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470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SIM卡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标识模块)卡是用来保存使用移动电话服务者的身份识别数据的一种智能卡,其通常安插在SIM连接器中。SIM连接器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款式,而图1的SIM连接器1是常见的一种。参照图1所示,SIM连接器1 一般固定在电路板上,其包含一基部11、一上盖12及多对的端子13。多对的端子13沿SIM卡14插入方向排列,并固定在基部11上,以作为SIM 卡14与电路板间电性连接的桥梁。各端子13具有一悬臂部131,且相比于SIM卡14插入方向,多个端子13的悬臂部131均背向插接口延伸,并一致地且以大角度向侧旁偏斜。由于大角度偏斜的缘故,使得靠近SIM连接器1的插接口的前排端子13的悬臂部 131,其一侧边缘会明显地朝插接口显露,如此当SIM卡14被斜向地插入SIM连接器1时, 容易发生SIM卡14的边缘抵触到前排端子13的悬臂部131的侧边缘,而使该前排端子13 的悬臂部131受力而朝侧向变形,导致悬臂部131的末端位移,最后造成该端子13与SIM 卡14的电性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盖体、一绝缘本体,以及两端子组。绝缘本体与盖体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一插接口,其中插接口位于容置空间的前方。两端子组于一方向的横向上排列,其中该方向平行于自该插接口到该容置空间的后方。各端子组包含一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且靠近插接口。第一端子包含一弹性臂部,其中弹性臂部朝容置空间的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延伸。多个第二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并与第一端子一同沿插接口往容置空间的后方的一方向上排列。各第二端子包含一弹性臂部,各弹性臂部朝向容置空间的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延伸,其中第一端子的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角度小于第二端子的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角度。由于靠近插接口的端子的弹性臂部,其侧偏的角度较小,因此可避免电子卡在插入时,抵触第一端子的弹性臂部的侧边缘,造成第一端子的弹性臂部侧向变形。优选地,该第一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介于0到20度。优选地,该第二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介于40至50度。优选地,该第一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15度。优选地,该第二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45度。优选地,该盖体包含一盖板及两侧板,其中该两侧板是在该盖板的相对两侧弯折形成。优选地,各该侧板包含一焊接部,其中该焊接部往该盖板下方延伸。优选地,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凹陷处,而该盖体包含一勾部,其中该勾部往该盖板下方延伸,且与该绝缘本体的该凹陷处配合。优选地,各该侧板包含一卡扣部,各该卡扣部向该盖板的下方延伸,而该绝缘本体包含对应的两凹部,该两凹部分别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边,其中当该盖体安装于该绝缘本体后,各该卡扣部的末端延伸入相应的该凹部,并顶抵该凹部的一侧面,其中该侧面面向与该盖体组入该绝缘本体的组合方向相反的一方向。优选地,该盖体包含一焊接部,该盖板的该焊接部包含一末端段,该盖板的该焊接部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后方,而该末端段于该盖板的下方延伸。优选地,该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每一者包含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焊接部凸伸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边。

图1例示一现有的电连接器;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例示图2电连接器的底部;图4是图2的电连接器的下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盖体与绝缘本体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盖体组入绝缘本体的示意图;及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两端子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SIM连接器[0027]2电连接器[0028]11基部[0029]12上盖[0030]13端子[0031]14SIM卡[0032]20端子组[0033]21盖体[0034]22绝缘本体[0035]23第一端子[0036]24Λ-Λ- ~·丄山弟一兄而子[0037]25容置空间[0038]26插接口[0039]131悬臂部[0040]211盖板[0041]212侧板[0042]213侧板[0043]221前长边[0044]222后长边[0045]223侧边[0046]224凹陷处[0047]225凹陷处[0048]226凹陷处[0049]227凹陷处[0050]231弹性臂部[0051]232延伸部[0052]233焊接部[0053]241弹性臂部[0054]242延伸部[0055]243焊接部[0056]2111焊接部[0057]2121焊接部[0058]2122勾部[0059]2123卡扣部[0060]2131焊接部[0061]2132卡扣部[0062]2231凹部[0063]2311侧边缘[0064]Α、Β方向[0065]θ ” θ2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揭示一种电连接器2,其包含一盖体21、 一绝缘本体22,以及两端子组20。如图5所示,绝缘本体22可为实质矩形板状,其可具有前长边221、与前长边221相对的后长边222,以及两侧边223。盖体21与绝缘本体22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25及一插接口 26,其中插接口沈位于容置空间25的前方,靠近绝缘本体 22的前长边221。两端子组20在一方向B上分开排列,其中方向B横向于自插接口沈到容置空间25的后方的方向A。各端子组20包含一第一端子23与多个第二端子M,第一端子23与多个第二端子M设置于绝缘本体22,其中第一端子23与多个第二端子M沿方向 A排列,且第一端子23靠近插接口 26。参照图3与图4所示,第一端子23包含一弹性臂部231,其中该弹性臂部231是朝向容置空间25的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91来延伸。类似地,第二端子M也包含一弹性臂部M1,其中弹性臂部Ml也是朝向容置空间25的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θ2延伸。比较图 4中例示的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与第二端子M的弹性臂部241,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所侧偏的角度θ工较第二端子M的弹性臂部241所侧偏的角度θ 2为小,如此可使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延伸方向更接近电子卡插入方向或方向Α,及使弹性臂部 231的侧边缘2311朝插接口沈显露不明显,而可避免电子卡在插入时,抵触弹性臂部231 上朝插接口 26显露的侧边缘,造成弹性臂部231侧向变形。[006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所侧偏的角度θ 是介于0到20度。 优选地,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所侧偏的角度θ工是15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端子M的弹性臂部241所侧偏的角度θ 2是介于40至50度。 优选地,第二端子M的弹性臂部241所侧偏的角度θ 2为45度。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以较小的角度侧偏,从而可避免电子卡在插入时,抵触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的侧边缘2311,造成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侧向变形。 再者,让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侧偏一角度,可使第一端子23的弹性臂部231尽可能伸长,而较具弹性。此外,第二端子M的弹性臂部Ml以较大角度侧偏,可除使第二端子M 的弹性臂部241较具弹性外,更可让电连接器2在电子卡插入方向或方向A上的长度较短, 让电连接器2较为短小。参照图4与图8所示,两第一端子23与多个第二端子M是埋入成型(insert molded)于绝缘本体22。两两端子组20可相同,以降低制造成本。第一端子23与多个第二端子M的每一个另包含一延伸部232或M2以及一焊接部233或M3。焊接部233和 243均凸伸出绝缘本体22的后长边222,以保持优选的共面性。延伸部232或242的一端连接弹性臂部231或M1,而另一端连接焊接部233或M3。延伸部232和242约在同一平面延伸,以使绝缘本体22的厚度保持最小。参照图5至图7所示,盖体21包含一盖板211及两侧板212和213。两侧板212 和213于盖板211相对两侧弯折形成,以与盖板211与绝缘本体22界定出容置空间25 (如图2所示)。侧板212可包含一焊接部2121,焊接部2121用于将电连接器2焊接固定。焊接部2121可自侧板212的底缘延伸。焊接部2121可被弯折,以于盖板211的下方延伸。侧板213也可包含一焊接部2131,焊接部2131用于将电连接器2焊接固定。焊接部2131可自侧板213的底缘延伸。焊接部2131可被弯折,以于盖板211的下方延伸。在一实施例中,焊接部2131可勾抵绝缘本体22 ;而焊接部2121则未勾抵绝缘本体22。由于焊接部2121未勾抵绝缘本体22,使得盖体21可轻易地在侧板212处被掀起。 为避免盖体21被轻易地掀起,侧板212可另包含一可钩住绝缘本体22的勾部2122。勾部 2122可自侧板212的底缘延伸,弯折以于盖板211的下方延伸,且延伸入绝缘本体22下方的一凹陷处224。各侧板212或213另包含一"^扣部2123或2132,各卡扣部2123或2132向盖板 211的下方延伸。绝缘本体22的各侧边223包含一凹部2231。当盖体21与绝缘本体22 组合后,卡扣部2123或2132的末端可延伸入相应的凹部2231,并可顶抵凹部2231内的一侧面,该侧面面向与盖体21组入绝缘本体22的组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如此,可防止盖体21 与绝缘本体22组合后被分离。参照图6所示,盖体21可包含两焊接部2111。焊接部2111是于容置空间25的后方延伸,且弯折使得各焊接部2111的末端段可于盖板211下方延伸,以将盖板211焊接固定。各焊接部2111可设置一开口,以利焊接部2111被弯折。参照图6所示,绝缘本体22的下方可设置多个凹陷处225、2沈和227,多个凹陷处 225,226和227对应焊接部2111,2131和2121设置。焊接部2111,2131和2121分别于相应的凹陷处225、2沈和227内延伸,由此降低电连接器2的总高度。综上,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电连接器,其是用于连接一电子卡。电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沿电子卡的插卡方向排列,且第一端子靠近电连接器的插接口设置。第一端子与该多个第二端子的每一个包含一弹性臂部,各弹性臂部均朝电连接器的后方向侧偏一角度,其中该第一端子所侧偏的角度小于该第二端子所侧偏的角度,如此可避免电子卡在插入时,抵触第一端子的弹性臂部的侧边缘,造成第一端子的弹性臂部侧向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 并为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盖体;一绝缘本体,与该盖体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一插接口,其中该插接口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前方;以及两端子组,于一方向的横向上排列,其中该方向平行于自该插接口到该容置空间的后方,各该端子组包含一第一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且靠近该插接口,该第一端子包含一弹性臂部,而该弹性臂部朝向该容置空间的该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延伸;及多个第二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并与该第一端子一同沿该方向上排列,各该第二端子包含一弹性臂部,而各该弹性臂部朝向该容置空间的该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延伸,其中该第一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小于该第二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介于0到2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介于40至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的该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该角度是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包含一盖板及两侧板,其中该两侧板是在该盖板的相对两侧弯折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侧板包含一焊接部,其中该焊接部往该盖板下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含一凹陷处,而该盖体包含一勾部,其中该勾部往该盖板下方延伸,且与该绝缘本体的该凹陷处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该侧板包含一卡扣部,各该卡扣部向该盖板的下方延伸,而该绝缘本体包含对应的两凹部,该两凹部分别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两侧边,其中当该盖体安装于该绝缘本体后,各该卡扣部的末端延伸入相应的该凹部, 并顶抵该凹部的一侧面,其中该侧面面向与该盖体组入该绝缘本体的组合方向相反的一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包含一焊接部,该盖板的该焊接部包含一末端段,该盖板的该焊接部位于该容置空间的后方,而该末端段于该盖板的下方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每一者包含一焊接部,其中该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焊接部凸伸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盖体、一绝缘本体,以及设置于绝缘本体的两端子组。绝缘本体与盖体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位于容置空间的前方的一插接口。两端子组横向于一方向排列,其中该方向平行于自插接口到容置空间的后方。各端子组包含一第一端子及多个第二端子。第一端子靠近插接口,且包含一弹性臂部,其中弹性臂部朝向容置空间的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延伸。多个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一同沿该方向上排列,且包含一弹性臂部,其中各弹性臂部朝向容置空间的后方,并向侧偏一角度延伸。第一端子的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角度小于第二端子的弹性臂部所侧偏的角度。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009092SQ20102067825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林健兴, 陈汉源 申请人: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