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505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控面板通过测定在触控面板的表面与手指等操作物体接触时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点。特别是投影型的触控面板具有以与x方向和y方向交叉的方式排列的多个电极。多个电极包含例如透明导电膜。通过使用上述电极来测定静电容量的变化,能够确定检测点的坐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触控面板传感器60具有第1透明导电图案61和第2透明导电图案62、以及与它们电连接的第1取出导电图案63和第2取出导电图案64。第1透明导电图案61和第2透明导电图案62形成于显示区域t0,第1取出导电图案63和第2取出导电图案64形成于周围的配线区域t1。另外,触控面板传感器60具有与第1取出导电图案63和第2取出导电图案64连接的第1端子部65和第2端子部6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356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触控面板传感器60进一步具有第1屏蔽图案71和第2屏蔽图案72。第1屏蔽图案71对应于第2取出导电图案64而形成。由此,向第2取出导电图案64的噪音传递被降低。另外,第2屏蔽图案72对应于第1取出导电图案63而形成。由此,向第1取出导电图案63的噪音传递被降低。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就上述结构而言,由于在使用环境下产生的电磁波,在触控面板中会发生产生作为噪音的峰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追寻上述现象的原因的同时,重新设计了其解决手段。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设有与配线图案对应的屏蔽层的触控面板中,抑制起因于电磁波的噪音现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下,作为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说明多个方式。这些方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一个观点涉及的触控面板具备基材、多个第1检测电极、多个第1配线、多个第2检测电极、多个第2配线、和屏蔽层。

多个第1检测电极形成在基材上,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多个第1配线形成在基材上,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连接。

多个第2检测电极以与多个第1检测电极交叉的方式形成。

多个第2配线与多个第2检测电极连接。

屏蔽层形成在基材上,以在平面视图中与多个第2配线重叠的方式配置。为了相对于特定范围内的多个频率不产生共振现象,屏蔽层以不包含成为各频率的λ/n(n=2,4,6,…)的长度的方式设定了长度范围。另外,屏蔽层在平面视图中与多个第2配线重叠是指,至少两者的一部分彼此重叠的状态。

该触控面板中,由于屏蔽层的长度满足上述条件,因此,屏蔽层难以相对于电磁波共振。因此,在第1配线难以产生噪音。

屏蔽层可以具有第1屏蔽层和与第1屏蔽层绝缘的第2屏蔽层。该情况下,第1屏蔽层和第2屏蔽层以不包含成为各频率的λ/n(n=2,4,6,…)的长度的方式设定了长度范围。

该触控面板中,制作第1屏蔽层和第2屏蔽层时,通过例如丝网印刷一次性形成整体后,将两者断开,从而可得到第1屏蔽层和第2屏蔽层。

屏蔽层可以以包围第1检测电极和多个第1配线的方式配置于第1基材的周边部。

屏蔽层以包围第1检测电极和第1配线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若是以往的话,有时由于屏蔽层中的共振而在第1配线产生噪音,其原因推定为,屏蔽层与第1配线相对的部分彼此的距离短且相对部分的长度长。因此,该触控面板中,通过使屏蔽层的长度满足上述条件,从而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触控面板中,屏蔽层难以相对于电磁波共振。其结果是,在第1配线难以产生噪音。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触控面板中,能够抑制起因于电磁波的噪音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触控面板的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电极图案的关系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1电极图案和第2电极图案的关系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1具备覆盖构件3和贴附于覆盖构件3的背面侧的膜传感器5。

作为覆盖构件3的材料,需要透明性高且不会因施加的冲击而破损,例如,可列举玻璃板、树脂板等。作为玻璃板的材料,优选化学强化玻璃,作为树脂板的材料,优选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等。

在对如上所述的覆盖构件3贴附膜传感器5时,使用第1光学用透明粘结材料(opticalclearadhesive:oca)7。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在覆盖构件3的背面设置光学用透明粘结材料7。作为光学用透明粘结材料7,有丙烯酸系和橡胶系等,但从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系。

膜传感器5具有第1基材膜11(基材的一例)、第2基材膜13、多个第1透明电极15(第1检测电极的一例)、多个第2透明电极17(第2检测电极的一例)、多个第1引出配线19(第1配线的一例)、和多个第2引出配线21(第2配线的一例)作为基本结构。该实施方式中,膜传感器5采用了相互静电容量方式,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是配置为矩阵状的带状电极。

第1基材膜11和第2基材膜13在上下方向上并排配置。

该实施方式中,第1基材膜11在下方,第2基材膜13在上方。

第1基材膜11和第2基材膜13通过第2光学用透明粘结材料9被相互粘接。

多个第1透明电极15并排设置在第1基材膜11上。多个第1透明电极15是形成在第1基材膜11上、在y方向上延伸且在x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排列的电极。

多个第2透明电极17形成在第2基材膜13上。多个第2透明电极17以与多个第1透明电极15交叉的方式(优选以正交的方式)形成。第2透明电极17是在x方向上延伸且在y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排列的电极。

另外,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不限定于直线形状,例如,可以是波形状,也可以是粗细程度在中途改变的形状。

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在触控面板1中构成作为感知静电容量变化的传感电极而发挥功能的部分(感知部)。也就是说,若使指尖与触控面板1接触,则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之间的相互静电容量变化,基于该变化量,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检测控制部的检测电路演算出指尖的位置。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第1透明电极15设有3个,第2透明电极17设有6个,但其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为多个即可。

多个第1引出配线19形成在第1基材膜11上。多个第1引出配线19与多个第1透明电极15连接。多个第1引出配线19在第1基材膜11上在外框的非显示区域内延伸。多个第1引出配线19延伸直至连接端子25。该实施方式中,第1引出配线19从第1透明电极15的y方向单侧端延伸至第1基材膜11的端缘,其长度较短。但是,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连接端子25在x方向单侧偏离地配置,因此相对于连接端子25从x方向的最远侧延伸的第1引出配线19具有较长且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1部分19a、以及从其开始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2部分19b。

多个第2引出配线21形成在第2基材膜13上。多个第2引出配线21分别与第2透明电极17连接。多个第2引出配线21延伸直至连接端子27。该实施方式中,第2引出配线21从第2透明电极17的x方向两端交替引出,进一步在y方向上延伸,延伸至第1基材膜11的端缘,其长度较长。

另外,连接端子25和连接端子27分别配置于第1基材膜11和第2基材膜13的延出部41。连接端子25和连接端子27上连接有柔性印刷配线基板(图中未示出),与图中未示出的检测控制部的检测电路电连接。

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以在平面视图时形成格子的方式配置。例如,第1透明电极15作为发信侧的电极发挥功能,第2透明电极17作为收信侧的电极发挥功能。如果使用者的手指等不隔着覆盖膜传感器5的覆盖构件3接触或不接近,则形成有电力线从发信侧的第1透明电极15朝向第2透明电极17的电场。如果使用者的手指等隔着覆盖膜传感器5的覆盖构件3而接触或接近,则电力线的一部分在第2透明电极17的周围环绕而被手指等吸收。其结果是,相互静电容量发生变化,可将发生了该变化的坐标作为检测点来检测。检测控制部的检测电路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静电容量变化量,能够以作为特定值的x坐标值和y坐标值的组的方式,取得在透视区域内的何处进行了接触。

作为第1基材膜11和第2基材膜13的材料,可使用具有透明性的聚酯(pet)、聚酰亚胺(pi)、聚醚砜(pes)、聚醚醚酮(peek)、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酰胺(pa)、聚丙烯酸(pac)、降冰片烯系的热塑性透明树脂等的膜、或它们的层叠体等。也可以利用环烯烃聚合物(cop)。

第1基材膜11和第2基材膜13的厚度通常以各膜的单独厚度计为20μm以上,膜传感器5中使用的各膜的合计厚度为500μm以下。这是因为,若单独厚度小于20μm,则膜制造时的操作困难,若合计厚度超过500μm,则透光性下降。

作为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的材料,优选表现出80%以上的光线透过率(透光性)和数mω至数百ω的表面电阻值(导电性),例如,可以由氧化铟、氧化锡、铟锡氧化物(ito)、锡锑酸等金属氧化物、金、银、铜、铂、钯、铝、铑等金属等进行成膜。作为由这些材料构成的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的形成方法,有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离子镀法等pvd法、或cvd法、涂布法等形成透明导电膜后进行蚀刻从而图案化的方法、印刷法等。

第1引出配线19和第2引出配线21通常通过丝网印刷形成,但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第1引出配线19和第2引出配线21的材料,一般使用银糊或铜糊、银和碳等,但只要是将体积电阻保持为一定的稳定的材料,也可以选定其他材料。

另外,第1引出配线19和第2引出配线21可以由2层结构构成,该2层结构包含由与第1透明电极15和第2透明电极17相同的材料构成的透明导电层、以及层叠于该透明导电层上的金属层。作为金属层的材料,可列举铝、镍、铜、银、锡等。作为第1引出配线19和第2引出配线21的形成方法,有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离子镀法等pvd法、或cvd法、涂布法等层叠形成透明导电膜和金属膜后进行蚀刻从而图案化的方法。

触控面板1进一步具有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作为屏蔽层的一例。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形成在第1基材膜11上。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以在平面视图中与多个第2引出配线21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外,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在平面视图中与多个第2引出配线21重叠是指,至少两者的一部分彼此重叠的状态,该实施方式中,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大致全面地覆盖多个第2引出配线21。

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分别在一端与接地线连接。

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可以使用将由与第1透明电极15同样的材料构成的透明导电膜整面地形成或以网眼状形成的屏蔽层。

第1屏蔽层31a延伸至第1基材膜11的第1角落(图2的右下)、第2角落(图3的右上)、第3角落(图2的左上)、第4角落(图2的左下),第1角落附近的一端与接地线连接。

第2屏蔽层31b从第1屏蔽层31a的前端附近(即第1基材膜11的第4角落的附近)开始在x方向上延伸。因此,第2屏蔽层31b靠近图最左侧的第1引出配线19的第1部分19a和第2部分19b。在第2屏蔽层31b与第1屏蔽层31a之间确保有间隙31c,也就是说两者被绝缘。

制作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时,通过例如丝网印刷一次性形成整体后,将两者断开,从而能够得到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

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满足下述长度条件。

为了相对于特定范围内的多个频率不产生共振现象,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以不包含成为各频率的λ/n(n=2,4,6,…)的长度的方式设定了长度范围。

例如,f=c/λ,

c:电波的速度3×10^8m

λ:波长=n×长度

n=2,4,6,,,

作为成为对象的频率带的一例,有temcell(横电磁波传输室)法中的100mhz~400mhz。temcell试验是车载电子设备试验之一,是针对广播/tv播放、无线电收发机、和非职业收音机等的无线电波的抗扰性试验。temcell试验中,向temcell内发射假定的电波,确认车载商品是否不受影响。

将100mhz~400mhz代入上述式,可知:1/4λ(n=4)的情况下,

3×10^8/100×10^6/4=750mm

3×10^8/400×10^6/4=187.5mm,

优选屏蔽层避开187.5mm~750mm的长度范围。

因此,例如,第1屏蔽层31a优选超过750mm,第2屏蔽层31b优选小于187.5mm。另外,关于屏蔽层的共振,屏蔽层的长度越短,磁导率也越有效,因此第2屏蔽层31b优选小于100mm。

该触控面板1中,由于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的长度满足上述条件,因此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难以相对于电磁波共振。因此,在多个第1引出配线19难以产生噪音。

另外,上述的频率和屏蔽层的长度是例示,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

触控面板1进一步具有第3屏蔽层33。第3屏蔽层33形成在第2基材膜13上。第3屏蔽层33以在平面视图中与多个第1引出配线19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外,第3屏蔽层33在平面视图中与多个第1引出配线19重叠是指,至少两者的一部分彼此重叠的状态,该实施方式中,第3屏蔽层33大致全面地覆盖多个第1引出配线19。另外,第3屏蔽层33是从感知部开始仅在y方向单侧的一部分形成的小区域。

第3屏蔽层33与接地线连接。

第3屏蔽层33可以使用将由与第2透明电极17同样的材料构成的透明导电膜整面地形成或以网眼状形成的屏蔽层。

如上所述,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以包围第1透明电极15和多个第1引出配线19的方式配置于第1基材膜11的周边部。若是以往的话,如果屏蔽层不满足上述长度条件,则有时由于屏蔽层中的共振而在第1引出配线19产生噪音,其原因推定为,相当于第2屏蔽层31b的部分与第1引出配线19的第1部分19a和第2部分19b彼此之间的距离短且相对长度长。因此,该触控面板1中,通过以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的长度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设定,防止了以往的情况中产生的屏蔽层的共振。

2.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特别是本说明书中所写的多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基材膜11上形成了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屏蔽层可以为单层、或3层以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在第1基材膜11的第4角落附近被切断,但切断位置和切断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通过切断而被分离,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上述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可以通过例如丝网印刷以相互不结合的方式进行图案化。

上述第1屏蔽层31a和第2屏蔽层31b形成在第1基材膜上,但也可以形成在第2基材膜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采用了相互静电容量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触控面板也可以采用以菱形的透明电极彼此铺满的方式设置的自静电容量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25在x方向单侧偏离地配置,但连接端子25也可以配置于x方向中央部分。

上述实施方式中,两种透明电极分别设于第1基材膜和第2基材膜的同侧的层上,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例如,两种透明电极也可以分别设于第1基材膜和第2基材膜的相反侧的面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两种透明电极分别设于2张基材膜上,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例如,两种透明电极也可以设于1张基材膜的单面或两面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基材膜和第2基材膜被直接粘接,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将1层或多层基材膜配置于第1基材膜与第2基材膜之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广泛适用于触控面板。

符号说明

1:触控面板

5:膜传感器

11:第1基材膜

13:第2基材膜

15:第1透明电极

17:第2透明电极

19:第1引出配线

21:第2引出配线

31a:第1屏蔽层

31b:第2屏蔽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