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小型动物误触的触控面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207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小型动物误触的触控面板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触控面板开关越来越流行,但根据电容触摸原理,只要改变触摸按键容值,就认为是按键按下,因此有可能导致误触发。比如当壁虎之类的小型动物爬过,就可能触发触摸功能,导致误触发,干扰了触控面板开关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避免小型动物误触的触控面板组件。通过在触控面板组件上增加一个存储驱赶小型动物的药品的腔体,且药品通过和腔体连通的注入孔挥发,使得小型动物不敢靠近,避免了误触现象。

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小型动物误触的触控面板组件,包括触控面板底座和贴合设置在触控面板底座上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底座具有相应的电模块,在触控面板底座内部设置有一封闭的腔体,用于盛装驱赶小型动物的药品,腔体内的药品与触控面板底座中的电模块隔离,且腔体通过一注入孔与触控面板组件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注入孔设置于触控面板底座的侧面,与外部相通。

进一步的,注入孔设置于触控面板底座的正面,触控面板对应位置也设置一通孔,从而腔体连通至触控面板,与外部相通。

进一步的,注入孔上设置有单向透出膜或单向阀门。

更进一步的,注入孔上还设置一层滤网。

进一步的,注入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触控面板组件上增加一个存储驱赶小型动物的药品的腔体,且药品通过和腔体连通的注入孔挥发,使得小型动物不敢靠近,避免了小型动物爬过触控面板而引起误触。

2.注入孔可设置于触控面板组件的侧面或者正面,使用方便。

3.通过在注入孔上设置单向透出膜或单向阀门,使腔体内的药品不会渗出。

4.通过在注入孔上设置一层滤网,以免灰尘等掉落至腔体的药品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一种避免小型动物误触的触控面板组件,包括触控面板底座1和贴合设置在触控面板底座1上的触控面板2,触控面板底座1具有相应的电模块,在触控面板底座1内部设置有一封闭的腔体3,用于盛装驱赶小型动物的药品,腔体内的药品与触控面板底座1中的电模块隔离,且腔体3通过一注入孔4与触控面板组件的外部连通。

注入孔4设置于触控面板底座1的侧面,与外部相通。方便用户从触控面板组件外部通过注入孔4注入驱赶小型动物的液体或粉末药品。且腔体3中的药品通过注入孔4向触控面板组件外部挥发,使得小型动物不敢靠近,从而避免了触控面板组件误触发。

注入孔4上设置有单向透出膜(图中未标注)或单向阀门(图中未标注),使腔体3内的药品不会渗出。注入孔4上还设置有一层滤网(图中未标注),以免灰尘等掉落至腔体3的药品中。

优选的,注入孔4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一种避免小型动物误触的触控面板组件,包括触控面板底座1和贴合设置在触控面板底座1上的触控面板2,触控面板底座1具有相应的电模块,在触控面板底座1内部设置有一封闭的腔体3,用于盛装驱赶小型动物的药品,腔体内的药品与触控面板底座1中的电模块隔离,且腔体3通过一注入孔4与触控面板组件的外部连通。

注入孔4设置于触控面板底座1的正面,触控面板2对应位置也设置一通孔5,从而腔体3连通至触控面板2,与外部相通,方便用户从触控面板组件外部通过注入孔4注入驱赶小型动物的液体或粉末药品。且腔体3中的药品通过注入孔4向触控面板组件外部挥发,使得小型动物不敢靠近,从而避免了触控面板组件误触发。

注入孔4上设置有单向透出膜(图中未标注)或单向阀门(图中未标注),使腔体3内的药品不会渗出。注入孔4上还设置有一层滤网(图中未标注),以免灰尘等掉落至腔体3的药品中。

优选的,注入孔4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小型动物误触的触控面板组件,通过在触控面板组件上增加一个存储驱赶小型动物的药品的腔体3,且药品通过和腔体3连通的注入孔4挥发,使得小型动物不敢靠近,避免了小型动物爬过触控面板2而引起误触。且注入孔4可设置于触控面板组件的侧面或者正面,使用方便。通过在注入孔4上设置单向透出膜或单向阀门,使腔体3内的药品不会渗出。通过在注入孔4上设置一层滤网,以免灰尘等掉落至腔体3的药品中。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