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式电脑防眩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057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隐蔽式电脑防眩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屏幕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隐蔽式电脑防眩光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电脑的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外界光线过强而导致电脑屏幕显示不清晰的问题,这对于摆放靠近窗口位置的电脑来说更为明显。其原因是,当外界光线垂直照射或者近似垂直照射电脑屏幕时,会产生较多的平面反射,特别是当外界光线亮度大于屏幕自身光线强度时,变现尤尤为明显。这一现象就被称为屏幕的眩光现象。

对于眩光的遏制,较为有效的技术手段就是,尽量减少屏幕产生的平面反射,将外界光线在屏幕上产生的反射尽量转化为漫反射。比如使用具有磨砂感的保护膜,但是磨砂膜最然能够大幅度降低眩光的产生,但是磨砂膜会使得屏幕图像分辨率大幅度降低,在外界光线不是特别强时,人们一般不愿意使用磨砂膜以防止显示器分辨率下降,如果能够在防眩光和屏幕显示分辨率之间做到兼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隐蔽式电脑防眩光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如何在占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可实现防眩光和正常显示模式的切换,方便使用者自由选择。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细杆状的枢轴,枢轴上套装有一轴状转筒,转筒上卷绕有静电保护膜,静电保护膜与显示器相对表面为平面结构,静电保护膜另一面通过喷砂形成颗粒结构,枢轴与转筒通过涡卷弹簧连接,形成转筒在枢轴上转动并自动回复的结构,所述静电保护膜与显示屏相当,所述枢轴的两端设有与显示器厚度方向对应的U型钩,形成枢轴通过U型钩卡接固定在显示器上的结构,枢轴的下端设有一平行设置的压杆,压杆两端设有扭转弹簧结构,两扭转弹簧结构之间通过扭转臂形成U型的压杆,两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钩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静电保护膜的下端穿过压杆的下方并连接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与显示屏两端形成摩擦配合,形成固定杆依靠摩擦力固定在显示器前框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轴、U型钩和压杆由一根钢丝弯折而成,两枢轴之间设有缺口,所述转筒位于两枢轴之间且端部部分套接在枢轴端部,所述涡卷弹簧中心端与枢轴端部固定,涡卷弹簧外圈端部与转筒内壁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端面处设有一片状伸出的插片,插片相对处设有一与显示器前框摩擦配合的卡头,所述卡头与卡片与插片形成卡口,该卡口与显示器与显示屏之间的高度差相配合,卡口紧贴显示框高出于显示屏的部分且摩擦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面处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长度与静电保护膜宽度相匹配,固定部对应的固定杆上设有插槽,固定部设有与插槽插接的插头,所述静电保护膜通过插头压接在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电保护膜的颗粒结构实现对光线的漫反射,静电保护膜通过静电的吸附作用,在通过显示屏时实现与显示屏的贴合固定,并经固定杆进一步固定在显示框处,并可进行反复收卷,实现防眩光模式和正常模式的自由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枢轴1、转筒2和涡卷弹簧8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7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隐蔽式电脑防眩光装置,采用一细直的钢丝,钢丝的两端形成所述枢轴1,然后与枢轴1相邻处弯折形成U型钩4,U型钩4弯折时形成舌头状的结构,枢轴1上套装有一轴状转筒2,转筒2上卷绕有静电保护膜3,静电保护膜3与显示器相对的表面上为平面结构,静电保护膜3另一面通过喷砂形成颗粒结构,所述颗粒结构以达到较好效果漫反射为最佳,静电保护膜3上携带大量的静电,依靠静电的吸附作用完成保护膜光滑面与显示屏表面的贴合以及静电保护膜3的在卷绕在转筒2上时形成自吸附的功能,静电保护膜3的静电可以采用传统的手段形成,如离子针等。为了方便静电保护膜3的自动收卷,涡卷弹簧8中心端与枢轴1端部固定,涡卷弹簧8外圈端部与转筒2内壁固定,在静电保护膜3打开对显示屏进行遮蔽时,涡卷弹簧8张开并产生回复的弹力,当需要放回静电保护膜3时,静电保护膜3在涡卷弹簧8的作用下进行绕动,实现收卷;舌头状的U型钩4还延伸出一压杆5,压杆5位于枢轴1下方且相互平行,压杆5中部为倾斜向下形成对静电保护膜3形成压平的结构,压杆5的两端设有扭转弹簧结构6,扭转弹簧与压杆5均由一根钢丝弯折而成,两扭转弹簧结构6之间通过扭转臂形成U型的压杆5,两扭转弹簧的另一端延伸至U型钩4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静电保护膜3的下端穿过压杆5的下方并连接一固定杆7,显示一般包括显示器前框、显示屏和显示器后框,显示屏固定在显示器前框和显示器后框之间,且显示屏与显示器前框端面之间设有高度差形成凹槽部,所述固定杆7的两端部分沉降在凹槽部内,且固定杆7两端通过摩擦配合与凹槽部内壁形成固定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杆7的端面处设有一片状伸出的插片9,插片9为薄片状结构,显示器前框与显示屏之间在安装时会留下细缝,且由于显示器前框自身弹性变形的作用,插片9可插入显示屏与显示器前框之间形成对固定杆7的辅助固定作用,插片9相对设有一与显示器前框摩擦配合的卡头10,卡头10延伸并超出显示器前框,卡头10下部贴合显示器前框的外端面,所述卡头10与卡片与插片9形成卡口11,该卡口11与显示器与显示屏之间的高度差相配合,也即卡口11内壁与凹槽部内壁相互摩擦配合,卡口11紧贴显示框高出于显示屏的部分且摩擦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杆7的下端面处设有固定部12,所述固定部12长度与静电保护膜3宽度相匹配,且固定部12略微凸出,形成在向下拉固定杆7时,固定部12对显示屏形成擦拭动作,为了增强擦拭效果,可以在固定部12上设置软布或者刷毛等,避免显示屏上的灰尘影响静电保护膜3的贴合,使用时静电保护膜3固定在固定杆7的下端,固定部12对应的固定杆7上设有插槽13,固定部12设有与插槽13插接的插头14,所述静电保护膜3通过插头14压接在插槽13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电保护膜的颗粒结构实现对光线的漫反射,静电保护膜通过静电的吸附作用,在通过显示屏时实现与显示屏的贴合固定,并经固定杆进一步固定在显示框处,并可进行反复收卷,实现防眩光模式和正常模式的自由切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