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553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搜索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搜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搜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预测性灾难的频发,尤其是如地震、海啸、或泥石流等大型自然灾难的发生,一些搜索方法随之产生。

但目前的搜索方法中,主要还是通过人为划分搜索区域进行搜索任务,其分配给每个人的搜索区域固定,并在搜索期间只能通过接打电话或对讲设备获知搜索队员的位置。

现有技术中的搜索方法,由于分配给每个人的搜索区域固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搜索任务进行动态规划,导致搜索效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行之有效的搜索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搜索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搜索方法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搜索任务进行动态规划,导致搜索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搜索方法,包括:

获取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

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

依次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所述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所述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搜索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

转化模块,用于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

操作模块,用于依次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所述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所述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搜索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将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依次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由于能够实时获取每个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所以能够实时对搜索策略进行调整,实现了对搜索任务的动态规划,提高了搜索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搜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搜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搜索方法中步骤203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搜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搜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搜索装置,该搜索装置可以位于本地终端的应用,或者还可以为位于本地终端的应用中的插件或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功能单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特别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应用可以是安装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nativeApp),或者还可以是终端上的浏览器的一个网页程序(webApp),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

本实施例中,可同时容纳多个搜索任务,即可预先设置每个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几个搜索任务可并行进行。但每个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之间互不影响。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搜索策略包括:搜索周期、搜索任务信息、搜索目标信息、搜索区域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

其中,将搜索时间分为几个等同的搜索时间,该等同的搜索时间为搜索周期。搜索任务信息为:在搜索时间内对预设搜索区域进行搜索,找到搜索目标。搜索目标信息可以包括:搜索目标个数、搜索目标的类型、搜索目标的特征等。搜索区域信息可以包括:搜索区域的类型、搜索区域的位置信息、面积信息、包括的子区域个数等。搜索队伍信息可以包括:搜索队伍的编号、搜索队伍的成员组成,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优先级等。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包括:搜索区域中具有搜索队伍的个数,每个搜索队伍中队员的个数,每个搜索队伍中每个搜索队员划分的搜索区域的位置信息、面积信息等。

举例说明一个搜索策略为:在2016年3月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整个区域对犯罪分子张某进行搜索,将海淀区分为三个搜索区域,每个搜索区域由五个搜索子区域构成。其中,共有三个搜索队伍,每个搜索队伍由五人组成,第一搜索队伍对第一搜索区域进行搜索,第二搜索队伍对第二搜索区域进行搜索,第三搜索队伍对第三搜索区域进行搜索,每个搜索队员负责对应搜索区域的一个搜索子区域。

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中,为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员分配搜索任务时,可根据搜索队员的属性,如某领域经验值进行分类排序,将与搜索队员的相匹配的搜索区域分配给对应的搜索队员。本实施例中,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目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搜索目标为多个时,向每个搜索队员分配搜索目标时,可同时搜索多个搜索目标,也可按搜索队伍或搜索区域分配不同的搜索目标,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总领队可通过移动终端输入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也可直接在搜索装置中输入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步骤102,将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本实施实例中,将搜索策略中的搜索周期、搜索任务信息、搜索目标信息、搜索区域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设置到搜索区域的地图中,将搜索策略转换为适合查看的搜索视图。在搜索视图中可以以更形象的图标、文字等表示搜索任务信息、搜索目标信息、搜索区域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也可以为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已搜索区域和未搜索区域、重点搜索区域和一般区域等。

本实施例中,将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后,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均能够查看自身搜索区域的详细信息,也能获知其他搜索队员对应的搜索区域的信息。

步骤103,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在搜索装置中设置GPS模块,以定位移动终端的位置,通过定位移动终端的位置定位对应的搜索队员的位置。也可采用其他定位方式定位移动终端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后,以移动终端的位置为中心,将预设半径内的区域设定为已搜索区域,将每次获得的已搜索区域进行累加,则获得每个搜索队员当前总共搜索的区域。在获取到每个搜索队伍中每个搜索队员的已搜索区域后,通过计算已搜索区域和分配搜索区域的比值,确定每个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搜索进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搜索区域的类型设置预设半径,如搜索区域为平原,搜索队员的可见视野较宽,预设半径设置为较大的值,如可以为50米。搜索区域为城镇,建筑物非常密集,搜索队员的可见视野较窄,预设半径设置为较小的值,如可以为5米等。

本实施例中,若该时刻获取的搜索队员已搜索的区域遇到所属搜索队伍的搜索区域的边缘、或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区域边缘时,取其中最小范围为已搜索区域;若该时刻获取的搜索队员已搜索的区域遇到搜索队伍内其他搜索队员已搜索区域时,按搜索队员搜索子区域边界划分各自已的搜索区域。

其中,搜索队伍内各搜索队员已搜索区域的合集组成该搜索队伍已搜索区域。通过计算搜索队伍的已搜索区域和分配搜索区域的比值,确定搜索队伍的搜索进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周期性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的时间不做限定,如可以预先设定为5分钟、10分钟等。

步骤104,依次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每次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后,根据每个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搜索情况,调整搜索策略,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原有未改变的信息以及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在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以显著图标或文字等方式显示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相关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员根据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继续进行搜索。

本实施例中,在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说明搜索策略的调整除了对搜索位置和搜索进度进行常规调整外,还会根据搜索情况,动态规划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

本实施例中,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后,均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即在到达当前搜索周期时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或者到达当前搜索周期时没有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或者并未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就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均可以停止搜索。

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方法,获取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将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依次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由于能够实时获取每个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所以能够实时对搜索策略进行调整,实现了对搜索任务的动态规划,提高了搜索的效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搜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搜索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一,为一更为优选地实施例,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获取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的实现方式和实施例一中步骤101的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202,将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搜索视图中包括下述信息:搜索周期、搜索任务信息、搜索目标信息、搜索区域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

步骤203,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根据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搜索方法中步骤203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203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执行。

步骤203a,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

步骤203b,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判断是否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若是,则执行步骤203c,若否,则执行步骤203d。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存在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偏离对应的搜索区域的情况、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在当前搜索周期前在对应的搜索区域内完成搜索任务的情况、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不能继续执行搜索任务的情况。

步骤203c,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偏离对应的搜索区域定义为第一搜索区域,发生偏移的搜索队伍和搜索队员分别定义为第一搜索队伍和第一搜索队员。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若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为有搜索队员偏离对应的搜索区域的情况,则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具体为:

判断偏移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确定偏移量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搜索区域对应的替代搜索队员,替代搜索队员为第二搜索队员,预设规则确定的第二搜索队员可以为最临近第一搜索队员的搜索队员,也可以为搜索效率相对较高的搜索队员,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确定第二搜索队员的未搜索区域,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二搜索队员未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二搜索队员未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可以为根据第一搜索队员和第二搜索队员的搜索效率确定未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如可以分配给第一搜索队员2/3的搜索任务,分配给第二搜索队员1/3的搜索任务。本实施例中对预设规则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若确定偏移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向第一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纠正搜索路线消息,纠正搜索路线消息中携带第一搜索队员的标识信息,以使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搜索队员根据该纠正搜索路线消息返回到原有的搜索区域继续进行搜索。

或者,若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为有搜索队伍偏离对应的搜索区域的情况,则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具体为:

判断偏移量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确定偏移量不小于预设阈值,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搜索区域对应的替代搜索队伍,替代搜索队伍为第二搜索队伍,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的第二搜索队伍可以为最临近第一搜索队伍的搜索队伍,也可以选出临近第一搜索区域最近的几个搜索队伍,称为第二候选搜索队伍,根据各第二候选搜索队伍和第一搜索队伍各搜索队员的位置,计算第二候选搜索队伍中各搜索队员距离第一搜索区域的位置偏移,各第二候选搜索队伍中各搜索队员的偏移量求和得出各第二候选搜索队伍对第一搜索区域偏移量,同理,计算出各第二候选搜索队伍相对于第一搜索队伍的偏移量,将第二候选搜索队伍相对于第一搜索队伍的偏移量与第二候选搜索队伍相对于第一搜索队伍的偏移量求和,和值最小的对应的第二候选搜索队伍成为第二搜索队员。也可采用其他预设规则确定第二搜索队伍,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再确定第一搜索区域的未搜索区域,根据第二搜索队伍中各搜索队员的搜索效率确定调整后的第二搜索队伍未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该未搜索区域包括第二搜索队伍原有的未搜索区域以及第一搜索区域的未搜索区域。同理,重新调整第一搜索队伍进入的搜索区域中未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确定偏移量小于预设阈值,则向第一搜索队伍的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纠正搜索路线消息,纠正搜索路线消息中携带第一搜索队伍中发生偏移的相关搜索队员的标识信息,以使第一搜索队伍的发生偏移的相关搜索队员根据该纠正搜索路线消息返回到原有的搜索区域继续进行搜索。

进一步地,若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为有搜索队员在当前搜索周期前在对应的搜索区域内完成搜索任务的情况,则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具体为:

获取在当前搜索周期前在对应的搜索区域内完成搜索任务的搜索队员,该搜索队员为第三搜索队员,第三搜索队员所在的搜索队伍为第三搜索队伍。并获取在第三搜索队伍中未完成搜索的临近搜索队员和临近搜索队员对应的未完成搜索的搜索区域,根据预设规则,调整临近搜索队员对应的未完成搜索的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可以为根据第三搜索队员和临近搜索队员的搜索效率以及第三搜索队员与临近搜索队员对应的未完成搜索的搜索区域的间距进行调整。如可以分配给第三搜索队员3/4的搜索任务,分配给临近搜索队员1/4的搜索任务。

或者,若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为有搜索队伍在当前搜索周期前在对应的搜索区域内完成搜索任务的情况,则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具体为:

获取在当前搜索周期前在对应的搜索区域内完成搜索任务的搜索队伍,该搜索队伍为第四搜索队伍。并按照预设规则获取未完成搜索的搜索队伍和对应的未完成搜索的搜索区域,预设条件可以为最临近第四搜索队伍的未完成搜索的搜索队伍。根据预设规则调整未完成搜索的搜索队伍对应的未完成搜索的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可以为第四搜索队伍和未完成搜索的搜索队伍的搜索效率以及第四搜索队伍与未完成搜索的搜索队伍对应的未完成搜索的搜索区域的间距等进行调整,也可根据其他预设规则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若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为有搜索队员不能继续执行搜索任务的情况,则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具体为:

搜索装置通过搜索队员的移动终端上报的不能继续搜索任务消息,取消该搜索队员的搜索。该取消搜索任务的搜索队员为第四搜索队员。根据预设规则确定该第四搜索队员未搜索区域的候选搜索队员。该候选搜索队员为第五搜索队员。预设规则可以为最临近第四搜索队员的该搜索队伍中的其他搜索队员,也可以为其他搜索队伍中的最临近第四搜索队员的搜索队员。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根据第四搜索队员未搜索区域和第五搜索队员的未完成搜索区域,调整第五搜索队员的人员分配信息,使第五搜索队员完成第四搜索队员未搜索区域和第五搜索队员的未完成搜索区域的搜索。

或者,若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为有搜索队伍不能继续执行搜索任务的情况,则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具体为:

搜索装置通过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长的移动终端上报的全队不能继续搜索任务消息,取消该搜索队伍的搜索。该取消搜索任务的搜索队伍为第五搜索队伍。根据预设规则确定该第五搜索队伍未搜索区域的候选搜索队伍。该候选搜索队员为第六搜索队伍。预设规则可以为最临近第五搜索队伍的其他搜索队伍,也可以为最临近第五搜索队伍未完成搜索区域的搜索队伍。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根据第五搜索队伍未搜索区域和第六搜索队伍的未完成搜索区域,调整第六搜索队伍的人员分配信息,使第六搜索队伍完成第五搜索队伍未搜索区域和第六搜索队伍的未完成搜索区域的搜索。

执行完步骤203c后,执行步骤203e。

步骤203d,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更新搜索视图,并将更新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若没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则只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更新搜索视图,将更新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员获知自身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也可以获知其他搜索队员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

步骤203e,根据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可动态调整未完成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根据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搜索进度信息,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

步骤203f,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携带相关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标识信息和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以使与标识信息对应的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员根据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进行搜索。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能够使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获知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在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携带相关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标识信息,能够根据相关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标识信息向相关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员发出提醒消息,以使相关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员根据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进行搜索。

步骤204,判断是否达到当前搜索周期,若是,则执行步骤205,若否,则执行步骤203。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于某些搜索任务为大型搜索任务,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搜索,所以判断是否达到当前搜索周期。

步骤205,判断是否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若是,则结束,若否,则执行步骤206。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若确定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则判断是否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若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则结束搜索,完成了整个搜索任务,若没有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则需要继续进行搜索。确定下一个当前搜索周期以及搜索策略。

步骤206,获取设置的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未完成的搜索区域,未搜索到的搜索目标,以及搜索队伍、搜索队员的配置,设置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

其中,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包括:搜索周期、未完成搜索任务信息、未完成搜索目标信息、未完成搜索区域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未完成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次搜索的时间,为当前搜索周期。

其中,搜索队伍信息可以为原有搜索队伍信息,也可以获取新的搜索队伍信息。

本实施例中,可由总领队通过移动终端对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进行设置,并发送给搜索装置。也可在搜索装置中直接设置,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步骤207,将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相应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将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中的搜索周期、未完成搜索任务信息、未完成搜索目标信息、未完成搜索区域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未完成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设置到搜索区域的地图中,将搜索策略转换为适合查看的搜索视图。在搜索视图中也可以具有已完成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区域,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已完成搜索区域和未完成搜索区域。在搜索视图中也可以以更形象的图标、文字等表示未完成搜索任务信息、未完成搜索目标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未完成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执行完步骤207后执行步骤203。即对剩余搜索任务也进行动态的搜索,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依次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是否达到当前搜索周期,若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则判断是否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若没有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则确定下一个当前搜索周期,获取设置的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将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相应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并继续展开第二次的搜索,并在第二次搜索时继续采用和第一次搜索相似的搜索方式,不仅能够实时对搜索策略进行调整,实现了对搜索任务的动态规划,提高了搜索的效率,而且能够使搜索具有继承性。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搜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1、转化模块42和操作模块43。

其中,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模块42,用于将预先设置的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获取模块41,还用于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操作模块43,用于依次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执行以下操作直到达到当前搜索周期和/或确定搜索到全部的搜索目标为止: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调整后的搜索策略中包括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为一更为优选的实施例,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装置中,进一步地,获取模块41,还用于若在当前搜索周期内确定未搜索到全部搜索目标,则获取设置的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模块42,还用于将剩余搜索任务对应的搜索策略转化为搜索视图,并发送给相应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并执行周期性地获取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的步骤。

进一步地,操作模块43,具体用于:根据每次获取的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判断是否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若存在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则确定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根据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对应搜索任务的搜索进度信息,确定调整后的搜索策略;将调整后的搜索策略转化为调整后的搜索视图发送给每个搜索队伍中的每个搜索队员对应的移动终端,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携带相关搜索队伍中搜索队员的标识信息和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以使与标识信息对应的相关搜索队伍中的搜索队员根据调整后的搜索视图中的相关的未搜索区域对应的调整后的人员分配信息进行搜索。

进一步地,存在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需要调整搜索区域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偏离对应的搜索区域的情况、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在当前搜索周期前在对应的搜索区域内完成搜索任务的情况、有搜索队伍或搜索队员不能继续执行搜索任务的情况。搜索视图中包括下述信息:搜索周期、搜索任务信息、搜索目标信息、搜索区域信息、搜索队伍信息、搜索区域的人员分配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搜索装置可以执行图2和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