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334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双轴铰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为了提供一种能将终端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0度到至少180度以上的角度中且优选在360度的角度中规则性地开阖且能在任意角度呈稳定静止状态的双轴铰链,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将组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铰链杆和组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铰链杆通过连结元件连结且相互转动地设置,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之间设置有选择转动限制手段,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皆呈闭合状态时允许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转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做相对开阖操作时,当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的其中之一转动时,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即限制其中另一个的转动。
【专利说明】双轴铰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适合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便携计算机或数字个人助理(PDA)等终端装置中的一种双轴铰链。
【背景技术】
[0002]在具有设置键盘部的第一壳体及设置显示部的第二壳体的笔记型计算机、便携计算机或PDA等终端装置中,还包括有单轴铰链及双轴铰链,单轴铰链由单一轴体所形成并且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往上下方向可开阖地连结,双轴铰链由双轴体所形成,并用以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往上下方向做90度开启后让第二壳体能往水平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而本发明的双轴铰链涉及一种在构成上能仅通过双轴体即可让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往上下方向做180度、合计360度的开启动作的双轴铰链。
[0003]在公知技术中,关于此种构成的双轴铰链如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公开第2009-063039号公报)所记载的内容已为公知常识。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双轴铰链将组装在第一元件(壳体)的轴杆和组装在第二元件(壳体)的轴杆透过连结臂连结,同时分别在各个轴杆设置摩擦力矩产生手段,更进一步还设置有环形臂,但此构成仍无法使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做180度以上的开启,或者是让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做规则性的开阖。

【发明内容】

[0004]近年来,在使用者对笔记型计算机等终端装置的需求多样化之下,终端装置所具有的机能也随着多样化。在这些需求之中,举例来说,为了让终端装置除了能作为笔记型计算机使用外,同时也能当作平板计算机使用,需要一种铰链来使构成终端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通过该铰链在O度至360度的开启状态下,其中之一的壳体行开阖操作时能限制其中另一壳体的开阖操作,以及决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两者任一个的开阖操作顺序,且还能以预设的规则来行使开阖操作。
[0005]在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别是能将笔记型计算机等终端装置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O度到至少180度以上的角度中且优选为在360度的角度之中规则性地开阖,并且能在任意角度呈现稳定的静止状态。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I所记载的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组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铰链杆与组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铰链杆通过连结元件连结且相互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之间设置有选择转动限制手段,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皆呈闭合状态时,允许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的转动,而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做相对地开阖操作时,当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的其中之一转动时,选择转动限制手段限制其中另一个的转动。
[0007]另外,方案2所记载的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组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铰链杆与组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铰链杆通过连结元件连结且相互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之间设置有选择转动限制手段,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皆呈闭合状态时,允许第二铰链杆转动使第二壳体能进行开阖操作,当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被开启至预设的开启角度时,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允许第一铰链杆转动使第一壳体能进行开阖操作。
[0008]另外,方案3所记载的一种双轴铰链,其包含第一铰链杆、第二铰链杆、连结元件、滑动导引元件、选择转动限制手段、摩擦力矩产生手段、吸附手段以及止动手段。第一铰链杆组装于第一壳体,第二铰链杆组装于第二壳体。连结元件转动地连结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往相同方向插入贯通连结元件。滑动导引元件相对于连结元件设置,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转动地插入贯通滑动导引元件。选择转动限制手段选择性地控制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的转动并设置于滑动导引元件和连结元件之间,摩擦力矩产生手段设置于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其中一侧,吸附手段设置于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其中另一侧,止动手段用以限制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的转动角度。
[0009]此时,方案4所记载的一种双轴铰链,其中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连结元件和滑动导引元件之间,由锁定元件、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以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所构成,锁定元件的上部与下部具有第一凸轮凸部和第二凸轮凸部,上部与下部在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之间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夹置锁定元件,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分别插入贯通卡合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分别还具有第一凸轮凹部和第二凸轮凹部。
[0010]更进一步,方案5所记载的一种双轴铰链,其中摩擦力矩产生手段包含摩擦片、第
一A摩擦垫片、第一 B摩擦垫片、第二 A摩擦垫片以及第二 B摩擦垫片,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分别在选择转动限制手段与第一铰链杆的凸缘部之间以及在选择转动限制手段与第二铰链杆的凸缘部之间转动地插入贯通摩擦片,第一 A摩擦垫片、第一 B摩擦垫片、第二 A摩擦垫片以及第二 B摩擦垫片的转动受到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限制,第一 A摩擦垫片与第二 A摩擦垫片设置于摩擦片其两个侧面的上侧,第一 B摩擦垫片与第二 B摩擦垫片设置于摩擦片其两个侧面的下侧。
[0011]方案6所记载的一种双轴铰链,其中吸附手段包含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第一弹性手段以及第二弹性手段,第一A弯曲凸轮凸部与第一B弯曲凸轮凸部使第一铰链杆和第一A弯曲凸轮凹部及第一B弯曲凸轮凹部对向设置,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与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使第二铰链杆和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对向设置,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和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设置于第一凸轮从动件,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和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设置于第二凸轮从动件,位于上方的第一凸轮从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凸轮从动件为成对并分别在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的轴方向上为可移动地设置,且第一凸轮从动件与第二凸轮从动件的转动受到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限制,第一弹性手段和第二弹性手段分别设置在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
[0012]方案8所记载的一种双轴铰链,其中止动手段包含第一止动片、第二止动片、第一止动部以及第二止动部,第一止动片和第二止动片分别设置在第一锁定凸轮元件和第二锁定凸轮元件的外围,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设置在滑动导引元件。
[0013]接着,方案9所记载的一种终端装置,其包含上述各项内容中所记载的双轴铰链。
[0014]本发明的构成如上所述,根据方案I所记载的发明,通过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皆呈闭合状态时及皆呈全开状态时,可对分别组装有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任一个做开阖操作,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壳体进行开阖操作时,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其中一个的转动将受到限制,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其中另一壳体的开阖操作受到限制。
[0015]其次,根据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通过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皆呈闭合状态时,仅能对第二壳体进行开阖操作,只有第二壳体被开启至预设的开启角度时,才可对第一壳体进行转动操作(开阖操作),亦即,在第二壳体做开阖操作时第一壳体的开阖操作即受到限制。
[0016]另外,根据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通过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当选择性地允许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其中一个的转动时,经由设置在转动中的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两者的摩擦力矩产生手段来控制转动力矩,除了让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阖操作可在任意的开阖角度上自由地保持静止状态之外,还能经由吸附手段从预设的开启角度自动地闭合。
[0017]更进一步,根据方案4的记载发明,构成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之间,通过锁定元件,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闭合状态及全开状态时,锁定元件的第一及第二凸轮凸部会分别与第一锁定凸轮元件的第一凸轮凹部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的第二凸轮凹部彼此相面对,让分别组装有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者皆能进行开阖操作,当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其中一个行开阖操作时,锁定元件的第一及第二凸轮凸部其中一个会与第一锁定凸轮元件的第一凸轮凹部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的第二凸轮凹部其中一个相面对,锁定元件的第一及第二凸轮凸部其中另一个则与锁定元件的外围部相面对,从而使第一铰链杆或第二铰链杆的其中一个转动受到限制,连带限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另一壳体的开阖操作。其中,位于上侧的第一锁定元件与位于下侧的第二锁定元件的转动分别受到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的限制,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位于第一锁定元件与第二锁定元件的外围处设置凸轮凹部之处,锁定元件的上部与下部具有第一凸轮凸部和第二凸轮凸部,上部与下部可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
[0018]另外,在方案5的构成之下,通过摩擦力矩产生手段,由于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转动时会产生摩擦力矩,因此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分别在开阖操作时在任意的开启角度上稳定地保持静止状态。
[0019]另外,在方案6的构成之下,通过吸附手段,无论是第一铰链杆或第二铰链杆的任一个随着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阖操作转动,在壳体的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上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皆能经由弹性手段使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以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分别往第一 A弯曲凸轮凹部、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第
二A弯曲凸轮凹部以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陷落,于是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成为全开状态和全闭合状态之前,能把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如吸附般地锁住,稳定地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上保持静止状态。
[0020]在方案8的构成之下,通过止动手段,让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开阖操作能被限制在预设的角度内。
[0021]最后,在方案9的构成之下,可提供一种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能开阖180度合计360度的终端装置。【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组装有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笔记型计算机其示意图,Ca)为在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开启的状态下从前方观察的斜视图,(b)为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后的状态下从后方观察的斜视图。
[0023]图2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组装在笔记型计算机的状态说明图。
[0024]图3为在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别往相反的方向做180度转动的状态下,把本发明的双轴铰链收纳在铰链盒的斜视图。
[0025]图4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自铰链盒取出后,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彼此闭合的状态下从与图3不同的方向观察双轴铰链的斜视图。
[0026]图5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第一铰链杆从图4的状态下做180度转动后观察的示意图。
[0027]图6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从图4的状态下分别往相对的方向做180度转动后观察的示意图。
[0028]图7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分解后观察的分解斜视图。
[0029]图8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对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部分做分割后观察的纵向剖面图。
[0030]图9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对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部分做分割后观察的纵向剖面图。
[0031]图10为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对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部分做分割后观察的纵向剖面图。
[0032]图11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铰链盒的示意图,Ca)为侧面图,(b)为(a)中A — A两端联机的剖面图。
[0033]图12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连结元件的示意图,(a)为其一侧面图,(b)为其斜视侧面图。
[0034]图13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滑动导引元件的示意图,(a)为其一侧面图,(b)为其斜视图。
[0035]图14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锁定元件的示意图,(a)为其一侧面图,(b)为其斜视图。
[0036]图15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上侧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的示意图,Ca)为其侧面图,(b)为其斜视图。
[0037]图16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下侧的第二锁定凸轮元件的示意图,Ca)为其侧面图,(b)为其斜视图。
[0038]图17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摩擦片的斜视图。
[0039]图18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上侧的第一凸轮从动件的示意图,(a)为其侧面图,(b)为其斜视图。
[0040]图19为本发明之双轴铰链下侧的第二凸轮从动件的示意图,(a)为其侧面图,(b)为其斜视图。
[0041]图20为说明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动作的纵向剖面图。[0042]图21为说明图20中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动作的纵向剖面图。
[0043]图22为说明图20中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动作的纵向剖面图。
[0044]【符号说明】
[0045]1:笔记型计算机
[0046]2:第一壳体
[0047]2a:键盘部
[0048]2b、3b:收容凹部
[0049]3:第二壳体
[0050]3a:显示部
[0051]4、5、40:双轴铰链
[0052]6、7、18:组装螺丝
[0053]10:第一铰链杆
[0054]10a、l 2a:组装轴部
[0055]10b、11a、lib、12b、13a、13b:组装孔
[0056]10c、12c:卡合凹部
[0057]10d、12d:凸缘部
[0058]10e、12e:第一变形轴部
[0059]10f、12f:第二变形轴部
[0060]10g、12g:组装销
[0061]1Oh:第一公螺部
[0062]11:第一组装板
[0063]12:第二铰链杆
[0064]12h:第二公螺部
[0065]13:第二组装板
[0066]14:铰链盒
[0067]14a:间隔壁
[0068]14b、20e:母螺部
[0069]15:选择转动限制手段
[0070]16:摩擦力矩产生手段
[0071]16a: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手段
[0072]16b: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手段
[0073]17:吸附手段
[0074]17a:第一吸附手段
[0075]17b:第二吸附手段
[0076]19:止动手段
[0077]19a:第一止动手段
[0078]19b:第二止动手段[0079]20:连结元件
[0080]20a、22a:第一轴承部
[0081]20b、22b:第二轴承部
[0082]20c,22c:连结部
[0083]20d:关起部
[0084]20f:第一 A弯曲凸轮凹部
[0085]20g: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
[0086]20h: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
[0087]201: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
[0088]20k、22d、25a:第一轴承孔
[0089]20m.22e.25b:第二轴承孔
[0090]21:锁定元件
[0091]21a:第一凸轮凸部
[0092]21b:第二凸轮凸部
[0093]21c、21d:卡合用沟部
[0094]22:滑动导引元件
[0095]22f:第一止动部
[0096]22g:第二止动部
[0097]23,30,41:第一锁定凸轮元件
[0098]23a、24a、28a、29a、30a、31a、34a、35a、41a、42a:变形插通孔
[0099]23b:第一凸轮凹部
[0100]23c:第一止动片
[0101]24、31、42:第二锁定凸轮元件
[0102]24b第二凸轮凹部
[0103]24c:第二止动片
[0104]25:摩擦片
[0105]26:第一 A摩擦垫片
[0106]26a、27a:变形卡合孔
[0107]26b、27b:卡合片
[0108]27:第一 B摩擦垫片
[0109]28:第二 A摩擦垫片
[0110]29:第二 B摩擦垫片
[0111]30:第一凸轮从动件
[0112]30b: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
[0113]30c: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
[0114]31:第二凸轮从动件
[0115]31b: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
[0116]31c: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
[0117]32:第一弹性手段[0118]32a、33a:盘状弹簧
[0119]32b、33b:插通孔
[0120]33:第二弹性手段
[0121]34:第一押制垫片
[0122]35:第二押制垫片
[0123]36:第一固着螺帽
[0124]37:第二固着螺帽
[0125]41b:第一 A凸轮凹部
[0126]41c:第一 B凸轮凹部
[0127]42b:第二 A凸轮凹部
[0128]42c:第二 B凸轮凹部
[0129]A:端
[0130]a、b: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131]以下将依据【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中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并不限定使用在笔记型计算机中,可以是使用在具有彼此能在180度以上的范围往上下方向开阖并连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便携计算机、PDA等终端装置或者是其它相关广品中。
[0132]实施例1
[0133]图1(a)、(b)是使用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终端装置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笔记型计算机I的示意图,笔记型计算机I通过本发明中一对的双轴铰链4、5可开阖地连结第一壳体2后部的左右部与第二壳体3后部的左右部,第一壳体2设置有键盘部2a,第二壳体3设置有显示部3a。
[0134]由于双轴铰链4、5两者的构成在实质上是相等,因此本实施例中仅以双轴铰链4做说明,关于元件符号5的双轴铰链的说明则省略。理所当然地,在不影响装置动作之下,元件符号5的铰链的构造也可以使用其它种类铰链代替。
[0135]图2至图19是双轴铰链4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根据附图内容,元件符号10所示的是第一铰链杆,第一铰链杆10特别如图7中所示,其包含组装轴部10a、凸缘部10d、第一变形轴部1Oe以及第二变形轴部10f。组装轴部1Oa的一侧端部的剖面呈现略台阶的形状且具有组装孔10b、10b,凸缘部1Od在接续组装轴部1Oa的外围侧具有卡合凹部10c,第一变形轴部1Oe在接续凸缘部IOd的设置处呈现剖面略椭圆的形状,第二变形轴部1Of在接续第一变形轴部1Oe的设置处同样呈现剖面略椭圆的形状,而第二变形轴部1Of的剖面椭圆的直径小于第一变形轴部1Oe的剖面椭圆直径。
[0136]组装轴部IOa组装有第一组装板11,而第一组装板11通过将凸缘部IOd的组装销IOg端部锁固往组装轴部IOa组装,组装销IOg则串通第一铰链杆10的组装孔10b、10b与
第一组装板11的组装孔11a、11a。第一组装板11经由设置在其上的组装孔1lb、1lb......,
如图2中所示利用组装螺丝6、6……往第二壳体3组装。
[0137]接着,元件符号12所示的是相对于第一铰链杆10在上下方向上平行配置的第二铰链杆,第二铰链杆12特别如图7中所示,其包含组装轴部12a、凸缘部12d、第一变形轴部12e以及第二变形轴部12f。组装轴部12a的一侧端部的剖面呈现略台阶的形状且具有组装孔12b、12b,凸缘部12d在接续组装轴部12a的外围侧具有卡合凹部12c,第一变形轴部12e在接续凸缘部12d的设置处呈现剖面略椭圆的形状,第二变形轴部12f在接续第一变形轴部12e的设置处同样呈现剖面略椭圆的形状,而第二变形轴部12f的剖面椭圆的直径小于第一变形轴部12e的剖面椭圆直径。
[0138]组装轴部12a组装有第二组装板13,而第二组装板13通过将凸缘部12d的组装销12g端部锁固往组装轴部12a组装,组装销12g则串通第二铰链杆12的组装孔12b、12b与
第二组装板13的组装孔13a、13a。第二组装板13经由设置在其上的组装孔13b、13b......,
如图2中所示利用组装螺丝7、7……往第一壳体2组装。透过将第一组装板11与第二组装板13往第二壳体3组装,使第一铰链杆10和第二铰链杆12能相对于第二壳体3的轴方向垂直且彼此平行地配置。
[0139]元件符号14所示的是铰链盒,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除了凸缘部10d、12d至前端的组装轴部10a、12a部分是外露于铰链盒14之外,其余部分皆收纳于铰链盒14之中。
[0140]铰链盒14如图3与图11中所示,其为剖面呈长孔形状的筒状物,且内部收纳有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 (待后面详述)、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吸附手段17以及止动手段19,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装有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如图7与图11所示,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的连结元件20在间隔壁14a上通过组装螺丝18被固定,间隔壁14a设置有母螺部14b,母螺部14b设置于铰链盒14内。
[0141]接着说明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的详细构成,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由连结元件20、锁定元件21、滑动导引元件22、一对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所构成。连结元件20的侧面大略呈现葫芦瓢箪形且具有第一轴承部20a、第二轴承部20b及连结部20c,第一轴承部20a与第二轴承部20b的上部和下部为略圆盘状,连结部20c用以连结第一轴承部20a与第二轴承部20b之间。第一轴承部20a和第二轴承部20b上分别还设置有剖面为圆形的第一轴承孔20k与第二轴承孔20m,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变形轴部IOf和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分别插入贯通第一轴承孔20k与第二轴承孔20m且可自由转动地轴枢承受。连结部20c设置有突起部20d,突起部20d设置有母螺部20e并经由组装螺丝18往铰链盒14的间隔壁14a组装。另外,连结部20c被嵌入锁定元件21的卡合用沟部21c内,用以允许锁定元件21做上下方向的滑动,其中锁定元件21的上部侧与下部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轮凸部21a与第二凸轮凸部21b。
[0142]滑动导引元件22与连结元件20同样地侧面大略呈现葫芦瓢箪形且具有第一轴承部22a、第二轴承部22b及连结部22c,第一轴承部22a与第二轴承部22b的上部和下部为略圆盘状,连结部22c用以连结第一轴承部22a与第二轴承部22b之间。第一轴承部22a和第二轴承部22b上分别还设置有第一轴承孔22d与第二轴承孔22e,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IOe和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分别插入贯通第一轴承孔22d与第二轴承孔22e且可自由转动地轴枢承受。连结部22c嵌入锁定元件21的另一个卡合用沟部21d中,用以允许锁定元件21在上下方向的滑动,第一轴承部22a与第二轴承部22b通过切削第一轴承孔22d和第二轴承孔22e的周围设置有第一止动部22f及第二止动部22g。[0143]而锁定凸轮元件为上下一对的构成,位于上侧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与位于下侧的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分别设置有变形插通孔23a、24a,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IOe和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分别插入贯通变形插通孔23a及24a,由此让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分别组装在被第一铰链杆10及第二铰链杆12,同时第一铰链杆10及第二铰链杆12亦限制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转动。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外围靠近轴方向的两端部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外围靠近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轮凹部23b及第二凸轮凹部24b,在组装成形时滑动导引元件22的位置会通过其转动角度设置有第一止动片23c及第二止动片24c,第一止动片23c与第二止动片24c靠接设置在滑动导引元件22的第一止动部22f和第二止动部22g。其中,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被夹置在连结元件20和滑动导引元件22之间,同时锁定元件21被夹设在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下侧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上侧的位置,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第一凸轮凹部23b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第二凸轮凹部24b经由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和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转动角度,与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及第二凸轮凸部21b相面对并嵌合。
[0144]接着说明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的详细构成,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由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a及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b所形成,在此针对两个部分同时做说明。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由摩擦片25、第一 A摩擦垫片26、第一 B摩擦垫片27、第二 A摩擦垫片28、第二 B摩擦垫片29、第一弹性手段32及第二弹性手段33所构成。摩擦片25的上部及下部分别具有第一轴承孔25a和第二轴承孔25b且设置在滑动导引元件22与凸缘部10d、12d之间,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IOe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分别可转动地插入贯通第一轴承孔25a和第二轴承孔25b。第一 A摩擦垫片26与第一 B摩擦垫片27介设在凸缘部10d、12d和摩擦片25之间并分别在轴心部的轴方向上设置有变形卡合孔26a、27a,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IOe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分别可转动地插入贯通变形卡合孔26a、27a,第一 A摩擦垫片26与第一 B摩擦垫片27的外围具有卡合片26b、27b,卡合片26b、27b卡合设置在凸缘部10d、12d的卡合凹部10c、12c。第二 A摩擦垫片28与第二 B摩擦垫片29介设在摩擦片25和滑动导引元件22之间,变形插通孔28a、29a分别设置在第二 A摩擦垫片28的中心部轴方向上与第二 B摩擦垫片29的中心部轴方向上,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IOe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分别插入贯通变形插通孔28a、29a。第一弹性手段32及第二弹性手段33 (待后续说明)经由滑动导引元件22将第一 A摩擦垫片26、第一 B摩擦垫片27、第二 A摩擦垫片28及第二 B摩擦垫片29往摩擦片25压接。
[0145]其次,说明吸附手段17的详细构成,吸附手段17由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吸附手段17a及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吸附手段17b所形成,在此针对两个部分同时做说明。吸附手段17由第一凸轮从动件30、第二凸轮从动件31、第一弹性手段32、第二弹性手段33、第一押制垫片34、第二押制垫片35、第一固着螺帽36以及第二固着螺帽37。第一凸轮从动件30的中心部轴方向上与第二凸轮从动件31的中心部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变形插通孔30a、31a,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变形轴部IOf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分别插入贯通并卡合变形插通孔30a、31a,一大一小的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30b与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30c分别设置于第一凸轮从动件30侧面的外侧和内侧,一大一小的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31b与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31c分别设置于第二凸轮从动件31侧面的外侧和内侧,一大一小的第一 A弯曲凸轮凹部20f与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20g分别设置在连结元件20的第一轴承部20a的侧面的外侧与内侧,一大一小的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20h与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20i分别设置在连结元件20的第二轴承部20b的侧面的外侧与内侧,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30b、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30c、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31b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31c分别与第一 A弯曲凸轮凹部20f、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20g、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20h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20i相面对。第一弹性手段32与第二弹性手段33分别与第一凸轮从动件30和第二凸轮从动件31接触,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变形轴部IOf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分别插入贯通设置在第一弹性手段32的中心部轴方向的插通孔32b和设置在第二弹性手段33的中心部轴方向的插通孔33b,第一弹性手段32与第二弹性手段33分别由复数个盘状弹簧32a、32a……及33a、33a……所构成。第一押制垫片34与第二押制垫片35分别与第一弹性手段32和第二弹性手段33接触,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变形轴部IOf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分别插入贯通设置在第一押制垫片34的中心部轴方向的变形插通孔34a和设置在第二押制垫片35的中心部轴方向的变形插通孔35a。第一固着螺帽36与第二固着螺帽37分别螺固在第一公螺部IOh和第二公螺部12h,第一公螺部IOh和第二公螺部12h分别设置在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变形轴部IOf的自由端侧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的自由端侧。
[0146]止动手段19由第一铰链杆10侧的第一止动手段19a与第二铰链杆12侧的第二止动手段1%所形成,在此同时针对两个止动手段一起说明。更详细地说,止动手段19由第一止动片23c、第二止动片24c、第一止动部22f以及第二止动部22g所构成,第一止动片23c与第二止动片24c分别设置在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和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第一止动部22f与第二止动部22g分别设置在滑动导引元件22的第一轴承部22a和第二轴承部22b,止动手段19经由前述的构成,用以限制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闭合位置与完全开启位置(总和180度)。
[0147]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双轴铰链4的动作方式。首先,在图1 (b)所示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闭合的状态下,如图4和图8所示,第一组装板11与第二组装板13朝向相同方向,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第一凸轮凹部23b则位于上侧位置且其外围靠接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第二凸轮凹部24b与锁定元件21的第二凸轮凸部21b呈嵌合状态,在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的闭合状态下,第一铰链杆10为可转动,而第二铰链杆12为不可转动。由此,当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为闭合状态时,通过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可仅让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做开阖。
[0148]在此,当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开启时,第一铰链杆10将跟着转动,位于锁定元件21上侧的第一凸轮凸部21a将与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外围靠接使第二壳体3开启,换句话说,第二壳体3进行开阖操作时,经由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无法使第一壳体2连同第二铰链杆12转动。接着将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继续开启时,首先第一吸附手段17a的第一凸轮从动件30的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30b及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30c会受到设置在连结元件20的第一 A弯曲凸轮凹部20f及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20g脱离时的抵抗,但因为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30b及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30c脱离第一 A弯曲凸轮凹部20f及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20g,让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开启,此时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a上部的第一 A摩擦垫片26与摩擦片25之间,以及同样位于上部的第二 A摩擦垫片28与摩擦片25之间会产生摩擦力矩,从而第二壳体3可相对于第一壳体2做任意位置静止的开启,亦即,能使第二壳体3以任意的开启角度相对于第一壳体2做静止保持。另外,此时所发生的摩擦力矩由吸附手段17的第一吸附手段17a所产生,然而这仅为辅助,真正的主要摩擦力矩来源是由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a所产生。
[0149]如此一来,把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做任意位置静止的开启动作时,当开启至180度,也就是如图5、图7、图15及图16所示,由于第一止动手段19a的第一锁定凸轮兀件23的第一止动片23c与滑动导引兀件22的第一止动部22f靠接,使第一铰链杆10的转动受到限制,因此第二壳体3的开启会在相对于第一壳体2被开启至180度的地方停止。此时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第一凸轮凹部23b会如图9所示,转动180度后来到锁定元件
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的位置,由于两者之间会产生间隙a,因此能允许第一壳体2的转动(开阖)。
[0150]同样地,从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的180度开启位置做闭合动作无疑地也不会有任何问题。详细地来说,当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往闭合方向转动,和第一铰链杆10 —同转动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第一凸轮凹部23b与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之间因为仍存在有间隙a,所以第二壳体3可以相对于第一壳体2进行闭合。而实际将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往闭合方向转动,由于第一锁定凸轮兀件23的外围与第一凸轮凸部21a靠接,锁定元件21的第二凸轮凸部21b将和固定在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第二凸轮凹部24b保持嵌合状态,即使在第二壳体3进行闭合操作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限制第一壳体2的转动。
[0151]通过上述构成,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在O度至180度之间可做自由的开阖,这期间经由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能保持对第一壳体2转动的限制。
[0152]第一壳体2在和图1 (b)所示的第二壳体3之间呈闭合状态时,上述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外围因为和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靠接,故无法进行开阖操作,当第二壳体3被开启180度后,才能对开启的第二壳体3往开启的相反方向做180度的转动。也就是说,将第二壳体3转动180度,如图9所示,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第一凸轮凹部23b在转动180度后会与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相面对,并在两者之间产生间隙a,让组装在第二铰链杆12且转动受到限制的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变为可转动,在第一壳体2转动时,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外围由于和锁定元件21的第二凸轮凸部21b靠接,使第二壳体3无法进行闭合操作。
[0153]此时若将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往不同于第二壳体3操作时的方向转动,第二铰链杆12将跟着转动,位于锁定元件21下侧的第二凸轮凸部21b将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外围靠接使第一壳体2开启,换句话说,第一壳体2进行开阖操作时,经由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第二壳体3将无法往闭合方向转动。当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继续转动时,首先第二吸附手段17b的第二凸轮从动件31的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31b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31c会受到设置在连结元件20的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20h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20i脱离时的抵抗,但因为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31b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31c脱离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20h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20i,让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转动,此时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b下部的第二 B摩擦垫片29与摩擦片25之间,以及同样位于下部的第一 B摩擦垫片27与摩擦片25之间会产生摩擦力矩,从而第一壳体2能相对于第二壳体3做任意位置静止的转动,亦即,能使第一壳体2以任意的转动(开阖)角度相对于第二壳体3做静止保持。另外,此时所发生的摩擦力矩由吸附手段17的第二吸附手段17b所产生,然而这仅为辅助,真正的主要摩擦力矩来源是由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的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b所产生。
[0154]如此一来,当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往不同于第二壳体3的开启方向做任意位置静止的转动时,在转动180度后,如图7、图13及图16中所示,构成第二止动手段19b的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第二止动片24c会靠接滑动导引元件22的第二止动部22g,由此限制第二铰链杆12的转动,让第一壳体2在相对于第二壳体3开启至180度后停止。在此状态下,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恰好成为彼此重迭合的状态。
[0155]同样地,将第一壳体2从相对于第二壳体3的180度开启位置回复至初始位置也没有任何问题。详细地来说,如图10中所示状态,当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往闭合方向转动,和第二铰链杆12 —同转动的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4的外围将与锁定元件21的第二凸轮凸部21b靠接,使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将和固定在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第一凸轮凹部23b保持嵌合状态,从而能让第一壳体2往初始位置转动。此时第二壳体3因为固定在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锁定凸轮元件23的第一凸轮凹部23b仍与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保持嵌合状态,使得第二壳体3的开阖操作持续受到限制。
[0156]如同上述内容,在第二壳体3被开启在180度的状态下,可相对于第二壳体3在O度至180度之间做自由地开阖,这期间第二壳体3的开阖操作持续受到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的限制。详细地说,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2通过选择转动限制手段15选择性地被开阖,当其中之一进行开阖操作时其中另一方的开阖操作就受到限制。
[0157]实施例2
[0158]在实施例1中所说明的
【发明内容】
,其主要精神构成为: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彼此重合的闭合状态下,仅能将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做开阖,在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开启时,在此开阖操作下无法将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做开阖(或者转动)。以及,第一壳体2在第二壳体3相对于其开启至180度后,可将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做开阖操作(或者转动),而在此开阖操作下无法使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开阖。
[0159]相对于此,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实施例2的双轴铰链,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彼此重合的闭合状态下,能让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进行开阖操作,当其中之一的壳体相对于其中另一个壳体行开阖操作时,其中的另一个壳体即无法进行开阖操作,更进一步,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皆到达预设的开启角度(或者转动角度)时,同样能使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进行开阖操作,当其中之一的壳体做开阖操作时,其中的另一个壳体亦无法做开阖操作。
[0160]换句话说,根据图20至图22所示,实施例2的双轴铰链40在其第一锁定凸轮元件41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42的外围以180度间隔依序设置有第一 A凸轮凹部41b、第一B凸轮凹部41c、第二 A凸轮凹部42b以及第二 B凸轮凹部42c,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变形轴部IOf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分别插入贯通并卡合变形插通孔41a、42a。另外,相同的兀件符号代表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兀件。
[0161]由此,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皆呈闭合的状态下(附图中未示),如图20所示,由于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与第二凸轮凸部21b分别和第一锁定凸轮元件41的第一 B凸轮凹部41c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42的第二 A凸轮凹部42b相面对,因此产生间隙b,使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皆可转动,让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皆能进行开阖操作。
[0162]另一方面,不论是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哪个进行开阖操作,伴随转动中的壳体的第一铰链杆10或第二铰链杆12的转动动作,让第一锁定凸轮元件41或第二锁定凸轮元件42也同时转动,通过前述的转动动作,使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或第二凸轮凸部21b接触第一锁定凸轮元件41或第二锁定凸轮元件42其中之一的外围,从而限制另一方的转动。
[0163]图21是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呈180度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在此状态下,可将第二壳体3往闭合方向转动以回复至初始位置,同时在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呈180度的开启状态下,也能将第一壳体2相对于第二壳体3往相反的方向转动。理所当然地,在前述的状态下,不论是第一壳体2或第二壳体3哪个进行转动,都会限制另一方的转动。
[0164]接着,如图22所示,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皆呈180度的开启状态时,由于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和第二凸轮凸部21b分别与第一锁定凸轮元件41的第一 B凸轮凹部41c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42的第二 B凸轮凹部42c相互面对,使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皆能转动,因而不论是第一壳体2或第二壳体3皆能进行开阖操作。另一方面,无论是第一壳体2或第二壳体3哪个在进行开阖操作,如同前述,第一锁定凸轮元件41的外围与第二锁定凸轮元件42的外围因为靠接锁定元件21的第一凸轮凸部21a和第二凸轮凸部21b的其中之一,所以同样可以限制另一壳体的开阖操作。
[0165]经由本发明的构成,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下,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开阖操作皆能产生一定的规则性,故而达成本发明目的。另外,上述内容仅为其中一个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凸轮凹部23b与第二凸轮凹部24b的设置位置可以是在第一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23、24外围上的任意位置。
[0166]再者,从上述内容中可知,本发明的双轴铰链4、40能分别通过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分别将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交互地转动180度,合计做360度的开阖操作,其中开阖角度的大小并非为限制。
[0167]其次,使用本发明的笔记型计算机除了能在通常的使用方式下使用外,更进一步还能使其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往相同方向弯折使两壳体呈L形状的开启、山脉型状的开启或者是重迭形成平板状地开启,让第二壳体面对操作者以做为平板计算机使用等。
[0168]本发明除了如上所详述的内容外,还例如可将第一及第二弹性手段32、33与摩擦力矩产生手段16及吸附手段17两个机构一同作用,以提升整体性能效率,同时,让锁定元件与锁定凸轮元件使用与第一及第二弹性手段相同的外形,由此有助于改变吸附手段的凸轮形状为任意形状,简化凸轮的设计,因而第二壳体3在相对于第一壳体2的部分特定开启角度上也不会产生不稳定的摇晃,使第二壳体3在特定开启角度上具有吸附机能。
[0169]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设置于连结元件20的第一 A弯曲凸轮凹部20f、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20g、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20h以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20i,还有设置在第一凸轮从动件30和第二凸轮从动件31的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30b、第一B弯曲凸轮凸部30c、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31b以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31c,这些凸轮凸部与凹部可以改变其形态为在连结元件20、第一凸轮从动件30及第二凸轮从动件31的轴心部往外围方向呈放射状的设置。另外,由盘状弹簧所形成的第一及第二弹性手段32、33可以使用弹簧垫片、压缩线圈弹簧或具有弹性的橡胶类的合成树脂制品等取代,而第一及第二固着螺帽36、37可以改由通过紧固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的端部来取代。更进一步,经由改变第一凸轮凹部及第二凸轮凹部的设置位置,能使第一壳体的开阖顺序提前于第二壳体。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即使不设置铰链盒14,对于双轴铰链4、5、40的机能虽然不会有任何影响,然此铰链盒的设置可避免双轴铰链往终端装置组装时选择转动限制手段、摩擦力矩产生手段、吸附手段等机构露出在外,具有保持外观整齐美观的优点。
[0170] 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通过以上的构成,特别适用在笔记型计算机等终端装置中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地开阖180度以上的场合,优选适用在笔记型计算机同时作为平板计算机使用的产品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 组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铰链杆与组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铰链杆通过连结元件连结且相互转动地设置,在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之间设置有选择转动限制手段,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呈闭合状态时,允许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的转动,而在该第一壳体和该第二壳体做相对地开阖操作时,当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的其中之一转动时,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限制其中另一个的转动。
2.一种双轴铰链,其特征在于: 组装在第一壳体的第一铰链杆与组装在第二壳体的第二铰链杆通过连结元件连结且相互转动地设置,在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之间设置有选择转动限制手段,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呈闭合状态时,允许该第二铰链杆转动使该第二壳体能进行开阖操作,当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被开启至预设的开启角度时,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允许该第一铰链杆转动使该第一壳体能进行开阖操作。
3.一种双轴铰链,其包含: 第一铰链杆,其组装于第一壳体; 第二铰链杆,其组装于第二壳体; 连结元件,其转动地连结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往相同方向插入贯通该连结元件; 滑动导引元件,其相对于该连结元件设置,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转动地插入贯通该滑动导引元件; 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其选择性地控制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的转动,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设置于该滑动导引元件和该连结元件之间; 摩擦力矩产生手段,其设置于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其中一侧; 吸附手段,其设置于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的其中另一侧;以及 止动手段,其用以限制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的转动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在该连结元件和该滑动导引元件之间,由锁定元件、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以及第二锁定凸轮元件所构成,该锁定元件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具有第一凸轮凸部和第二凸轮凸部,该上部与该下部在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之间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该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与该第二锁定凸轮元件夹置该锁定元件,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分别插入并贯通卡合该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与该第二锁定凸轮元件,该第一锁定凸轮元件与该第二锁定凸轮元件分别还具有第一凸轮凹部和第二凸轮凹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摩擦力矩产生手段包含摩擦片、第一A摩擦垫片、第一 B摩擦垫片、第二 A摩擦垫片以及第二 B摩擦垫片,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分别在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与该第一铰链杆的凸缘部之间以及在该选择转动限制手段与该第二铰链杆的凸缘部之间转动地插入贯通该摩擦片,该第一 A摩擦垫片、该第一 B摩擦垫片、该第二A摩擦垫片以及该第二B摩擦垫片的转动受到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限制,该第一 A摩擦垫片与该第二 A摩擦垫片设置于该摩擦片的两个侧面的上侧,该第一 B摩擦垫片与该第二 B摩擦垫片设置于该摩擦片的两个侧面的下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吸附手段包含第一A弯曲凸轮凸部、第一B弯曲凸轮凸部、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第一弹性手段以及第二弹性手段,该第一A弯曲凸轮凸部与该第一B弯曲凸轮凸部使该第一铰链杆和第一A弯曲凸轮凹部及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对向设置,该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与该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使该第二铰链杆和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对向设置,该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和该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设置于第一凸轮从动件,该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和该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设置于第二凸轮从动件,位于上方的该第一凸轮从动件与位于下方的该第二凸轮从动件为成对并分别在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的轴方向上为可移动地设置,且该第一凸轮从动件与该第二凸轮从动件的转动受到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限制,该第一弹性手段和该第二弹性手段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吸附手段包含第一A弯曲凸轮凸部、第一B弯曲凸轮凸部、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第一弹性手段以及第二弹性手段,该第一A弯曲凸轮凸部与该第一B弯曲凸轮凸部使该第一铰链杆和第一A弯曲凸轮凹部及第一 B弯曲凸轮凹部对向设置,该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与该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使该第二铰链杆和第二 A弯曲凸轮凹部及第二 B弯曲凸轮凹部对向设置,该第一 A弯曲凸轮凸部和该第一 B弯曲凸轮凸部设置于第一凸轮从动件,该第二 A弯曲凸轮凸部和该第二 B弯曲凸轮凸部设置于第二凸轮从动件,位于上方的该第一凸轮从动件与位于下方的该第二凸轮从动件为成对并分别 在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的轴方向上为可移动地设置,且该第一凸轮从动件与该第二凸轮从动件的转动受到该第一铰链杆和该第二铰链杆限制,该第一弹性手段和该第二弹性手段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止动手段包含第一止动片、第二止动片、第一止动部以及第二止动部,该第一止动片和该第二止动片分别设置在该第一锁定凸轮元件和该第二锁定凸轮元件的外围,该第一止动部和该第二止动部设置在该滑动导引元件。
9.一种终端装置,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双轴铰链。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455101SQ201310203179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仓持龙太 申请人: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