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报警电路及利用该施工现场报警电路的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672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施工现场报警电路及利用该施工现场报警电路的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报警电路及利用该施工现场报警电路的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龙门吊轨道与马路交叉路口报警装置的使用能够代替龙门吊作业时的人为监控,大大节省人力投入,减少风险点,保障作业场地区域内过往行人与车辆的安全,有效提高了龙门吊的工作效率。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路口作业警示装置基本由单片机与译码器作为主要逻辑控制关系搭建的载体,但对于龙门吊路口作业的警示装置,逻辑控制关系相对单一,使用常规的单片机与译码器作为逻辑控制器件不仅增加了投入成本,在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方面都大大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施工现场报警电路及利用该施工现场报警电路的报警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报警电路,该报警电路包括检测施工装置位置的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和报警装置;红外对射装置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相连;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被阻挡时,红外对射装置的输出回路动作,随之继电器的输出回路动作,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通过红外对射装置检测施工装置在现场工作时所处区域的位置,当施工装置位置工作在预设区域时及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过往行人车辆或者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预设区域一侧或者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红外对射装置,所述红外对射装置的红外线传输路线与施工装置的行进路线有交叉;在所述施工装置经过预设区域时所述施工现场报警电路发出报警信号。在施工装置经过路口的一定区域时连续报警,提高了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报警装置包括第一报警装置;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报警装置串联。

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第一报警装置得电,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进入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为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向施工装置行进方向延伸施工装置的宽度形成的区域),避免不良事故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加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对射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位于预设区域同一侧的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还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报警装置串联。

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第一报警装置得电,开始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然而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没有被施工装置阻挡时,且同时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断开、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失电、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恢复原状(此时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处于常开状态)、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第一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即只需要满足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施工装置行进路线两交点的距离不大于施工装置的宽度时,只要施工装置部分存在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内(预设区域为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之间形成的区域,以及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向施工装置行进方向延伸施工装置的宽度形成的区域),第一报警装置会持续发出报警信号。而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施工装置行进路线两交点的距离大于施工装置的宽度时,在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内,只有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或者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被当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一报警装置才会发出报警信号(即是,施工装置部分存在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内,第一报警装置会间断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继电器还包括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三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还包括第二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或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并联;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

首先设置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施工装置行进路线两交点的距离不大于施工装置的宽度;预设区域为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以及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向施工装置行进方向延伸形成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第一报警装置会一直处于报警状态,否则,第一报警装置解除报警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对射装置还包括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还包括第三继电器;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二报警装置;第三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报警装置串联。

当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三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第二报警装置得电,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进入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为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向施工装置行进方向延伸施工装置的宽度形成的区域),避免不良事故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外对射装置还包括与第三红外对射装置位于预设区域同一侧的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还包括第四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并联。

当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三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第二报警装置得电,开始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然而当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没有被施工装置阻挡时,且同时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断开、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三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失电、第四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恢复原状(此时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处于常开状态)、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第二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即只需要满足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施工装置行进路线两交点的距离不大于施工装置的宽度时,只要施工装置部分存在于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内(预设区域为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内,以及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向施工装置行进方向延伸施工装置的宽度形成的区域),第二报警装置会持续发出报警信号。而当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施工装置行进路线两交点的距离大于施工装置的宽度时,在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内,只有当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或者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被当施工装置阻挡时,第二报警装置才会发出报警信号(即是,施工装置部分存在于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内,第二报警装置会间断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三继电器还包括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三常闭触点;第四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输常开触点;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或第四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并联;第四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

首先设置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施工装置行进路线两交点的距离不大于施工装置的宽度;预设区域为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形成的区域,以及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向施工装置行进方向延伸形成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第二报警装置会一直处于报警状态,否则,第一报警装置解除报警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继电器还包括第五继电器;第一继电器还包括第四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还包括第三常开触点;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三报警装置;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与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与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三报警装置串联;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的一端与第三报警装置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串联或者另一端与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串联。

在第一报警装置或者第二报警装置报警处于报警状态时,第三报警装置也同时处于报警状态。即不论那个红外对射装置发出的红外线被阻挡时,第三报警装置均会发出报警信号,更加有效的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施工现场报警电路的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包括将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第二红外对射装置作为第一组,将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第四红外对射装置作为第二组;将两组红外对射装置设置于施工现场预设区域两侧,施工现场处于两组红外对射装置之间,红外对射装置的红外线传输路线与施工装置的行进路线有交叉。

施工装置在预设区域内时,第一报警装置或者第二报警装置会发出报警信号,并且第三报警装置也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对射装置检测施工装置在现场工作时所处的位置,当施工装置工作在预设区域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施工现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报警电路,该报警电路包括检测施工装置位置的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和报警装置;红外对射装置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报警装置的输入端相连;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被阻挡时,红外对射装置的输出回路动作,随之继电器的输出回路动作,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预设区域一侧或者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红外对射装置,红外对射装置的红外线传输路线与施工装置的行进路线有交叉;在施工装置经过预设区域时施工现场报警电路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报警装置包括第一报警装置;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报警装置串联。在本实施方式中,未给出与电源的连接关系,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电路连接: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正极相连,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负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相连。也可以采用该电路连接: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正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负极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相连,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相连。还可以采用该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相连,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正极相连,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负极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相连。也可以采用该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的另一端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相连,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正极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报警装置的电源负极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相连,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相连。下述其他未给出电源的电路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红外对射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位于预设区域同一侧的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还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报警装置串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并联;此时预设区域为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线向东且向行进路线延伸两倍于施工装置的宽度形成的区域。但如果是,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相连,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相连;此时预设区域很窄,为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线向东且向行进路线延伸施工装置的宽度减去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射的红外线与行进路线两交点直线距离形成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继电器还包括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三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还包括第二常开触点;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或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并联;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红外对射装置还包括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还包括第三继电器;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二报警装置;第三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报警装置串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红外对射装置还包括与第三红外对射装置位于预设区域同一侧的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继电器还包括第四继电器;第四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并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三继电器还包括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三常闭触点;第四继电器还包括第二输常开触点;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或第四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并联;第四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并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串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继电器还包括第五继电器;第一继电器还包括第四常开触点;第二继电器还包括第三常开触点;报警装置还包括第三报警装置;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与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与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串联;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三报警装置串联;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的一端与第三报警装置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串联或者另一端与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串联。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与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并联。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三报警装置串联形成的连接点与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的一端相连,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报警装置串联形成的连接点与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的另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报警电路的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包括将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第二红外对射装置作为第一组,将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第四红外对射装置作为第二组;将两组红外对射装置设置于施工现场预设区域两侧,施工现场处于两组红外对射装置之间,红外对射装置的红外线传输路线与施工装置的行进路线有交叉。具体的采用如图1所示的设置:将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1a、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2a、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3a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4a发出的红外线垂直于龙门吊运动轨迹(运动轨道/行进路线)的外侧,在另一运动轨迹的外侧对应放置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SQ1b、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的接收端SQ2b、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SQ3b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的接收端SQ4b;并且设置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1a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2a发射的红外线与龙门吊运动轨迹两交点的距离d1不大于龙门吊的宽度d3,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3a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SQ4a发射的红外线与龙门吊运动轨迹两交点的距离d2不大于龙门吊的宽度d3;当龙门吊不在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和第三红外对射装置之间形成的非报警区域时(施工现场处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和第三红外对射装置之间),报警装置会持续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第一报警装置设置于施工现场的西面报警区域,第二报警装置设置于施工现场的东面报警区域,第三报警装置设置于施工现场的中间位置。该系统具体采用如图2~3所示的电路连接: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1的一端、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12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22的一端、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KA14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KA23的一端、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2的一端、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32的一端和第四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4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24V)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11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21的一端、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31的一端、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41的一端和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51的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源(13.8V)的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1的另一端、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2的另一端、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5的另一端、第三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3的另一端和第四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一报警装置BJ1的电源负极、第二报警装置BJ2的电源负极和第三报警装置BJ3的电源负极分别与第二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1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1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12的另一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2的一端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KA13的一端相连,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2的另一端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KA1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2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11的另一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2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报警装置BJ1的电源正极相连;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KA14的另一端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KA2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5的一端相连;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3的另一端与第三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3的一端相连;第三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32的另一端和第四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KA42的一端分别与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4的一端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KA33的一端相连,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SQ4的另一端和第三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KA33的另一端与第四继电器的输入回路KA4的一端相连;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31的另一端和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4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KA52的一端和第二报警装置BJ2的电源正极相连;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KA52的另一端和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A5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报警装置BJ3的电源正极相连。另外的也可以将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的一端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参见如图1~3所示,由非预设区域进入预设区域(预设区域为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的东面全部区域,以及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的西面全部区域)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龙门吊运动轨迹(行进路线/运动轨道)两交点的距离d1不大于龙门吊的宽度d3,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龙门吊运动轨迹两交点的距离d2不大于龙门吊的宽度d3。

龙门吊由西向东运动:

过程一、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龙门吊阻挡,且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未被龙门吊阻挡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断开(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断开或者恢复原状,在此时没什么作用,但是为后续的动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一报警装置得电,第一报警装置开始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闭合,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断开(第五继电器的第二常闭触点的断开或者恢复原状基本没有用,需要龙门吊由东向西运动时,第三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或第四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闭合时,才会相应的有作用),第三报警装置得电,第三报警装置开始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过程二、当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龙门吊阻挡,且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仍然被龙门吊阻挡时:此时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由于过程一中的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是处于闭合的),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闭合(此时,相当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形成自锁),第一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闭合,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仍然处于得电状态,第三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过程三、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未被龙门吊阻挡,且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仍被龙门吊阻挡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恢复原状(此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处于常开状态),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失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恢复原状、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恢复原状,第一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恢复原状(但是由于过程二中,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仍然处于得电状态,第三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过程四、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均没被龙门吊阻挡时(此时,相当于龙门吊远离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恢复原状,但是由于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均还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仍然处于得电状态,第三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龙门吊由东向西运动到初始位置:

过程五、当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龙门吊阻挡,且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未被龙门吊阻挡时: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第三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过程六、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龙门吊阻挡,且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仍然被龙门吊阻挡时:此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闭合,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得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均闭合、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断开(此时,虽然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闭触点断开了,但是在过程五中,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已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闭合,第三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过程七、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被龙门吊阻挡,且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未被龙门吊阻挡时: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恢复原状,第二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失电,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均处于恢复原状,第一报警装置仍处于报警状态;

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恢复原状(虽然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处于常开状态,但是在过程六中,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第三报警装置仍然处于报警状态。

过程八、当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线均未被龙门吊阻挡时: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常开触点恢复原状,第一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失电,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恢复原状,第一报警装置停止报警;

第一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点恢复原状,第五继电器的输入回路失电,第五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恢复原状,第三报警装置停止报警。其中,常开触点恢复原状为由闭合状态变为常开状态,常闭触点恢复原状为由断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

龙门吊由东向西运动,再由东向西运动,与上述运动过程原理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二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龙门吊运动轨迹两交点的距离d1不大于龙门吊的宽度d3,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的红外线与龙门吊运动轨迹两交点的距离d2不大于龙门吊的宽度d3;若龙门吊处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和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出的红外线之间时,则第一报警装置或者第二报警装置的报警状态解除(不发出报警信号),且第三报警装置的报警状态也解除;否则,第一报警装置或者第一报警装置或者第二报警装置会一直处于报警状态,且第三报警装置也会一直处于报警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三组红外对射装置,该三组红外对射装置发出的红外线形成内外三角区域;该三组红外对射装置分别包括第一组红外对射装置、第二组红外对射装置和第三组红外对射装置,第一组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和与第一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红外线平行的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第二组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和与第三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红外线平行的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第三组红外对射装置包括第五红外对射装置和与第五红外对射装置发射红外线平行的第六红外对射装置。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和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处于内三角第一个点上,第一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和第五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处于内三角第二个点上,第五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和第三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处于内三角第三个点上;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处于外三角第一个点上,第二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和第六红外对射装置的发射端处于外三角第二个点上,第六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和第四红外对射装置的接收端处于外三角第三个点上;每组红外对射装置采用同样的报警电路连接,设置每组红外对射装置发出的红外线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时(一般设置20~50cm,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主要跟施工装置行进路线与每组红外对射装置两交点距离和施工装置宽度有关),若施工装置处于形成的内三角区域范围时,报警装置不报警(或者解除报警状态),否则持续处于报警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