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042846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流路91A还具有使第一散热管液体流路221A与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222k相连的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914。受热部管液体流路913A位于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914。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低发热量的热源62A的低温受热部72A也可以位于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911A。
[0072]通过使从热源6A受热的受热部7A位于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914A,借助散热器20A散热后的冷媒8A流入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914A,冷媒8A能够有效吸收来自热源6A的热量。并且,受热的冷媒8A通过从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914A流出后流入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222A,而能够借助散热器20A散热。例如,在存在两个热源6A的情况下,优选一个热源6A位于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914A,另一个热源6A位于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912A。在任一个热源6A中经过受热部管液体流路913A的冷媒8A为借助散热器20而进行了散热的状态,能够有效散出两个热源6A的热量。因此,提高了散热模块100A的冷却特性。
[0073]管液体流路91是由导热性材料构成的柔性管。另外,散热模块100被设置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底或由金属制成的壳体,柔性管与基底或壳体热接触。
[0074]由于管液体流路91A是由导热性材料构成的柔性管,能够将冷媒8A的热量通过管进行热传递从而向外部散热。因此,提高了散热模块100A的冷却特性。另外,通过使由导热性材料构成的柔性管与由金属制成的基底或由金属制成的壳体热接触,柔性管内的冷媒8A的热量被传递至柔性管,之后热传递至由金属制成的基底或由金属制成的壳体。即,能够有效地使冷媒8A散热。因此,提高了散热模块100A的冷却特性。
[007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离心风扇能够用于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的壳体内部的设备的冷却,其他设备的冷却以及向各种对象物提供空气等。另外,也能够用于其他用途。
[0076]并且,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中出现的各要素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组合。
[0077]根据上述说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超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变形例和变更例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由本权利要求书确定。
【主权项】
1.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受热部,所述受热部与热源热接触; 液体流路,所述液体流路中封入有传导所述受热部的热量的冷媒; 风扇;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所述风扇的排风口,且包括散热器管液体流路和多个散热片;以及泵, 所述泵包括: 静止部,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 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位于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具有磁铁,所述旋转部包括:转子保持架,所述转子保持架将所述磁铁保持于内周面;以及泵叶轮,所述泵叶轮包围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 外壳,所述外壳由树脂制成,且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泵叶轮; 泵液体流路,所述泵液体流路被构成于所述泵叶轮与所述外壳之间;以及泵吸入口和泵排出口,所述泵吸入口和泵排出口与所述泵液体流路连接,且从所述外壳向外部延伸, 所述转子保持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泵叶轮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重叠, 所述液体流路具有使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与所述泵液体流路相连的管液体流路, 所述管液体流路包括: 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所述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从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与所述泵吸入口相连; 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从所述泵排出口与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相连;以及 受热部管液体流路,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在所述受热部处使所述热源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媒, 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不位于所述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仅位于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存在有多个,所述受热部与所述多个热源分别热接触, 所述多个热源包括高发热量的热源和低发热量的热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发热量最高的所述热源位于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中最靠近泵排出口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在所述泵排出口与所述受热部之间分岔为第一液体流路和第二液体流路,所述第一液体流路与所述高发热量的热源的高温受热部相连,所述第二液体流路与所述低发热量的热源的低温受热部相连,之后在到达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之前合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中,从所述泵排出口到所述受热部的管液体流路的长度比从所述受热部到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的管液体流路的长度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存在有多个,所述受热部与所述多个热源分别热接触, 所述多个热源包括高发热量的热源和低发热量的热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发热量最高的所述热源位于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中最靠近泵排出口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在所述泵排出口与所述受热部之间分岔为第一液体流路和第二液体流路,所述第一液体流路与所述低发热量的热源的低温受热部相连,所述第二液体流路与所述高发热量的热源的高温受热部相连,之后在到达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之前合流。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包括与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相连的第一散热管液体流路和与所述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相连的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所述管液体流路还具有使第一散热管液体流路与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相连的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位于所述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的与流路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比所述管液体流路的与流路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大。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液体流路是由导热性材料构成的柔性管。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底或由金属制成的壳体,所述柔性管与所述基底或所述壳体热接触。14.一种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 多个受热部,所述多个受热部与具有不同发热量的多个热源热接触; 液体流路,所述液体流路中封入有传导所述受热部的热量的冷媒; 风扇;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配置在所述风扇的排风口,且包括散热管液体流路和多个散热片;以及 泵, 所述泵包括: 静止部,所述静止部具有定子; 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位于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包括磁铁,所述旋转部包括:转子保持架,所述转子保持架将所述磁铁保持于内周面;以及泵叶轮,所述泵叶轮包围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且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 外壳,所述外壳由树脂制成,且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泵叶轮; 泵液体流路,所述泵液体流路被构成在所述泵叶轮与所述外壳之间;以及 泵吸入口和泵排出口,所述泵吸入口和泵排出口与所述泵液体流路相连,且从所述外壳向外部延伸, 所述转子保持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泵叶轮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重叠, 所述液体流路具有使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与所述泵液体流路相连的管液体流路, 所述管液体流路包括: 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所述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从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与所述泵吸入口相连; 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从所述泵排出口与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相连;以及 受热部管液体流路,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在所述受热部处使所述热源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媒, 具有最高发热量的所述热源所处的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位于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有最低的发热量的所述热源位于所述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包括与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相连的第一散热管液体流路和与所述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相连的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所述管液体流路还具有使第一散热管液体流路与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相连的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位于所述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管液体流路包括与所述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相连的第一散热管液体流路和与所述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相连的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所述管液体流路还具有使第一散热管液体流路与第二散热管液体流路相连的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所述受热部管液体流路位于所述散热器连接管液体流路。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液体流路是由导热性材料构成的柔性管。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模块设置于由金属制成的基底或由金属制成的壳体,所述柔性管与所述基底或所述壳体热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具有散热器和泵,所述散热器包括受热部、液体流路、风扇、散热片以及散热管液体流路。泵包括静止部和旋转部,旋转部包括转子保持架和泵叶轮。泵包括外壳、泵液体流路、泵吸入口和泵排出口,转子保持架的至少一部分与泵叶轮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重叠。液体流路具有管液体流路,管液体流路包括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泵排出侧管液体流路以及受热部管液体流路,受热部管液体流路不位于泵吸入侧管液体流路。
【IPC分类】G06F1/20
【公开号】CN204695207
【申请号】CN201520369375
【发明人】加藤胜利, 玉冈健人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