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3933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习知T0L(touch on lens)或是 OGS (one glass solut1n)结构的触控装置中,触控功能层(例如ITO层)是直接形成在玻璃盖板(cover glass)上。通常触控功能层厚度很薄、脆性高,当玻璃盖板受到垂直方向的外力而破裂时,位于玻璃盖板上的触控功能层也会随之破裂,导致触控装置无法正常运作,例如触控功能失效,造成用户不便。
[0003]此外,在某些设计中,在玻璃盖板与触控功能层之间增加一层具有韧性的保护层,以提升触控装置的撞击能力。这样的设计,当玻璃盖板受到垂直方向的外力而破裂时,由于保护层的缓冲保护作用,触控功能层可能不会因垂直方向的外力而损坏。然而,玻璃盖板受力或破裂会产生横向拉力,由于该保护层具有韧性,所以此横向拉力有可能不会让具韧性的保护层裂开,但触控功能层厚度很薄,且一般为硬、脆的材质,因此会导致保护层没有裂开但触控功能层却因横向拉力而断裂的情况发生。或者当玻璃盖板破裂而形成的裂缝较大时,保护层和触控功能层有可能均因横向拉力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一种触控装置包含透光盖板、韧性透明层、触控功能层与硬性透明层。韧性透明层位于透光盖板的表面上,且韧性透明层的弹性模量小于透光盖板的弹性模量。硬性透明层与触控功能层位于韧性透明层背对透光盖板的一侧,且硬性透明层的弹性模量大于韧性透明层的弹性模量。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韧性透明层的弹性模量小于触控功能层的弹性模量,硬性透明层的弹性模量大于该触控功能层的弹性模量。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该硬性透明层的弹性模量介于5.0xlO7Pa至5.0xlO9Pa0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该硬性透明层的邵氏硬度介于50至100。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该硬性透明层的厚度介于I微米至30微米。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该硬性透明层的材质包含树脂。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该韧性透明层的弹性模量介于4*106Pa至5*10sPa。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该韧性透明层的厚度介于0.01微米至35微米。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触控功能层位于韧性透明层与硬性透明层之间。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触控功能层具有电极图案层与线路层。线路层位于电极图案层至少一侧边,且电性连接电极图案层。触控装置更包含遮光层。遮光层位于韧性透明层与硬性透明层之间,且线路层及部分的电极图案层覆盖遮光层。
[001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韧性透明层在透光盖板该表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电极图案层在透光盖板该表面的垂直投影面积。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韧性透明层、遮光层相对透光盖板的边缘内缩且实质对齐,使透光盖板的部分表面露出。触控装置更包含止挡层。止挡层至少覆盖透光盖板表面露出的部分,止挡层与遮光层系同色系的,且止挡层的黏度大于遮光层的黏度。
[001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硬性透明层相对透光盖板的边缘内缩,且至少部份硬性透明层位于止挡层与触控功能层之间。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至少部分止挡层位于触控功能层与硬性透明层之间。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硬性透明层位于韧性透明层与该触控功能层之间,且韧性透明层位于硬性透明层与透光盖板之间。
[002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触控功能层具有电极图案区与线路层。线路层位于电极图案层至少一侧边,且电性连接电极图案层。触控装置更包含遮光层。遮光层位于硬性透明层背对韧性透明层的部分表面上,且线路层及部分的电极图案区覆盖遮光层。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韧性透明层、硬性透明层与遮光层相对透光盖板的边缘内缩且实质对齐,使透光盖板的表面部分露出。触控装置更包含止挡层。止挡层至少覆盖透光盖板表面露出的部分,止挡层与遮光层系同色系的,且止挡层的黏度大于该遮光层的黏度。
[002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透光盖板的材质包含玻璃,触控功能层的材质包含氧化铟锡。
[0023]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中,触控装置包含具有特定性质的硬性透明层与韧性透明层。触控装置在玻璃盖板受到垂直方向的外力或破裂时,韧性透明层可吸收部份应力,避免触控功能层因垂直方向的外力而损坏。同时,因硬性透明层的硬度较高,对触控功能层具有支撑保护作用,可确保触控功能层不会因横向拉力随玻璃盖板破裂而断裂。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的玻璃盖板受撞击时,透过硬性透明层与韧性透明层的共同作用,可减少对触控功能层造成影响,因此可提升触控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和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图。
[0025]图2绘示图1之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绘示图2之触控装置受垂直方向外力时的示意图。
[0027]图4绘示图3之触控装置受垂直方向外力后的示意图。
[0028]图5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图。
[0029]图6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的剖面图。
[0030]图7绘示图6之触控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8绘示图7之触控装置受垂直方向外力时的示意图。
[0032]图9绘示图8之触控装置受垂直方向外力后的示意图。
[0033]主要元件符号:
[0034]100、100a、10b:触控装置
[0035]110:显示模块
[0036]120:黏胶层
[0037]130:硬性透明层
[0038]132、134:表面
[0039]140:透光盖板
[0040]142:表面
[0041]150:韧性透明层
[0042]160:触控功能层
[0043]162:电极图案区
[0044]IM:线路区
[0045]170:遮光层
[0046]180:止挡层
[0047]C1、C2:裂痕
[0048]F、Fl?F9:;b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50]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之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51]图1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之触控装置100的剖面图。图2绘示图1之触控装置100的局部放大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2,触控装置100包含透光盖板140、韧性透明层150、触控功能层160与硬性透明层130。韧性透明层150位于透光盖板140的表面142上。硬性透明层130与触控功能层160位于韧性透明层150背对透光盖板140的一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