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67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来导接同轴电缆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常用于IT设备的资料传输,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特别是当今人们对电 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同轴电缆传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电脑,无线电,有线电视等。 先前将同轴电缆电连接到另一电缆的传统方法是将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直接焊接至另一 电缆的导体。但这种方法往往因焊接操作复杂和精密度问题经常导致电连接不良情况的发 生。而且焊接过程非常耗时,因焊接质量问题导致的传输损耗也大大增加。为克服上述问题,美国6790082号专利和中国200620133198号专利各揭露一种同 轴电缆连接器用于同轴电缆同其它电缆之间的电连接,尤其是同轴电缆之间的电连接。但现有技术中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存在如下不足之处首先,连接端子与用于容置 该连接端子的绝缘构件之间往往发生松动,从而影响了该连接器的正常使用。其次,现有技 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在使用时,电缆的内部导体与连接端子之间的有效接触区域较小,导 致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信号不稳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与绝缘构件之间不易发生松 动、电连接效果较好,且在电缆的内部导体被固持后可以很好地被收容并维持内部导体的 横截面形状(圆形或椭圆形),并获得更多的电连接接触区域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同轴 电缆的内部导体相连的连接端子、用于容置该连接端子的绝缘构件、以及用于包覆和支撑 该绝缘构件的金属壳体;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内部导体电连接的导接部;其特点 是所述导接部的前端部呈山字形,用于设于绝缘构件内并与绝缘构件过盈配合;导接部 的后端部为向下的折弯部,该折弯部呈燕尾状;所述折弯部设于绝缘构件内并与绝缘构件 过盈配合;所述导接部的邻近前端处两侧对称设有向上折弯并延伸的两片金属片,该两片 金属片与导接部构成U形的收容槽;导接部的邻近后端处两侧对称设有向下折弯并延伸的 用于与绝缘构件插接连接的一接合件。导接部的前端部呈山字形,导接部的后端的折弯部 呈燕尾状,从而使导接部与绝缘构件过盈配合的可靠性较好。进一步,所述绝缘构件包括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子的绝缘本体、以及一线缆保护 部;该绝缘本体包括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子的接合件的不规则圆锥筒状的底座、以及设 于该底座上方并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子的导接部的容置槽,所述线缆保护部连接于该容置 槽的后端。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座上设有一对侧向壁,该对侧向壁之间为用于容置所 述导接部的容置槽。进一步,该绝缘本体容置槽的前端设有一倒八字形的开口,所述导接部的前端部上设有与该容置槽前端的内壁相配合的倒刺,以进一步确保过盈配合的可靠性。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边缘 处和和容置槽的外壁上各对称设有一对卡槽,以使绝缘构件固定在金属壳体中。进一步,所述线缆保护部是一条状弹性片体,线缆保护部的长度适于覆盖容置槽, 线缆保护部的宽度小于容置槽的宽度。进一步,所述线缆保护部的与所述容置槽相背的侧面上设有凹槽,线缆保护部的 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侧面为平面。进一步,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一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本体、以及一自金属本体向上 延伸的弯折部。进一步,金属本体包括一上下皆为开口的圆筒座,该圆筒座的上半部的圆周壁上 设有一开口,于该开口的两侧向外延伸出一对夹持壁,两夹持壁的末端向内弯折,用于抵住 所述绝缘本体在该开口处的位移并对同轴电缆的绝缘体提供规则的收容空间;该圆筒座的 下半部的圆周壁上设有多条相互均勻间隔且沿纵向延伸的狭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本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先利用绝缘 构件上的倒八字形的开口对内部导体进行导位,然后利用在导接部设置的U形收容槽用来 收容电缆的内部导体的主体部分,以对内部导体进行定位,最后利用绝缘构件上的弹性线 缆保护部的弯折动作对内部导体进行施压,使内部导体牢牢限制并固持于导接部的U形收 容槽中,并界定了内部导体的横截面形状,该截面形状一旦界定,也意味着一个良好的高频 传输通道的建立。同时,该绝缘构件线缆保护部在弯折后覆盖住了整个连接端子导接部区 域,大大增加了电连接的有效接触面积,使得电连接关系更为稳定。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的同轴电缆于连接端子上的布置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A、图4B和图4C是图1中的绝缘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的使用过程的示意图;图6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的线缆保护部执行弯折动作前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的线缆保护部完成弯折动作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的仰视图;图9是图8的A-A剖面图;图10是在电缆的内部导体与实施例中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组装后内部导体被夹 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10,本实施例的用以导接同轴线缆5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1包括连接端子2、绝缘构件3以及金属壳体4。同轴线缆5包括内部导体51、包覆内部导体51上的绝 缘体、包覆绝缘体的外部导体、以及包覆外部导体且为绝缘材料的外壳。连接端子2用以导接同轴电缆5的内部导体51,连接端子2包括一导接部21、山 字形的前端部22、燕尾状的后端部26、一对金属片23及一接合件24。导接部21是连接端子2的主体部分,其它结构都是由导接部21延伸展开所得。导 接部21用以和所述内部导体51形成电连接。在导接部21上设有U形的收容槽25,该收容 槽25通过金属撕破成形工艺形成的设于导接部21两侧并向上延伸的两片金属片构成,用 于实现对所述内部导体51的本体部分的收容和定位。接合件24是自导接部2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舌片,且两舌片对称地向内侧弯 曲,用于固持另一插座接触端。绝缘构件3包括用以容置连接端子2的绝缘本体31、以及线缆保护部32。见图 4C,绝缘本体31包括不规则圆锥筒状的底座311,底座31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矩形槽3111, 以供容置接合件24。底座311具有一对侧向壁312,该对侧向壁312之间为用于容置所述 导接部21的容置槽313,线缆保护部32连接于该容置槽313的后端。容置槽313的前端设 有一倒八字形的开口 314。线缆保护部32是条状弹性片体,其长度适于覆盖容置槽313,其 宽度小于容置槽313的宽度。线缆保护部32的与所述容置槽313相对的侧面为平面321, 线缆保护部32的背对容置槽313的侧面上设有弧形的凹槽322,当金属壳体4被折弯时,该 凹槽322的两侧直接与该金属壳体4的弯折部42表面抵压,使所述线缆保护部32的平面 321弹性压在所述内部导体51上,并使受压后的内部导体51中的部分嵌入到所述平面321 中,从而确保了线缆保护部32施加于所述内部导体51上的压接保持力,所述U形的收容槽 25界定了内部导体51的横截面形状,使内部导体51的横截面基本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 平面321和凹槽322的宽度大于所述内部导体51的外径,确保了所述内部导体51与导接 部21的有效接触面积。如图5,金属壳体4包括一包覆绝缘本体31的金属本体41、以及一自金属本体41 向上延伸的弯折部42。金属本体41包括一上下皆为开口的圆筒座,该圆筒座的上半部的圆 周壁上设有一开口,于该开口的两侧向外延伸出一对夹持壁,两夹持壁的末端向内弯折,用 以抵住所述绝缘本体31在该开口处的位移,同时对同轴电缆5的绝缘体提供规则的收容空 间。该圆筒座的下半部的圆周壁上设有多条相互均勻间隔且沿纵向延伸的狭槽,使圆筒座 的下半部同另一插座插接时具有弹性并顺利扩张,以将另一插座壳体稳固地的卡置于金属 本体41中。为了让绝缘本体31固持于金属本体41中,绝缘本体31的一对构成容置槽313的 侧向壁312的外壁上对称设有第一卡槽315,容置槽313的底面边缘处对称设于第二卡槽 316,相对应地在所述圆筒座上半部的内壁设有两个第一卡块和两个第二卡块,当绝缘构件 3置入金属本体41时,绝缘本体31的底座311穿入所述圆筒座内,使两个第一卡块、两个第 二卡块分别与两个第一卡槽315、两个第二卡槽316之间的卡接,以固定绝缘本体31于金属 本体41内。如图5,金属壳体4的弯折部42的两侧依序设置一对第一舌片、一对第二舌片、一 对第三舌片、以及一料带,其中,第一舌片用以缠绕固定夹持臂,第二舌片用以缠绕固定外 部导体,第三舌片用以缠绕固定外壳。弯折部42的面对所述同轴电缆5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用于托起并抵压该同轴电缆5的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这些凸块于组装过程 中分别托起并抵压同轴电缆5的绝缘体、外部导体和外壳。组装时,先把连接端子2插入绝缘构件3的绝缘本体31内,使连接端子2的导接 部21与接合件24分别容置于绝缘构件3的容置槽313与矩形槽3111内,且连接端子2前 端的固定部22过盈配合于邻近所述倒八字形的开口 314侧的容置槽313中,连接端子2的 后端部为呈燕尾状的折弯部,该折弯部容置于容置槽313的后端部并与绝缘构件3的的后 端部过盈配合。而后,把已组装好的连接端子2的绝缘构件3插入金属壳体4的金属本体 41内,通过所述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分别与第一卡槽315、第二卡槽316之间的卡接来固定 绝缘本体31于金属本体41内,且绝缘构件3的容置槽313的倒八字形的开口 314对准圆 筒座上半部开口。然后,把同轴电缆5放置入同轴电缆连接装置1内,使内部导体51在绝缘构件3 的所述倒八字形的开口 314的预先导位作用下,置入导接部21的U形状收容槽25中,并贴 于导接部21表面。其后,利用工具把金属壳体4的弯折部42沿箭头方向(见图6)朝放置同轴线缆 5的一侧进行弯折。之后,弯折部42受外力抵压并推动绝缘构件3的线缆保护部32 —同运动并压向 此刻位于导接部21上的内部导体51。此时,所述金属壳体4的第一舌片位于夹持臂外、第 二舌片位于同轴电缆5的外部导体上、第三舌片位于同轴电缆5的外壳上。内部导体51在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组装动作后,最后于同轴电缆连接装置1中的固 定形态比较理想,且由于内部导体51受四面抵压,非常稳定,即使日后使用不当也不会对 功能和性能造成影响。本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采用的绝缘本体3的前端设有一倒八字形的开口 314,用于对内部导体51进行导位,并使连接端子2导接部21与内部导体51具有较大面积 的有效压接接触,充分保证电气传输通路的稳定和通畅,从而大大增加了同轴连接器正常 使用的寿命。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中。
权利要求一种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同轴电缆的内部导体相连的连接端子、用于容置该连接端子的绝缘构件、以及用于包覆和支撑该绝缘构件的金属壳体;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用于与所述内部导体电连接的导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的前端部呈山字形,用于设于绝缘构件内并与绝缘构件过盈配合;导接部的后端部为向下的折弯部,该折弯部呈燕尾状;所述折弯部设于绝缘构件内并与绝缘构件过盈配合;所述导接部的邻近前端处两侧对称设有向上折弯并延伸的两片金属片,该两片金属片与导接部构成U形的收容槽;导接部的邻近后端处两侧对称设有向下折弯并延伸的用于与绝缘构件插接连接的一接合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构件包括用于容 置所述连接端子的绝缘本体、以及一线缆保护部;该绝缘本体包括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 子的接合件的不规则圆锥筒状的底座、以及设于该底座上方并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端子的导 接部的容置槽,所述线缆保护部连接于该容置槽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座上设 有一对侧向壁,该对侧向壁之间为用于容置所述导接部的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槽的前 端设有一倒八字形的开口,所述导接部的前端部上设有与该容置槽前端的内壁相配合的倒 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座上设 有上下贯通的矩形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边缘处和容置槽的外壁上各对称设有一对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保护部是一条状 弹性片体,线缆保护部的长度适于覆盖容置槽,线缆保护部的宽度小于容置槽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保护部的与所述 容置槽相背的侧面上设有凹槽,线缆保护部的与所述容置槽相对的侧面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一包覆 绝缘本体的金属本体、以及一自金属本体向上延伸的弯折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金属本体包括一上下皆为 开口的圆筒座,该圆筒座的上半部的圆周壁上设有一开口,于该开口的两侧向外延伸出一 对夹持壁,两夹持壁的末端向内弯折,用于抵住所述绝缘本体在该开口处的位移并对同轴 电缆的绝缘体提供规则的收容空间;该圆筒座的下半部的圆周壁上设有多条相互均勻间隔 且沿纵向延伸的狭槽。专利摘要为使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与绝缘构件之间不易发生松动、电连接效果更为良好,而且在电缆的内部导体被固持后能被收容和维持内部导体的截面形状并获得更多的电连接区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端子、绝缘构件和金属壳体;其特点是导接部的前端部呈山字形,用于设于绝缘构件内并与绝缘构件过盈配合;导接部的后端部为向下的折弯部,该折弯部呈燕尾状;所述折弯部设于绝缘构件内并与绝缘构件过盈配合;导接部的邻近前端处两侧对称设有向上折弯并延伸的两片金属片,该两片金属片与导接部的截面构成U形的收容槽;导接部的邻近后端处两侧对称设有向下折弯并延伸的用于与绝缘构件插接连接的一接合件。
文档编号H01R9/00GK201656001SQ2010201599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5日
发明者詹俊 申请人:昆山荆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