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源和电散热器之间的电连接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690062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电源和电散热器之间的电连接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供暖和/或空调设备领域,特别是机动车的通风、供暖 和/或空调设备领域。本发明要提供一种在电源和构成所述设备一部分的电散 热器之间的电连接装置。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连接装置 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包含在机动车客抢内的空气的温度通常使用安装至车辆的通风、供暖和 /或空调设备来调节。这样的设备一般包括附加的电加热装置,该装置被设计 为在流经该装置的空气流被输送至客抢内之前对该空气流进行加热。更特别
地,这样的附加装置被设计为对包括在所述设备中的主散热器(radiator)所 产生的所述空气流的加热处理进^f于补充。这种补充元件例如在车辆发动机一 启动之后就非常必要,也就是说,在主散热器所输送的热量不足以产生令车 内乘客满意的热舒适性的时间段中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附加装置包括附加的电散热器或者类似元件,其包括至少一个位 于要被加热的空气流中的加热元件。附加装置设置有对加热元件的选择性使 用进行控制的装置,例如根据由车辆的乘客决定的热舒适性要求而选择性地 使用。如果有多个加热元件,该控制装置包括与加热主体所带加热元件数量 一样的电开关。每个电开关包括电子部件,该部件特别地包括金属氧化物半 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通常称为"MOSFET"。
电开关#皮设计为给所连接的加热元件通电和/或断电,用于加热元件通过 焦耳效应的加热。该通电包括在加热元件的接地端子和电压端子之间施加电 位差,通常是12V的量级。通电通过在加热元件的所述端子和电源引脚之间 的连接装置实现,电源是例如电池或类似的元件。更特别地,连接装置包括 在所述电源接地引脚和加热元件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一电接线,和在所述电源 的电压引脚和加热元件电压端之间的第二电接线。通常,这样的连接装置传 送高强度电流,特别是30安培量极的电流。例如可以参考文件EP0901311(申请人为BEHRGmbH)来了解与本发明类似的技术背景。
使用现有连接装置的第一个问题在于,它们体积较大,这对于它们装配 至加热主体是不利的。而且,这导致的结果是附加电散热器的整个体积增加, 这是期望被避免的。
使用这些连接装置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它们包含非常多的部件。这导致 的结果是,这样的连接装置制造起来很复杂,而且制造成本过高。另一个结 果是这些装置相当脆弱,由于这些装置的部件具有不同的热膨胀,或者由于 这些连接装置要承受机械振动,所以这些组成部件很容易彼此分离。
第三个问题在于,将这些部件组装在一起是很漫长艰难的过程而且容易 出错。因此,又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需要进行验证试验,这就进一步增加 了制造这样的连接装置的时间。
第四个问题在于,这些连接装置经常导致会引起火灾发生的短路。如果 连接装置所处的环境是潮湿的,则这样的问题会更经常发生。因此就必须改 进对这样的连接装置的保护,因为流经它们的电压相当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设计为位于电源引脚(pin)和至少一个加热 元件的端子之间的电连接装置,该加热元件构成了有空气流穿过的电散热 器,该连接装置设计简单,具有改进的运行安全性,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 而且该连接装置很坚固(robust)耐用,所占面积很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 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连接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容易快速实现,同时 保证所述装置的坚固性和更长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是位于电源引脚和至少 一 个加热元件的端子之间的 电连接装置,该加热元件构成了有空气流穿过的电散热器。该电连接装置包 括
-在加热元件的第一电气端子和所述电源的第一引脚之间的第一电接 线。所述第一引脚具有第一电位,和
-在加热元件的第二电气端子和所述电源的第二引脚之间的第二电接 线。所述第二引脚具有与第一电位不同的第二电位。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源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具有彼此不同的各电 位。因此在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存在明显的电位差,该电位差通常是12V的量级。例如,第一引脚具有的第一电位是地电位,即0V,而第二引 脚具有的第二电位是电压电位,通常是12V。如另一个例子,第一引脚具有 的第一电位是电压电位,而第二引脚具有的第二电位是地电位。本发明对上 述任一例子的实施没有区别。
根据本发明,第一电接线包括第一电导体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导体,且第 二电接线包括第三单体电导体,第一电导体、第二电导体和第三电导体共同 并且至少部分地陷入电绝^彖才莫制件中。
这些结构使得第一电接线和第二电接线通过电绝缘模制件彼此绝缘,以 防止在它们之间形成能引起火灾发生的电弧。
这些结构的另 一个结果是这样的连接装置是坚固的,特别是因为电接线 被包封在绝缘模制件中。因此,连接装置的内聚性(cohesion)使该装置至 少很容易被制造和安装至电散热器。该内聚性还增加了连接装置的寿命,不 受构成装置的部件热膨胀不同的影响和/或装置所承受的机械振动的影响。
这些结构的另 一个结果是这样的连接装置可以由有限数量的部件构成, 使其便于制造并降低取得成本。
第 一 电导体和至少 一个第二电导体有利地通过平支承件组装到 一起,该 支承件被设置在用于对电散热器的使用进行控制的电子电路板中。
从而,平支承件仅经受第一电接线的第一电位,而不需经受影响第二电 接线的第二电位。因此,组装在平支承件上的部件具有第一电位,根据上述
例子为0V或12V,没有区别,同时这些部件还与才艮据上述相同的例子具有 12V或0V (没有区别)电位的第二电接线完全绝缘。由此,存在对这样的 连接装置的运行的保护,特别是当通过该连接装置的电流(例如为30安培 的量级)的电压很大的时候。
而且,这些结构使得容易穿过模制件设置窗口,以允许出于对由平支承 件承载的部件的运行进行验证的目的来容易地视觉观察这些部件和/或方便 地4妄触这些部件。
优选地,第一电导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电子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凸 片,且第二电导体包括用于与电子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凸片,第一接线凸片 和第二接线凸片从模制件露出以使得它们能与包含在所述电子电路板中的 相应电專九线电接触。
这些结构使得陷入有电接线的模制件很容易仅经由第一和第二电接线凸片组装到电子电路板上。因此,凸片很容易软钎焊或硬钎焊至电子电路板 的相应电轨线。
优选地,电轨线安装有位于第 一 电接线凸片和第二电接线凸片之间的电 开关。
特别地,电开关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电开关还可以是f兹 性继电器。
第一电导体有利地包括第一单体组件,该组件包括 -用于与所述电源的引脚中的一个电连接的第一引脚,和 -安装有第一电连接引脚和至少一个第一电接线凸片的导电带。 这些结构使得这样的第 一 电导体能够经由第 一接线凸片对构成电散热 器的任意数量的加热元件施加电压,该第一接线凸片的数量与加热元件的数 量相对应。这些多个连接通过使用包括第一导体的单个部件而产生,这使得 具有组装容易且快速的优点。此外,这样的第一导体易于制造,例如用由导 电金属制成的金属带制造,该导电金属例如是铜或类似材料。
第一电连接引脚优选地沿平面Pl延伸,该平面基本正交于平支承件大 致延伸的平面P。平面Pl取决于为电散热器供电的连接部的取向。因此, 平面Pl可以被设置为基本上平行于平面P。平面Pl也可以通过相对于平支 承件所延伸的平面P形成0°到90。之间的角来定向。这些结构的后一种使得 第一电连接引脚很容易与所述电源的相应引脚电连接,'而不会增加连接装置 沿包含在平面P内的方向的占用面积。换句话说,平面P1与平面P之间的 正交性使得可以释放平面P内的空间。
有利地,导电带沿平面P2延伸,该平面P2与平支承件大致延伸的平面 P基本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凸片至少部分地沿与平面P基本平行的平面 P3延伸。
第二电导体有利地包括具有导电片的第二单体组件,在导电片的一个端
部处装有用于与加热元件端子的一个电连接的第一端子,且在导电片的另一 端部处装有与电轨线电连接的第二凸片。
这样的第二电导体也易于制造,例如用由导电金属制成的金属带制造, 该导电金属例如是铜或类似材料。 优选地,导电片沿平面P2延伸。由于这些结构,导电带和片设置在同 一平面中以保证连接装置的最佳紧
凑性,在平面P2和平支承件的平面P之间的距离L2尽可能地短,特别是几 个毫米。
有利地,所述第一电接线端子沿基本平行于平面P的平面P4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接线凸片至少部分地沿平面P3延伸。
这些结构使得第 一和第二电接线凸片沿同 一平面(在本例中是平面P3 )
延伸,以使得更容易通过软钎焊、硬钎焊或任何其它类似的组装技术将它们
组装在电子电路板上。
第三电导体有利地包括
-第二引脚,用于与所述电源引脚的另一个电连接,
-主导电板,其与下列部件邻接
-第一次要导电板,其将主导电板连接至第二电连接引脚,
-至少一个第二次要导电板,其将主导电板与第二电接线端子以
及加热元件的另 一端子连接起来。
才艮据与用于获得第一和第二导体的技术类似的技术,这样的第三导体也 易于制造。
主导电板优选地沿基本平行于平面P的平面P5延伸。 第一次要板和第二次要板有利地沿平面P2延伸。
由于这些结构,导电带、片和次要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以保证连接装置 的最佳紧凑性,并使得容易被模制件包封。
第二电接线端子优选地沿基本平行于平面P的平面P6延伸。
因为第一电接线端子和第二电接线端子沿平行平面延伸,特别是沿独立 的平面延伸,这使得容易地将连接装置组装至加热元件的相应端子。
加热体的加热元件的数量为N,连接装置有利地包括一第一电导体、一 第三电导体和N个第二电导体。
这些结构使得用来构成这样的连接装置的部件数量减少到最少,而不会 影响对该装置运行的保护,同时便于其组装。
有利地,模制件构成将导电带、导电片以及第一次要导电板和第二次要 导电板保持到 一起的机构。
因为通过模制件使用的三个电导体的大保持力(solidretention),这些结 构使得这样的连接装置很坚固。特别地,模制件包封了构成每个电导体的至少一部分以保护连接装置的内聚性,特别是抵抗(against)装置的组成部件
的不同膨胀和/或机械振动。
优选地,第一电接线端子和第二电接线端子从模制件露出以Y更与加热元
件的相应端子连接。
电开关有利地置于主导电板和电子电路板之间。
平面P5和平面P之间的距离L5优选地是电开关高度的量级。
距离L5有利地比平面P2和平面P之间的距离L2、平面P3和平面P
之间的距离L3、平面P4和平面P之间的距离L4以及平面P6和平面P之间
的距离L6中的任一个都大。
这些结构使得沿垂直于平面P的方向,连接装置所占面积被完全限制至
距离L5,该距离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或磁性继电器高度的量级。
主导电板优选地沿与导电带大致延伸的方向Dl平行的方向D3延伸。
这些结构使得第一、第二和第三导体被设置在一起,以使得平面P2中 的所占面积减少到最小,其中,这些导体至少部分地延伸该平面P2延伸。
用于制造这样的连接装置的方法优势主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围绕第 一电导体、第二电导体和第三电导体超出地模制模制件的插入步骤。
优选地,该制造方法还包括重熔(remelt)步骤,在该步骤期间,电开 关和第 一 电接线凸片以及第二电接线凸片被同时软钎焊至电子电路板的电 轨线。


参照下列附图,通过阅读由变化例所构成的说明书将更好理解地本发明 并且关于本发明的细节将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变化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第二变化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上图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示意俯^L图。 图4是图2和图3所示的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5、 6和7是导电元件的透视图,这些元件是图2至4所示的连接装 置的部件。
图8是构成图2到7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三导电元件的透视图。
10图9是构成图2到7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导电元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连接装置l位于加热元件2和电源5之间,加热元件构成了 有空气流4穿过的电散热器3。加热元件2例如可以是电阻器,如正传导系 #t电阻器"PTC" (positive transfer coefficient resistor)或类似器件,该加热元 件被设计成通过对流来加热空气流4。根据图1示意性地示出的变化例,电 散热器3包括单个的加热元件2,但是它也可以包括多个加热元件,而不偏 离本发明的原则。特别地,电散热器3可以是车辆通风、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的附加散热器。该附加散热器更特别地被设计用于对构成所述设备一部分的 主散热器所获得的空气流4的第一加热处理进行补充。
特别地,电源5可以是电池,例如车辆的主电池或辅助电池。电源5设 置有具有第一电位的第一电引脚6和具有与第一电位不同的第二电位的第二 电引脚7,以〗更给加热元件2供电,该第一电位例如是OV,该第二电位例如 是12V。这种供电方式被设计为在构成加热元件2 —部分的第一端子8 (根 据上例的接地端子)和第二端子9(根据上例的电压端子)之间施加电压。 该电压通常是12V的量级,但也可以与这个常规值不同。在加热元件2的第 一端子8和第二端子9之间所施加的这个电压会引起加热元件2的焦耳效应 加热,这4吏得可以快速地加热空气流4。
一方面为了保证第一引脚6和第一端子8之间的电连续性(electric c ontinuity ),另 一 方面也为了保证第二引脚7和第二端子9之间的电连续性, 连接装置1包括两个不同的电接线10、 11:
-将第一引脚6和第一端子8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电接线10,和 -将第二引脚7和第二端子9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电接线11。 为了改进该连接装置1的运行安全性,而不使其制造和/或其装配的程式 (modality)或结构复杂化,本发明有利地提出不管是接地或接电压,第 一电接线10都包括第一电导体13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导体14,而不管是接地 或接电压,第二电接线11都包括第三单体(monobloc)电导体17。本发明 还提出第一电接线IO和第二电接线11都部分地陷入由电绝缘材料制成的 模制件18中。附带地提出,第一电导体13和至少第二电导体14有利地通 过沿平面P延伸的平支承件15装配在一起。在图1所示的变化例中,第一电接线10包括具有ov电位的接地接线, 而第二电接线11是具有12V电位的电压接线。但是,根据另一变化例,第 一电接线是电压接线,而第二电接线是接地接线。具体地,本发明的特点在 于第一电接线IO和第二电接线11中的一个包括第一电导体13,其通过平 支承件15电连接至第二电导体14,电接线11、 10中的另一个包括第三电导 体17,该电导体优选地是单体的,第一电接线IO和第二电接线11通过电绝 缘模制件18彼此绝缘。基于连接装置1的这种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平支 承件15仅经受第一电接线10的电位,即在图1所示变化例中的0V,具有 12V电位的第二电接线11与平支承件15没有电连接,且此外通过绝缘模制 件18与第一电接线10绝缘。电接线10、 11的这种彼此绝缘增加了连接装 置1的运行安全性,同时因为电接线IO、 11靠得更近而没有被放置于会产 生电孤的区域,从而增强了装置的紧凑性。此外,模制件18特别地由聚对 苯二甲酸环己烷3于二曱醇酯(polycyclohexylene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制 成,通过超出模制件的模制(overmould)该模制件很容易与电导体13、 14 和17配合。最后,这样的材料适合进行用于制造这种连接装置1的方法的 重熔步骤,该步骤包括通过软钎焊、硬钎焊或任何其它等效的组装方法同时 将至少第一电导体13和第二电导体14安装至平支承件15。
平支承件15特别地包括控制电子电路板19,被设计用于对加热元件2 因之对电散热器3的选择性使用进行驱动和控制。因此,电子电路板19可 以支承与电散热器3所包括的加热元件2 —样多的电开关20。每个电开关 20都具有使电流流过或不流过第一电接线10的功能以便允许使用该开关所 属的加热元件2或阻止使用该加热元件。电子电路板19包括由环氧树脂制 成的基板21,在该基板上安装有与电开关20 —样多的电轨线(electric track) 22。每个电轨线22被设计成用来使第一电导体13上的第一接线凸片23与 第二电导体14上的第二接线凸片24连接。与该电轨线22相关联的电开关 20位于第一相应接线凸片23和第二相应接线凸片24之间。这样的电开关 20能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使电流流过/不流过其,该开关例如特别是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MOSFET"型,或者是任意其它电子部件, 例如f兹性继电器。
在图l所示的变化例中,其中,电散热器3包括单个的加热元件2,第 一电导体13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源5的第一引脚6电连接的第一引脚25,而第二电导体14包括用于与加热元件2的第一端子8电连接的第一端子26。 根据该变化例,第三电导体17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源5的第二引脚7电连接 的第二引脚27,还包括用于与加热元件2的第二端子9电连接的第二端子 28。
在图2和图3中,连接装置1被设计成将电源5的两个引脚6、 7连接 至构成电散热器3的三个加热元件2的相应端子8和9。在这种情况下,电 连接装置1包括五个电导体13、 14、 17,即单个的第一电导体13、三个第 二电导体14和单个的第三电导体17。更普遍地,加热元件2数量为N个, 则连接装置l包括单个的第一电导体13、单个的第三电导体17和N个第二 电导体14。
第一电导体13包括第一单体组件29,其包括沿基本平行于平面P的平 面P2延伸的导电带30。该导电带30沿包含在平面P2内的大致延伸方向 Dl延展。导电带13在其最长边的一个上安装有第一电连接引脚25和三个 第一电接线凸片23,该第一电连接引脚沿基本正交于平面P的平面Pl延伸。 两个连续的第一电接线凸片23以距离L彼此间隔。每个第一电接线凸片23 至少部分地沿基本平行于平面P的平面P3延伸。更特别地,每个第一凸片 23的末端31沿平面P3延伸。
第二电导体14包括第二单体组件32,其包括导电片33,该导电片与导 电带30类似,也沿平面P2延伸。但是,导电片33延伸的大致方向D2与导 电带30延伸的大致方向D1基本上正交。导电片33的端部34、 35中的第一 端部34安装有用于与加热元件2的第一端子8电连接的第一端子26,而导 电片33的第二端部35安装有第二电接线凸片24。第二电接线凸片24至少 部分地沿平面P3延伸。更特別地,每个第二凸片24的第二端部35沿平面 P3延伸。第一电接线端子26沿也基本平行于平面P的平面P4延伸。两个 连续的第二电接线凸片24也以距离L彼此间隔,该距离与两个第一电接线 凸片23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
第三导电元件17包括第三单体组件36,该组件包括主导电板37,该导 电板沿基本平行于平面P的平面P5延伸。主导电板37延伸的大致方向D3 与导电带30延伸的大致方向Dl基本上平行。主导电板37在其最长边38、 39中的一个38处安装有第一次要导电板40,其设置有第二连接引脚27。第 一次要板40沿平面P2延伸,而第二连接引脚27沿平面Pl延伸。主导电板37的最长边38、 39中的另 一个39安装有三个也沿平面P2延伸的第二次要 导电板41。每个第二次要导电板41都安装有用于与加热元件2的第二端子 9电连接的第二端子28,该第二电接线端子28沿基本上平行于平面P的平 面P6延伸。第一次要导电板40和第二次要导电板41都沿导电片33延伸的 大致方向D2延伸。还需要注意的是,两个顺序的次要导电板41以距离L 4皮此间隔。
更特別地参照附图2,电开关20位于主导电板37和属于该电开关20 的电轨线22之间。更特别地,主导电板37横罩电路板19所支承的所有电 开关20。这些结构使得平面P5和平面P之间的距离L5是电开关20高度的 量级。而且,距离L5比平面P2和平面P之间的距离L2、平面P3和平面P 之间的距离L3、平面P4和平面P之间的距离L4以及平面P6和平面P之间 的距离L6都大。因此,连接装置1沿垂直于平面P的方向D所占用的面积 减少到最小。
在图4中,模制件18包封第一电导体13、笫三电导体17和三个第二电 导体14。更特别地,模制件18覆盖导电带30、导电片33、主导电板37和 次要导电板40、 41。第一和第二电接线端子26、 28从模制件18露出以允许 它们被连接至加热元件2的相应端子8、 9。类似地,第一和第二电接线凸片 24从模制件18露出以允许它们被电连接至相应电轨线。因此,模制件18 构成了将电导体13、 14、 17保持在一起的机构。模制件18还结合有封壳42, 其包围第一电连接引脚25和第二电连接引脚27以便容纳与电源5连接的电 连接部。模制件18还在板37、 40、 41和导电带30之间设置有窗口 43,以 便能看到被电路板19支承的部件或这些部件之间的接线。这些窗口 43还通 过特别地为用于检查部件可靠性的工具提供通道来便于实际接触这些部件。 这些窗口 43还可以用清漆来覆盖这些部件和/或这些接线以防止特别是在潮 湿环境中发生的短路。
还参照图5、 6、 7和8,第二电导体14和第三电导体17的第一电接线 端子26和第二电接线端子28都装有焊盘(pad) 44,使得它们能够容易地 通过软钎焊、硬钎焊或任何其它类似附连方法装配起来。根据另一个实施例, 这些电接线端子26、 28可以装有用于与加热元件2的相应端子8、 9机械连 接的构件,例如管脚或能容纳加热元件所设置的管脚的孔。还参照图8和9,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电连接引脚25和第二电连接引脚27都包括设置有斜面
14的相应端部,用于更容易地将电连接部放置在封壳42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位于电源(5)的引脚(6、7)和至少一个加热元件(2)的端子(8、9)之间的电连接装置(1),该加热元件构成了有空气流(4)穿过的电散热器(3),所述电连接装置(1)包括-位于所述加热元件(2)的第一电气端子(8)和所述电源(5)的第一引脚(6)之间的第一电接线(10),所述第一引脚具有第一电位,和-位于所述加热元件(2)的第二电气端子(9)和所述电源(5)的第二引脚(7)之间的第二电接线(11),所述第二引脚具有与所述第一电位不同的第二电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线(10)包括第一电导体(13)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导体(14);所述第二电接线(11)包括第三单体电导体(17),所述第一电导体(13)、第二电导体(14)和第三电导体(17)共同并且至少部分地陷入电绝缘模制件(18)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导体(13 ) 和至少该第二电导体(14)通过平支承件(15 )组装到一起,该支承件被设 置在用于对所述电散热器(3)的使用进行控制的电子电路板(19)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导体(13 ) 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电子电路板(19)电连接的第一凸片(23),且所 述第二电导体(14 )包括用于与所述电子电路板(19 )电连接的第二凸片(24 ), 所述第一接线凸片(23)和第二接线凸片(24)从所述模制件(18)露出以 使得它们能与包含在所述电子电路板(19)中的相应电轨线(22)电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轨线(22) 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接线凸片(23)和第二电接线凸片(24)之间的电开 关(20 )。
5、 根据权利要求3和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电导体(13)包括第一单体组件(29),该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电源(5 )的引脚(6、 7 )中的一个电连接的第一引脚(25 ),和-安装有所述第一电连接引脚(25)和至少一个第一电接线凸片(23) 的导电带(3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带(30) 沿平面P2延伸,该平面P2与所述平支承件(15 )大致延伸的平面P基本平 行。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凸 片(23 )至少部分地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平面P的平面P3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电导体(14)包括具有导电片(33)的第二单体组件(32),在所述 导电片的端部(34, 35)中的一端(34)处装有用于与所述加热元件(2) 的端子(8、 9)中的一个电连接的第一端子(26),且在所述导电片端部(34, 35)中的另一端(35)处装有用于与所述电轨线(22)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凸 片(24)。
9、 根据权利要求6和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33) 沿所述平面P2延伸。
10、 根据权利要求6和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 线端子(26 )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平面P的平面P4延伸。
11、 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接线凸片(24)至少部分地沿所述平面P3延伸。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三电导体(17)包括-第二引脚(27),用于与所述电源(5)的引脚(7、 6)中的另一个电 连接,-主导电板(37),其与下列部件邻接-第一次要导电板(40),其将所述主导电板(37)连接至所述 第二电连接引脚(27),-至少一个第二次要导电板(41),其将所述主导电板(37)与 所述第二电接线端子(28)以及所述加热元件(2)的端子(9, 8)中的另一个连接起来。
13、 根据权利要求6和1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电 板(37 )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平面P的平面P5延伸。
14、 根据权利要求6和1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 要板(40)和第二次要板(41)沿所述平面P2延伸。
15、 根据权利要求6和1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 接线端子(28)沿基本平行于所述平面P的平面P6延伸。
1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热元件(2)的数量为N,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一第一电导体(13)、 一第三电导体(17)和N个第二电导体(14)。
17、 根据权利要求5、 8和1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制 件(18)构成将所述导电带(30)、所述导电片(33)以及所述第一次要导 电板(40)和第二次要导电板(41 )保持到一起的机构。
18、 根据权利要求8和1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 接线端子(26)和第二电接线端子(28)从所述模制件(18)露出以便与所 述加热元件(2)的相应端子(8、 9)连接。
19、 根据权利要求2、 4和1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开 关(20)置于所述主导电板(37)和所述电子电路板(19)之间。
20、 根据权利要求4、 6和1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 P5和所述平面P之间的距离L5是所述电开关(20)高度的量级。
21、 根据权利要求5和权利要求12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电板(37)沿与所述导电带(30)大致延伸的方向 Dl平行的方向D3延伸。
22、 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围绕第一电导体(13)、第二电导体(14)和第 三电导体(17)超出地模制模制件(18)的插入步骤。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3至 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重熔步骤,在该 步骤期间,电开关(20)、第一电接线凸片(23)和第二电接线凸片(24) 被同时软钎焊至电子电路板(19)的电轨线(2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在电源和电散热器之间的电连接装置及制造该装置的方法。该装置(1)位于电源(5)引脚(6、7)和至少一个加热元件(2)的端子(8、9)之间,该元件构成有空气流(4)穿过的电散热器(3)。该装置包括在加热元件(2)第一电气端子(8)和所述电源(5)具有第一电位的第一引脚(6)之间的第一电接线(10),以及在加热元件(2)第二电气端子(9)和所述电源(5)具有不同于第一电位的第二电位的第二引脚(7)之间的第二电接线(11)。第一电接线包括第一电导体(13)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导体(14),第二电接线包括第三单体电导体(17),第一电导体、第二电导体和第三电导体共同并且至少部分地陷入电绝缘模制件中。
文档编号H01R4/00GK101453060SQ2008101611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
发明者伯特兰·普泽纳特, 劳伦特·特利尔, 吉尔伯特·特拉诺瓦, 让·盖蒂诺伊斯 申请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