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726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继电缆,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上,经常要用到中继电缆来传输中继信号。在加工制造时,一般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把连接器与电缆的端部连接起来;实际使用时,连接器一端与设备相连,电缆的另一端与数字配线架相连,实现信号的传输与转接。根据使用连接器的不同,中继电缆有多种实现方法,业界使用较多的为D型连接器,主要用于拉手条出线,也有用做母板出线的。根据连接器针脚间距的不同,有高密度中继电缆和低密度中继电缆之分。到底采用何种中继电缆,需根据具体产品需要确定。
对于中继电缆,要求加工工艺性好、可安装性好,而且随着产品集成度的提高,对中继电缆的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连接器的外形尺寸必须符合具体产品的要求。
中继信号需要使用对称双绞线(平衡传输)或同轴电缆传输(非平衡传输),一路中继信号由两对双绞线实现,一对用于接收信号,一对用于发送信号;或者一路中继信号由两条同轴线实现,一条用于接收信号,一条用于发送信号。这样,16路中继信号需要32对双绞线或32根同轴线来实现,相应的连接器需要至少64个针位,另外还需要适当增加接地用针位。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种有50个针位的SCSI高密度D型连接器来加工中继电缆,每条电缆共出8路中继信号,需两条电缆才能实现16路中继信号的传输和转接,参见图1和图2。中继电缆包括连接器1、连接器外壳2、固定螺钉3,电缆线材4,连接器插针5。图中所示中继电缆中的连接器尾部采用直出线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斜出线的形式来实现。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缺点一采用现有技术设计制作的中继电缆,其相邻插针5的针脚间距为1.27毫米,间距太小,且各插针5均事先固定在连接器1上,导致插针5尾部与电缆线材进行连接加工时十分困难,无论是采用焊接工艺还是采用压接工艺,加工出来的电缆可靠性都比较差,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
缺点二采用现有技术设计制作的中继电缆,由于多个插针5的间距太小,在进行插拔操作时,其插针5比较容易弯针、断针,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缺点三采用现有技术设计制作的中继电缆,由于一条电缆只能出8路中继信号,当需要出16路中继信号时,需要使用两条这种电缆,占用空间较大,降低了设备的出线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克服现有用于中继电缆的连接器加工困难、连接可靠性较差,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弯针、断针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包括至少3组4×6位的2mm连接器,还包括一个可将所述3组4×6位的2mm连接器包容在一起的外壳,构成一个可输出16路信号的4×18位的2mm复合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采用多组2mm的连接器构成复合式连接器,各插针的间距为2mm,插针可与线材的芯线先加工完成后,再插入连接器中,加工方便,可靠性高,按正常工艺加工,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这种连接器在安装时插拔方便,不会出现弯针、断针现象。只需一条电缆即可出16路中继信号,比现有技术采用两条电缆的集成度更高,占用空间较小,提高了设备的出线密度。


图1是现有连接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本实用新型连接器采用3组4×6位的2mm连接器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4×18位的2mm连接器6,2mm连接器的针脚尾部与电缆线材8连接后,固定在组装外壳7里面,形成一个16路中继电缆。其中线材8可以是64芯32对双绞线用于平衡传输,也可以是32芯同轴电缆用于非平衡传输。
外壳7的尾部除了可采用直出线结构外,还可采用斜出线结构,在图4中可以看出,在外壳7的尾部设有斜向出线孔,电缆线材8的出线方向与垂直面成35±10度夹角。在外壳7的外侧对角处各设有一个螺钉3,在安装电缆时起固定作用。
在图4中还标出了本连接器6端面各针脚9的排列顺序和各针脚9的命名方法。按照连接器6在图4中的放置方向,连接器共有4列18行针脚,水平方向以小写英文字母a、b、c、d排序,垂直方向以数字1~18排序。
各针脚的信号属性定义如下


针位a5、b5、c5、d5、a14、b14、c14、d14用于信号接地。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可以提高中继电缆的可靠性,可以有效避免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电缆内部接触不可靠而出现的业务中断现象;提高了电缆的可装配性,在安装和维护时插拔更加方便;提高了单位空间的出线密度,降低了产品成本。电缆在加工制造时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用于与中继电缆连接,包括至少3组4×6位的2mm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可将所述3组4×6位的2mm连接器包容在一起的外壳,构成一个可输出16路信号的4×18位的复合式2mm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侧对角上设有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尾部设有斜向电缆出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至少3组4×6位的2mm连接器,还包括一个可将所述3组4×6位的2mm连接器包容在一起的外壳,构成一个可输出16路信号的4×18位的复合式2mm连接器。通过采用多组2mm的连接器构成复合式连接器,各插针的间距为2mm,插针可与线材的芯线先加工完成后,再插入连接器中,加工方便,可靠性高,按正常工艺加工,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这种连接器在安装时插拔方便,不会出现弯针、断针现象。只需一条电缆即可出16路中继信号,比现有技术采用两条电缆的集成度更高,占用空间较小,提高了设备的出线密度。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664227SQ200320120808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6日
发明者王俊宁, 武鸿彬, 涂修宇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