁元件22与第一导磁元件13的磁吸状态解除时,电池模块2轻易地脱离机壳I的容置槽14,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所诉求的目的。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含 机壳,包括接合槽壁、两个连接于该接合槽壁相反端且相间隔的侧槽壁,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接合槽壁的第一导磁兀件,该接合槽壁与该二侧槽壁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该侧槽壁上凸设有一凸柱;及 电池模块,设置于该容置槽内并包括壳体,及至少一个第二导磁元件,该壳体包含一与该接合槽壁抵接的第一侧壁,及两个连接于该第一侧壁相反端的第二侧壁,该第二导磁元件设置于该第一侧壁并且与该第一导磁兀件磁吸,各该第二侧壁形成有一导槽,该导槽具有一呈水平延伸并供该凸柱卡合的定位槽部,及一使该定位槽部与外部相连通用以导引该凸柱滑移至该定位槽部的倾斜槽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倾斜槽部邻近于该第一侧壁,该定位槽部连通于该倾斜槽部远离该第一侧壁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导槽还具有一与该倾斜槽部及该定位槽部的一部分相连通的连通槽部,该连通槽部与外部相连通并可供该凸柱穿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接合槽壁外表面形成有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卡槽,该第一侧壁包括一卡接于该卡槽内的围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接合槽壁内表面形成有一与该卡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导磁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凹槽内,该围壁部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导磁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导磁元件为导磁金属件或磁铁其中之一,该第二导磁元件为导磁金属件或磁铁其中另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导磁元件及该第二导磁元件皆为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接合槽壁外表面形成有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卡槽,该第一侧壁包括一卡接于该卡槽内的围壁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接合槽壁内表面形成有一与该卡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导磁元件设置于该第一凹槽内,该围壁部形成有一第二凹槽,该第二导磁元件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机壳包括多个设置于该接合槽壁的第一导磁兀件,该电池模块包括多个设置于该第一侧壁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磁兀件磁吸的第二导磁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一机壳及一电池模块,机壳包括一接合槽壁、两个连接于接合槽壁相反端的侧槽壁,及一设置于接合槽壁的第一导磁元件,接合槽壁与二侧槽壁共同形成一容置槽,各侧槽壁上凸设有一凸柱;电池模块设置于容置槽内并包括一壳体,及一第二导磁元件,壳体包含一与接合槽壁抵接的第一侧壁,及两个连接于第一侧壁相反端的第二侧壁,第二导磁元件设置于第一侧壁并且与第一导磁元件磁吸,各第二侧壁形成有一导槽,导槽具有一呈水平延伸并供凸柱卡合的定位槽部,及一使定位槽部与外部相连通用以导引凸柱滑移至定位槽部的倾斜槽部。
文档编号G06F1/26GK102778941SQ20111014891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林政弘, 林文泰, 汪志毅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