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片对中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602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片对中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小直径及大直径盘片进行重放的盘片重放机中,对小直径盘片进行对中心的盘片对中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具有锥面的钳位器(クランパ)与小直径或大直径盘片的中心孔嵌合,从而相对于转台进行对中心的大小直径盘片兼用的重放机中,必须针对所插入的盘片的直径改变插入量。通过使盘片的外周与左右一对小直径或大直径盘片挡块抵接,来对各盘片的插入量加以限制。上述大直径盘片挡块设置在小直径盘片挡块的插入方向的里侧,故插入大直径盘片时,必须使左右一对小直径盘片挡块从大直径盘片的插入通道避开。
日本专利特开2003-257109号公报所揭示的盘片对中心装置中,将兼作小直径盘片挡块的引导构件分别一体地设置在转动自如的左右一对盘片检测构件上。当从插入口插入的小直径盘片的中心稍微超过转台中心时,小直径盘片的外周与小直径盘片挡块抵接,钳位器与小直径盘片的中心孔嵌合时,由钳位器的锥面将小直径盘片稍许拉回,从而离开小直径盘片挡块,由此进行盘片相对于转台的对中心。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257109号公报盘片插入时,最好使盘片的中心沿着通过转台的中心轴线的直线(将该直线称为“插入中心线L”)插入,但因为盘片插入口做成了可插入大直径盘片的大小,因而小直径盘片插入时存在偏向左右方向的情况下插入的担忧,若过度偏向左右方向,会导致无法利用钳位器的锥面进行盘片的对中心。
因此,兼作小直径盘片挡块的引导构件必须设定在能同时发挥以下两种功能的位置上,该两种功能是限制小直径盘片插入量的功能;当将小直径盘片以从插入中心线L偏向左右方向的形态插入时对小直径盘片加以引导以使小直径盘片的中心沿着插入中心线L的功能。
为了限制小直径盘片的插入量,引导构件的位置最好设置在插入中心线L边上。但是,这样做的话,当将小直径盘片以偏向左右方向的形态插入时,存在无法引导小直径盘片的中心使其沿着插入中心线L的担忧。
另一方面,为了引导小直径盘片使其沿着插入中心线L,最好将引导构件设置在尽可能从插入中心线L向左右方向分离的位置。但是,市场上销售的盘片在外径上存在若干的偏差,因而当小直径盘片的外径小时,随着引导构件的位置离开插入中心线L,小直径盘片与引导构件抵接为止的过剩的插入量增加,存在无法利用钳位器的锥面将小直径盘片拉回的担忧。
这样,将引导构件的位置设定成能同时发挥限制小直径盘片的插入量的功能以及修正小直径盘片的偏向的功能是非常困难的,因而也可考虑将钳位器的锥面长度设定得长一些,即使小直径盘片的中心大大偏离转台的中心也可进行对中心,但这样的话,钳位器的移动量增大,导致装置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钳位器的移动量增大,能可靠地利用钳位器使小直径盘片相对于转台对中心的、大小直径盘片兼用的盘片对中心装置。
本发明的一种盘片对中心装置,在相互同步转动的左右一对盘片检测构件的各一端上设置引导构件,并具有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对所述触发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承,且与一方的盘片检测构件连动,朝盘片插入方向移动基于盘片直径的量,在所述移动构件伴随小直径盘片的插入而移动时,所述触发构件与钳位器支承体抵接,触发构件的转动量受到限制,由该触发构件、设于另一方的盘片检测构件的引导构件构成一对小直径盘片挡块。
所述一对盘片检测构件最好安装在支承板的上表面。该支承板的下面侧作为大小直径盘片共用的插入通道。
而且,可将所述引导构件延长至与转台相比在盘片插入方向的里侧,使各盘片检测构件的转动中心位于正交于转台轴心线及盘片插入方向的直线与平行于该直线且与转台外周在盘片插入口一侧相切的切线之间。
所述避让手段最好由设于各盘片检测构件的延长片以及设于所述支承板的导向部构成,当盘片检测构件因大直径盘片的插入而发生大的转动时,使延长片和导向部滑动接触而使所述一对引导构件从大直径盘片插入通道向上方避让。
本发明的盘片对中心装置由左右一对引导构件的一方兼作左右一对小直径盘片挡块的一方,另一方的小直径盘片挡块由被盘片推压而使钳位器起动的触发构件兼用,并使另一方的引导构件仅具有专一的小直径盘片的偏向修正功能,因此不增加零部件个数,也不使装置大型化,就能可靠地发挥小直径盘片挡块功能和偏向修正功能。而且。小直径盘片的外径即使因偏差而较小,也能在小直径盘片的中心稍微越过转台中心的位置处对小直径盘片的插入量加以限制,不用延长钳位器的锥面,能通过将钳位器与小直径盘片的中心孔嵌合,相对于转台对中心,也不用扩大转台与钳位器的间隔,可防止装置大型化。
通过将盘片检测构件安装在将下面侧作为大小直径盘片共用的插入通道的支承板的上表面,能使装置简单化。而且,若将所述引导构件延长至与转台相比在盘片插入方向的里侧,使各盘片检测构件的转动中心位于正交于转台轴心线及盘片插入方向的直线与平行于该直线且与转台外周在盘片插入口一侧相切的切线之间,则盘片检测构件的转动中心与以往的装置相比位于更加里侧,从而从转动中心至引导构件的长度缩短,可将引导构件在左右方向的移动量抑制成较小,从而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所述避让手段由各盘片检测构件的一部分(延长片)以及所述支承板的一部分(导向部)构成,从而不增加零部件个数,能进一步实现结构的简单化。


图1是表示盘片重放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盘片重放机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盘片重放机的一部分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转台与钳位器的关系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小直径盘片插入时的状态。
图6是表示将小直径盘片向右倾斜插入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大直径盘片插入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延长片与导向部的关系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对中心装置的最佳形态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装载了对中心装置的车载用盘片重放机1的内部机构的立体图,外侧的框体2由假想线表示。机架4通过缓冲构件3以浮动的状态支承于框体2内。在该机架4的中央部安装有由假想线表示的转台5,而且未图示的拾取头安装成在转台5附近与机架4的左里侧角落之间移动自如。在转台5的上方设有钳位器6,由转台5和钳位器6夹持盘片。钳位器6旋转自如地支承于钳位器支承体7上。
盘片从框体2的盘片插入口8朝图1中的箭头A方向插入。在机架4上安装有在盘片插入口8与转台5之间搬运盘片的进给辊9(用假想线表示)。在机架4的上方设有支承板10,朝上方倾斜突出的导向部10a以及钩状突出的舌片10b在该支承板10的上表面的转台5的左右位置上各左右形成一对。支承板10的下面侧成为大小直径盘片共用的插入通道。上述进给辊9在右端具有齿轮,对该齿轮输入来自电动机(都未图示)的动力使其旋转,从而搬运盘片。
在机架4的最里侧设有朝上方弯折形成的里壁4a。而且,将机架4的左边里侧的角落附近朝上方弯折,从而成为左方的大直径盘片挡块4b。
左右一对盘片检测构件11,12水平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支承板10上。这些盘片检测构件11,12,在延长至盘片插入口8附近的各一端上具有检测部11a、12a,使各转动轴11b、12b的中心位于与转台5的轴心线及盘片插入方向正交的直线13与平行于该直线13且与转台5外周在盘片插入口8一侧相切的切线14之间。
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各另一端具有延伸至转台5的里侧的延长片11c、12c,在各延长片11c、12c的顶端,使引导构件11d、12d朝下方突出以使小直径盘片D1沿着插入中心线L。相对于小直径盘片D1的直径为80mm,在没有插入盘片的状态下,左方的引导构件11d距离插入中心线L大约为36mm,右方的引导构件12d距离插入中心线L大约为38mm。
使右方的引导构件12d比左方的引导构件11d更远离插入中心线L的理由如下。即,右方的引导构件12d只要专一地修正小直径盘片D1的偏向即可,故能设定在偏向修正最佳的位置,相比之下,左方的引导构件11d除了偏向修正功能以外还必须起到小直径盘片挡块的功能,因而接近插入中心线L。如上所述,进给辊9由设于右端侧的齿轮输入电动机的动力,故右端侧有稍向下的趋势,因而小直径盘片D1容易向右方偏向。因而为了容易地对盘片的偏向加以修正,使右方的引导构件12d比左方引导构件11d更加远离插入中心线L。
此外,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各延长片11c、12c的基部为容易上下挠曲的薄板部11e、12e,但延长片11c、12c的中间部通过进入上述舌片10b的下方而被禁止朝上方的挠曲。当插入大直径盘片D2(参照图7)时左右的盘片检测构件11、12转动较大,这时左右的延长片11c、12c脱离舌片10b,接着与导向部10a滑动接触,使左右引导构件11d、12d从大直径盘片D2(参照图7)的插入通道朝上方避让,由延长片11c、12c和导向部10a构成避让手段。在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上,使凸轮12f朝转动轴12b的右方突出,同时使推入片12g在该凸轮12f的稍图中下方的位置上突出。
在支承板10的上表面的两个盘片检测构件11、12之间旋转自如地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左右一对连动齿轮15、16,在各盘片检测构件11、12上与各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转动轴11b、12b同轴地形成与各连动齿轮15、16啮合的圆弧齿轮部11h、12h,通过这各一对连动齿轮15、16和圆弧齿轮部11h、12h使两个盘片检测构件11、12左右对称地同步转动。在连动齿轮15、16之间架设有展开弹簧S,对连动齿轮15、16及盘片检测构件11、12朝使左右检测构件11a、12a相互接近的方向转动施力。
如图2所示,在这各啮合部设有在盘片未插入的状态下相互凹凸嵌合的凹部和凸部。即,在左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1和右方的连动齿轮16的2处分别设有缺了1个齿的凹部11i、16a、16b,在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和左方的连动齿轮15的2处设有分别与对方一侧的凹部嵌合的凸部12j、15a、15b。这些凹部11i、16a、16b及凸部12j、15a、15b作为将各1对盘片检测构件11,12及连动齿轮15、16安装在支承板10上时的对位的标记,用于使上述构件的安装容易。各凹凸嵌合部比相对的齿相互的啮合部强度高。因此,在初始位置,相对的凹部11i、16a、16b与凸部12j、15a、15b处于嵌合的状态,故随着盘片的插入,盘片检测构件11、12开始转动时,最需要强度的部位的强度得到提高,能提高部件本身的强度。因此,不需要为了提高强度而使用高价的材料、或增加齿的厚度。
而且,卡合杆17,使中间部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承板10的上表面的右方盘片检测构件12的更加右方位置上。在该卡合杆17的一端上形成朝上方突出的卡合销17a以与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U字形槽12k嵌合。在卡合杆17的另一端上,使插入的大直径盘片D2(参照图7)的外周所滑动接触的滑接销(未图示)朝下方突出。在卡合杆17的另一端侧一体地形成有钩部17b。
细长的移动构件19,将其长度方向朝向盘片插入方向配置在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与卡合杆17之间。该移动构件19在长度方向移动自如,同时一端侧朝左右方向也能稍微移动。在移动构件19的一端侧上表面设有厚壁部19a,该厚壁部19a的一部分上具有缺口19b,将支承板10的一部分朝上方切起的弯折片10c进入缺口部19b内。厚壁部19a位于上述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推入片12g的图中上方,且位于凸轮12f的右方。
卡合杆17被未图示的极其微弱的弹簧朝逆时针方向转动施力以使上述卡合销17a脱离设于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U字形槽12k,利用设于另一端的斜边部17c推压厚壁部19a。由此,上述厚壁部19a的左面被推压在上述凸轮12f上,移动构件19无法再向左方移动。因此,移动构件19的缺口部19b不会脱离弯折片10c。在上述移动构件19上并在比右方的引导构件12d更里侧的位置,转动自如地安装有左右方向较长的触发构件20的中间部。
触发构件20被未图示的较弱的弹簧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施力。触发构件20的左端作为盘片抵接部20a,使该盘片抵接部20a从插入中心线L向右方离开大约15mm~20mm,位于大小直径盘片共用的插入通道上。触发构件20的右端部20b贯通机架4,使其下端位于机架4的下面侧(参照图3)。触发构件20是检测出盘片插入后开始使钳位器6(参照图1)进行下降动作的,但该触发构件20的盘片抵接部20a也兼作右方大直径盘片挡块和右方小直径盘片挡块。
滑动构件21在盘片插入方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在机架4的右侧面上,在一端侧的上缘设有卡合部21b。具有用假想线表示的齿条齿轮22a的滑块与上述滑动构件21平行地配置在机架4的下表面上。滑块22被未图示的弹簧相对于滑动构件21朝图中的上方施力。
图3是表示图2的一部分的右视图。在上述钳位器支承体7的大致中央设有凸轮销7a及被抵接部7b。在上述触发构件20的右端部20b的上部形成有与上述钳位器支承体7的被抵接部7b抵接的抵接片20c,在下部形成有推压上述滑块22的推压部20d。在滑动构件21的背面设有倾斜凸轮槽21a,使设于钳位器支承体7的凸轮销7a与该倾斜凸轮槽21a配合。
如图1或图2所示,盘片重放机1的盘片对中心装置,由左右一对盘片检测构件11、12、触发构件20、左右一对引导构件11d、12d、由左右各一对导向部10a及延长片11c、12c构成的避让手段、移动构件19、钳位器6、钳位器支承体7构成。
如图4所示,在钳位器6上形成有与盘片的中心孔嵌合的圆筒突出部6a,在该圆筒突出部6a的顶端形成有锥面6b。在圆筒突出部6a的内方形成有嵌合凹部6c。
另一方面,在转台5上形成有收容上述圆筒突出部6a的收容凹部5a、与上述嵌合凹部6c嵌合的圆筒部5b。
接着对盘片对中心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表示从盘片插入口8(参照图1)插入的小直径盘片D1被搬运的过程。当将小直径盘片D1通过盘片插入口8(参照图1)插入后,如假想线所示,两个检测部11a、12a被小直径盘片D1的外周推开,盘片检测构件11、12稍微转动。小直径盘片D1插入时,盘片检测构件11、12仅稍微转动,故如假想线所示,延长片11c、12c的中间部不会从舌片10b的下方脱离。
随着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转动,凸轮12f向左方位移,故移动构件19的厚壁部19a通过卡合杆17的斜边部17c的按压力而如假想线所示那样跟随凸轮12f,缺口部19b脱离支承板10的弯折片10c。
但是,小直径盘片D1插入时,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转动量小,故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推入片12g不至于将厚壁部19a推入。一旦小直径盘片D1的中心越过两个检测部11a、12a之间,两个检测部11a、12a即被展开弹簧S施力,沿着小直径盘片D1的外周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复位。因此,上述凸轮12f也向右方复位,因而克服卡合杆17的施力,被凸轮12f推回原来的位置。由此,移动构件19的缺口部19b如实线所示,回归至与支承板10的弯折片10c的卡合位置。
当小直径盘片D1被继续搬运,则如图5的实线所示,小直径盘片D1的外周推压触发构件20的盘片抵接部20a,使触发构件20转动,由触发构件20的推压部20d(参照图3)推压滑块22,使滑块22朝图中下方移动。
通过该滑块22的移动,滑块22的齿条齿轮22a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的齿轮啮合。这样,滑块22被电动机驱动,与滑动构件21一起朝图中下方移动。由此,图3所示的钳位器支承体7的凸轮销7a在滑动构件21的倾斜凸轮槽21a内移动,钳位器6开始下降。
另一方面,触发构件20通过小直径盘片D1的插入而转动,使抵接片20c与钳位器支承体7的被抵接部7b抵接,从而禁止触发构件20的转动。如图5所示,小直径盘片D1的外周也与左方的引导构件11d抵接,因此,小直径盘片D1通过兼作右方的小直径盘片挡块的盘片抵接部20a以及兼作左方的小直径盘片挡块的左方的引导构件11d被禁止进一步的搬运。
而且,如图4所示,当钳位器6下降,则钳位器6的锥面6b与盘片的中心孔的边缘抵接,将小直径盘片D1稍许拉回,钳位器6进一步下降,小直径盘片D1就被转台5和钳位器6夹持。
小直径盘片D1极端地偏向左方或右方插入时(图6表示偏向右方插入的状态),如实线所示,盘片检测构件11、12相互连动地转动较大。因此,移动构件19,跟随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凸轮12而朝左方移动,当移动构件19的缺口部19b脱离支承板10的弯折片10c后,由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推入片12g推压厚壁部19a,从而移动构件19朝盘片插入方向移动。
但是,当小直径盘片D1的中心通过了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两个检测部11a、12a之间后,如假想线所示,两个检测部11a、12a沿着小直径盘片D1的外周朝相互接近的方向回归。因此,移动构件19也回归,缺口部19b回归至与支承板10的卡合位置。
小直径盘片D1通过左或右的引导构件11d、12d来修正偏向。
图7表示从盘片插入口8(参照图1)插入的大直径盘片D2被搬运的过程。如图7所示,将大直径盘片D2通过盘片插入口8(参照图1)插入时,两个检测部11a、12a被大直径盘片D2的外周推开,盘片检测构件11、12大幅度转动。
与小直径盘片D1(参照图1,图5,图6)插入时相同,如图7的假想线所示,移动构件19的缺口部19b通过凸轮12f随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的转动带来的位移而脱离支承板10的弯折片10c。移动构件19被盘片检测构件12的推入片12g推压厚壁部19a,从而朝盘片插入方向移动。
当大直径盘片D2被继续搬运,盘片检测构件11、12大幅度转动时,如图8所示,延长片11c、12c脱离舌片10b,接着与导向部10a滑动接触。通过由这些延长片11c、12c和导向部10a构成的避让手段,如图7所示,引导构件11d、12d朝上方位移,从大直径盘片D2的插入通道避开,大直径盘片D2从引导构件11d、12d的下方通过。此时,如实线所示,卡合杆17的未图示的滑接销被大直径盘片D2推压,卡合杆17朝顺时针方向转动,故销17a与U字形槽12k嵌合,使盘片检测构件11、12停留在转动位置上。
大直径盘片D2的外周与触发构件20的盘片抵接部20a抵接,大直径盘片D2继续被搬动,则触发构件20转动,由推压部20d(参照图3)推压滑块22的一部分。这样,使滑块22朝图7中下方移动。盘片抵接部20a与上述里侧壁4a抵接,而且大直径盘片D2的外周也与上述左方的大直径盘片挡块4b抵接,因此,大直径盘片D2通过兼作右方的大直径盘片挡块的盘片抵接部20a以及左方的大直径盘片挡块4b被禁止进一步的搬运。这样,对于右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卡合杆17、移动板19、触发构件20间的关系,通过小直径盘片D1(参照图1,图5,与6)的插入,盘片检测构件12的转动量较小时,移动构件19不朝长度方向移动,触发构件20的抵接部20a起到小直径盘片挡块的作用,而通过大直径盘片D2的插入,盘片检测构件12的转动量大时,移动构件19朝长度方向移动,触发构件20的盘片抵接部20af起大直径盘片挡块的作用。总之,移动构件19根据盘片检测构件12的转动量的大小使触发构件20分别起到2个不同的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滑块22的移动,滑块22的齿条齿轮22a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的齿轮啮合。这样,滑动构件21与滑块22一起被未图示的电动机驱动而朝图中下方移动。由此,如图3所示,与滑动构件21的倾斜凸轮槽21a配合的钳位器支承体7的凸轮销7a在倾斜凸轮槽21a内移动,钳位器6下降。
与插入上述小直径盘片D1的情况相同,通过钳位器6的锥面6b将大直径盘片D2稍许拉回进行对中心,大直径盘片D2被转台5和钳位器6夹持。
如图1至图8所示,由左方的引导构件11d兼作左方的小直径盘片挡块,而右方的小直径盘片挡块由被盘片推压而使钳位器起动的触发构件20的抵接部20a兼任,并使右方的引导构件12d仅具有专一的小直径盘片的偏向修正功能,由此可不增加零部件个数,不使装置大型化,能可靠地发挥小直径盘片挡块功能和偏向修正功能。
通过将盘片检测构件11、12安装在将下面侧作为大小直径盘片D1、D2共用的插入通道的支承板10的上表面,能使盘片对中心装置简单化。而且,将所述引导构件11d、12d在盘片插入方向上延长至转台的里侧,使各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转动中心位于与转台5轴心线及盘片插入方向正交的直线13与平行于该直线13且与转台5的外周在盘片插入口一侧相切的切线14之间,则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转动中心与以往的盘片对中心装置相比位于更加里侧,从而从转动中心至引导构件11d、12d的长度缩短,可将引导构件11d、12d的移动量抑制成较小,从而实现盘片对中心装置的小型化。
所述避让手段由各盘片检测构件11、12的延长片11c、12c以及所述支承板10的导向部10a构成,从而不增加零部件个数,能进一步实现结构的简单化。
附图中5转台6钳位器7钳位器支承体8盘片插入口10支承板10a导向部11,12盘片检测构件11b,12b转动轴11c,12c延长片11d,12d引导构件13直线14切线19移动构件20触发构件20a盘片抵接部D1小直径盘片D2大直径盘片
权利要求1.一种盘片对中心装置,包括在从盘片插入口(8)插入的小直径盘片(D1)的中心稍微越过转台(5)的中心的位置处、使该小直径盘片的外周抵接以限制小直径盘片插入量的左右一对小直径盘片挡块(11d,20a);对从盘片插入口插入的小直径盘片在左右方向的偏向加以修正的、相互同步的左右一对引导构件(11d,12d);大直径盘片(D2)插入时使所述一对引导构件从大直径盘片插入通道避开的避让手段(10a、11c、12c);相互同步地转动的左右一对盘片检测构件(11、12);与一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2)连动并在盘片插入方向上移动基于盘片直径的量的移动构件(19);配置在大小盘片共用的插入通道上且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移动构件上的触发构件(20);由于该触发构件被盘片的外周推压而转动,从而与盘片的中心孔嵌合、进行盘片相对于转台的对中心的钳位器(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构件伴随小直径盘片的插入而移动时,所述触发构件与钳位器支承体(7)抵接,触发构件的转动量受到限制,由该触发构件、设于另一方的盘片检测构件(11)上的引导构件构成所述一对小直径盘片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片对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盘片检测构件安装在将下面侧作为大小直径盘片共用的插入通道的支承板(10)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片对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引导构件延长至与转台相比在盘片插入方向的里侧,使各盘片检测构件的转动中心(11b、12b)位于正交于转台轴心线及盘片插入方向的直线(13)与平行于该直线(13)且与转台外周在盘片插入口一侧相切的切线(14)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盘片对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手段由设于各盘片检测构件的延长片(11c、12c)以及设于所述支承板的导向部(10a)构成,当盘片检测构件因大直径盘片的插入而发生大的转动时,使延长片和导向部滑动接触而使所述一对引导构件从大直径盘片插入通道避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对小直径及大直径盘片进行重放的盘片重放机中的、结构简单的盘片对中心装置。将左右一对引导构件(11d、12d)的一方和触发构件(20)兼作一对小直径盘片挡块,而使另一方的引导构件仅具有小直径盘片的偏向修正功能,从而以简单的结构解决了使一对引导构件具有挡块功能所引起的位置设定困难的问题。
文档编号G11B17/022GK2906820SQ20062000240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5日
发明者吉村利夫, 下道明志 申请人:德利信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