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701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是为一种习知的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座体10,是设有一连接槽11藉以插接电路板1,该连接槽11的上缘由外而内形成有倾斜的第一面12及水平的第二面13,而下缘则由外而内形成有一水平的第三面14及一配合第一面12倾斜的第四面15,而连接槽11的上缘是为间隔排列的第一间隔片16,藉以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第一端子活动槽17,而下缘是为间隔排列的第二间隔片18,藉以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第二端子活动槽19。
多数的第一端子20,其是设有一中间部21与绝缘座体10固定;一弹臂22,其一端连接于该中间部21,另一端为开放端23,其接近开放端23设有一凸出的接点24凸出该第二面13而位于连接槽11内,该弹臂22可于第一端子活动槽17弹动;及一接脚25,其是呈水平伸出该座体10外。
多数的第二端子30,其是设有一中间部31与绝缘座体10固定;一弹臂32,其一端连接于该中间部31,另一端为开放端33,其接近开放端33设有一凸出的接点34凸出该第三面14而位于连接槽11内,该弹臂32可于第二端子活动槽19弹动;及一接脚35,其是呈水平伸出该座体10外。
请参阅图2,上述习知电连接器在使用上是将各第一、二端子的接脚25、35涂上锡膏37连接于主机板38上,当经高温制程使锡膏溶融后即使连接器固定于主机板上;然而,在高温制程中溶融的锡膏37,会因虹吸现象而往上爬升,如此位于下层的第二端子30,甚为容易沾锡而影响端子的弹性作用,即,溶融的锡膏37会自接脚35溢锡至中间部31,当溶融的锡膏37再往上爬升即至弹臂32,如此会影响到该弹臂32的弹性,使电连接产生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其可防止溢锡时对端子的弹臂的弹性造成不良影响。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其是组装于电连接器的座体,该座体设有一连接槽,该端子是以金属片一体成型,其包括有一中间部,该中间部与该座体固定连接;一弹臂,该弹臂一端连接于该中间部,另一端为开放端,其接近开放端设有一凸出的接点位于该连接槽内;及一接脚,是呈水平伸出该座体外;其特征在于该接脚的底部设有一容纳槽。
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的下端与该接脚间形成第一凹槽,该中间部的上端与该弹臂间形成第二凹槽,且该第一凹槽是位于第二凹槽的外侧。
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于弹臂与接脚之间设有一向上的凸片。
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凸片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端子,藉由以上的特征构造,即可达到防止溢锡时对端子的弹臂的弹性造成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图1是习知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习知电连接器经高温制程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涂上锡膏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经高温制程时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是包括有一座体40、多数的第一端子50、及多数的第二端子60,其中一座体40,是设有一连接槽41藉以插接一电路板1,该连接槽41的上缘由外而内形成有倾斜的第一面42及水平的第二面43,而下缘则由外而内形成有一水平的第三面44及一配合第一面42倾斜的第四面45,而连接槽41的上缘是为间隔排列的第一间隔片46,藉以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第一端子活动槽47,而下缘是为间隔排列的第二间隔片48,藉以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第二端子活动槽49。
多数的第一端子50,其是设有一中间部51与座体40固定连接;一弹臂52,其一端连接于该中间部51,另一端为开放端53,其接近开放端53设有一凸出的接点54凸出该第二面43而位于连接槽41内,该弹臂可于第一端子活动槽47弹动;及一接脚55,其是呈水平伸出该座体40外,其底部设有一容纳槽56。
多数的第二端子60,其是设有一中间部61与绝缘座体40固定;一弹臂62,其一端连接于该中间部61,另一端为开放端63,其接近开放端63设有一凸出的接点64凸出该第三面44而位于连接槽41内,该弹臂62可于第二端子活动槽49弹动;及一接脚65,其是呈水平伸出该座体40外,其底部设有一容纳槽66。
另外,该中间部61于弹臂62与接脚65之间设有一向上略呈三角形的凸片67,该中间部61的下端与该接脚65间形成一圆弧状的第一凹槽68,该中间部61的上端与该弹臂62间形成一圆弧状的第二凹槽69,且第一凹槽68是位于第二凹槽69外侧,非在同一垂直线上。
藉由以上构造,请参阅图4,是为第二端子60的接脚65涂上锡膏37连接于主机板38上,请参阅图5,当经高温制程时溶融的锡膏37部份会容纳于该容纳槽66,如此因虹吸现象而往上爬升的溢锡量可先大幅减少,而向上爬升的溶融的锡膏37则升至该凸片67,藉由该凸片67的面积又停留大部份的溶融的锡膏37。
另外,由于第一凹槽68位于第二凹槽69的外侧,可使溶融的锡膏37自接脚65溢出时不致立即向内扩散,而是向上爬升,而向上爬升亦不致立即至弹臂62,而是渐溢满该凸片67后再流至第二凹槽69,如此会流至第二凹槽69再爬升至弹臂62的溶融的锡膏37则微乎其微了,因此该弹臂62不致会沾锡而影响到其作动的弹性。
由以上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归纳成以下优点1.接脚65设有容纳槽66,当经高温制程时溶融的锡膏37部份会先容纳于该容纳槽66,如此因虹吸现象而往上爬升的溢锡量可先大幅减少。
2.该凸片66的面积又停留了部份的溶融的锡膏37。
3.第一凹槽68位于第二凹槽69的外侧,可使溶融的锡膏37自接脚65溢出时不致立即向内扩散,而是向上爬升,而向上爬升亦不致立即至弹臂62。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其是组装于电连接器的座体,该座体设有一连接槽,该端子是以金属片一体成型,其包括有一中间部,该中间部与该座体固定连接;一弹臂,该弹臂一端连接于该中间部,另一端为开放端,其接近开放端设有一凸出的接点位于该连接槽内;及一接脚,是呈水平伸出该座体外;其特征在于该接脚的底部设有一容纳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的下端与该接脚间形成第一凹槽,该中间部的上端与该弹臂间形成第二凹槽,且该第一凹槽是位于第二凹槽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于弹臂与接脚之间设有一向上的凸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凸片呈三角形。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其是组装于电连接器的座体,该座体设有一连接槽,该端子是以金属片一体成型,其包括有一中间部,该中间部与该座体固定连接;一弹臂,该弹臂一端连接于该中间部,另一端为开放端,其接近开放端设有一凸出的接点位于该连接槽内;及一接脚,是呈水平伸出该座体外;该接脚的底部设有一容纳槽。本实用新型可防止溢锡时对端子的弹臂的弹性造成不良影响。
文档编号H01R12/55GK2671155SQ20032010082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0日
发明者蔡周旋 申请人:蔡周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