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84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指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结构复杂,体积大,制作成本高,如专利号为No. 5,807,120和 No. US6, 280,245的美国专利中公开的连接器,这些现有技术的连接机构为一个金属套筒 中安装一个圆形冠簧零件,同时外部和下部均各有绝缘壳体固定。由于金属套筒两边的卡 扣为反向扣合在外部绝缘壳体上,需要返修时需要使用特别工具和耗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卸 除,而且对外部绝缘壳体造成很大的缺口,不能再被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现有的金属 套筒结构对材料使用较多,不仅使成本高、阻抗大,而且不能满足越来越轻巧的连接器的需 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阻抗低、体积小 巧的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安 装在绝缘壳体内的金属导电件和紧固金属导电件的绝缘盖板,所述绝缘壳体底部设置有与 金属导电件的外形相匹配的空腔,所述金属导电件放置在空腔内,并通过一绝缘盖板将金 属导电件紧固;所述金属导电件包括顶端的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和沿开口状圆环形插接 组件开口处延伸的两排导电端子以及安装在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内的冠簧;所述绝缘壳 体的一侧对应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的端口设置有插接孔,一金属构件插入插接孔与冠簧 弹性接触。优选地,所述绝缘壳体顶部对应金属导电件以及绝缘盖板设置有用于拆卸更换金 属导电件以及绝缘盖板的拆卸孔。优选地,所述冠簧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圆环形开口支撑体以及设置在两个圆环形开 口支撑体之间与其一体成型的多个内凹型弹性金属条。优选地,所述冠簧中央位置的半径小于两端的圆环形开口支撑体半径。优选地,所述绝缘盖板包括两侧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之间的定位卡键,在 所述固定板与定位卡键之间对应导电端子设置端子引出孔,所述固定板外侧设置有倒扣, 在所述空腔内对应固定板外侧的倒扣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台阶,所述绝缘盖板滑入空腔内 通过倒扣将金属导电件固定在绝缘壳体内,所述导电端子通过端子引出孔伸出外漏于绝缘 盖板外。优选地,所述金属导电件是一具有弹性的金属导电件。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的根部设置有连接两排导电端子的金属连接件。优选地,所述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包括两对具有开缝的开口状圆环形卡扣以及 设置在两对卡扣之间的一对彼此分开的半圆环形对扣。[0012]优选地,所述两对具有开缝的开口状圆环形卡扣在开缝处设置有紧固扣。优选地,所述冠簧中央位置的半径小于两端的圆环的半径。所述所述开口状圆环 形插接组件包括两对开口状圆环形以及设置在两对圆环之间的一对半圆环形对扣。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先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 体积小巧的优点,同时采用内凹形的冠簧配合插接组件降低了连接器的插入力和阻抗,提 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所示为沿图1中A-A剖面的剖视图;图3所示为沿图1中B-B剖面的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导电件的另一实施方案;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导电件的又一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做详细的描述。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20、安装在绝缘壳 体20内的金属导电件50、30和紧固金属导电件的绝缘盖板40,所述绝缘壳体20底部设置 有与金属导电件的外形相匹配的空腔,所述金属导电件放置在空腔内,并通过一绝缘盖板 40将金属导电件紧固;所述金属导电件包括顶端的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52、57、54和沿 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开口处延伸的两排导电端子51以及安装在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 内的冠簧30 ;所述绝缘壳体20的一侧对应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52、57、54的端口设置有 插接孔21,一金属构件4插入插接孔与冠簧30弹性接触。所述绝缘壳体20顶部对应金属导电件50、30以及绝缘盖板40设置有用于拆卸更 换金属导电件以及绝缘盖板的拆卸孔22。拆卸孔22—方面是为制作壳体20的模具结构而 预留的空间;另一方面是为拆卸以及更换金属导电件50、30和绝缘盖板40的而设计。所述冠簧30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圆环形开口支撑体31以及设置在两个圆环形开口 支撑体31之间与其一体成型的多个内凹型弹性金属条32,所述冠簧30中央位置的半径小 于两端的圆环形开口支撑体31的半径,这是为了方便金属构件4插入,同时使金属构件4 要与构件31良好接触。达到以上两点性能要求势必要求冠簧中央位置的半径小于小于金 属构件4的半径径大小,即也小于圆环形开口支撑体31的半径。所述绝缘盖板40包括两侧的固定板41、42以及设置在固定板之间的定位卡键43, 在所述固定板41、42与定位卡键43之间对应导电端子51设置端子引出孔(未图示),所 述固定板41、42外侧设置有倒扣44,在所述空腔内对应固定板外侧的倒扣44设置有与其 相匹配的台阶27,所述绝缘盖板40滑入空腔内通过倒扣44将金属导电件50、30固定在绝 缘壳体20内,所述导电端子51通过端子引出孔伸出外漏于绝缘盖板40外。所述金属导电 件50、30是一具有弹性的金属导电件。所述导电端子51的根部设置有连接两排导电端子 的金属连接件55。所述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包括两对具有开缝的开口状圆环形卡扣52、54以及设置在两对卡扣之间的一对半圆环形对扣57。如图4所示,图4所示为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的另一实施例,该开口状圆环形插 接组件50'包括两对具有开缝的开口状圆环形卡扣52、54以及设置在两对卡扣之间的一 对半圆环形对扣57,在开缝处还设置有紧固扣58。如图5所示,图5所示为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的又一实施例,该开口状圆环形插 接组件50〃包括两对开口状圆环52、54以及设置在两对圆环之间的一对半圆环形对扣57, 此时由于顶端没有开缝,因此无须架设增加导电性能的金属连接件55。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优点,同时采用内凹形的冠簧配 合插接组件降低了连接器的插入力和阻抗,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以上所述均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作的精神范畴内,熟 悉此技术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简单的变相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安装在绝缘壳体内的金属导电件和紧固金属导电件的绝缘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底部设置有与金属导电件的外形相匹配的空腔,所述金属导电件放置在空腔内,并通过一绝缘盖板将金属导电件紧固;所述金属导电件包括顶端的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和沿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开口处延伸的两排导电端子以及安装在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内的冠簧;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对应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的端口设置有插接孔,一金属构件插入插接孔与冠簧弹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顶部对应金属导电件以 及绝缘盖板设置有用于拆卸更换金属导电件以及绝缘盖板的拆卸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簧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圆环形 开口支撑体以及设置在两个圆环形开口支撑体之间与其一体成型的多个内凹型弹性金属^^ 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簧中央位置的半径小于两端的 圆环形开口支撑体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盖板包括两侧的固定板以及 设置在固定板之间的定位卡键,在所述固定板与定位卡键之间对应导电端子设置端子引出 孔,所述固定板外侧设置有倒扣,在所述空腔内对应固定板外侧的倒扣设置有与其相匹配 的台阶,所述绝缘盖板滑入空腔内通过倒扣将金属导电件固定在绝缘壳体内,所述导电端 子通过端子弓I出孔伸出外漏于绝缘盖板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件是一具有弹性的金属 导电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根部设置有连接两排 导电端子的金属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包括两对 具有开缝的开口状圆环形卡扣以及设置在两对卡扣之间的一对彼此分开的半圆环形对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对具有开缝的开口状圆环形卡 扣在开缝处设置有紧固扣。
10.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包括两对开 口状圆环形以及设置在两对圆环之间的一对半圆环形对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安装在绝缘壳体内的金属导电件和紧固金属导电件的绝缘盖板,所述绝缘壳体底部设置有与金属导电件的外形相匹配的空腔,所述金属导电件放置在空腔内,并通过一绝缘盖板将金属导电件紧固;所述金属导电件包括顶端的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和沿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开口处延伸的两排导电端子以及安装在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内的冠簧;所述绝缘壳体的一侧对应开口状圆环形插接组件的端口设置有插接孔,一金属构件插入插接孔与冠簧弹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优点,同时采用内凹形的冠簧配合插接组件降低了连接器的插入力和阻抗,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R13/187GK201682087SQ20102017877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刘全喜, 华正伟, 吴志永, 陈子丹 申请人:苏州市华业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