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

文档序号:1057021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属于医药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反筛查监测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用于ADR病例数据终端处理上传药品配伍、消除病灶时限及确定ADR病例的校核图像,从而提高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药物对于ADR病例的收效率的技术效果,避免用药的药品配伍不合理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医护人员ADR的上报工作,大大减少不报、漏报现象,值得全国推广。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 上报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是重要的临床问题。药物不良 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且与用 药目无关的反应,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 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时也可引起药源 性疾病,除少数人自服药物外,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医生给药所引起,所以有些药源性疾病 也属医源性疾病。虽然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难避免,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临床用药的药品 配伍不合理所致。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132.8万份,医疗机构的报告占82.2%,可见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以医院为主,医 护人员对ADR上报的重视程度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医院ADR上报是自主上报,上报率低,不 报、漏报情况严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事件逐年增多,处理这样的纠纷也耗费了医院的许 多时间和精力,并且不能有效的避免用药的药品配伍不合理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基于上 述情况,找到一种简单可行的提高ADR上报率的方法尤为重要,但现有技术中,缺少解决该 类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手段。
[0003]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ADR上报是自主上报,上报率低,不 报、漏报情况严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事件逐年增多,并且不能有效的避免用药的药品配 伍不合理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 应上报率的方法用来解决这一类技术问题,用于ADR病例数据终端处理上传药品配伍、消除 病灶时限及确定ADR病例的校核图像,从而提高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 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药物对于ADR病例的收效率。
[0005] -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006] -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007] 步骤一、确定发生ADR药物不良反应使用的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0008] 首先ADR专属中央处理器通过CAN总线医院内部局域网,从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数据库中调取药品名称,
[0009] 其次从病例数据库中调取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临床使用数据,
[0010] 再次将获得的具体数据输入ADR用药情况分析模块,
[0011] 最后获得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为监 测药物;
[0012] 步骤二、一线医生将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 他定片临床使用数据,输入ADR病例筛选模块,获得ADR起因及用药数据,并存储于ADR基础 数据硬盘中;
[0013] 步骤三、从ADR基础数据硬盘中调取ADR基础数据,导入ADR比对模块,ADR比对模块 按照发生ADR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手册标准,生成ADR临床物像介质图;
[0014]步骤四、将生成ADR临床物像介质图导入反筛查模块;
[0015] 步骤五、从临床病例上报数据库调取ADR临床病例上报数据输入反筛查模块;
[0016] 步骤六、ADR专属中央处理器通过反筛查模块进行反筛查处理,获得ADR上报率及 合格率结果数据;
[0017]步骤七、ADR专属中央处理器生成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
[0018] 步骤八、一线医生通过医院内部秘钥调取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下 载;
[0019] 步骤九、一线医生根据单位时段经手病例与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 比对,用于ADR病例数据终端处理上传药品配伍、消除病灶时限及确定ADR病例的校核图像。
[0020]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的 避免用药的药品配伍不合理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这一类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 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反筛查监测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从 而实现提高一线医生确定ADR病例合格率、减少消除病灶时限,及提高地塞米松注射液、维 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药物对于ADR病例的收效率的技术效果。本 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医护人员ADR的上报工作, 大大减少不报、漏报现象,值得全国推广。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024]步骤一、确定发生ADR药物不良反应使用的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0025]首先ADR专属中央处理器通过CAN总线医院内部局域网,从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数据库中调取药品名称,
[0026] 其次从病例数据库中调取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临床使用数据,
[0027] 再次将获得的具体数据输入ADR用药情况分析模块,
[0028] 最后获得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为监 测药物;
[0029] 步骤二、一线医生将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 他定片临床使用数据,输入ADR病例筛选模块,获得ADR起因及用药数据,并存储于ADR基础 数据硬盘中;
[0030] 步骤三、从ADR基础数据硬盘中调取ADR基础数据,导入ADR比对模块,ADR比对模块 按照发生ADR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手册标准,生成ADR临床物像介质图;
[0031]步骤四、将生成ADR临床物像介质图导入反筛查模块;
[0032]步骤五、从临床病例上报数据库调取ADR临床病例上报数据输入反筛查模块;
[0033] 步骤六、ADR专属中央处理器通过反筛查模块进行反筛查处理,获得ADR上报率及 合格率结果数据;
[0034] 步骤七、ADR专属中央处理器生成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
[0035] 步骤八、一线医生通过医院内部秘钥调取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下 载;
[0036]步骤九、一线医生根据单位时段经手病例与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 比对,用于ADR病例数据终端处理上传药品配伍、消除病灶时限及确定ADR病例的校核图像。
[0037]下面结合具体的数据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0038] 1、确定发生ADR使用的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0039]以吉林省卫生厅2009年发布的《抢救车药品和药品基本目录》中的12中药品为重 点监测药品,见表1。
[0040] 表1发生ADR使用相关药物
[0042] 随机抽取2014年7月、10月、11月份病例,发生ADR时使用12种药物情况见表2。
[0043]表2发生ADR使用药物情况
[0045]由上表可见,发生ADR时停药及使用1号-12号药物的病例共650份,其中使用序号 1、2、3三种药物最多,共368份,其次是使用序号4、6、8号药物及抗过敏药物。筛查病例发现, 上述这些药物单独使用较少,经常是几种药物联合使用。为了进一步缩小药物的种类,我们 又将4号-12号药物与1号-3号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见表3。
[0046]表3发生ADR用药情况分析
[0048]结果发现4种-12种药物中除氯雷他定有单独使用的情况外,其它药物都与地塞米 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一种或多种联用,可见上述4种药物的使用完 全可以涵盖其他药物的使用。因此我们确定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 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为重点监测药物。通过此过程,将重点监测药物由12种减少到4种,以 2014年三个月(表2)为例,需筛查的ADR病例由650份减少到了 368份,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0049] 2、2014、2015年住院患者病例筛查结果
[0050]对2014、2015年住院患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 液和氯雷他定片的病例进行筛查,发生ADR的情况见表4。对患者使用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 物的原因进行追溯,是患者病情发展需要,还是因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了 ADR而使 用。
[0051 ] 表4 2014、2015筛选病例情况
[0053]由上表可见,对2014年和2015年使用重点监测的4种药物的抽查率分别为20%和 22.5%,ADR的发生率分别为3.8%和3.92%。我们可以依据分析所得的ADR发生率,进而监 督各科室ADR上报率的准确性。
[0054] 3、2014、2015年发生ADR的病例分析
[0055]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医院HI S系统,对筛查获得2014年、2015年1月-5月的 ADR病例进行分析。集中监测2015年6月-12月住院患者发生ADR情况。
[0056] 2014年ADR上报率和合格率为25.47%和23.85%。2015年1月-5月ADR上报率和合 格率为30.24%和27.04%。从2015年6月起每月对住院患者病例进行ADR筛查,应用使用4种 重点监测药物进行筛查病例的方法,对筛查中漏报、怀疑药物过敏、上报病例无记录及上报 药物与医嘱中记录不符的病例与相关临床科室沟通,积极补报。经过有效沟通和监管措施 的实施,2015年6月-12月ADR上报率和合格率为91.16 %和87.29 %。大大提高了不良反应上 报率,见表5。
[0057] 表5 2014、2015年ADR上报情况
[0060]综上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0061 ] 1、确定重点药品
[0062]临床发生ADR时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措施。轻微的ADR,停药后无需 处理症状即可消失;在发生过敏症状时,停药同时还应采用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比较严重 的,需要急救药物来纠正或缓解其临床症状,那么我们对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急救药物的病 例进行反筛查,即可找出除未经处理的轻微ADR外的全部ADR事件。因此我们初步拟定将吉 林省卫生厅2009年发布的《抢救车药品和药品基本目录》中的12种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作为重点药物。
[0063] 2、逐一筛选
[0064] 抽取2014年7月、10月、11月份病例,对发生ADR时使用这12种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 分析,发现存在联合用药的情况,筛查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和氯雷他定片4种药物即可涵盖除未经处理的轻微ADR外的全部ADR事件。通过此过程,将重 点药品由12种减少到4种,需筛查ADR病例仅为总数的20%,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 效率。
[0065] 3、统计分析
[0066]我们抽取2014、2015年使用这4种药物的病例进行不良反应筛查,将ADR实际上报 率和反筛查所得的ADR发生率进行对比,发现每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在3.9 %左右,可依此 来初步判定临床上报ADR是否存在不报、漏报的情况,同时联合医务科对未来临床ADR自觉 上报情况进行监督。
[0067] 社会效益:
[0068]第一、节约有效时间:从每年总病例中筛查20 %的病例就能涵盖绝大多数的不良 反应的发生。
[0069]第二、确保上报质量: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出现问题时,及时补充、修改并 反馈;各科室上报ADR内容填写不完整,病人信息与药物关联性评价不全,不良反应过程描 述不细致,怀疑药品信息填写不完整的及时与ADR信息员沟通,补充完整并上报;当月筛查 发现病例中有记录和怀疑发生ADR没有报告的与相关科室沟通,积极补报,ADR上报率和合 格率显著提升。
[0070] 第三、强化上报意识:药学部与医务部联合,对不报、漏报及报告的ADR病例无记录 的科室与奖金挂钩,以此带动全员的安全用药意识。
[0071] 总之,本发明为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 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反筛查监测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从而达到提高一线 医生确定ADR病例合格率、减少消除病灶时限,及提高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 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药物对于ADR病例的收效率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医护人员ADR的上报工作,大大减少不报、 漏报现象,值得全国推广。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提高临床用药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率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一、确定发生ADR药物不良反应使用的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首先ADR专属中央处理器通过CAN总线医院内部局域网,从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数据 库中调取药品名称, 其次从病例数据库中调取急救药物和抗过敏药物临床使用数据, 再次将获得的具体数据输入ADR用药情况分析模块, 最后获得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片为监测药 物; 步骤二、一线医生将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 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氯雷他定 片临床使用数据,输入ADR病例筛选模块,获得ADR起因及用药数据,并存储于ADR基础数据 硬盘中; 步骤三、从ADR基础数据硬盘中调取ADR基础数据,导入ADR比对模块,ADR比对模块按照 发生ADR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手册标准,生成ADR临床物像介质图; 步骤四、将生成ADR临床物像介质图导入反筛查模块; 步骤五、从临床病例上报数据库调取ADR临床病例上报数据输入反筛查模块; 步骤六、ADR专属中央处理器通过反筛查模块进行反筛查处理,获得ADR上报率及合格 率结果数据; 步骤七、ADR专属中央处理器生成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 步骤八、一线医生通过医院内部秘钥调取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下载; 步骤九、一线医生根据单位时段经手病例与ADR上报率及合格率反筛查结果图像比对, 用于ADR病例数据终端处理上传药品配伍、消除病灶时限及确定ADR病例的校核图像。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5930655SQ201610247458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于倩, 王 华, 李忻, 严明兰, 郭鑫, 毕铁琳, 郭义明
【申请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