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4797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会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中设置相应的组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例如实现电容触控功能等,以给使用者带来应用上的便利。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容触控功能,通常会将触控检测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并将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公共电极共用为触控驱动电极,即在显示状态下,公共电极用于接收公共电压信号,在触控状态下,公共电极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并用于接收触控驱动信号。
[0004]图1是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公共电极共用为触控驱动电极的阵列基板包括:玻璃基板11 ;位于玻璃基板11上的中间层12 ;位于中间层12上的薄膜晶体管13 (Thin-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其中薄膜晶体管13包括源极131、漏极132、栅极133和多晶硅层134,栅极133和多晶硅层134通过第一钝化层141实现电绝缘,栅极133通过第二钝化层142与源极131和漏极132实现电绝缘,并且源极131通过第一金属136与数据线135电连接;位于第二钝化层142上的有机膜层15 ;位于有机膜层15上的公共电极16 ;以及位于公共电极16上的像素电极17且公共电极26与像素电极27通过第三钝化层243实现电绝缘,其中,上述公共电极16在触控状态下复用为触控驱动电极。
[0005]在图1中,由于公共电极16呈面状并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因此,其电阻较大;并且薄膜晶体管13中的源极131和第一金属136与公共电极16之间相对面积较大,形成较大的负载电容,使得触控驱动电极的电阻与负载电容的乘积较大,导致触控驱动信号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增加触控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相应地,在阵列基板的边框区域中需要设置较大的用于产生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这样会使应用该阵列基板的显示面板很难实现窄边框化。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7]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条触控驱动电极,所述多条触控驱动电极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其边框区域的两组波形产生电路,且两组波形产生电路分别设置在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两端,其中,每组波形产生电路包括多个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电连接,且所述多个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用于产生触控驱动信号并将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提供给所述触控驱动电极。
[0008]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000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中,触控驱动电极与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一金属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形成的负载电容减小,使得触控驱动电极的电阻与负载电容的乘积减小,并可以使得触控驱动信号的充电时间减少,相应地,可以不需要在边框区域设置较大的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这样可以减小边框区域的面积,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很容易实现窄边框化;进一步地,在阵列基板的边框区域设置两组波形产生电路,且两组波形产生电路分别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的两端,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边框区域的面积,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可以更容易实现窄边框化。
【附图说明】
[001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1]图1是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b是图3a中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0015]图3c是图3a中沿A1-A2方向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0016]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b是图4a中沿B1-B2方向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0018]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彩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b是图6a中沿C1-C2方向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b是图8a中沿D1-D2方向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l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l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21、与彩膜基板21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22以及位于彩膜基板21和阵列基板22之间的液晶层23,其中,所述液晶层23包括多个液晶分子231,所述彩膜基板21包括多条触控驱动电极211,且多条触控驱动电极211沿第一方向Xl平行排列(其中触控驱动电极211的延伸方向为X2);以及阵列基板22包括位于其边框区域的两组波形产生电路221,且两组波形产生电路221分别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211的两端,其中,每组波形产生电路221包括多个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222,所述触控驱动电极211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222电连接(在图中用连接触控驱动电极211和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222的虚线表示相应的电连接关系),且所述多个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222用于产生触控驱动信号并将所述触控驱动信号提供给所述触控驱动电极211。
[0033]目前,为了实现电容触控功能,通常将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公共电极共用为触控驱动电极。由于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用于电连接源极和数据线的第一金属与公共电极之间相对面积较大,形成较大的负载电容,使得触控驱动电极的电阻与负载电容的乘积较大,导致触控驱动信号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增加触控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相应地,在阵列基板的边框区域中用于产生触控驱动信号的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需要设置得较大且占据边框区域较大的面积,这样会使该相应的显示面板很难实现窄边框化。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中,触控驱动电极与设置在阵列基板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一金属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形成的负载电容减小,使得触控驱动电极的电阻与负载电容的乘积减小,这样可以使得触控驱动信号的充电时间减少,相应地,可以不需要在边框区域设置较大的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这样可以减小边框区域的面积,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很容易实现窄边框化。进一步地,在阵列基板的边框区域设置两组波形产生电路,且两组波形产生电路分别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的两端,其中,每组波形产生电路包括多个触控驱动波形产生电路,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边框区域的面积,从而使得显示面板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