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薄膜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7868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有机薄膜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有机薄膜电容器元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家用电器、广泛用于电子镇流器、节能灯和彩电S校正电路以及高频、高压、直流和脉冲电路中、信息产业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普遍生产的一种CBB18箔式无感电容器是CBB系列的一种,它是以光箔作电极,金属化聚丙烯膜为介质,以环氧树脂包封,采用伸出箔式无感式卷绕的箔式无感电容器,具有耐高频、大电流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频率和温度特性、较小的电感、良好的自愈性能和高频低损耗的优点,广泛用于电子镇流器、节能灯和彩电S校正电路以及高频、高压、直流和脉冲电路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各行各业所需要的电子设备迅速增长,需要高性能,小型化的电子元器件与之配套,对高可靠,高稳定性的薄膜电容器需求也越来越大,彩色电视机也不断向大屏幕发展以及节能灯功率的加大对CBB18电容器承载电流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以上所述的电容器,因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CBB18箔式无感电容器由于用光箔作电极,电流流通的过流能力小,由于介质损耗和电容器内部存在金属电阻和接触电阻,使电容器呈现明显的阻态特性,在负载时导致电容发热,并经电容器外表将热量散发到周围,从中心到外表之间形成一个温度梯度,最终达到散热不平衡,导致电容器失效;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应用中,第一因瞬间电流较大,而电容器本身的过脉冲电流能力不足,导致电容器形成恶性循环,出现早期失效,尤其在部分高频节能产品、脉冲线路、高频开关等瞬时脉冲电流较大的线路中常出现金属化膜电容器失效现象。第二CBB18电容器在高压作用下有“过度自愈”的隐患,也可能造成永久性击穿,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在电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加倍,能大大改善脉冲上升速度(dv/dt)和脉冲特性,增大耐流特性,对聚丙膜介质无损伤,在高频高压大电流情况不会产生永久性击穿的缺陷新型有机薄膜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介质层、极板和引线,其特征在于,极板采用聚酯膜做载体,在聚酯膜两面蒸镀有金属层。
本实用新型在电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加倍,大大改善脉冲上升速度(dv/dt)和脉冲特性,增大耐流特性,对聚丙膜介质无损伤,并且在电容器自愈后,具有良好的自愈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弥补了箔式无感电容器在高频高压大电流情况会产生永久性击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扩大了使用范围,不仅保证在电子镇流器、节能灯和彩电S校正电路中的可靠性,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整机、以为显示器扫描电路中,适应国际市场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要求。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介质、2是极板附图2是图1的截面图图中1、3是介质、2、4是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介质层、极板和引线,极板是用聚酯膜做载体,在聚酯膜两面均蒸镀有金属层。
在极板和介质卷绕时,上下极板2、4分别在介质宽度相等的相反两边露出介质少许,卷成圆柱形,芯包绕好后进行热压扁,在压扁平的芯包两端面喷上铝锡焊料,再将引出线焊接在具有铝锡焊料的扁平芯包两端,再以环氧树脂包封。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有机薄膜电容器,它包括介质层、极板和引线,其特征在于,极板采用聚酯膜做载体,在聚酯膜两面蒸镀有金属层。
专利摘要新型有机薄膜电容器。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有机薄膜电容器元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广泛用于家用电器、广泛用于电子镇流器、节能灯和彩电S校正电路以及高频、高压、直流和脉冲电路中、信息产业等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介质层、极板和引线,极板采用聚酯膜做载体,在聚酯膜两面蒸镀金属层。本实用新型在电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载流能力加倍,大大改善脉冲上升速度(dv/dt)和脉冲特性,增大耐流特性,对聚丙膜介质无损伤,并且在电容器自愈后,具有良好的自愈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弥补了箔式无感电容器在高频高压大电流情况会产生永久性击穿的缺陷。
文档编号H01G4/005GK2901532SQ20062006959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蒋正林, 丁霞梅, 李海琴 申请人:扬州高强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