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636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通过铰链触发开关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消费型的电子装置出现在市场上,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C)及电子书(eBook)等。这些电子装置不仅便利人们的生活,也扮演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电子装置具有较小的尺寸及重量,以便于手持使用及随身携带。
为了达到更人性化的目的,该多个电子装置的按键位置往往决定于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举例而言,将按键设计位于电子装置的壳体的侧边可避免占据电子装置的机体正面。然而,因为电子装置的内部的空间配置限制,按键的位置未必能与电路板的开关的位置互相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按键能受推动而带动铰链间接地触动开关。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一按键、一电路板、一开关及一铰链。按键滑设于壳体,以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推动。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开关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至电路板。铰链沿一枢转轴线枢接至壳体且具有一受推点与一顶推点,其中受推点抵靠按键,且顶推点抵靠开关。当按键受到推动而推动受推点时,铰链沿枢转轴线运动,以通过顶推点触动开关。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利用沿一枢转轴线枢接至壳体的一铰链,且铰链的受推点抵靠按键,而铰链的顶推点抵靠开关,以使按键受到推动而带动铰链间接地触动开关。由此,开关的位置不受限于按键的位置。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I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101、102、103、104 :电子装置110:壳体110a:轴承部120:按键120a:受推部120b :顶推部120c :止挡部 130:电路板140 :开关150 :铰链152 :轴部154 :摆动部154a :第一摆动部154b :第二摆动部160 :复位元件170 :盖体A:夹角Dl :第一距离D2 :第二距离F:力量H :枢转轴线LI :直线L2 :直线O :偏移量Pl :受推点P2 :顶推点Rl :逆时针方向R2:顺时针方向S :外表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请参考图I,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电子书等消费性的电子产品。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壳体110、一显不面板112与一按键120,其中该显不面板112设置在壳体110上,且显示面板112与壳体110实质上呈平板状,而按键120位于壳体110的侧边。图2为图I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电子装置100还包括一壳体110、一按键120、一电路板130、一开关140及一铰链150。按键120滑设于壳体110,以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推动。电路板130与开关140设置于壳体110内,且开关140电连接至电路板130,以启动电子装置100的对应功能,例如为电源启闭、音量调节或拍照等功能。
铰链150沿一枢转轴线H枢接至壳体110,且铰链150具有一受推点Pl与一顶推点P2,其中受推点Pl抵靠按键120,且顶推点P2抵靠开关140。当使用者施予一力量F至按键120时,按键120受到推动而推动铰链150的受推点P1,铰链150沿枢转轴线H运动,以通过顶推点P2触动开关140。由此方式,电子装置100的开关140通过铰链150而被按键120所间接地触动。因此,开关140的位置将不受限于按键120的位置。详细地说,按键120具有一受推部120a与一顶推部120b。壳体110具有一轴承部110a,其中轴承部IlOa可由部分的壳体110所延伸而形成。铰链150更具有一轴部152与一摆动部154,其中轴部152与摆动部154相连接。摆动部152具有上述与按键120的顶推部120b相抵靠的受推点Pl及上述与开关140相抵靠的顶推点P2。按键120的受推部120a穿过壳体110而受到使用者的推动。在本实施例中,考量消费性的电子产品的造型,按键120的受推部120a的顶端可大致切齐壳体Iio的一外表面S,以使按键120与壳体110具有平顺的外形。
当使用者施予力量F时,按键120的顶推部120b推动摆动部154的受推点P1,且轴部152沿枢转轴线H配合于轴承部110a,使得摆动部154摆动,如图2所示,摆动部154以逆时针方向Rl摆动。因此,摆动部的顶推点P2朝着开关140推压,使得安装至电路板130的开关140启动电子装置100的对应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枢转轴线H与摆动部154的受推点Pl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l,且枢转轴线H与摆动部154的顶推点P2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2,而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一距离Dl。由此配置,当使用者推动按键120时,可使得摆动部154的顶推点P2朝开关140推动的距离加大,以缩短按键120的推动行程。在本实施例中,按键120更具有一止挡部120c,其位于受推部120a与顶推部120b之间。在使用者推动按键120后,开关140通过其复位功能来推动铰链150的摆动部154。因此,铰链150的轴部152沿枢转轴线H以顺时针方向R2而摆动铰链150的摆动部154。当止挡部120c抵靠壳体110时,按键120限位于壳体110。在本实施例中,开关140为一按压关关(push switch)或一圆顶开关(domeswitch)(如图2所示)。此外,电路板130可为一印刷电路板(PCB)、一软性电路板(FPC)或是两者的组合。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3,相较于图2的电子装置100,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1的铰链150更具有一轴部152、一第一摆动部154a与一第二摆动部154b。轴部152与第一摆动部154a及第二摆动部154b相连接。第一摆动部154a具有一与按键120的顶推部120b相抵靠的受推点Pl,且第二摆动部154b具有一与开关140相抵靠的顶推点P2。此外,第一摆动部154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摆动部154b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夹角A,而本实施例的夹角A实质上为180度。当使用者施予力量F至按键120时,轴部152沿枢转轴线H配合于轴承部110a,以使第二摆动部154b以逆时针方向Rl摆动而推压开关140。另外,本实施例的电路板130例如为软性电路板,且开关140例如为圆顶开关。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4,相较于图3的电子装置101,本实施例的铰链150的第一摆动部154a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摆动部154b的延伸方向形成一夹角A本实施例的夹角A实质上为90度。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5,相较于图3的电子装置101,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3更包括一复位元件160,例如为一弹簧或一阻尼器,且连接第一摆动部154a与部分的壳体110。当使用者施予力量F至按键120时,可利用复位元件160于受力后产生的回弹力,以确保按键120的复位。此外,本实施例的铰链150的第二摆动部154b可穿过部分的壳体110连接至开关140。因此,本实施例的铰链150可应用于内部的空间配置较于复杂的电子装置。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6,相较于图2的电子装置100、图3的电子装置101、图4的电子装置102与图5的电子装置103,按键120沿一直线LI滑设于壳体110,而此直线LI实质上垂直于部分邻近按键120的壳体110的延伸方向。换言之,对于这些电子装置100、101、102及103,施予在按键120的力量F实质上是垂直于邻近按键120的部分壳体110。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4的按键120沿一直线L2滑设于壳体110,而此直线L2实质上平行于部分邻近按键120的壳体110的延伸方向。换言之,电子装置104的力量F实质上是平行于邻近按键120的部分壳体110。此外,邻近于按键120的部分壳体110与 电子装置104的一盖体170形成一偏移量O (offset),使得部分的按键120突出于盖体170,以方便使用者推动按键120。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铰链的受推点抵靠按键,且铰链的顶推点抵靠开关,以使得按键受到推动而铰链触动开关。由此,开关的位置不受限于按键的位置,以使电子装置具有更灵活的设计。此外,当枢转轴线至顶推点的距离大于枢转轴线至受推点的距离时,铰链朝开关推动的距离加大,以缩短按键的推动行程。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 按键,滑设于该壳体,以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推动; 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 开关,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连接至该电路板;以及 铰链,沿ー枢转轴线枢接至该壳体且具有一受推点与ー顶推点,其中该受推点抵靠该按键,且该顶推点抵靠该开关,当该按键受到推动而推动该受推点吋,该铰链沿该枢转轴线运动,以通过该顶推点触动该开关。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按键具有受推部与顶推部,该受推部穿过该壳体而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推动,且该顶推部适于推动该受推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枢转轴线与该受推点之间具有第一距离,且该枢转轴线与该顶推点之间具有第二距离,而该第二距离大于该第一距离。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具有轴承部,该铰链还具有摆动部与轴部,该轴部沿该枢转轴线配合于该轴承部,该摆动部具有该受推点与该顶推点。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壳体具有轴承部,该铰链还具有第一摆动部、第二摆动部与轴部,该轴部可沿该枢转轴线配合于该轴承部,该第一摆动部具有该受推点,且该第二摆动部具有该顶推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摆动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摆动部的延伸方向形成ー夹角,且该夹角实质上为90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摆动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摆动部的延伸方向形成ー夹角,且该夹角实质上为180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 复位元件,连接该第一摆动部与部分的该壳体。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按键还具有止挡部,且当该开关复位推动该铰链而推动该按键时,该止挡部抵靠该壳体。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按键沿一直线滑设于该壳体,且该直线实质上垂直或平行于部分邻近该按键的该壳体的延伸方向。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路板为印刷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开关为圆顶开关(domeswitch)或按压开关(push switch)。
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 显示面板,设置在该壳体上,且该显示面板与该壳体实质上呈平板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按键、电路板、开关及一铰链。按键滑设于壳体,以适于受到使用者的推动。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开关设置于壳体内,且连接至电路板。铰链沿一枢转轴线枢接至壳体且具有一受推点与一顶推点,其中受推点抵靠按键,且顶推点抵靠开关。当按键受到推动而推动受推点时,铰链沿枢转轴线运动,以通过顶推点触动开关。
文档编号H01H13/20GK102683069SQ20111005587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林圣杰, 王斯皇, 谢阜錝 申请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