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报警器的光学装置及其反光座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03932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于天花板的光报警器。
[0028]图3显示了 UL标准所规定的光强分布的一个曲线示例。
[0029]图4显示了安装于墙壁的光报警器。
[0030]图5显示了 UL标准所规定的光强分布的另一个曲线示例。
[0031]图6用于说明光报警器中光学装置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显示了图6中光报警器中光学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和图9用于说明用于光报警器的光学装置中的反光座。
[0034]图10显不了第一反光部和第二反光部的结构不意图。
[0035]图11显示了第三反光部和第四反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和图13用于说明用于光报警器的光学装置中的反光座将光线反射到的区域。
[0037]标号说明
[0038]10 基体
[0039]12安装侧
[0040]14光源侧
[0041]20反光组件
[0042]22第一反光部
[0043]24第二反光部
[0044]26第三反光部
[0045]28第四反光部
[0046]30发光元件
[0047]40导光槽
[0048]42 第一开口
[0049]44 第二开口
[0050]50透明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0052]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53]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54]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55]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0056]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如提等。
[0057]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0058]在本文中,经反光面反射后,大部分光线朝向本文中限定的位置和区域投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部分杂散光线可以偏离本文中限定的位置和区域。
[0059]图6用于说明光报警器中光学装置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了图6中光报警器中光学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和图7,光报警器包括一个反光座100、一个发光元件30、和一个透明盖50。透明盖50能够罩设于反光座100。透明盖50能够保护发光元件30。透明盖50可以使用各种已知形式的棱镜或透镜来扩大光报警器的照射范围。发光元件30优选为疝气灯管。
[0060]图8和图9用于说明用于光报警器的光学装置中的反光座,且图9是图8的IX向视图。参见图8和图9,反光座100包括一个基体10和一个凹形的导光槽40。
[0061]基体10具有一个安装侧12和一个光源侧14。光报警器通过基体10的安装侧12能够安装于光学报警器。安装侧12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已知的结构实现其在光线报警器的固定,在此不再赘述。光源侧14用于固定安装管状的发光元件30,光源侧14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已知的结构实现发光元件在基体10上的安装或固定,在此不再赘述。
[0062]为了清楚地说明反光座,基体10定义一个假想的基准面18,且基准面18为一个平面,它位于安装侧12且平行于发光元件30所在平面。基准面18具有一个X方向和一个Y方向,且基体10还具有一个Z方向。其中,X方向与管状的发光元件30的纵向平行,Y方向垂直于X方向。Z方向垂直于基准面18。
[0063]导光槽40设置于光源侧14。导光槽40的槽底设置有用于支撑和固定发光元件30的结构,例如在X方向间隔开设置的两个光源支撑架(未示出)。导光槽40沿发光元件30的纵向延伸,即沿X方向延伸,且导光槽4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基准面12。沿X方向,导光槽4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一开口 42,导光槽40中部两侧的槽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开口 44,且在Z方向上,第二开口 44的位置低于发光元件30的中心轴。
[0064]在用于光报警器的光学装置中的反光座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导光槽40由一个反光组件20围合而成。反光组件20包括一个第一反光部22、一个第二反光部24、一个第三反光部26、和一个第四反光部28。第一反光部22、第二反光部24、第三反光部26、和第四反光部28均设置于光源侧40,且沿Z方向伸出。
[0065]沿X方向,第一反光部22和第二反光部24设置在发光元件30的一侧,第三反光部26和第四反光部28设置在发光元件30的另一侧。以发光元件30的几何中心为对称中心,第一反光部22中心对称于第四反光部28,且第二反光部24中心对称于第三反光部26。
[0066]图10显不了第一反光部和第二反光部的结构不意图。参见图10和图9,第一反光部22包括一个第一主反光面222和多个第一辅助反光面224。第一主反光面222由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第一主反光面222设置于第一反光部22靠近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每一个第一辅助反光面224由一个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该多个第一辅助反光面224设置于第一反光部22远离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且第一主反光面222和多个第一辅助反光面224沿X方向排布。
[0067]第二反光部24包括一个第二主反光面242和多个第二辅助反光面244。第二主反光面242由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第二主反光面242设置于第二反光部24靠近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每一个第二辅助反光面244由一个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该多个第二辅助反光面244设置于第二反光部24远离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且第二主反光面242和第二辅助反光面244沿X方向排布。
[0068]图11显不了第三反光部和第四反光部的结构不意图。参见图11和图9,第三反光部26包括一个第三主反光面262和多个第三辅助反光面264。第三主反光面262由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第三主反光面262设置于第三反光部26靠近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每一个第三辅助反光面264由一个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这些第三辅助反光面264设置于第三反光部26远离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且第三主反光面222和第三辅助反光面264沿X方向排布。
[0069]第四反光部28包括一个第四主反光面282和多个第四辅助反光面284。第四主反光面282由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第四主反光面282设置于第四反光部28靠近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每一个第四辅助反光面284由一个圆锥曲面构成。沿X方向,这些第四辅助反光面284设置于第四反光部28远离发光元件30几何中心一侧,且第四主反光面282和第四辅助反光面284沿X方向排布。
[0070]第一反光部22、第二反光部24、第三反光部26、第四反光部28、和导光槽40的槽底构成了导光槽40的内壁。通过调节各个反光面的朝向和曲率,可以调节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线反射后的出射方向。
[0071 ] 参见图8和图9,两个第一开口 42分别由第一反光部22和第三反光部26,以及第二反光部24和第四反光部28在Y方向上的间距形成。两个第二开口 44分别由第一反光部22和第二反光部24,以及第三反光部26和第四反光部28在X方向上的间距形成。另夕卜,两个第二开口 44,以及发光元件30的几何中心处于同一直线,即沿Y方向,两个第二开口 44对齐于发光元件30的几何中心。
[0072]图12和图13用于说明用于光报警器的光学装置中的反光座将光线反射到的区域。如图12所示,同时参见图9,设置于导光槽40中的发光元件30发出的光线,在导光槽内壁的反射作用下,能够通过第一开口 42、第二开口 44、以及导光槽40朝向Z方向形成的开口出射。这些出射的光线在距离光源侧14 一预定距离处的一个半球面上的分布在理想情况下如图12所示,该半球面可称作一个照射半球50。如图12所示,导光槽40的作用是加强在该半球面上的一个十字区的光强分布。该十字区的光分布在基准面上的投影如图13所示。图13是沿图12中XIII方向的视图。如图13所示,同时参见图12,十字光区包括一个沿X方向延伸的第一光区52、和一个沿Y方向延伸的第二光区54。第一光区52中,光线与Z方向的夹角范围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