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24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电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集成电路连接器,尤指一种零插入力集成电路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今集成电路连接器主要包括一组相互组配的盖体及基座,并于盖体及基座间设有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一般系应用凸轮原理,即由旋转动力产生盖体与基座间的直线相对运动,从而使集成电路与连接器电性连接。
然而,目前集成电路连接器驱动装置仅夹置于盖体与基座间,并无任何固定构造,以至于当使用者施力于驱动装置时,该驱动装置会因偏心凸轮进行旋转运动而使轴心异位,进而造成盖体与基座于平行位移时发生翘曲松动、无法相贴密合之情形,于是,一种相应的改进是于盖体与基座间设置补强结构,如台湾第289497号公告(即118060号专利)所揭示内容,是利用相互扣勾的形式来达成稳固扣合效果,该专利申请是利用一勾部与一卡合部所构成,藉此防止盖体与基座于平行位移时,产生过度松动。
然而此种扣合式依然无法解决驱动装置旋转时轴心异位的情形,而且,不仅对于模具制作时较为困难与复杂,又于组装过程中较为不便,更甭说检验或维修时拆解困难度,再者该种补强结构是利用强迫性的压制结合,故常常于扣合时因施力不当或因原料的错误使用,导致该补强结构处的强度不足,而致使该补强结构断裂毁损;所以,此种补强结构的连接器可能因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其不良率偏高,生产中难以提高对其的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避免缺失的存在,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于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上设置定位装置,以使驱动装置进行回转运动时,可保持盖体与基座紧密贴合并维持驱动装置与基座间的相对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集成电路连接器,主要包括一基座,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容置孔,并于容置孔内设有提供电性连接的端子;一受拘束而沿水平轴与基座行相对运动的盖体,其上相对应上述容置孔设有穿孔;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且以回转运动驱使基座与盖体相对位移的驱动装置;一配置于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上以拘束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垂直位置的定位装置,因此,当驱动装置进行回转运动时,由定位装置可保持盖体与基座紧密贴合并维持驱动装置与基座间的相对位置;即上述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上设有一限制盖体与驱动装置间作垂直位移及限制基座与驱动装置间作垂直位移的定位机构,致使盖体、驱动装置及基座间保持一定紧密配合关系。
其具体实现方式如下一种集成电路连接器,提供集成电路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基座,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容置孔,并于容置孔内设有提供电性连接的端子;一受拘束而可沿水平轴与基座行相对运动的盖体,其上相对应上述容置孔设有穿孔;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且以回转运动驱使基座与盖体相对位移的驱动装置;一设置于盖体及驱动装置上以限制盖体及驱动装置垂直位移的第一定位机构。
该第一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设置于驱动装置及盖体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盖体垂直活动的第一垂直压合部及第一垂直受压部,以及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装置及盖体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盖体水平活动的第一水平压合部及第一水平受压部。
上述的该第一垂直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一垂直受压部为一勾体。
上述的该第一水平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一水平受压部为一勾体。
所述的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杆及一由驱动杆一侧径向延伸的拨动杆,且该盖体与基座设有供驱动杆容置的第一、二凹槽。
上述的该第一凹槽及驱动杆上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对的受力部及施力部。
上述的该施力部可为凸轮或齿轮,受力部可为由盖体向下延伸的挡壁。
所述的该盖体及基座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以定义水平位移范围的定位杆及定位槽。
所述的该盖体及基座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相互组配的勾部及卡部。
一种集成电路连接器,提供集成电路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其包括一基座,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容置孔,并于容置孔内设有提供电性连接的端子;一受拘束而可沿水平轴与基座行相对运动的盖体,其上相对应上述容置孔设有穿孔;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且以回转运动驱使基座与盖体相对位移的驱动装置;一配置于基座及驱动装置上以限制基座及驱动装置垂直位移的第二定位机构。
上述的该第二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装置及基座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基座水平位移的第二水平压合部及第二水平受压部。
所述的该第二水平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二水平受压部为一平面。
所述的该第二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配置于驱动装置及基座上相互组配的限制部及限制槽,其限制部剖面形状略呈具有长、短轴的椭圆形,而限制槽顶部具有限缩口径仅供限制部短轴通过的唇部,以保持驱动装置旋转时的轴心位置。
所述的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之驱动杆及一由驱动杆一侧径向延伸之拨动杆,且该盖体与基座设有供驱动杆容置之第一、二凹槽。
上述的该第一凹槽及驱动杆上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对的受力部及施力部。
上述的该施力部可为凸轮或齿轮,受力部可为由盖体向下延伸的挡壁。
所述的该盖体及基座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以定义水平位移范围的定位杆及定位槽。
所述的该盖体及基座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相互组配的勾部及卡部。
一种集成电路连接器,提供集成电路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其包括一基座,其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容置孔,并于容置孔内设有提供电性连接的端子;一受拘束而可沿水平轴与基座行相对运动的盖体,其上相对应上述容置孔设有穿孔;
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且以回转运动驱使基座与盖体相对位移的驱动装置;一配置于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上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含有一限制盖体及驱动装置垂直位移的第一定位机构及一限制基座及驱动装置垂直位移的第二定位机构。
上述的该第一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设置于驱动装置及盖体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盖体垂直活动的第一垂直压合部及第一垂直受压部,以及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装置及盖体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盖体水平活动的第一水平压合部及第一水平受压部。
上述的该第一垂直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一垂直受压部为一勾体。
上述的该第一水平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一水平受压部为一勾体。
所述的该第二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装置及基座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基座水平位移的第二水平压合部及第二水平受压部。
上述的该第二水平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二水平受压部为一平面。
所述的该第二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配置于驱动装置及基座上相互组配的限制部及限制槽,其限制部剖面形状略呈具有长、短轴的椭圆形,而限制槽顶部具有限缩口径仅供限制部短轴通过的唇部,以保持驱动装置旋转时之轴心位置。
所述的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杆及一由驱动杆一侧径向延伸的拨动杆,且该盖体与基座设有供驱动杆容置的第一、二凹槽。
上述的该第一凹槽及驱动杆上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对的受力部及施力部。
上述的该施力部可为凸轮或齿轮,受力部可为由盖体向下延伸的挡壁。
所述的该盖体及基座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以定义水平位移范围的定位杆及定位槽。
所述的该盖体及基座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相互组配的勾部及卡部。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定位装置,可使驱动装置进行回转运动时,可保持盖体与基座紧密贴合并维持驱动装置与基座间的相对位置,可防止盖体与基座于平行位移时,产生过度松动;解决了驱动装置旋转时轴心异位的情形,以避免翘曲、松脱等电器品质不良之情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侧面的分解示意图;图4-1、4-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A-A位置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5-1、5-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B-B位置的作动状态示意图;图6-1、6-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C-C位置的作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为盖体,11为穿孔,12为第一凹槽,13为受力部,14为勾部,20为基座,21为容置孔,22为第二凹槽,23为卡部,30为驱动装置,31为驱动杆,32为施力部,33为拨动杆,41为定位杆,42为定位槽,51为第一垂直压合部,52为第一垂直受压部,53为第一水平压合部,54为第一水平受压部,61、61′为第二水平压合部,62、62′为第二水平受压部,63为限制部,64为限制槽,65为唇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图1、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集成电路连接器,提供集成电路(图中未示)与电路板(图中未示)的电性连接,其包括一组相互组配的基座20及盖体10、一介于基座20与盖体10间且以回转运动驱使基座20与盖体10相对位移的驱动装置30及一配置于盖体10、基座20及驱动装置30上以拘束盖体10、基座20及驱动装置30垂直位置的定位装置,因此,施力于驱动装置30连动基座20与盖体10相对位移时,可以由定位装置防止盖体10与基座20松动并维持驱动装置30的转轴位置。
上述基座20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容置孔21,并且于容置孔21内设有提供电性连接的端子(图中未示);盖体10表面设有相对应上述容置孔21的穿孔11,以供集成电路进入穿孔11与容置孔21内的端子连接,此外,盖体10及基座20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相互组配的勾部14及卡部23,使盖体10及基座20可沿水平方向相对位移,并于盖体及基座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定位杆41及定位槽42,由此可界定盖体与基座的水平位移范围。
上述驱动装置30设于基座20与盖体10一侧,包含有一驱动杆31及一由驱动杆31一侧径向延伸的拨动杆33,且该盖体10与基座20相对位置设有供驱动杆31容置之第一、二凹槽,其中该第一凹槽12及驱动杆31上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对的受力部13及施力部32,该施力部32可为凸轮或齿轮,而受力部13可为由盖体10向下延伸的挡壁,当施力于拨动杆33使驱动装置30以收容于基座20上的驱动杆31为轴心进行回转运动时,由驱动杆31上的施力部32推挤盖体10的受力面,可使基座20与盖体10沿水平轴行相对位移。
此外,配置于盖体10、基座20及驱动装置30上的定位装置包含有一拘束驱动杆31及盖体10位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及一拘束驱动杆31及基座20位置的第二定位机构。
该第一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杆31及盖体10上以拘束驱动杆31及盖体10垂直活动的第一垂直压合部51及第一垂直受压部52,以及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杆31及盖体10上以拘束驱动杆31及盖体10水平活动的第一水平压合部53及第一水平受压部54,该压合部51、53为驱动杆31上径向延伸的凸块,而受压部52、54为由盖体10向下延伸的勾体,藉由驱动杆31旋转活动,连动压合部51、53压制盖体10的受压部52、54以限制盖体10垂直方向的活动。
第一定位机构也可由类似的结构方式实现。
该第二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杆31及基座20上以拘束驱动杆31及基座20水平位移的第二水平压合部61、61’及第二水平受压部62、62’,该第二水平压合部61、61’通常为驱动杆31上径向延伸的凸块,而第二水平受压部62、62’可为基座20上表面向下的平面,以及包括至少一组以上配置于驱动杆31及基座20上相互组配的限制部63及限制槽64,其限制部63剖面形状略呈具有长、短轴的椭圆形,而限制槽64顶部具有限缩口径且仅供限制部63短轴通过的唇部65,因此,以驱动杆31的限制部63长轴方向进入基座20的限制槽64后,以限制槽64的唇部65拘束限制部63,可保持驱动杆31旋转时的轴心位置。
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于连接器切入状态(即驱动装置30拨动杆33呈水平状态)与松脱状态(即驱动装置30拨动杆33呈垂直状态)时皆能使盖体10与基座20保持垂直方向上紧密贴合,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保持驱动装置30的驱动杆31其轴心位置,以避免翘曲、松脱等电器品质不良的情况。
参阅图4-1、5-1、6-1,上述的图所描述的是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连接器的松脱状态。驱动装置30的拨动杆33系呈垂直状态,其盖体10与基座20尚未相对位移,如图4-1所示,第一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的第一水平压合部53与盖体10的第一水平受压部54呈开放关系,而第二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的第二水平压合部61与基座20的第二水平受压部62也呈开放关系;如图5-1所示,第一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的第一垂直压合部51系压掣于盖体10的第一垂直受压部52,可使盖体10紧密压合于基座20上;如图6-1所示,第二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的第二水平压合部61’与基座20的第二水平受压部62’也呈开放关系,而限制部63恰好进入限制槽64的唇部65。
当集成电路(图中未示)配置妥当后,施力于驱动装置30的拨动杆33,使驱动装置30以驱动杆31为轴心进行旋转运动,并以驱动杆31上的施力部32推挤盖体10第一凹槽12中的受力部13(请参阅图5-2),驱动盖体10沿水平方向位移,并使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连接器达至切入状态(即驱动装置30拨动杆33呈水平状态)。
此时,参阅图4-2、5-2、6-2,如图4-2所示,第一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上的第一水平压合部53压合于盖体10的第一水平受压部54,而第二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上的第二水平压合部61也压合于基座20的第二水平受压部62,由此,由驱动杆31分别对于盖体10及基座20向下及向上施力,使盖体10紧密压合于基座20上;如图5-2所示,驱动杆31上的施力部32推挤盖体10第一凹槽12中的受力部13,使盖体10沿水平方向位移,而第一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的第一垂直压合部51与盖体10的第一垂直受压部52呈开放状态;如图6-2所示,第二定位机构中,驱动杆31的第二水平压合部61’压掣于基座20的第二水平受压部62’上,且限制部63受到限制槽64的唇部65拘束,使驱动杆31无法垂直位移。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论是在松脱状态或切入状态都能由定位装置有效定位驱动装置30的驱动杆31,并且确实贴合盖体10与基座20,限制其水平方向的位移,确保产品电器特性,避免翘曲、松脱等不良品质。
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是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具体的方案,并不代表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技术方案,凡是能够采取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者近似的方法,达到相同的效果的技术方案,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电路连接器,提供集成电路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其包括一具有复数容置孔的基座、一配置于基座上且可沿水平轴与基座行相对运动的盖体,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且以回转运动驱使基座与盖体相对位移的驱动装置,其容置孔内设有提供电性连接的端子,并于盖体设有相对应上述容置孔的穿孔,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上设有一限制盖体与驱动装置间作垂直位移及限制基座与驱动装置间作垂直位移的定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含有一限制盖体及驱动装置作垂直位移的第一定位机构及一限制基座及驱动装置作垂直位移的第二定位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设置于驱动装置及盖体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盖体垂直活动的第一垂直压合部及第一垂直受压部,以及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装置及盖体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盖体水平活动的第一水平压合部及第一水平受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垂直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一垂直受压部为一勾体,第一水平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一水平受压部为一勾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相对配置于驱动装置及基座上以拘束驱动装置及基座水平位移的第二水平压合部及第二水平受压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水平压合部为一凸块,而第二水平受压部为一平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机构包含有至少一组以上配置于驱动装置及基座上相互组配的限制部及限制槽,该限制部剖面形状略呈具有长、短轴的椭圆形,而限制槽顶部具有限缩口径仅供限制部短轴通过的唇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杆及一由驱动杆一侧径向延伸的拨动杆,且该盖体与基座设有供驱动杆容置的第一、二凹槽,并于第一凹槽及驱动杆上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对的受力部及施力部。
9.如权利要求8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施力部可为凸轮或齿轮,受力部可为由盖体向下延伸的挡壁。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及基座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以定义水平位移范围的定位杆及定位槽,并于盖体及基座两侧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相互组配的勾部及卡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连接器,提供集成电路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主要包括一插设有端子的基座、一受拘束而可沿水平轴与基座行相对运动的盖体、一介于基座与盖体间且以回转运动驱使基座与盖体相对位移的驱动装置、及一配置于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上藉以拘束盖体、基座及驱动装置垂直位置的定位装置,由此,可防止盖体与基座松动并维持驱动装置的转轴位置。
文档编号H01L23/32GK2606965SQ0320466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6日
发明者张哲嘉 申请人:东莞蔻玛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