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046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尤其是一种新型锂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是用隔膜将正负极片分隔开,通过卷绕方式或者叠片 方式制成,然后通过极耳引出正极或负极,其所需配件多,制造方法工艺流程复杂,对设备 要求较高,成品率低。另外,现有的许多小用电器使用1-5号镍镉或碱性电池,相对于锂电 池而言,其电容量小,使用时间短,而锂电池一般基于特点的型号的数码产品设计,无法在 小用电器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制造设备要求较低并且在小用电器上 通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如下技术方案它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设有正极和负极,金属壳体上设有上盖,其改进在 于所述正极或负极中的一极通过冲压成型形成柱状电极,柱状电极外包裹有隔膜,另一极 填充到该极周围,金属壳体内部填充有电解液。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体为柱状壳体。优选地,所述柱状电极设于柱状壳体中央。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锂电池及其生产方法电池结构简单,正 负极之间独立,无卷绕或叠片结构,制造工艺较以往更加简单可控,成品率高,对生产设备 的要求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制成1-5号电池的形状可以使其在小用 电器上通用,增加了小用电器的使用续航时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功能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金属壳体1,金属壳体1内设有正极2 和负极3,金属壳体1上设有上盖4,所述正极2或负极3中的一极通过冲压成型形成柱状 电极,本实施例中正极2冲压成型形成柱状电极,柱状电极2外包裹有隔膜5,负极填充到该 极周围,金属壳体1内部填充有电解液。其中正极2连接一正极帽盖6,负极3与金属壳体 1相连。所述金属壳体1为柱状壳体。[0014]所述柱状正极2设于柱状壳体中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 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锂电池,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设有正极和负极,金属壳体上设有上 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或负极中的一极通过冲压成型形成柱状电极,柱状电极外包裹有 隔膜,另一极填充到该极周围,金属壳体内部填充有电解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为柱状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电极设于柱状壳体中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新型锂电池及其生产方法。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设有正极和负极,金属壳体上设有上盖,所述正极或负极中的一极通过冲压成型形成柱状电极,柱状电极外包裹有隔膜,另一极填充到该极周围,金属壳体内部填充有电解液。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锂电池及其生产方法电池结构简单,正负极之间独立,无卷绕或叠片结构,制造工艺较以往更加简单可控,成品率高,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制成1-5号电池的形状可以使其在小用电器上通用,增加了小用电器的使用续航时间。
文档编号H01M4/13GK201868524SQ20102060080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0日
发明者于湘勇, 唐小军, 沈两尼 申请人:深圳市斯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