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pcb规范梳理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172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pcb规范梳理的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PCB规范梳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印制电路板,PCB ( Printed Circuit Board),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行业内的业务流程是:市场接定单-工程制作-工厂制造-交货。其中,工程制作环节,是指工程人员依据PCB厂商的制作规则将客户要求的信息转换为PCB厂商内部制作方法信息。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工程制作操作人员接到客户订单的制板说明、客户协议等客户需求文件,工程制作人员依据PCB厂商内部工程制作流程,一步一步的操作,这些操作作用是将客户要求判断能否加工,如能加工,转化为内部可加工的制作加工操作指令,那么这些判断和转化操作指令是依据PCB厂商内部规范(规则),如:客户需要制作最小外层导线宽为125um,外层基铜铜厚为35um,那么操作人员需要查找内部的规范判断能否加工,若能加工,加工时导线宽需要补偿多少才能满足客户125um的要求,然后将加工信息传递给工厂加工。目前,这样的过程完全是通过人和部分借助软件来完成。另外,工厂制造是工厂现场根据工程制作给的工艺参数来制造加工。
[0003]制作规范是PCB厂商在制造过程中技术反馈或新技术、新设备等更新下新的技术积累形成一些制作PCB的规则规范。目前,PCB厂商制作规范具有的特点是:1、通常以Word或Excel等普通的文本格式记录储存;2、由于制作规范是日积月累的逐步积累添加形成的,导致制作规范存在冗余、冲突、不完整、描述不精确的情况,致使工程人员查找不易,影响人员效率。3、规范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可能同一类型的规范放在不同的地方,章节混乱等现象。4、通过操作人阅读来操作判断,对人的技能要求很高,且效率低下。
[0004]目前,国内外企业暂没有发现能够系统管理规范,并形成数据库应用的。只有部分规模较大的PCB厂商将部分规范制作成自动化脚本,植入PCB制作工具(软件genesis2000)中,主要的功能是防呆。如专利CN201310056021,一种利用GENESIS软件检测PCB板内层线路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在GENESIS软件中打开备份图纸,关闭图纸其它线路层属性,只保留内层备份层和钻孔层属性;将正片内层线路线宽值减去制程要求允许的最小线宽值,将负片内层线路的隔离间距增加制程要求允许的最小间距值,然后做内层电性分析;依据内层电性分析报告中的断路点找到不符合制程要求的独立电性的细小线路,将该细小线路更改至符合制程要求的线宽,通过人工操作利用genesis软件对PCB图形和孔进行能力判断能否加工。
[0005]中国专利:专利号:201410425916.1公开了一种生成PCB制作单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在光绘层面的钻孔层,从加载的所有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的要求中选择当前PCB设计涉及到的PCB设计要求;加载选择的PCB设计要求,生成当前PCB设计的制作单信息。
[0006]中国专利:专利号:201410425916.1公开了一种电源PCB布线模块化系统及方法,应用于计算机中,该计算机连接有数据库。该方法包括步骤:从电源设计原理图获取电源电路信息;将电源电路信息打包成电源组件模块,并为该电源组件模块定义一个编号;根据PCB的横向空间和大小限定为电源组件模块建立横向电源PCB布线封装;根据PCB的纵向空间和大小限定为电源组件模块建立纵向电源PCB布线封装;将电源组件模块编号与横向及纵向电源PCB布线封装进行关联;在数据库中建立CIS管理库,并将横向和纵向电源PCB布线封装保存在CIS管理库中。该发明虽然解决了 PCB板信息规范化模块化录入,但是还存在信息规范程度不高、不方便阅读、学习、维护和利用的问题。
[0007]以上专利存在的以下两个缺点:1、只利用软件人工操作来判断能否加工,没有实现自动化;2、只针对图形和孔的操作,其他的部分,如叠层、阻焊、字符等都没涉及到,没有全面系统的对PCB产品操作。总体来说,传统PCB规范不方便阅读、学习、维护、利用。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针对传统PCB规范不方便阅读、学习、维护、利用等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PCB规范梳理的方法及系统。
[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PCB规范梳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客户需求进行特征分解并进行编码,直至分解为最小单位特征,最小单位特征赋予文字或数值说明,采集并存储该步骤的数据;
(二)将最小单位特征依据规范转化为工艺执行参数;
(三)对工艺执行参数进行存储和传输。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还包括:
对客户要求主要特征进行参数描述,并将其在系统中进行编号;描述主要特征下的具体特征或参数要求即特征分解,这些分解的子特征或参数都是对主要特征的具体说明,然后用参数对其说明;再接着将有明确值要求的参数标示参数类型词条。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还包括:
将最小单位特征的工程参数转化匹配主流程,即将工程制作操作人员处理和梳理客户订单的主流程,确保任何类型的订单处理都适用于这个流程;主流程进行分解,即对每个转化匹配的主干流程进行分解,分解成子流程;流程的规范化和结构化。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还包括:
将规范转化的工艺执行参数列出相应的PCB工艺按照工艺原理分类,涉及到的工艺原理类型;将工艺原理分类继续详细分类,即同一原理类的工艺继续分子类;标示出各个工艺类型的参数。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特征分解为处理流程进行流程分解并进行编码,直至分解为最小单位子流程,最小单位子流程赋予文字或数值说明。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最小单位特征按照工艺原理分类进行工艺分解并进行编码,直至分解为最小单位子工艺,最小单位子工艺赋予工艺执行参数。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编码为同一词条使用同一编码或同一个词条使用多个等同编码,使所述词条能被计算机识别。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对规范进行结构化表达,使所述规范能被计算机识别。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客户需求包括订单信息、外形要求、配本结构要求、产品图形构成要求、油墨要求、表面处理要求、产品检测要求、产品参数范围要求和备注信息。
[0018]一种应用于PCB规范梳理的系统,其中:包括客户要求读取收集模块、工程规范转化模块和工艺执行参数模块,所述客户要求读取收集模块实现对客户要求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所述工程规范转化模块将客户要求信息转化为工艺执行参数并将工艺执行参数传递到所述工艺执行参数模块中;所述工艺执行参数模块保存和传递工艺执行参数。
[0019]本发明的优点:
对比以往的技术,本专利能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流程将规范串起来,形成以工作流程的章节结构,改变原来的以工艺为单元的章节结构;
2、通过词条编码和结构化的表达将规范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方式,是自动化的基础。
[0020]3、通过规范的梳理减少现有规范冗余、冲突、不完整、描述不精确的情况;
4、解决工程人员查找不易,提高人员效率;
5、更新规范和后期维护按照流程章节结构来做即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客户要求读取收集模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