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67101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鳍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鳍片,特别是指适用于计算机上的各种芯片组或处理器的散热器,可以相互固定而连接,并能提高导热效率且制造成本低廉的散热鳍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芯片组或处理器在运作时会产生高热,而且运作速度越快,驱动电力的瓦特数越高,其产生的温度也就越高,若芯片组或处理器温度太高,就会影响到其运作,造成电脑死机;因此,芯片组或处理器上需要设置散热器以解决散热问题。
如图1所示,传统散热器的结构体,是在一块叠在芯片组或处理器1顶端的铝材底座2顶面,向上延伸若干直立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复数散热鳍片3,当底座2吸收芯片组或处理器的热量后传导到复数散热鳍片3上,再藉由散热鳍片3与散热鳍片3之间的间隙和冷空气作热交换,即可达到散热的目的。除此,某些散热器上方另设置有风扇,风扇鼓风使空气加快流经复数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可加速驱散热量而降低芯片组或处理器的温度;加装风扇的散热器也在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内。
上述传统散热器的结构体,其广为人知的传统制造方法是利用铝材挤制成形,然后再切削加工成适当的大小,以配合芯片组或处理器的大小来使用。这种铝挤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缺点除了生产速度缓慢而致使成本较高之外,各相邻的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也不可太小,以避免模具不堪铝挤时的压力负荷而崩断,间接造成整体散热鳍片数量上的限制;散热鳍片数量越少,散热面积就会相对减少,其散热速度也较缓慢。除此,铝挤散热器需要开模才能制造,模具一旦制成,就有变更困难的问题,使铝挤散热器的尺寸受到限制。
上述种种缺点,使得传统铝挤散热器已逐渐无法解决运作速度越来越快的芯片组或处理器的散热问题,因此业界乃设计出一种将散热片分别冲压成形后再予以组装的结构,以期能解决前述的问题。
上述散热鳍片分别冲压成形的构造如图2、图3所示,同样是在底座2顶面设置若干直立平行且间隔排列的复数散热鳍片3,每一散热鳍片3底部侧缘横向延伸有一导热片4,顶部则延伸有若干连接片5,导热片4及连接片5的相对应侧缘则另延伸有扣合片6,该导热片4及连接片5的垂直上、下方向冲压有凹孔7,扣合片6则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凸粒8;将两片散热鳍片3呈平行排列相互抵靠时,位于散热鳍片3顶部及底部的扣合片6会分别与导热片4及连接片5重叠(图3中仅显示扣合片6与导热片4重叠),且扣合片6的凸粒8可扣入导热片4及连接片5上的凹孔7内,藉此以完成两片散热鳍片3的组合。
上述散热鳍片的组装构造虽然能摒除传统铝挤叶片的缺点,但其导热片4、连接片5及扣合片6所冲压的凹孔7与凸粒8会在表面造成不平整的状态,尤其是导热片4需再叠合固定在底座2顶面,用以传导底座2所吸收处理器1的热量,一旦表面造成不平整,其接触面积就会大幅缩小,进而影响到导热效率,使散热器无法将散热功能发挥到极致;除此,导热片4叠合固定在底座2顶面后,由于表面不平整,会使散热鳍片产生摇晃的情况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进而造成松脱。因此,该散热鳍片的组装构造显然有再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上的各类芯片组或处理器的散热器上,散热效率较高、组装稳固方便、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新型散热鳍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其片状本体底部及顶部分别侧缘横向拗折形成导热片与连接片,该导热片及连接片尾端至少设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卡持片,且导热片及连接片内侧相对于卡持片分别横向凿设有卡合槽,相邻散热片可通过该卡持片与卡合槽的侧向卡合而相互组合而使导热片排列形成平面,这样,藉第一散热鳍片的卡持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的卡合槽侧向卡合,得使每一散热鳍片之间得以相互卡合固定而连接的结构,使复数片散热鳍片得以组合完成,并由复数片散热鳍片相互组接而形成散热器底座上直立平行的复数片散热鳍片。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由于导热片是由片状本体底部侧缘横向拗折所形成,而卡持片及卡合槽均同样为横向延伸而相互卡合,因此组合后,可保持导热片的平整,使导热片叠合固定于散热器底座时,可保持紧密的接触状态,一方面使导热效率得以增加,另一方面散热鳍片与底座的组合也较为稳固,从而确实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在所述卡持片两侧设有斜角突出的嵌合端,而在卡合槽相对于嵌合端处设置有倾斜角度较大的角槽,这样,卡持片嵌入卡合槽后,可迫使嵌合端配合角槽倾斜形状略为变形,进而卡制于角槽内,使卡持片得与卡合槽紧密的卡合固定。
为达更好的散热效果,还可以在所述散热鳍片本体侧缘设置有倾斜突出的导流槽,使散热鳍片的散热面积增加,同时有助于排风。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一方面能够提高导热效率,另一方面该散热鳍片与底座的组合也较为稳固,并且,本散热鳍片的导热片、连接片、卡持片及卡合槽的结构相较于传统散热鳍片的组装构造,其结构较为简易,从而还可使生产速度加快,达成节省成本的功效。


图1为传统铝挤型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传统散热鳍片分别冲压成形后组合的构造立体示意图。
图3为传统散热鳍片组合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组合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合于底座并使用于处理器上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组合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组合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示符号说明10芯片组或处理器20散热鳍片 21第一散热鳍片22第二散热鳍片 30散热器底座40导热片50连接片60卡持片61嵌合端70卡合槽71角槽 80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阅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更深入了解,现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上的各类芯片组或处理器10的散热器,其主要是由复数片散热鳍片20相互组接而成,以形成散热器底座30上直立平行的散热鳍片组合20。
如图5、图6所示,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复数散热鳍片20中,每一散热鳍片20的片状本体底部及顶部分别侧缘横向拗折形成导热片40与若干连接片50,导热片40及连接片50尾端外侧则设有若干也为横向延伸的卡持片60,且导热片40及连接片50内侧分别横向凿设有若干卡合槽70与卡持片60相对应,藉第一散热鳍片21的卡持片60与第二散热鳍片22的卡合槽70侧向卡合,得使第一散热鳍片21与第二散热鳍片22相互组合,如此藉由每一散热鳍片20之间得以相互卡合固定而连接的结构,使散热器的复数散热鳍片20得以组合完成。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成时,将复数散热鳍片20底部翻转180度的局部立体放大图。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复数散热鳍片20的导热片40是由散热鳍片20的片状本体底部侧缘横向拗折所形成,而卡持片60及卡合槽70均同样为横向延伸而相互卡合,因此复数散热鳍片20组合后,可以导热片40组成一个完整的平面,则导热片40叠合固定于散热器底座30时,可使二者保持紧密的接触状态,当散热器底座30吸收处理器产生的热量时,得以经导热片40迅速传导到各散热鳍片20上,一方面使导热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散热鳍片20与底座30的组合也较为稳固。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前述卡持片60与卡合槽70的设计,可以利用强制变形紧配合的方式卡合。图示中,卡持片60两侧具有斜角突出的嵌合端61,而卡合槽70相对于嵌合端61则设置有倾斜角度较大的角槽71,当卡持片60嵌入卡合槽70后,由于角槽71倾斜角度较大,故会迫使斜角突出的嵌合端61配合角槽71形状略为变形,进而卡制于角槽71内,使卡持片60得与卡合槽70紧密的卡合固定。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复数散热鳍片20可以在冲压成型时,在其本体侧缘冲压至少一个倾斜的导流槽80,该导流槽80在复数散热鳍片20侧边形成倾斜突出的状态,使每一散热鳍片20的整体面积均大幅增加,一方面增加与冷空气热交换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导流槽80呈倾斜状态,当风扇鼓风时,可快速排风,以提高散热速度。
上述各元件名称是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定,而非用以限制本案的权利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等效元件转换替代,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鳍片,其片状本体底部及顶部分别侧缘横向拗折形成导热片与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导热片及连接片尾端至少设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卡持片,且导热片及连接片内侧相对于卡持片分别横向凿设有卡合槽,相邻散热片可通过该卡持片与卡合槽的侧向卡合而相互组合而使导热片排列形成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片两侧具有斜角突出的嵌合端,而所述卡合槽相对于该嵌合端则设置有倾斜角度较大的角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本体侧缘设有倾斜突出的导流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鳍片,其片状本体底部及顶部分别侧缘横向拗折形成导热片与连接片,导热片及连接片尾端则设有若干也为横向延伸的卡持片,且导热片及连接片内侧分别横向凿设有若干卡合槽,藉第一散热鳍片的卡持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的卡合槽侧向卡合,得使第一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鳍片相互组合,如此藉由每一散热鳍片之间得以相互卡合固定而连接的结构,使复数散热鳍片得以相互组接而形成散热器底座上直立平行的复数片散热鳍片,组装稳固,并能提高散热鳍片的导热效率。
文档编号H01L23/34GK2662453SQ0324917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
发明者黄文灿 申请人:黄文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