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透明框架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246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透明框架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具有透明框架的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

行车记录仪产生视野盲区一直是行车记录仪的巨大副作用,由于行车记录仪距离人眼的距离小于行车记录仪距离外界物体的距离,行车记录仪的遮挡面会放大,造成巨大的视野盲区,同时,行车记录仪遮挡面的细微变化,均会造成视野盲区的较大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明框架的行车记录仪,通过设置透明框架,使该行车记录仪能够有效减小视野盲区,提高行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透明框架的行车记录仪,包含有框架,框架材料为透明的钢化塑料,框架外边框的正面与框架外边框的背面平行,框架外边框的背面设置有防折射装置;框架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框架正面设置有镜片,镜片中设置有显示屏。透明钢化塑料的框架不仅可以保证框架的硬度要求,而且可以使框架在镜片之外的边框处于透明状态,缩小了该行车记录仪的遮挡面面积,缩小了该行车记录仪的视野盲区,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该行车将安装支架安装在后视镜的安装部位,镜片作为后视镜,镜片中的显示屏显示行车情况,该行车记录仪不必设置其余位置放置,进一步减小视野盲区,为保证该行车记录仪的视角,汽车两侧面的后视镜均采用该行车记录仪。防折射装置和平行设置可有效防止光线在穿过外边框时产生折射,防止从外边框中观察的车外物体失真。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背面设置有摄像头和圆形的凹孔,凹孔中安装有扇叶总成,扇叶总成包含有转轴、扇叶、轴承和第一皮带轮,框架内部安装有发电机和蓄电池,发电机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使用时,先通过安装支架将该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外,使行车途中风向正对风扇总成,以保证风扇总成上的风最大。在行车时,风吹动风扇总成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行车行成的相对风速较大,作用在风扇总成上的风较大,风扇总成转速较高,带动发电机转动转速较高,发电机发电量较大,发电机所发电一部分用于行车记录仪工作,另一部分充入蓄电池;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发电机转速较低,发电机发电量较少,不够行车记录仪工作时,蓄电池供应一部分电供行车记录仪工作。此外,蓄电池数量为两个,配备有专用充电设备,两个蓄电池一个安装在行车记录仪中,另一个备用,充电设备使用家用的充电,该设置可以避免汽车长期低速行驶充电量不足,造成行车记录仪不能正常工作。该行车记录仪无需外用电线,避免线路复杂造成危险事故,避免汽车部件损坏影响汽车隔热隔音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扇叶安装在转轴一端,第一皮带轮安装在转轴另一端,转轴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框架上。该设置能够有效将风力转化为扇叶转速,同时有效将扇叶转速传递到第一皮带轮。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侧面上设置有车速传感器和多个通风孔。为使风能有效转化为扇叶总成的动能,需要使凹孔中进入的风有较好的排出通道,故在框架侧面上设置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的,为满足行车记录仪的正常工作,所述框架中安装有行车记录仪主板。

进一步的,所述凹孔与通风孔的连接通道设置有密封装置,摄像头设置有密封装置,显示屏外部设置有挡雨玻璃。由于该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外,车外环境恶劣,而其中的电子仪器需要避免雨水侵蚀,故在该行车记录仪上设置有密封装置和挡雨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快速安装接头。由于该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外,在无人情况下容易被盗窃,故设置快速安装接头,在行车前开启该行车记录仪,并使用快速安装接头安装,在停车无人时,使用快速安装接头取下,方便快捷安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小视野盲区,提高行车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无需外用电线,避免线路复杂造成危险事故,避免汽车部件损坏影响汽车隔热隔音效果。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节能环保,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防止被盗,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其中:1—扇叶总成,2—凹孔,3—摄像头,4—框架,5—通风孔,6—发电机,7—蓄电池,8—安装支架,9—显示屏,10—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透明框架的行车记录仪,包含有框架4,框架4材料为透明的钢化塑料,框架4外边框的正面与框架4外边框的背面平行,框架4外边框的背面设置有防折射装置;框架4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支架8,框架4正面设置有镜片10,镜片10中设置有显示屏9。透明钢化塑料的框架4不仅可以保证框架4的硬度要求,而且可以使框架4在镜片10之外的边框处于透明状态,缩小了该行车记录仪的遮挡面面积,缩小了该行车记录仪的视野盲区,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该行车将安装支架8安装在后视镜的安装部位,镜片10作为后视镜,镜片10中的显示屏9显示行车情况,该行车记录仪不必设置其余位置放置,进一步减小视野盲区,为保证该行车记录仪的视角,汽车两侧面的后视镜均采用该行车记录仪。防折射装置和平行设置可有效防止光线在穿过外边框时产生折射,防止从外边框中观察的车外物体失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如图1图2所示,所述框架4背面设置有摄像头3和圆形的凹孔2,凹孔2中安装有扇叶总成1,扇叶总成1包含有转轴、扇叶、轴承和第一皮带轮,框架4内部安装有发电机6和蓄电池7,发电机6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使用时,先通过安装支架8将该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外,使行车途中风向正对风扇总成1,以保证风扇总成1上的风最大。在行车时,风吹动风扇总成1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发电机6转动发电;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行车行成的相对风速较大,作用在风扇总成1上的风较大,风扇总成1转速较高,带动发电机6转动转速较高,发电机6发电量较大,发电机6所发电一部分用于行车记录仪工作,另一部分充入蓄电池7;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发电机6转速较低,发电机6发电量较少,不够行车记录仪工作时,蓄电池7供应一部分电供行车记录仪工作。此外,蓄电池7数量为两个,配备有专用充电设备,两个蓄电池7一个安装在行车记录仪中,另一个备用,充电设备使用家用的充电,该设置可以避免汽车长期低速行驶充电量不足,造成行车记录仪不能正常工作。该行车记录仪无需外用电线,避免线路复杂造成危险事故,避免汽车部件损坏影响汽车隔热隔音效果。

所述扇叶安装在转轴一端,第一皮带轮安装在转轴另一端,转轴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框架4上。该设置能够有效将风力转化为扇叶转速,同时有效将扇叶转速传递到第一皮带轮。

所述框架4侧面上设置有车速传感器和多个通风孔5。为使风能有效转化为扇叶总成的动能,需要使凹孔2中进入的风有较好的排出通道,故在框架4侧面上设置多个通风孔5。

为满足行车记录仪的正常工作,所述框架4中安装有行车记录仪主板。

所述凹孔2与通风孔5的连接通道设置有密封装置,摄像头3设置有密封装置,显示屏9外部设置有挡雨玻璃。由于该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外,车外环境恶劣,而其中的电子仪器需要避免雨水侵蚀,故在该行车记录仪上设置有密封装置和挡雨玻璃。

所述安装支架8上设置有快速安装接头。由于该行车记录仪安装在车外,在无人情况下容易被盗窃,故设置快速安装接头,在行车前开启该行车记录仪,并使用快速安装接头安装,在停车无人时,使用快速安装接头取下,方便快捷安全。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