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刷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463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碳刷基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刷基座,尤其是指一种可供电动机马达设置碳刷的碳刷基座。
背景技术
电动机马达,俗称马达,已经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例如发电、抽水或带动装置等等,然而有刷马达则必须使用碳刷接触整流子(换向器)使其内部电流换向,而碳刷皆是设于位于马达壳体一端的碳刷基座。
现有的碳刷基座,请配合参考图4所示,其具有一中空的壳体60,壳体60的一端螺设有一帽盖61,另一端设有一出口62;一导电片70,其固设于壳体60内,导电片70的一端由壳体60的出口62处向外延伸,导电片70相对于帽盖61的一端连接有一导电环片71;一碳刷80,其一端被一弹簧81所推抵,弹簧81的另一端与一片体82相互连接,碳刷80与片体82之间连有一导线83。
使用时,可将碳刷80由壳体60设有帽盖61的一端置入壳体60内,碳刷80会由出口62处向外延伸,再将帽盖61与壳体60相互螺固,而片体82会位于帽盖61与导电环片71之间。
当马达运转时,碳刷80会逐渐被马达的整流子所磨耗,而弹簧81会持续将碳刷80由壳体60内推出,如此可确保碳刷80与整流子能接触形成一导电回路。
所有的弹性物体处于其弹性限度内时,其受力的大小与其长度的改变量成正比,换言之,当弹簧81被挤压时,其所产生的形变会随之提升,而弹簧81所产生的弹性亦会随之提升,而在碳刷80使用初期时,弹簧81会尽量往片体82挤压,使其在壳体60内容纳更多的碳刷80,此时的弹簧81因此挤压的关系,而使其弹力及形变是最大的;然而当弹簧81处于弹性最大的状态时,碳刷80所受到来自弹簧81的推抵力量亦最大,如此碳刷80与整流子90之间的的接触就会越紧密,所产生或输出的电量亦随之提升或最大,然而也会造成碳刷80损耗越大。
请配合参考图5所示,经过一端时间的损耗后,碳刷80会被磨损且缩短至一定的长度,此时弹簧81不再受到强大挤压,弹力是最小的,所以碳刷80与整流子90之间就不会形成紧密接触,如此所产生或输出的电量亦随之降低。
综合上述,弹簧81的弹力大小的改变会直接影响碳刷80与整流子90之间的接触程度,同样的亦会同时影响碳刷80的损耗,而此二者会影响电量的大小,所以如何在损耗与弹性之间取得一个平均,这是必须改进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刷基座,其可减少碳刷更换的次数和节省保养时间,以克服现有的碳刷基座的前述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于提出一种碳刷基座,其具有一中空的壳体,其两端面分别设有一置入口与一穿出口,在壳体的外侧壁设有一插槽,壳体的内壁处轴向间隔设有数嵌槽;一碳刷,其设置于壳体内,碳刷的一端由穿出口处向外延伸,碳刷的另一端以导线连接有一片体;一弹性体,其具有一簧片,簧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卷曲的簧片端,簧片端与壳体内壁相互接触,碳刷连接有导线的一端与簧片相互推抵;一定位件,其具有开口,定位件会由壳体的嵌槽处置入壳体内,定位件的开口的边缘处可与弹性体的簧片相互推抵,于定位件的开口的边缘处连接有挡止部,挡止部可与弹性体的簧片端相互推抵,而将弹性体固定于壳体;一导电片,其一端以导线连接有电片,导电片设置于壳体的插槽内,而电片、碳刷的片体与定位件三者依序堆叠;一帽盖,其可与壳体具有置入口的一端相互盖合,而帽盖可将电片、碳刷的片体、定位件、弹性体与碳刷固定于壳体内。
如上所述的碳刷基座,其中,所述导电片的两侧边分别凸形成有可与所述插槽的边缘处相互卡抵的止部。
如上所述的碳刷基座,其中,所述定位件为一断面为ㄇ型的片体。
如上所述的碳刷基座,其中,所述壳体的一端且相邻于置入口的外周壁处与该帽盖的内侧面设有可相互螺合的螺纹。
如上所述的碳刷基座,其中,所述壳体的嵌槽是相对于置入口与穿出口位置处。
如上所述的碳刷基座,其中,所述导电片的自由端会朝向远离壳体方向倾斜。
于使用时,弹性体具有稳定的定力与弹性的特性,因此碳刷可有效的被弹性体推出壳体,而使碳刷于接触整流子时被最少磨耗,如此就可确保碳刷使用寿命,以及电气的稳定。
另外,电片与导电片是以导线相互连接,而导线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即使于更换碳刷时,导线经过多次弯折,导线亦不会断裂,如此可确保碳刷基座的使用性。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碳刷基座的缺陷,其是于一中空的壳体内设置有被弹性体所推抵的碳刷,弹性体具有可不因压缩量的改变而仍能提供稳定弹性与定力的特性,因此可设计于一合理的弹性范围使碳刷可于接触整流子时磨耗最少,进而确保碳刷使用寿命及电气的稳定,另外,导电片与电片之间以具有较佳延展性的导线连接,因此导线再经过多次弯折后,导线依旧可保持其完整性,而且碳刷基座可以从马达外部更换碳刷,只是替换碳刷就可使马达保有其使用状态,而整体的设计可减少碳刷更换的次数和节省保养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剖面参考图。
图4为现有的碳刷基座的剖面图。
图5为现有的碳刷基座的另一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10、壳体101、螺纹11、置入口 12、穿出口13、固定孔 14、帽盖141、内螺纹 15、嵌槽20、碳刷21、导线22、片体30、弹性体31、簧片32、簧片端40、定位件 41、开口42、挡止部 50、导电片51、止部52、导线53、电片60、壳体61、帽盖62、出口70、导电片 71、传导环片
80、碳刷81、弹簧82、片体83、导线90、整流子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碳刷基座,请配合参考图1及图2所示,其具有一中空的壳体10,壳体10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一置入口11与一穿出口12,壳体10的内壁处且相对于置入口11与穿出口12位置处轴向间隔设有数嵌槽15,壳体10的一端且相邻于置入口11的外周壁处设有螺纹101,壳体10的外侧壁设有一插槽13;一碳刷20,其设置于壳体10内,碳刷20的一端由穿出口12处向外延伸,碳刷20的另一端以导线21连接有一片体22;一弹性体30,其具有一簧片31,簧片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卷曲的簧片端32,簧片端32与壳体30内壁相互接触,碳刷20连接有导线21的一端与簧片31相互推抵;一定位件40,其为一断面为ㄇ型的片体,定位件40会由壳体10的嵌槽15处置入壳体10内,定位件40具有开口41的一端的边缘处可与弹性体30的簧片31相互推抵,并于定位件40的开口41的边缘处连接有挡止部42,挡止部42可与弹性体30的簧片端32相互推抵,而将弹性体30固定于壳体10;一导电片50,其两侧边分别凸形成有止部51,导电片50的一端以导线52连接有一电片53,导电片50设置于壳体10的插槽13内,并且导电片50的自由端会朝向远离壳体10方向倾斜,以便于与其它导线相互连接,止部51会与插槽13的边缘处相互卡抵,借此将导电片50固定于插槽13内,而且电片53、碳刷20的片体22与定位件40三者依序堆叠;一帽盖14,其可与壳体10具有置入口11的一端相互盖合,帽盖14的内侧面设有可与壳体10螺纹101相互螺合的内螺纹141,而帽盖14可将电片53、碳刷20的片体22、定位件40、弹性体30与碳刷20固定于壳体10内。
实际使用时,请配合参考图2及图3所示,弹性体30具有可输出稳定的定力与弹性的特性,因此碳刷20可有效的被弹性体30的簧片31推出壳体10,而使碳刷20于接触整流子时均匀的被磨耗,如此就可确保碳刷20的使用寿命及电气的稳定性。
而当碳刷20受到来自外部的推压时,碳刷20会连同簧片31由开口41被压入定位件40内。
更换碳刷20时,可将帽盖14由壳体10处取下,而电片52、片体22、定位件40、弹性体30与碳刷20就会相互分离,如此可将定位件40、弹性体30与碳刷20可由壳体10内取出,并且更换另一碳刷20,再依序将弹性体30与定位件40等置回壳体10内。
由于电片53与导电片50是以导线52相互连接,而导线52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即于更换碳刷20时,导线52经过多次弯折,导线52亦不会断裂,如此可确保碳刷基座的使用性。
综合以上所言,弹性体30可以稳定的定力与弹性将碳刷20推出壳体10,而使碳刷20可均匀磨耗,如此确保碳刷20的使用寿命及电气的稳定性。
另外,导线52具有较佳的延展性,所以导电片50与电片53之间不会产生有经多次弯折而相互脱离的情况,所以碳刷基座就可确保其使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碳刷基座,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中空的壳体,其两端面分别设有一置入口与一穿出口,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有一插槽,壳体的内壁处轴向间隔设有数嵌槽;一碳刷,其设置于上述壳体内,该碳刷的一端由穿出口处向外延伸,碳刷的另一端以导线连接有一片体;一弹性体,其具有一簧片,该簧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卷曲的簧片端,簧片端与上述壳体内壁相互接触设置,所述碳刷连接有导线的一端与该簧片相互推抵设置;一定位件,其具有开口,该定位件由壳体的嵌槽处置入壳体内,定位件的开口的边缘处与弹性体的簧片相互推抵,且定位件的开口的边缘处连接有挡止部,该挡止部与弹性体的簧片端相互推抵,而弹性体被固定于壳体内;一导电片,其一端以导线连接有电片,所述导电片设置于上述壳体的插槽内,所述电片、碳刷的片体与定位件三者依序堆叠设置;一帽盖,其与上述壳体具有置入口的一端相互盖合,该帽盖将电片、碳刷的片体、定位件、弹性体与碳刷固定于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的两侧边分别凸形成有可与所述插槽的边缘处相互卡抵的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刷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一断面为ㄇ型的片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刷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且相邻于置入口的外周壁处与该帽盖的内侧面设有可相互螺合的螺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刷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嵌槽是相对于置入口与穿出口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刷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的自由端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倾斜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刷基座,其具有壳体,壳体内依序设有碳刷、弹性体与定位件,于壳体的外周壁设有导电片,导电片的一端以导线连接有电片,由于弹性体具有稳定的弹性与定力的特性,因此碳刷可有效的被推出壳体外部,如此确保碳刷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
文档编号H01R39/415GK2857280SQ20052014231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
发明者庄斐志 申请人:庄斐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