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附加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1878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接触器附加指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交流接触器的附加指示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正确指示交流接触器线圈工作状态的附加装置,是对现有交流接触器所作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继电器,虽然在通电的正常工作状态下,设有电源指示部分,以表明电源和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但是因为该指示部分是直接并联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因此当继电器线圈发生断路时,只要继电器线圈两端仍有电压存在,则仍然指示继电器处在工作状态,因而不能正确地反映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状态。
诸如交流接触器、交流继电器、互感器等,此类电气控制产品,经常在实际应用的线路中频繁开启或断开,或吸合后承受大电流、大功率。而现有的交流接触器、交流继电器、互感器在通电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即接触器线圈吸合时,还没有设置相应的指示部分,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正确指示出接触器线圈的工作状态,给维修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正确指示交流接触器工作状态的附加装置,在不改变原有接触器结构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且同样适用于在交流继电器和互感器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将在直流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指示部分的连接方式改为串联方式,以避免当继电器线圈发生断路时,因电源存在,而错误地指示继电器仍处在工作状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附加的交流接触器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与接触器线圈通过感应耦合的附加线圈;一个用于指示接触器线圈工作状态的部件;所述的附加线圈和部件构成回路,在接触器线圈工作的同时,该回路有感应电压使得电流构成回路接通。
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于对所感应耦合的电压进行整流的部件,所述的附加线圈和整流部件及部件构成回路,在接触器线圈工作的同时,该回路接通。
所述的指示部件是发光二极管或氖管。
所述的整流部件可以是整流二极管、或整流桥块。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通过感应耦合附加线圈的方式,不影响原有结构,且适用于在交流接触器、交流继电器、互感器上使用;将并联在线圈两端改为经感应耦合的串联,当线圈发生断路时,感应耦合的附加线圈上也同时因无电压而停止指示,从而得以正确反映线圈的工作状态;对线圈的工作状态给出一个直观、真实的指示,并方便维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给出了附加线圈后的交流接触器的原理图,由附加线圈N2、电阻R、发光二极管D构成回路。依据V1/V2=N1/N2(计算匝数比/伏),当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端加有电压V1时,附加线圈的输出端感应电压V2,通过发光二极管指示。当接触器线圈的输入端仍加有电压V1时,如此时接触器线圈断路,则附加线圈的输出端没有感应电压,发光二极管不指示。
避免了当接触器线圈N1断路,因电压V1的继续存在而导致附加线圈继续工作,而发生错误指示。在图1中感应耦合的交流电压V2未经整流,即输出给负载发光二极管。因为对于50赫兹的交流电,不经整流的一半也还有25赫兹,在实际情况中可以忽略,对人眼来讲,也可以接受。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讲,也减少了体积,降低成本。如对于CJ10-40A型的交流接触器,V1为380V,N1为3400±17匝;V2则为1.8V,N2为16匝。
与图1相比,图2是由附加线圈N2、整流部件Z、电阻R、发光二极管D构成回路,整流部件Z为四个整流二极管所构成的全波整流,回路的电流为>10mA。
与图1相比,图3是由附加线圈N2、整流部件Z、电阻R、发光二极管D构成回路,整流部件Z为一个二极管构成的半波整流,回路电流为>10mA。
权利要求1一种附加的交流接触器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与接触器线圈通过感应耦合的附加线圈;一个用于指示接触器线圈工作状态的部件;所述的附加线圈和部件构成回路,在接触器线圈工作的同时,该回路接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用于对所感应耦合的电压进行整流的部件,所述的附加线圈和整流部件及部件构成回路,在接触器线圈工作的同时,该回路接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示部件是发光二极管或氖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部件可以是整流二极管、或整流桥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附加指示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正确指示交流接触器工作状态的附加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与接触器线圈通过感应耦合的附加线圈;一个用于指示接触器线圈工作状态的部件。通过感应耦合附加线圈的方式,不影响原有结构,将在线圈两端直接的并联连接改为经感应耦合的串联连接,当线圈发生断路时,感应耦合的附加线圈,也同时因无电压而停止指示,从而得以正确反映线圈的工作状态。
文档编号H01H50/08GK2505976SQ0126810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杨益 申请人:杨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