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2118发布日期:2018-12-14 21:3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触控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领域的发展,触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装置中,例如具有触控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中,触控电极的优劣是决定触控面板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

现有柔性触控屏中,包括双层感应薄膜和单层感应薄膜的结构,双层感应薄膜的结构例如为:玻璃+薄膜+薄膜(glass+film+film,简称为:gff),单层感应薄膜的结构例如包括:玻璃+薄膜(glass+film,简称为:g1f)(电极位于film一侧且电极不同层),玻璃+薄膜(gf2(glass+2film)(电极位于film两侧且电极不同层)和gf(glass+film)(电极位于film一侧、电极同层且具有桥架结构),其中gf的电极层由于具有桥架结构因此可用于制作小曲率产品,也可用于触控传感器制作工艺,而被广大触控面板(touchpanel,简称为:tp)生产商纷纷纳入生产范围。目前gf的制作工艺中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gf中触控单元的电极图形(pattern)为整块电极,宽大电极使得电极本身具有很大的内应力,弯折时容易发生断裂;第二,桥点的材质选取,采用金属(metal)桥的延展性虽好,但是消影效果较差,且金属的附着力效果差,采用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简称为:ito)桥的消影效果较好,但是ito的脆性较高,弯折时容易出现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合理的配置触控单元的电极图形,能够实现降低电极应力的效果,从而提高电极的耐弯折能力,防止触控面板弯折时出现断裂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域和非触控区域,所述触控区域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触控单元;

所述触控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的连通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两侧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其中,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通过架设于所述连通区域上方的桥架结构相连通;

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中分别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每个子电极中间隔设置的开口为有序排列的。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为以所述连通区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为以所述桥架结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为三角形子电极;

所述连通区域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相对称的顶角,所述桥架结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相对称的顶角。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每个子电极中间隔设置的开口将本子电极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电极。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每个所述三角形子电极中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v形”电极,每个所述“v形”电极包括在“v形”尖角处相连接的两个条形电极,所述两个条形电极分别平行于本“v形”电极所属三角形子电极与其它三角形子电极相邻的边,且相邻的“v形”电极通过间隔设置的连接块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中的“v形”电极为以所述触控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中的“v形”电极为以所述触控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条形电极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在30度到60度之间。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相邻子电极之间设置有隔离区域,且所述隔离区域中设置有虚拟条形电极。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相邻条形电极之间的间隔为20微米到30微米,所述相邻条形电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子电极内的相邻条形电极;

所述隔离区域内的相邻虚拟条形电极;

所述子电极边缘的条形电极与相邻间隔区域边缘的相邻虚拟条形电极。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中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以及所述隔离区域中的虚拟条形电极同层设置。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触控单元的边长在2~10mm之间。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桥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桥,每个所述连接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子电极上的桥点和设置于所述第四子电极上的桥点,以及连接所述桥点的桥架;

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所在电极层与所述桥架之间的平坦层中具有用于设置所述桥点的过孔。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桥架结构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所述条形电极具有直线型边缘、曲线型边缘和折线型边缘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所述触控面板的触控区域形成第一导电膜层;

对所述第一导电膜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形成如上述任一项所述触控面板的电极图形;

在所述电极图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通过图形化工艺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形成过孔,所述触控面板的每个触控单元中的过孔布设于第二电极被第一电极分隔开的两个子电极;

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形成第二导电膜层,并通过图形化工艺在每个所述触控单元中形成连接所述两个子电极的桥架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触控面板的触控区域中阵列排列的触控单元包括设置于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和连通这两个子电极的连通区域,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第一电极两侧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其中,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通过架设于连通区域上的桥架结构相连通,另外,每个子电极中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尺寸较大的电极图形,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电极的耐弯折能力。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单元,通过合理的配置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形,实现降低电极应力的效果,从而提高电极的耐弯折能力,防止弯折时出现断裂现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触控单元中,每个电极的子电极内部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以一定的重复组合方式有序排列形成有序排列的电极图形,将这些有序排列的电极图形应用于触控面板时,有利于提高整个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另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触控单元中条形电极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单元形成触控面板的一种电极图形;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又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再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中一种条形电极的边框线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制作成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以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随着高端全屏手机的量产,中小尺寸柔性触摸屏迅速发展。在柔性触控屏生产工艺中,相比gff的两层film,单层film的gf2结构和gf桥架结构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gf的电极层由于具有桥架结构因此可用于制作小曲率产品,也可用于触控传感器制作工艺,而被广大tp生产商纷纷纳入生产范围。上述现有触控面板中,电极的耐弯折能力较差,主要由于电极通常设计为整面式形状,例如,整个触控面板中包括多行横向电极和多列纵向电极,其中,每行横向电极和每列纵向电极都为一个整面图形,这样,由于电极图形的尺寸过大,使得电极本身具有较高的内应力,触控面板被弯折时容易折断;另外,gf的桥架结构难以兼顾消影效果和耐弯折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gf结构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触控单元的电极图形的设计方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可以包括:触控区域10a和非触控区域10b,触控区域10a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触控单元100。

其中,触控单元100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110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120;

第一电极110包括第一子电极111、第二子电极112,以及连通第一子电极111和第二子电极112的连通区域113;第二电极120包括设置于第一电极110两侧的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通过架设于连通区域113上方的桥架结构130相连通;

第一子电极111、第二子电极112、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中分别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

图2所示触控单元100为图1所示触控面板10中触控区域10a的基本单元,且图2为触控单元100中电极图形的俯视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单元100主要为电极图形和桥架结构的设计方案,该触控单元100为触控面板10的最小单元,该触控面板10用于用户实现对柔性显示屏的触控操作,且该触控面板10例如可以通过贴合技术贴合于柔性显示屏上。目前的屏幕结构通常为,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保护玻璃、触摸屏和显示屏,贴合技术包括不同的类型,例如单片式触控面板(oneglasssolution,简称为:ogs)、gff、g1f、g2f和gf等,不同贴合技术中film层数的多少、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的电极层数,以及横向电极和纵向电极与film的相对层次位置均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例如具有一个小于或等于90°的夹角;本发明各实施例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夹角为90°为例予以示出。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为沿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y方向)设置的电极,第二电极120为沿第二方向(例如图1中的x方向)设置的电极。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设置于同一薄膜上,该薄膜即为触摸感应薄膜,由于触控单元100的同一电极层中设置有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因此该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中,其中一个电极将另一个电极分隔成两部分,电极图形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一电极110包括第一子电极111、第二子电极112和连通区域113,第二电极120包括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第一电极110的连通区域113位于第一电极110的中间位置,且为第一电极110最窄的区域,第二电极120包括设置于第一电极110两侧间断设置的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即第一电极110的整体结构将第二电极120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由于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实际上要实现一个电极的功能,因此,可以将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通过一个桥架结构130连通,基于第一电极110的结构以及第一电极110与第二电极120的相对位置关系,考虑到桥架结构130实现工艺的难易程度和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将桥架结构130架设于第一电极110中最窄的区域,即架设于连通区域113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方向为y方向,第二方向为x方向,图1和图2以上述应用场景为例予以示出,也可以第一方向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将图1和图2旋转90°则为该应用场景的示例。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极可以采用ito材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的每个子电极中,即第一子电极111、第二子电极112、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都不是现有触控面板中整面的大尺寸电极图形,而是设计为:每个子电极中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每个子电极中间隔设置的多个开口将该子电极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电极,这些条状电极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整体,第一子电极111与第二子电极112通过连通区域113相连通,形成整体结构的第一电极110,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通过桥架结构130相连通,在功能上形成整体结构的第二电极120。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电极110和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电极120分别设计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这样,以开口分隔开的条状电极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即开口大小),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电极的耐弯折能力,防止在弯折时出现断裂。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的子电极图形,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子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111、第二子电极112、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中间隔设置的多个开口可以有序排列的,也可以为无序排列的,如图2所示,示意出一种有序排列的开口设置的方式,图2中每个子电极中开口的方向相同,相邻开口为包裹和被包裹的设置方式,且每个子电极均为特定方向上的对称结构。将这些有序(或无序)排列的间隔设置的开口应用于触控面板时,有利于提高整个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意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单元中子电极内部,开口设置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并不以图2所示触控单元限制开口设置的方式;例如,当开口为有序排列时,相邻开口可以为在同一方向依次排列的,比如梳齿状开口;再例如,当开口为无序排列时,不同开口的方向、开口深度,以及开口的形状和大小均可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其触控区域中阵列排列的触控单元包括设置于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和连通这两个子电极的连通区域,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第一电极两侧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其中,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通过架设于连通区域上的桥架结构相连通,另外,每个子电极中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尺寸较大的电极图形,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电极的耐弯折能力。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单元,通过合理的配置触控单元中的电极图形,实现降低电极应力的效果,从而提高电极的耐弯折能力,防止弯折时出现断裂现象。

可选地,上述触控单元中,每个电极的子电极内部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以一定的重复组合方式有序排列形成有序排列的电极图形,将这些有序排列的电极图形应用于触控面板时,有利于提高整个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上述触控单元100应用于触控面板10中,即触控面板10可以由多个阵列排布的结构相同的触控单元100形成,因此,触控单元100通常可以设计为矩形(例如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电极图形中第一子电极111、第二子电极112、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的具体形状,可以是图2所示触控单元100中的组合矩形,也可以设计为其它形状的结构,例如每个触控单元100中的子电极为三角形、梯形,或三角形和梯形的组合。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单元100要以阵列排布的形式形成整个触控面板10中的电极图形,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要求触控单元100在阵列排布时,第一方向上相邻触控单元100的第一电极110可以准确拼接,第二方向上相邻触控单元100的第二电极120可以准确拼接,因此可以将电极图形设计为:第一子电极111和第二子电极112为以连通区域113在第一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为以桥架结构130在第二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

可选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另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触控单元100以每个子电极为三角形为例予以示出,其中,第一子电极111和第二子电极112为以连通区域113在第一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三角形子电极,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为以桥架结构130在第二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三角形子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触控单元100为矩形的整体结构,以及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中子电极为三角形的结构可知,连通区域113用于连接第一子电极111和第二子电极112相对称的顶角,桥架结构130用于连接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相对称的顶角;另外,这些三角形子电极通常可以设计为等腰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触控单元100中,由于每个子电极连接的位置通过其它区域或结构连通,因此,每个子电极并不是标准的三角形,而其在整体结构上可以视为三角形,即称这些子电极为三角形子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中,当触控单元100为正方形时,每个三角形子电极可以为相互对称的结构,即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对称轴,或以中线为对称轴,触控单元100中的电极图形(即每个三角形子电极)均为对称结构。图3所示触控单元100以整体结构为正方形,且任意两个子电极均为对称结构的电极图形为例予以示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子电极中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每个子电极内部间隔设置的开口将该子电极的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电极,如图2和图3所示,在某个子电极内部,开口将子电极分隔成多个间隔设置且有序排列的条形电极,可以看出,每个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不是整面图形,但是每个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连通使电极图案形成一个整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触控单元100,每个三角形子电极中的电极图形可以设置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v形”电极,每个“v形”电极包括在“v形”尖角处相连接的两个条形电极,这两个条形电极分别平行于本“v形”电极所属三角形子电极与其它三角形子电极相邻的边,且相邻的“v形”电极通过至少一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块连接,使得每个三角形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连接为整体结构;另外,在触控单元100内部,第一子电极111和第二子电极112中的“v形”电极为以触控单元100在第二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中的“v形”电极为以触控单元100在第一方向上的中线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三角形的子电极结构,可以将子电极内部的条形电极设置为形状呈“v形”的条形电极,且这些“v形”电极以半包裹的形式重叠排列。如图3所示,“v”形电极的电极包括构成“v”形的左右两个条形电极,以图3中的第一子电极111为例予以示出,第一子电极111中构成“v”形电极的两个电极中,左侧电极平行于三角形电极(即第一子电极111)与第三子电极121相邻的边,右侧电极平行于三角形电极(即第一子电极111)与第四子电极122相邻的边;并且,相邻的“v形”电极可以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块连接,如图4所示,为图3所示触控单元中条形电极的局部示意图,图4示意出图3中区域a(图3中虚线所示区域)的放大效果,图3和图4中的连接块为小正方形块。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电极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夹角在30度到60度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v形”电极中,左右两个条形电极均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存在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30度到60度之间的一个定值,当触控单元100的形状固定(例如为正方形),且三角形子电极的形状固定(例如为等边三角形)时,如图4中所示的夹角b(条形电极与第二方向的夹角)和夹角c(条形电极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均为45度,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中的电极图形由阵列排布的触控单元100形成,基于上述夹角的范围限制,触控面板10中可以形成菱形的电极图形,如图5所示,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单元形成触控面板的一种电极图形,图5以采用图3所示触控单元100为例予以示出,且图4中仅示意出触控面板10的一部分触控区域10a的电极图形,具体示意出6个触控单元100的阵列形式,通过将电极设置为“v”形电极,由多个“v”形电极构成三角形子电极,并且限定“v形”电极中左右两个电极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夹角范围,可以有效避免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出现摩尔纹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以条形电极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夹角为45度予以示出,若触控单元100为长方形,该长方形的边长比固定,三角形子电极的形状确定时,条形电极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夹角为30~60°之间的一个定值,例如,条形电极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30°,与第二方向的夹角为60°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单元100中,相邻子电极之间还可以设置有隔离区域140,且该隔离区140中设置有虚拟条形电极(即dummy条形电极),在隔离区域中设置dummy条形电极,这些dummy条形电极的图案与显示区域中条形电极的图案相同,一方面提高整个触控单元100的耐弯折能力,另一方面,采用触控单元100形成触控面板10的电极图形时,可以有效提升整个触控面板10的消影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相邻子电极之间dummy条形电极可以为一整体结构,即为一块电极,如图3、图5所示的触控单元100;相邻子电极之间dummy条形电极还可以为多个dummy条形电极组合而成,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又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每个间隔区域内的dummy条形电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且相互不连通的条形电极,且这些间隔设置的条形电极沿间隔区域的长边间隔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隔区域内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电极中,相邻条形电极也可以通过连接块相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间隔区域内的多个条形电极,也可以沿与间隔区域长边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例如要求间隔区域内的条形电极与相邻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平行,以进一步提升触控面板10的消影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110、第二电极120中的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以及隔离区域中的虚拟条形电极同层设置。同层设置的上述各电极可以采用一次掩膜工艺来制作,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工艺成本,并且有利于减小触控面板10的整体厚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单元100的边长的宽长比可以等比例缩放,且触控单元100边长大小范围在2~10毫米(mm)之间。例如,当触控面板10对触控灵敏度要求较高时,可以将触控单元100的大小设置为2*2mm,当触控面板10的尺寸较大且对触控灵敏度的要求较低时,可以将触控单元100的大小设置为10*10mm;在设计触控单元100中的电极图形时,上述两种尺寸规格的触控单元100的电极图形无需重新设计,将尺寸为2*2mm的触控单元等比例放大5倍即可得到尺寸为10*10mm的触控单元。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子电极中包括多个条形电极,且隔离区域140中包括dummy条形电极,相邻条形电极之间的间隔为20~30微米(um),上述相邻条形电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子电极内的相邻条形电极;隔离区域内的相邻虚拟条形电极;子电极边缘的条形电极与相邻间隔区域边缘的相邻虚拟条形电极,以该间隔宽度设置的条形电极,可以进一步提高释放应力的能力,提高电极的耐弯折能力,以防止弯折时出现断裂。

可选地,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再一种触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意出触控单元100在桥架结构130所处位置的局部结构,即仅示意出连通区域113、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在桥架结构130所处位置的部分结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桥架结构130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桥(130a和130b),每个连接桥包括设置于第三子电极121的桥点131和设置于第四子电极122的桥点132,以及连接这两个桥点(即桥点131和桥点132)的桥架133;可以理解的,根据触控面板10的结构,第二电极的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与桥架结构130非同层设置,且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所在的电极层与桥架133之间具有一平坦层,该平坦层中具有用于设置上述桥点(即桥点131和桥点132)的过孔,即桥点131设置于第三子电极上方平坦层的过孔中,桥点132设置于第四子电极122上方平坦层的过孔中。上述至少两个连接桥用于电连通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成为构成第二电极120的整体结构。基于触控单元100中的电极图形可知,桥点通常设置在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接近连通区域113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得桥架133的长度尽可以短,结构更加稳固,且制作时工艺易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极110的最窄处,即连通区域113的位置设置至少两条连接桥,如果一处连接桥断裂,另一处连接桥仍然可以实现导通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的功能,保证电极的有效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桥架结构130的材料可以选用ito,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图形的形状,采用ito材料的桥架结构130具有比传统电极图形中ito材料的桥架结构更好的耐弯折能力。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条形电极的具有直线型边缘、曲线型边缘和折线型边缘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上述图1到图7所示触控单元100,均以每个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具有直线型边缘为例予以示出,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触控单元中一种条形电极的示意图,图8以图3所示整体结构为例予以示出,即触控单元100为正方形,任意两个子电极为对称的三角形,电极为“v形”,图8仅示意出图3部分区域条形电极具有折线型边缘时的放大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触控单元100中,每个子电极中条形电极中可以具有一种类型的线型边缘,例如条形电极具有上述视图中的直线型边缘,或曲线型边缘,或折线型边缘,另外,在一个触控单元100中,每个子电极中可以具有多种类型的线型边缘,例如某个或某些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具有直线型边缘,另外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具有曲线型边缘或折线型边缘。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包括触控区域10a和非触控区域10b,通常地,触控区域10a位于整个触控面板10的中间区域,非触控区域10b即为整个触控面板10的边框区域;触控区域10a包括多个阵列排列的如上述图2到图8所示任一实施例中的触控单元1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的触控区域10a由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触控单元100通过阵列排布的方式形成,以触控单元100为基本单元形成整个触控面板10的电极图形,可以支持主动笔、被动笔等多种触控操作,并且电极图形不再是现有触控面板整面式的电极图形,而是由多个条形电极有序排列而成,每个子电极中的条形电极通过间隔设置的导电小块连接而成,相邻条形电极的间隔在20~30um之间,该相邻条形电极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邻条形电极相同,且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单元100中的电极图形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另外,采用图3到图5所示触控单元100形成触控面板10时,“v形”电极有序排列连接成菱形的电极图形,条形电极之间的间隔均匀分布,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触控面板的消影效果。

基于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面板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和触控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触控显示装置的实施和有益效果可以参见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故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和触控面板10中阵列排列的触控单元10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该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10,在触控面板的触控区域形成第一导电膜层;

s220,对第一导电膜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形成触控面板的电极图形,该触控面板的电极图形为图9所示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10的电极图形,即为以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触控单元为基本单元,且对该触控单元进行阵列排布形成的电极图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待制作的触控面板为单层薄膜的结构,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同一电极层中,即为通过一次光刻和刻蚀工艺形成的,该第一导电膜层例如为ito膜层,该ito膜层可以形成于环烯烃聚合物薄膜(cycloolefinpolymerfilm,简称为:copfilm)的感应薄膜上,对该ito膜层进行图形化处理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在该ito膜层进行涂胶、曝光、显影,制作对位mark(标记),其中,涂胶例如采用光刻胶(photoresist,简称为:pr胶),显影的图形即为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中的电极图形,最后进行刻蚀,剥离残留光刻胶。

通过上述步骤形成的电极图形,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具有相同的电极图形,即触控面板的每个触控单元中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第二子电极和连通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连通区域,第二电极包括设置于第一电极两侧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并且,每个子电极中分别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开口。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制作方法制作成的电极图形,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电极图形相同的性能,即具有较高的耐弯折能力,可以有效防止触控面板弯折时出现断裂。

s230,在电极图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通过图形化工艺在该第一平坦层上形成过孔,触控面板的每个触控单元中的过孔布设于第二电极被第一电极分隔开的两个子电极上;

s240,在第一平坦层上形成第二导电膜层,并通过图形化工艺在每个触控单元中形成连接两个子电极的桥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完成s220的制作后,第二电极中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仍为独立的电极图形,还未形成整体结构上的第二电极,因此,可以在后续工艺中通过制作用于连接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的桥架结构,以形成结构和功能上完整的第二电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已形成的电极图形(即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上形成第一平坦层,该第一平坦层例如为有机绝缘层,记为oc1层,通过图形化工艺,同样可以涂胶、曝光、显影和刻蚀,在oc1层上制作出过孔,该过孔用于形成桥架结构的桥点,该过孔布设于第二电极被第一电极分隔开的两个子电极(即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且在这两个子电极接近第一电极最窄的位置,如上述图2到图8所示的触控单元。

在完成过孔的制作后,在oc1上形成第二导电膜层,该第二导电膜层同样可以为ito膜层,例如可以通过喷涂(sputter)工艺形成ito膜层,该ito膜层用于形成桥架结构,对该ito膜层进行图形化工艺处理,同样包括涂pr胶、曝光、显影、刻蚀和剥离等工艺制作ito材料的桥架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工艺制作成的触控面板,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性能,即同一层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此时形成的第二电极仅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两侧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并采用桥架结构连接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以形成结构和功能上完整的第二电极,且电极和桥架结构均采用ito材料,因此,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具有10相同的有益效果,故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0所示流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s230之前还可以包括:

s221,在触控面板的非触控区域形成金属膜层;

s222,对金属膜层进行图形化处理,形成触控面板的金属连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在制作oc1层之前,可以现在触控面板的非触控区域制作金属连线,该金属连线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到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为:fpc)的连线和用于绑定fpc以实现信号导通的绑定(bonding)区的连线。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s230中对oc1层进行图形化工艺处理时,不仅在该oc1层上形成过孔,还在触控面板的非触控区形成bonding区的镂空图形,以便在s240喷涂ito膜层时,在该bonding区的镂空图形位置喷涂ito膜层,用ito膜层覆盖在bonding区的金属连线上方,以保护金属连线不受腐蚀。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240之后还可以包括:

s250,在触控面板的触控区域和非触控区域形成第二平坦层。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区域,即是在桥架结构和oc1的上方形成第二平坦层,该第二平坦层例如同样为有机绝缘层,记为oc2,该oc2用于保护整个触控面板。如图12所示,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制作成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意出触控面板在桥架结构处的截面图,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10和第二电极120),制作于柔性基板150上,桥架结构130连通第二电极120的两个子电极(即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图12中示意出第一电极110中位于桥架结构130下方的连通区域113,以及第三子电极121和第四子电极122的部分区域。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