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圈卸胎模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998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压线圈卸胎模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绕制机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低压线圈卸胎模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低压线圈通常通过箔式线圈绕制机绕制加工而成。在线圈绕制完成后,需要将胎模与缠绕于其外表面的线圈进行分离。目前,胎模通常为由上胎模及下胎模两部分构 成的带有一定锥度的圆柱体,现有的卸胎模方式为人工采用铁锤等工具敲打上胎模,使其 沿轴向朝直径较大端移动,从而实现其与线圈的松脱分离。采用此种卸胎方式,在敲打过程 中,不仅容易造成胎模变形及损坏,而且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及时间,严重影响工作 进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线圈绕制机的低压线 圈卸胎模工具,其具有易操作,节省工作时间,不损坏胎模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压线圈卸胎模工具,其特征在于由支撑座、丝杠及手柄构成,支撑座由底 座及垂直固装在底座外侧面中间部位的架板构成,在架板的上端部制有垂直于底座的丝杠 套,丝杠同轴安装在该丝杠套内,在丝杠的外端部安装有手柄,在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 装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卸胎模在卸胎操作中,可通过支撑座固定安装在下胎模的端面,丝杠的前端 则顶压于上胎模的端面,通过旋动手柄即可实现丝杠对上胎模的轴向顶压,使上胎模与下 胎模实现相对分离,从而使工作人员可轻松的将胎模卸下,卸胎操作过程轻松、简便,不仅 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而且还可缩短卸胎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对胎模的 损坏。2.本卸胎模工具结构设计新颖巧妙,有效克服线圈绕制机卸胎操作中的诸多弊 端,可轻松实现卸胎操作,简便实用,是一种极具推广应用价值的卸胎模工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为图1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一种低压线圈卸胎模工具,其由支撑座、丝杠2及手柄3构成。支撑座由底座5及垂直固装在底座外侧面中间部位的架板4构成。在架板的上端部制有垂直于底座的丝杠套 1。丝杠同轴安装在该丝杠套内,在丝杠的外端部安装有手柄。在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 装孔6。本卸胎模在卸胎操作中,可通过支撑座所设置的安装孔将本装置整体固定安装在 下胎模的端面,丝杠的前端则垂直顶压于上胎模的端面。利用力矩原理,通过旋动手柄即可 实现丝杠对上胎模的轴向顶压,使上胎模与下胎模实现相对分离,从而使工作人员可轻松 的将胎模卸下。卸胎操作过程轻松、简便,不仅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而且还可缩短卸胎 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对胎模的损坏。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 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一种低压线圈卸胎模工具,其特征在于由支撑座、丝杠及手柄构成,支撑座由底座及垂直固装在底座外侧面中间部位的架板构成,在架板的上端部制有垂直于底座的丝杠套,丝杠同轴安装在该丝杠套内,在丝杠的外端部安装有手柄,在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线圈卸胎模工具,其由支撑座、丝杠及手柄构成,支撑座由底座及垂直固装在底座外侧面中间部位的架板构成,在架板的上端部制有垂直于底座的丝杠套,丝杠同轴安装在该丝杠套内,在丝杠的外端部安装有手柄,在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孔。本卸胎模工具结构设计新颖巧妙,有效克服线圈绕制机卸胎操作中的诸多弊端,可轻松实现卸胎操作,简便实用,是一种极具推广应用价值的卸胎模工具。
文档编号H01F41/06GK201576560SQ20092025195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留锁 申请人:天津市电力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