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5884发布日期:2020-10-28 11:5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智能计算机已经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热,如果不能快速的散发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

通常,计算机主机采用风冷散热或水冷散热,风冷散热散热效率较低,散热效果不佳,而水冷散热主要由散热器、水管、水泵、足够的水源组成,这就注定了大部分水冷散热系统“体积”较大,而且要求机箱内部空间足够宽余,且设备一旦故障,造成漏水,则容易导致主机元件的直接损坏,难以修理,安全性较差,并且现有的水冷散热装置通常只能用于一种尺寸的机箱,导致适用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水箱,所述金属水箱一端设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设有加水管盖,所述金属水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一侧设有与金属水箱固定连接的散热风扇,所述金属水箱内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贯穿金属水箱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出水软管,两个所述出水软管均连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内部设有与出水软管相通的蛇形水道,所述蛇形水道末端贯穿吸热板设有回流软管,所述回流软管与金属水箱管道连接,所述吸热板一侧设有四个与竖板滑动连接的横杆,所述竖板外侧设有横杆螺纹连接的调整螺母,所述横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竖板与吸热板之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机箱散热使用时,先将两侧的调整螺母拧紧,使两个吸热板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大位置,然后将机箱放置在两个吸热板之间,并拧松两侧的调整螺母,两侧的弹簧回弹带动两个吸热板向机箱移动,使吸热板与机箱抵接,便完成与机箱的装配,通过这样的装配方式,使得机箱散热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机箱,这样便能扩宽机箱散热装置的适用性;机箱散热装置对机箱进行散热时,打开加水管盖,通过加水管向金属水箱内加入足够的冷却液,并盖上加水管盖,启动水泵和散热风扇,水泵建立水压,将冷却液从金属水箱内泵出,并通过三通管分流给两个出水软管,出水软管再将冷却液导入吸热板内的蛇形水道,冷却液经过蛇形水道时,机箱上的热量通过吸热板传导给冷却液,冷却液再将热量通过回流软管带回金属水箱,热量又通过金属水箱传导给散热片,散热风扇则通过吹风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吹散,以此循环,便达到水冷散热的目的,将机箱与水冷散热系统分离,不仅能解决因机箱内部空间小,导致机箱不便于使用水冷散热系统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机箱内部进水的概率;本实用新型在解决因机箱内部空间小,导致机箱不便于使用水冷散热系统的问题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机箱内部进水的概率,该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扩宽了机箱散热装置的适用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前后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挡板。这样的结构,能对机箱进行限位,防止机箱在移动时脱离机箱散热装置。

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移动机箱。

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吸热板相对一侧均设有导热橡胶。这样的结构,能提升吸热板与机箱之间的导热效率。

进一步限定,所述调整螺母均为蝶形螺母。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徒手拧动调整螺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将两侧的调整螺母拧紧,使两个吸热板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大位置,然后将机箱放置在两个吸热板之间,并拧松两侧的调整螺母,两侧的弹簧回弹带动两个吸热板向机箱移动,使吸热板与机箱抵接,便完成与机箱的装配,通过这样的装配方式,使得机箱散热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机箱,这样便能扩宽机箱散热装置的适用性;

2、启动水泵和散热风扇,水泵建立水压,将冷却液从金属水箱内泵出,并通过三通管分流给两个出水软管,出水软管再将冷却液导入吸热板内的蛇形水道,冷却液经过蛇形水道时,机箱上的热量通过吸热板传导给冷却液,冷却液再将热量通过回流软管带回金属水箱,热量又通过金属水箱传导给散热片,散热风扇则通过吹风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吹散,以此循环,便达到水冷散热的目的,将机箱与水冷散热系统分离,不仅能解决因机箱内部空间小,导致机箱不便于使用水冷散热系统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机箱内部进水的概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实施例吸热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底板1、竖板2、顶板21、金属水箱22、加水管23、加水管盖231、散热片24、散热风扇25、三通管3、出水软管31、吸热板32、蛇形水道33、回流软管34、横杆4、调整螺母41、弹簧42、挡板5、万向轮51、导热橡胶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计算机的机箱散热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2,两个竖板2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1,顶板21上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水箱22,金属水箱22一端设有加水管23,加水管23设有加水管盖231,金属水箱22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片24,散热片24一侧设有与金属水箱22固定连接的散热风扇25,金属水箱22内侧设有水泵,水泵贯穿金属水箱22连接有三通管3,三通管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出水软管31,两个出水软管31均连接有吸热板32,吸热板32内部设有与出水软管31相通的蛇形水道33,蛇形水道33末端贯穿吸热板32设有回流软管34,回流软管34与金属水箱22管道连接,吸热板32一侧设有四个与竖板2滑动连接的横杆4,竖板2外侧设有横杆4螺纹连接的调整螺母41,横杆4套设有弹簧42,弹簧42位于竖板2与吸热板32之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机箱散热使用时,先将两侧的调整螺母41拧紧,使两个吸热板32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大位置,然后将机箱放置在两个吸热板32之间,并拧松两侧的调整螺母41,两侧的弹簧42回弹带动两个吸热板32向机箱移动,使吸热板32与机箱抵接,便完成与机箱的装配,通过这样的装配方式,使得机箱散热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机箱,这样便能扩宽机箱散热装置的适用性;机箱散热装置对机箱进行散热时,打开加水管盖231,通过加水管23向金属水箱22内加入足够的冷却液,并盖上加水管盖231,启动水泵和散热风扇25,水泵建立水压,将冷却液从金属水箱22内泵出,并通过三通管3分流给两个出水软管31,出水软管31再将冷却液导入吸热板32内的蛇形水道33,冷却液经过蛇形水道33时,机箱上的热量通过吸热板32传导给冷却液,冷却液再将热量通过回流软管34带回金属水箱22,热量又通过金属水箱22传导给散热片24,散热风扇25则通过吹风将散热片24上的热量吹散,以此循环,便达到水冷散热的目的,将机箱与水冷散热系统分离,不仅能解决因机箱内部空间小,导致机箱不便于使用水冷散热系统的问题,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机箱内部进水的概率;本实用新型在解决因机箱内部空间小,导致机箱不便于使用水冷散热系统的问题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机箱内部进水的概率,该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扩宽了机箱散热装置的适用性。

优选,底板1前后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挡板5。这样的结构,能对机箱进行限位,防止机箱在移动时脱离机箱散热装置。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对机箱进行限位,防止机箱在移动时脱离机箱散热装置的结构。

优选,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51。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移动机箱。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便于使用者移动机箱的结构。

优选,两个吸热板32相对一侧均设有导热橡胶52。这样的结构,能提升吸热板32与机箱之间的导热效率。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提升吸热板32与机箱之间导热效率的结构。

优选,调整螺母41均为蝶形螺母。这样的结构,便于使用者徒手拧动调整螺母41。实际上,也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其他能便于使用者徒手拧动调整螺母41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