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21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控制制冷设备的低温突跳式断 开型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制冷突跳式断开型控制器大多采用液体膨胀式控制方法。液 体膨胀式制冷温度控制器一般包括感温管、毛细管、盒体以及设于盒体内的膨胀膜盒、弹 片,弹片一端固定在盒体上,弹片另一端设有动触点,盒体在动触点的两边固定有第一触 点、第二触点,感温管内充满液体介质,毛细管连通感温管和膨胀膜盒,膨胀膜盒的一面固 定在盒体上,另一面压接于弹片上。工作时,感温管所在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感温管内的液 体介质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毛细管与感温管连通一起的膨胀膜盒产 生膨胀或收缩,膨胀膜盒弹压弹片,通过杠杆原理,弹片另一端的动触点可与第一触点、第 二触点切换接触,从而实现通断控制功能。这种方式的控制器存在的缺陷是精度不是很 高,而结构比较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控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精度很高,尤其 适用于零度以下的制冷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置于外壳底部的下方,用于安装温 控器,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基座、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下弹性金属片、上弹性金属片、顶 杆、双金属片,所述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设置于基座底部的下方,用于连接外接电线,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外壳内部的所有部件密封的胶水,所述的第一接线柱与下弹性 金属片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接线柱与上弹性金属片相连接,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上弹性金 属片设置于基座底部的上方,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上设有下触点,所述的上弹性金属片上 设有上触点,所述上触点位于下触点的上方,所述上/下触点能相互接触,所述顶杆的底端 与下弹性金属片相连接,所述下弹性金属片能带动下触点随着顶杆上下移动,所述的双金 属片设置于外壳顶部的下方,所述双金属片呈拱状,且能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所述拱 状双金属片的顶部下端与所述顶杆的顶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分别接上外接电线,常温时, 上/下触点相互接触,电路导通;温度降低时,双金属片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发生形变,拱状 双金属片的弧度变小,其顶部向下移动,带动顶杆向下移动,顶杆带动下弹性金属片向下移 动,同时带动下触点向下移动,上触点和下触点分开,电路断开。作为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内还设有导向盖,所述导向盖上设有用于顶杆 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盖通过导向孔套设于顶杆的外表面,位于双金属片的下方。作为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内还设有铆钉,所述的上/下弹性金属片通过铆钉固定于基座上。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由铍铜制成;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呈发夹状。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双金属片对温度的感应而产生的形变来实现温控,结构非常简 单,成本较低,而且双金属片对温度的感应非常灵敏,因此精度很高,尤其适用于零度以下 的制冷环境,使用非常方便。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 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温控器的实施例,包括外壳1和安装支架2, 安装支架2设置于外壳1底部的下方,用于安装温控器,外壳1内设有基座3、第一接线柱4、 第二接线柱5、下弹性金属片6、上弹性金属片7、顶杆8、双金属片9,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 线柱5设置于基座3底部的下方,用于连接外接电线,外壳1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外壳内部的 所有部件密封的胶水,第一接线柱4与下弹性金属片6相连接,第二接线柱5与上弹性金属 片7相连接,下弹性金属片6、上弹性金属片7设置于基座3底部的上方,下弹性金属片6上 设有下触点61,上弹性金属片7上设有上触点71,上触点71位于下触点61的上方,上触点 71和下触点61能相互接触,顶杆8的底端与下弹性金属片6连接,所述下弹性金属片6能 带动下触点61随着顶杆8上下移动,双金属片9设置于外壳1顶部的下方,双金属片9呈 拱状,且能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拱状双金属片9的顶部下端与顶杆8的顶端相连接。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接线柱5、第二接线柱6分别接上外接电线,常温时,上触点71和下触点61相 互接触,电路呈导通状态;温度降低时,双金属片9会随着温度降低而发生形变,拱状双金 属片9的弧度变小,其顶部向下移动,带动顶杆8向下移动,顶杆8带动下弹性金属片6向 下移动,同时带动下触点61向下移动,上触点71和下触点61分开,电路随之断开。为了保证顶杆8移动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内还设有导向盖10,导向 盖10上设有用于顶杆8穿过的导向孔,导向盖10通过导向孔套设于顶杆8的外表面,位于 双金属片9的下方。为了更方便固定上弹性金属片7和下弹性金属片6,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内还设 有铆钉11、铆钉12,上弹性金属片7通过铆钉11固定于基座3上,下弹性金属片6通过铆 钉12固定于基座3上。为了提高弹性金属片的弹性和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下弹性金属片6由铍铜制 成,下弹性金属片6呈发夹状。[002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 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 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置于外壳底部的下方,用于安装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基座、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下弹性金属片、上弹性金属片、顶杆、双金属片,所述的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设置于基座底部的下方,用于连接外接电线,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外壳内部的所有部件密封的胶水,所述的第一接线柱与下弹性金属片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接线柱与上弹性金属片相连接,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上弹性金属片设置于基座底部的上方,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上设有下触点,所述的上弹性金属片上设有上触点,所述上触点位于下触点的上方,所述上/下触点能相互接触,所述顶杆的底端与下弹性金属片相连接,所述下弹性金属片能带动下触点随着顶杆上下移动,所述的双金属片设置于外壳顶部的下方,所述双金属片呈拱状,且能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所述拱状双金属片的顶部下端与所述顶杆的顶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内还设有导向盖,所述导向盖 上设有用于顶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盖通过导向孔套设于顶杆的外表面,位于双金属 片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内还设有铆钉,所述的上/下 弹性金属片通过铆钉固定于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由铍铜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弹性金属片呈发夹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和安装支架,外壳内设有基座、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下弹性金属片、上弹性金属片、顶杆、双金属片,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设置于基座底部的下方,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将外壳内部的所有部件密封的胶水,第一接线柱与下弹性金属片相连接,第二接线柱与上弹性金属片相连接,下弹性金属片、上弹性金属片设置于基座底部的上方,下弹性金属片上设有下触点,上弹性金属片上设有上触点,上触点位于下触点的上方,上/下触点能相互接触,顶杆的底端与下弹性金属片相连接,双金属片设置于外壳顶部的下方,呈拱状,能随温度变化发生形变,其顶部下端与顶杆顶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精度很高。
文档编号H01H37/52GK201673860SQ20102016834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陈柳仁 申请人:陈柳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